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美国可支付住宅的发展概况,并从供应体系、选址与规模、开发与设计组织、与社区规划的关系、设计思想等5个方面与中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旨在对产生差异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和历史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借鉴。文章最后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与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美国可支付住宅的发展概况,并从供应体系、选址与规模、开发与设计组织、与社区规划的关系、设计思想等5个方面与中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旨在对产生差异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和历史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借鉴.文章最后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与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正式开始实施,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它将大大促进我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与建设。本文作者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研究,就我国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工作,从基本国情、政策导向、资金来源、运作机制、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成本管控的特点着手,介绍在项目策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成本管控的具体管理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界定何谓经济适用住房?这不仅开发商要认识,规划设计部门也要认识,政府的有关部门都要认识。1.经济是前提经济适用住房,经济是前提,它要求切实降低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成本,使经济适用住房的售价与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适应。1997年各地...  相似文献   

6.
冯萍  梅林  王妍 《建筑经济》2021,42(5):76-80
基于住房建设成本解构视角,在分析税收成本、土地成本与建安成本基础上,将住房交易结构不完善导致的交易成本纳入至住房建设成本体系,并论述各成本与住房价格变动关系.然后利用住房微观交易数据,揭示我国住房市场成本影响住房价格的现实特征.最后以稳定住房价格为目标,从完善税收体系、改革土地配置制度、完善"租购同权"政策等方面提出我国住房建设的结构性政策响应体系,为我国住房问题求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合肥市在清理建设项目收费 ,理顺商品住房价格 ,促进住房消费方面作了很大努力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由于目前合肥市在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流通环节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收费项目较多、标准偏高等问题 ,以及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结构不合理 ,选址布局、户型设计不理想 ,公建配套设施不齐全 ,物业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 ,造成商品住房出售价格与居民住房消费性支出反差较大 ,房地产市场销售势头不旺 ,这种状况势必会制约住宅建设的持续、稳定增长。商品住房建设成本1998年 ,合肥市新建的商品住房平均售价为1600~1700元…  相似文献   

8.
《住宅产业》2007,(10):25-26
实行"三控",破解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难题在以往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建设规模过小,建与不建、建多建少、建好建坏都由城市政府说了算,省一级政府对经济适用住房的总量和规划建设标准没有刚性的要求,或虽有要求但执行不力等现象。造成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供远小于求,建设标准、销售对象、销售价格失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江西省从2007年开始,对商品住房开发总量、经济适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管理中的一些现象国家取消住房实物分配后 ,作为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供应对象的经济适用住房便应运而生。经济适用住房 ,是指享受政府或单位在建房用地和税费政策上的优惠条件 ,具有经济性、适用性和社会保障性的普通商品房。它既是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建设的普通住宅 ,同时又享有税费减免优惠。它以较低的价格 ,适应了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 ,所以经济适用住房从开发之日起 ,就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 ,由于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管理不规范 ,没有完整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因而在其开发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如下一些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经济适用住房市场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部分人对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产生质疑.本文提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经济适用住房的含义,承认经济适用住房包括存量和新建两部分,并建议政府采取开放经济适用住房二级市场、建立经济适用住房退出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深化住房改革,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市场繁荣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的回顾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条发展路线的梳理,结合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住房保障是住房市场的必要补充,是对社会财富合理再分配的观点。提出了住房保障应当与住房市场相互协调,住房保障的规模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互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代晓利 《规划师》2012,28(Z1):71-74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新阶段,如何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必须探索新思路。香港小户型住宅的形成与规划设计基本是围绕着公屋建设展开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借鉴香港公屋的设计经验,以"集约化设计"为理念,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优化楼面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体现空间高效性与复合型,关注细部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将深刻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过程中涉及政府、消费者、企业三方利益相关者。基于利益主体协同演化的视角,构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过程中多主体协同演化博弈模型,通过 Vensim 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各主体演化路径趋势、识别内部主要驱动因素。仿真结果表明,三方主体最终在政府不监管、消费者倾向于租房、企业主动发展租房业务处达到均衡稳定状态。政府监管所需成本、对企业惩罚力度、企业获取的长期经济效益、短期经济效益是三方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过程中,政府要强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重要性,提高消费者及企业此方面意识;发展初期,政府对企业宜强力推动;在中后期,政府可缓和态度,企业将逐步采取主动措施,进而形成健康可持续的住房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14.
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职能,住宅建设水平直接体现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新加坡组屋以居者有其屋著称,50年来,已从单纯解决房荒问题演变为提高住宅品质问题,并提升为国家精神内涵的载体。通过解析组屋规划、设计、建设的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和居民需求的发展趋势,从社会人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住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住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确定住房市场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前城镇家庭居住水平与住房现状。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对京沪穗城镇家庭住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这是造成城市住房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2000~2010年间,伴随房地产市场化进程,城镇家庭居住水平不断提高,京沪穗三地中广州市城镇家庭居住水平改善程度最高。当前一线城市家庭住房现状和消费偏好决定了住房需求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住房市场调控要结合需求变动趋势来进行。未来随着一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和存量住房交易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住房市场结构亟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6.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它是着力解决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如果工程造价不合理,必然影响住房工程质量安全,影响能否及时交付使用,影响保障对象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满意,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环境和经济水平,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和发展形式组建智力、技术、资金密集型及专业化、一体化的住宅产业集团,这是实现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庆林 《城市规划》2012,(2):37-42,65
供不应求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我国城镇住房供需平衡逆转的时间点,可能与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的时间点重合。届时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剧增,将给我国金融系统稳定乃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编制住房建设规划,科学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城镇住房供求关系,有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我国住房建设规划工作现在处于起步摸索期,要尽快启动全国及省区级住房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细化住房政策目标;要科学预测住房需求,合理确定住房建设目标;要编制存量住房改造规划,重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要优化住房建设空间布局,平衡地区间供需,并方便各阶层群众生产和生活;要妥善处理保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发展小户型住房的有关政策;要充分发挥房产税作用,降低房屋空置率。  相似文献   

19.
王志永 《山西建筑》2014,(17):128-129
根据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房屋建设施工经验,对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提高其技术水平的相关策略,指出在实际工程中,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以促进高层房屋建筑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增加公租房供给是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重点,而公租房定价是住房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基于BOT 模式发展公租房,能够借助民营资本的综合优势解决政府财政资金相对紧缺与保障家庭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基于保障性、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深入研究设计了BOT 模式下的公租房定价机制,提出了采取名义租金、实际租金的“双租金制”和实行 “租补分离”的定价思路。研究结果为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公租房定价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