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天山含煤盆地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和中统西山窑组,含煤2~48层,累计厚度15~110m,一般厚度30~60m,累计含煤面积24260km2.埋深2000m以浅区域煤层气资源总量达16261.50×108m3,有着广泛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综合考虑含煤区煤层气地质背景,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及各项参数的变化特征,对八个含煤区进行了煤层气资源勘探前景分析,共划分出前景有利区和较有利区两种类型区.前景有利区包括伊宁、焉耆含煤区;较有利区包括尼勒克、昭苏、巩留新源、可拉克含煤区,尤尔都斯含煤区,库米什含煤区.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南部喀拉扎油砂成藏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南部有喀拉扎、安集海等油砂矿点和露头,前人没有做系统研究,本次通过地表和钻井情况对喀拉扎地区油砂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油砂储层的岩石类型以砂岩、砂砾岩为主,储集层物性特征良好,孔隙度一般在15.74%~22.69%,渗透率高达277.07mD。通过研究,探讨了油砂成藏模式主要为抬升改造型,喀拉扎油砂厚度和分布面积较大,含油率较高,一般可达4.4%。喀油砂1井的成功钻探,证实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山前构造带油砂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勘探价值,有力推动了该区的油砂资源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指导该区下一步油砂资源勘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库车坳陷东部依南2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库车坳陷东部依南2井不同层位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系统分析,评价了其生烃潜力和有机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依南2井钻遇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其中侏罗系阳霞组烃源岩最好,其次为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再次为三叠系黄山组,有机质类型以Ⅱ_1型和Ⅱ_2型为主,目前处于低熟—成熟阶段,生烃潜力较大。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与阳霞组烃源岩中有机质来源相似,均以沼泽相的陆生植物为主,三叠系黄山组烃源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深水湖相的藻类及陆生植物,古地史上体现为由深水湖相逐渐过渡为沼泽相。  相似文献   

4.
从构造、含煤地层特征、含气量和储层物性特征4个方面探讨了鸡西盆地煤层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鸡西盆地煤层气资源量达1874.86×108m3,具有煤层累计厚度大、埋藏适中、含气性较好的特点,一般为6~10m3/t,大部分区域含量达8m3/t以上,资源量1874.86×108m3。但是,煤层单层厚度薄,煤层间距大,而且渗透性较差,分析该盆地煤层气在辅以压裂技术的前提下,开采前景理想。综合分析认为,北部城子河—正阳区,南部恒山—荣华区为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5.
正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在和田地区喀喇昆仑山,勘探并发现了金属资源量达1 894.96万t的火烧云超大型铅锌矿,为中国最大的铅锌矿。火烧云铅锌矿具有厚度大、埋藏浅、品位高等资源优势。矿区面积达6.6km~2,位于海拔5 500m以上的昆仑高原"无人区"。普查阶段,地质工作者在此累计完成钻探进尺13 599m,先后圈出13个铅锌矿体。据估算,其中333类铅锌工业资源量  相似文献   

6.
红山嘴油砂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条件复杂.通过对本区沉积相、油源和运移通道的分析研究表明,含油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砂体累计厚度大,砂体空间展布较好,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本区邻近的玛湖凹陷烃源岩类型好、生烃潜力大、热演化程度高,多期构造活动为油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整合面和断裂体系非常发育对本区油气的运移起着控制作用.通过含油率法得出红砂6井区0~50 m埋深范围内的油砂油地质储量为61.5万t,可采储量达43万t.  相似文献   

7.
王秘新 《河北煤炭》1993,(4):247-248
承德地区暖儿河煤矿开采侏罗系一层复合煤层,煤层厚度4~6m,平均倾角为30°。1987年5月投产,累计产原煤91.7万t,采区回采率始终保持在75%以上(附表)。  相似文献   

8.
《矿业快报》2003,29(1):19-19
据贵州省地质调查院透露 ,该院在贵州省发现一个锰矿富集区 ,初步估算资源量 5 75 1万 t。这个锰矿富集区赋存于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内 ,其形成与中二叠世茅口晚期岩相古地理分布密切相关 ,属原始沉积氧化锰矿类型 ,据称这是锰矿找矿的新发现。富集区矿石质量稳定 ,质量级别为优质锰矿和优质富锰矿 ;矿石品位高 ,含锰平均在 30 %~ 41 %之间 ,最高达 48.5 3%。锰矿层呈顺层状产出 ,有 1 2~ 1 8层 ,单层厚度在 0 .2~1 .3m,累计厚度 6~ 1 2 m。矿石类型为块状硬锰矿 ,潜在资源量在 1亿 t以上。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广泛搜集、综合研究地…  相似文献   

9.
据贵州省地质调查院透露 ,该院在贵州省发现一个锰矿富集区 ,初步估算资源量 5751万 t。这个锰矿富集区赋存于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内 ,其形成与中二叠世茅口晚期岩相古地理分布密切相关 ,属原始沉积氧化锰矿类型 ,据称这是锰矿找矿的新发现。富集区矿石质量稳定 ,质量级别为优质锰矿和优质富锰矿 ;矿石品位高 ,含锰平均在 3 0 %~ 41 %之间 ,最高达 48.53 %。锰矿层呈顺层状产出 ,有 1 2~ 1 8层 ,单层厚度在 0 .2~ 1 .3 m,累计厚度 6~ 1 2 m。矿石类型为块状硬锰矿 ,潜在资源量在 1亿 t以上。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广泛搜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阿尔玛勒北勘查区位于伊犁盆地南缘。伊犁盆地煤炭资源丰富,整个区域上煤层稳定。主要含煤层位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次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与八道湾组(J1b),含煤地层总平均厚度319m左右,为一套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勘查区发育煤层12层,累计总厚62.54m,平均纯煤总厚度56.47m,全区侏罗系含煤地层含煤系数23.26%。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M1、M8、M9、M10,煤层厚度大,沿走向稳定,结构简单—较简单,属中高全水分,低灰—中灰份,中高—高挥发分,特低硫—低硫,特低磷—低磷,中热—特高热值发热量的长焰煤和不粘煤。  相似文献   

11.
陈梦思  张浩 《中州煤炭》2018,(11):119-123,129
透镜体砂岩油藏是指由同时沉积的泥岩所包围的、完全充满着油气或部分充满油气的断续条带状砂体或透镜状砂体构成的。砂岩透镜体的成藏及其孔隙度、渗透率等的变化都与岩石的形成过程相关。针对砂岩透镜体油藏的非均质性严重、相变快等特点,采用相控建模软件,结合确定建模与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出油藏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参数分布模型。根据结果可以看出,沉积相概率分布与井沉积相基本符合,储层的三维模型垂向砂体识别精度相对较高,在与井栅状图对比修改之后总体的符合程度很高。以沉积相作为约束条件时,渗透率与孔隙度的正态变化图形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相似程度较高;拟合出的渗透率、孔隙度及净毛比的图形与井栅状图相互对比修改后总体符合程度高,为油藏的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勘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以砂岩地层为主,但砂岩储层表现为薄砂薄储,埋深大,物性差,勘探难度大,效益开发风险大,制约了川西油气勘探进程。川西须家河组主要为砂泥岩互层,泥页岩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均较大,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碳量较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Ro在1.1%~2.3%,处于生烃高峰期,生成的天然气一部分运移到砂岩储层中,形成构造气藏及致密砂岩气藏,大部分天然气以游离和吸附状态存在于泥页岩中,为页岩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分析认为,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具有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共生的特点,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的开发手段都以压裂造缝为改造工艺,具有相似性,为川西地区须家河组砂—泥岩一体化勘探提供了条件。研究得出,对川西须家河组非常规气勘探不能“单打一”,应有针对性地对砂岩、泥页岩实行“组合拳”式的综合勘探,从而发现更多的天然气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煤系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藏与邻区气藏相似,具有低平宽缓的构造背景和广覆式砂泥岩垂向间互分布的特征,但是由于处于不同的大地构造位置,其成藏条件具有显著差异性。针对研究区烃源条件、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封存条件,探讨致密气藏成藏特征。认为太原组主力煤层(8+9煤)和山西组主力煤层(4+5煤)是主力烃源岩,受紫金山构造岩浆作用影响,局部区域热演化程度进入干气阶段,为区内致密气藏提供充足的气源。岩相古地理和成岩相控制优质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本溪组向上到石千峰组,古地理环境由海变陆,频繁震荡的水体形成了多期次、多层位的储集体,潮汐砂坝、水下分流河道等粒度粗的砂体为优势致密储层,由北向南优势储层逐渐减少;砂岩储层总体孔渗性差,后期溶蚀作用对深部储层改造作用明显。煤岩、砂岩垂向组合决定了致密砂岩气藏的运聚模式,区内发育"源储接触"的原地匹配型气藏和受储层和运移通道双重控制的异地匹配型2类致密砂岩气藏,受断层和陷落柱影响而形成的微裂缝是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4.
下二门油田主力油层段是核二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砾岩体,夹层类型及结构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通过岩芯与测井综合解释资料对比研究,将核二段夹层分为两类:泥岩夹层和灰质夹层,夹层类型主要为泥岩,一般厚度为0.4 m。重点对厚油组内夹层进行划分,建立了该区研究层段流动单元的划分标准,最终将Ⅲ油组细化为16个单砂体。  相似文献   

15.
在水平井储层钻进中,地层发生突变导致钻头偏出产层的情况时有发生,运用悬空侧钻的方法在储层内侧钻,选择更加有利的井斜角继续在储层内钻进,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施工方法。红河油田长8储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水平井在施工过程中易钻遇泥岩夹层,在水平段施工过程中钻遇泥岩后退至砂岩井段应用了悬空侧钻技术,通过优选侧钻点、侧钻钻头和钻具组合,采用合理的造斜率及侧钻钻压,确保其继续在储层砂岩中钻进,侧钻过程中油气显示良好。采用悬空侧钻技术成功地找到了储层,提高了储量钻遇率,为实现预计产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历程,系统总结了实践中的关键环节和获得的地质认识。在沉积体系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强化老井复查和油藏认识,发现马朗凹陷侏罗系大型地层-岩性油藏,并不断扩展勘探层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技术是勘探取得突破的根本保证,油层压裂改造技术可有效促进预探发现,超前注水增压、压裂投产技术实现有效开发。分析了该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潜力。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控制其分布范围,勘探前景良好;北部地层抬升与南部物源砂体匹配形成岩性圈闭;晚燕山期-喜山期构造运动促成了油气的高效运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回顾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历程,系统总结了实践中的关键环节和获得的地质认识。在沉积体系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强化老井复查和油藏认识,发现马朗凹陷侏罗系大型地层-岩性油藏,并不断扩展勘探层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技术是勘探取得突破的根本保证,油层压裂改造技术可有效促进预探发现,超前注水增压、压裂投产技术实现有效开发。分析了该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潜力。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控制其分布范围,勘探前景良好;北部地层抬升与南部物源砂体匹配形成岩性圈闭;晚燕山期—喜山期构造运动促成了油气的高效运聚。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凸起发育较稳定的侏罗系煤层,埋深大于1 500 m。以往该区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气试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显示了白家海凸起深层煤层气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由于区内以常规油气开发为主,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有待勘探开发。基于此,分析了区内侏罗系深部煤层赋存特征、热演化程度、煤层含气量及煤层顶底围岩等成藏地质条件,认为西山窑组煤层气为独立含煤层气系统,八道湾组煤层及其顶底砂岩组合为统一含煤层气系统。八道湾组源内型、源外型含煤层气系统成藏条件优越,煤层气及煤系砂岩气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共采潜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姬黄32区块长811储层水下分流河道内单砂体的垂向分期、侧向分界的测井相标志识别,总结了单砂体的叠置样式,分析了A/S值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及单砂体间连通性的影响;利用密井网小井距资料建立的单砂体宽厚比定量预测模式,完善了单砂体展布的研究精度。研究表明该区长811油层纵向上4个单层内共发育31个单砂体,单砂体宽度180~650 m,厚度1.8~7 m,宽/厚比70~120,平面上呈北西-南东方向条带状展布。根据研究结果对“有注无采、有采无注”的井组注采井网配套后,取得明显的效果,指导同类油藏的精细注采管理。  相似文献   

20.
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活动时间长且多期次叠加,对油气成藏作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生长指数剖面法、典型剖面伸展(压缩)率法、构造平衡剖面法3种方法联合,研究了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的发育特征、活动时期及其油气成藏意义。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主要发育早期逆冲断层、晚期逆冲断层和长期活动断层3种类型; 断裂活动时期有5期,分别为古近纪(E)、新近纪吉迪克组沉积期(N1j)、康村组沉积期(N1k)、库车组沉积期(N2k)、第四纪(Q),其中N1j、N1k、N2k为断裂活动的关键时期; 断裂活动会导致克孜勒努尔组(J2kz)烃源岩沉积厚度变大,有利于构造、岩性等多类型圈闭的形成; 断裂活动期(N1j、N1k、N2k)与烃源岩的主生排烃期(E、N1j、N1k、N2k)匹配关系良好; 断裂活动有利于依南2和吐东2油气藏的生成和聚集,也会使依南4井和依深4井油气逸散,导致成藏保存条件被破坏。研究结果对分析该区油气藏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