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提高湿法炼锌净化工序除钴效率,开展了有机除钴剂在不同净化工艺条件下的除钴试验。测试了活性炭吸附残留除钴剂后,吸附后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红外透过光谱以及阴极极化曲线,并用吸附后液配制电解液进行了模拟电解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除钴剂可在较宽的工艺范围内高效去除净化前液中的钴,适当的活性炭吸附操作可除去净化后液中残余的大部分除钴剂。吸附后液的析锌电位与硫酸锌溶液的析锌电位相当,析氢过电位略有增大,说明吸附后液进入锌电解沉积工序不会对电解过程带来不利影响。模拟电解试验中,吸附后液配制电解液的电积锌的电流效率不低于纯硫酸锌配制电解液的电积锌时的电流效率。将有机除钴剂应用于湿法炼锌净化工序可提高除钴效率,且对电解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湿法炼锌净化工序中除钴效率,开展了有机除钴剂(OACR剂)在不同的净化工艺条件下的除钴实验,测试了活性炭吸附残余OACR剂后,吸附后液的粘度、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红外透过光谱以及阴极极化曲线,并用吸附后液配制电解液进行了模拟电解实验。结果表明:OACR剂可在较宽的工艺范围内高效除去净化前液中钴,适当的活性炭吸附操作可大部分除去净化后液中残余的OACR剂。吸附后液的析锌电位与硫酸锌溶液的析锌电位相当,析氢过电位略有增大,说明吸附后液进入锌电解沉积工序不会对电解过程带来不利影响。模拟电解实验中,吸附后液配制电解液的电积锌电流效率不低于纯硫酸锌配制电解液的电积锌电流效率。将OACR剂应用于湿法炼锌净化工序可提高除钴效率并对电解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硫酸浸出转底炉高锌铅粉尘提取锌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 搅拌速度400 r/min, 硫酸浓度为1.0 mol/L, 浸出温度为25 ℃, 固液比为1∶8, 浸出时间为0.5 h。在此条件下, 锌的浸出率可达96%以上。采用针铁矿-氧化水解法除铁、过硫酸铵深度除铁锰、锌粉置换除杂的方法对浸出液净化处理, 得到高纯度硫酸锌溶液, 该溶液可直接电解制取锌或制取碱式碳酸锌和氧化锌。  相似文献   

4.
对锌浸出渣中锌、锗和铁进行高压选择性浸出,采用P204萃取去除浸出液中铁元素,使浸出液中的锌、锗元素得到富集。高压选择性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锌的平均浸出率高达96.77%,锗的平均浸出率高达70.86%,而铁的平均浸出率仅为55.44%。萃取除铁试验表明,经三级萃取后,三价铁离子的萃取率大于99.5%,萃余液中三价铁离子浓度小于0.01 g/L,可循环进入湿法炼锌工艺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热酸浸出锌浸渣中镓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锌浸渣热酸浸出过程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浸出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并用于指导回收稀有金属镓和锗。实验结果表明,锌浸渣中镓和锗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88 g/L,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3 h,液固比为5∶1,搅拌速度为300 r/min,该条件下多组综合实验的酸浸出液中Ga和Ge的浸出率均高于86%和62%。锌浸渣中金属镓锗的浸出过程在动力学上属于"未反应核减缩"模型,浸出过程主要受反应温度、始酸浓度、反应时间的影响,反应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南某湿法炼锌浸出渣,采用硫酸强化浸出对渣中锌、锗、铁的浸出效果进行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浸出条件为:溶出温度160℃,硫酸浓度为1.5 mol/L,浸出时间1.5 h,液固比为6。最优浸出条件下,锌和锗的平均浸出率分别高达96.77%和70.86%,有害元素铁的平均浸出率仅为55.44%,在抑制铁浸出的同时,保证了锌锗元素的高效浸出。  相似文献   

7.
矿石中的金常用氰化物和非氰化物作为浸出剂,形成金络合物浸出到浸出液中。由于活性炭具有耐腐蚀、较强的吸附能力、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常用来吸附回收浸出液中金络合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氰化炭浆法中活性炭吸附Au(CN)2-的机理和研究进展,概述了非氰浸出液(硫代硫酸盐浸出液、硫脲浸出液、卤素浸出液、硫氰酸盐浸出液)中活性炭吸附回收金络合物的机理及研究进展。为活性炭在提金工业中的更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氧化锌矿物的常用捕收剂为有机胺或脂肪酸,浮选过程中捕收剂吸附在矿物表面进入精矿。氧化锌精矿湿法浸出过程中,矿物表面的捕收剂随浸出过程进入浸出液中,严重影响氧化锌浸出液的电积过程。为了消除浮选过程捕收剂等有机物对氧化锌浸出液电积过程的影响,考察了活性炭吸附法、混凝—沉降法以及气浮法3种方法对脱除浸出液中的有机杂质的影响,并对这3种方法的除杂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气浮法效果最好,气浮法净化浸出液可使油酸钠脱除率达81.76%,Zn2+保留率高达96.25%,达到最佳除杂效果。  相似文献   

9.
含锌危险废物碱法浸出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锌危险废物碱法浸出处理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到了较佳工艺: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6 mol/L、温度为90℃、浸出液固质量比为10:1时,锌浸出率可达90%以上;浸出液经电解等方法提取锌后作浸出剂循环重复利用;浸出渣中有害元素均低于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GB5085.3-1996),可作为一般废渣处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含有铅、锌、铜、铁等元素的含锗金属冶炼渣提出了“硫酸氧化浸出-预中和-丹宁沉锗”的流程分离富集其中的元素锗,其中考察了硫酸氧化浸出的三种不同处理方法:氧压浸出、过硫酸钠氧化浸出、双氧水氧化浸出,得出了最佳条件,并通过丹宁沉锗后,可使沉锗渣中锗的品位提高至9%以上。  相似文献   

11.
锗在半导体、航空航天测控、核物理探测等许多高科技领域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氧化锌烟尘是铅锌冶炼企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渣,其中的锗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潜力,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概述了锗在氧化锌烟尘中的赋存状态与提取现状。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氧化锌烟尘中锗提取回收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常压酸浸法、加压酸浸法、超声波强化酸浸法和微波预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并从工艺路线的适用性、反应条件的控制、锗回收提取效率以及能耗与成本等角度,分析了不同方法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提出在氧化锌烟尘的浸出过程中,同时实现浸出烟尘中的难溶物质,高效浸出烟尘中的锌、锗并同步控制溶液中铁的价态,深入研究强化浸出机理,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是未来锌锗回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转炉烟尘成分组成,提出利用电解铜废液浸出烟尘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锌的工艺路线。主要考察了电解铜废液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烟尘中铜、锌浸出率的影响;获得的浸出液含砷较高,采用加石灰乳沉砷,经过过滤、洗涤,获得含铜、锌溶液;用ZJ988萃取铜,实现铜和锌分离,反萃液和萃余液用浓缩结晶分别获得硫酸铜和硫酸锌产品。该工艺不仅可利用烟尘中的铜和锌,而且利用电解铜废液中的硫酸,实现铜冶炼厂转炉烟尘和电解铜废酸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稀硫酸清洗和分段还原浸出相结合的全湿法工艺对锌电解阳极泥中有价金属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硫酸加入量和葡萄糖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阳极泥中锰的浸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稀硫酸清洗,锌电解阳极泥中锌脱除率达98.41%;在液固质量比4∶1、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60 min、硫酸加入量1.4 g/g、葡萄糖加入量0.17 g/g的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7.87%;得到的残渣为富银硫酸铅渣,渣中铅含量61.45%,银含量2 224.63 g/t,实现了锰和铅、银的分离,获得硫酸锰溶液和富银硫酸铅渣。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面临的现状,分析锗在烟化炉烟尘—多膛炉—酸性浸出过程中形为变化,根据锗的形为变化过程中来控制锗的存在形态,进而控制锗在酸性浸出过程中的存在形态,提高锗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氨水 氯化铵浸出剂浸出高炉瓦斯灰脱锌工艺条件和参数。获得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室温、浸出时间为3 h、搅拌速度600 r?min-1、液固比为4:1、氨水与氯化铵的浓度均为5 mol?L-1且体积比为1:1。在此条件下,浸出液中的锌浓度为23.36g?L-1,锌的浸出率高达89%以上。浸出渣经水洗后可直接作为中小高炉烧结原料,其含锌量为1.168%。  相似文献   

16.
针对锌精矿氧压浸出过程伴生硫铁矿的氧化转化行为,以硫铁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初始硫酸浓度、温度、氧分压、矿物粒度、反应时间对硫铁矿氧压浸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硫铁矿氧压浸出过程反应初期为耗酸反应,硫酸的消耗速率大于硫酸的生成速率,反应后期主要是元素硫氧化转化生成硫酸;反应初期浸出液中的铁主要为二价铁离子,反应后期发生铁离子的氧化,且在高温酸性溶液中三价铁离子可水解沉淀为赤铁矿和铁钒;硫铁矿中的硫元素在氧压浸出过程大部分转化为硫酸并以硫酸根的形式存在溶液中,而少部分以单质硫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附着于浸出渣表面,形成包裹层。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个旧某铅锌尾渣含铅9.87%、含锌6.25%,铅、锌多与脉石相互包裹,导致铅、锌分离较为困难。为回收该尾渣中铅、锌,进行了硫酸浸锌-浸渣重选选铅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为70 ℃、硫酸用量为15%、氢氟酸用量为3%、给料粒度为-0.5 mm、液固比为1.5、浸出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可以获得锌浸出率为97.02%、浸渣铅品位为15.37%的指标,浸渣磨细至-0.045 mm占90%,经摇床1粗1精重选,获得的铅精矿铅品位为45.68%、含锌0.24%、铅作业回收率为89.98%,铅锌分离指标较好。铅锌尾渣浸出反应后所得浸渣结晶状态比较致密,有新物相生成;浸出过程铅转变为难溶硫酸铅,锌转变为易溶硫酸锌,从而可通过固液分离实现分离铅、锌。  相似文献   

18.
《Minerals Engineering》2007,20(6):591-599
This work sought to integrate bioleaching and chemical leaching as a cost-effective process to treat zinc sulphides. The continuous bioleaching of a sphalerite concentrate, assaying 51.4% Zn, 1.9% Pb, 31.8% S and 9.0% Fe with mesophile iron and sulphur-oxidizing bacteria followed by chemical leaching of the bioleaching residue were assessed. In the bioleaching step, the first reactor was used to produce Fe(III) concentrations as high as 20 g/L. This solution was fed to the subsequent bioleaching reactors to oxidize sphalerite. It was possible to achieve 30% zinc extraction for 70 h residence time. In chemical leaching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with the residue of the bioleaching step, the effects Fetotal and acidity on zinc extraction were studied. It was noticed that Fe(III) concentrations over 12 g/L did not affect zinc recoveries. Furthermore, the higher the acidity, the larger the zinc recovery, for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up to 181 g/L sulphuric acid. The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evise a new process capable of achieving 96% zinc extraction, similarly to the conventional roasting–leaching–electrolysis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石煤提钒酸浸液中含有的大量磷会直接影响后续钒的净化富集,从而影响五氧化二钒的产品纯度,甚至使产品质量不达标。采用环境友好型吸附技术--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对石煤酸浸液中磷的去除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电极材料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施加电压为2.0 V,进料流量为25 mL/min,溶液初始pH=0.75,电极间距为9 mm时,对酸浸液中磷、钒的去除率分别为63.28%和1.30%,较好地去除了含钒酸浸液中的磷。Medusa软件模拟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石煤酸浸液中的磷主要以H2PO-4和PO3-4形式被电极吸附,吸附过程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