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数控车床的宏程序分为A类和B类.相比B类宏程序,A类宏程序尚显陌生.分析A类宏程序指令格式和代码,研究在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上应用A类宏程序进行编程,归纳A类宏程序的编程技巧,解决了A类宏程序编程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述宏程序原理及编程过程,以及通过典型零件宏程序实例归纳宏程序在数控车削加工中变成中解决曲面编程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数控加工中会遇到一些无法用指令插补的曲线和一些简单的曲面,可利用曲线公式编制宏程序进行加工,为提高数控加工程序的编程效率,简化加工程序,数控系统提供了很多高效编程功能。一般将含有变量的程序称为用户宏程序体,简称"用户宏程序"。宏程序的熟练应用,可以大大缩短编程时间,提高编程效率。论文以椭圆加工为例,说明宏程序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宏程序编程与Vericut仿真技术的结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雅芳 《机电工程》2013,30(8):963-966
针对宏程序编程存在人工编程错误的风险,及其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受到限制的问题,实例演示了平面螺旋线铣槽的宏程序编程,图解说明了宏程序的逻辑计算过程,利用Vericut软件对该宏程序进行了模拟,测试了宏程序参数每一步的计算过程,测量了加工后模型与设计模型的距离。研究结果表明,Vericut可真实地模拟出数控机床上铣加工圆槽的全过程,加工后工件余量符合宏程序中R参数的设定值,宏程序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实验结果说明宏程序编程与Vericut仿真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提高数控编程的效率、通用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一提到数控宏程序,操作者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刀具运动轨迹,通过编写复杂的宏程序来实现复杂型面的加工。这类宏程序往往编写复杂,编写者要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程序编制时间、调试时间都很长,从而使许多操作者望而却步,对宏程序产生神秘感,以至于在实际生产中很少应用宏程序。  相似文献   

6.
在数控机床编程中“宏程序”是指含有变量的程序,宏程序由宏程序体和程序中调用宏程序的指令即宏指令构成。主要应用于抛物线、椭圆、双曲线等各种数控系统没有插补指令的轮廓曲线编程,是提高数控机床性能和应用范围的一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比较了CAD/CAM软件和宏程序编程的差异。以滚道部分曲面的宏程序处理为实例,研究应用复杂曲面零件的宏程序处理,展示了宏程序在类似零件的加工中高度的灵活性。快捷的编程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类似零件的程序通用性和高效性,为复杂曲面零件的宏程序编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宏程序作了简要介绍,并利用宏程序编制天线加工程序。结果表明在编程过程中应用宏程序可以优化程序,增强程序通用性,缩短编程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数控宏程序的特点和适合用数控宏程序加工的零件研究,以及对二次曲线曲面类零件的介绍,找到该类零件的成形及宏程序编程规律,并利用宏程序对二次曲面类零件进行编程与模拟加工,证明了利用宏程序编程能大大缩减程序长度,提高编程及加工效率,以及其在特定零件编程与加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宏程序在曲面体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宏程序在数控编程技术中的应用.通过一椭圆曲面在数控加工中的宏程序应用,详细介绍了采用宏程序编程法在编制非圆弧曲面零件中的分析方法及思路,意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模切机工作台运动特征分析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是通过对实际版台运行曲线的分析比较,根据版台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确定版台的最佳运行曲线。然后通过对工作台的运动过程的曲线的求解来得出最理想的运动曲线,再对工作台的各工作段的进行运动长度及时间的分配来得出工作台速度和加速度的曲线图。再结合通过工作台运动过程求解得出的运动曲线,再对各个速度和加速度的曲线图进行比较分析来确定最佳的运动曲线。再对曲线进行分析,确定工作台运动曲线能否满足机架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淡卜绸 《机械》2011,38(8):55-58
基于矩阵运算描述生成平面Hilbert曲线的方法简单,易于编程实现,将其进行了正确的空间矢量化,应用于了曲面加工刀具轨迹的生成.分析了矩阵变化描述曲线的思想,结合曲面加工刀具轨迹的计算过程,提出将平面Hilbert曲线通过与曲面参数域相对应的方法映射到曲面上,进而生成加工刀具路径的思想.建立了二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了...  相似文献   

13.
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是精确校核齿根弯曲强度和计算齿轮体积的重要计算依据,但是目前常用一个过渡圆弧近似的估算齿根过渡曲线,这就导致在用齿根过渡曲线做相关计算时引起较大的误差。通过分析范成法加工齿轮过程,建立了齿根过渡曲线的成形机理和数学模型,结合反转法和坐标变换推导出齿根过渡曲线的数学方程。把计算出的齿根过渡曲线与目前常用估算的齿根过渡曲线进行比较后,发现推导出的齿根过渡曲线与实际加工出的齿根过渡曲线相吻合,估算的齿根过渡曲线较多的去除了齿轮齿根部位的金属,与实际加工出来的齿根过渡曲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淡卜绸 《机械》2011,38(3):46-49
对于Hilbert曲线的生成,经典的生成方法是基于分形理论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多边形翻转法,另一个是L系统法,这些方法描述起来比较抽象,编程实现繁琐.为了方便快速生成Hilbert填充曲线,采用矩阵运算的方法描述了该曲线的生成,用Matlab编程软件绘出不同阶次的曲线图形.直接由算法引导生成的曲线,填充的有效区域...  相似文献   

15.
凸轮轮廓曲线方程的反求是复杂的,针对凸轮设计与制造的难点即选择方程的形式与次数以及分段方面的问题,应用样条的变化趋势与曲线斜率的关系分析并简化曲线方程形式,实现对曲线快速分段。  相似文献   

16.
Bezier曲线插补法在CNC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描述列表曲线,本文从三次Bezier曲线参数方程的矢量表达式出发,推导出CND系统三次Bezier曲线插补法。为保证两段Bezier曲线在连接点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连续,导出了两段Bezier曲线特征向量应满足的关系方程,Bezier插补法不仅在理论上可使所有的插补点落在曲线上,而且实时插曲补速度高,每次插补时可合理地选择参数增量,能使插补速度保证不变,也可控制弓高误差。为说明本方法,文末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7.
彭光杰  王正伟  杨文 《流体机械》2005,33(12):19-22
通过求解包括进水管、叶轮、泵体等过流部件在内的水泵流道内的三维稳定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获得水泵内部的流场分布特征。对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计算所得流量-扬程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流量.效率曲线在小流量相差较大,在大流量吻合得较好。虽然在部分运行工况模拟计算不是很准确,但计算的各工况压力、速度分布以及整个流道的其它流动特性,对分析挖泥泵的各种流动问题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以生成加速度、跃度连续的运动曲线为目的,研究了应用一段HERMITE插值曲线构造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曲线中的位移曲线。通过与现有的运动曲线比较表明,所得运动曲线的性能较优。且该运动规律的通用性良好,借助于计算机屏幕图形显示,可较方便地得到各项特性值较好的、特性值各异的、不同类型的运动曲线。  相似文献   

19.
由正弦曲线和椭圆曲线回转而成的曲线辊轴,不能使用数控系统现成的循环指令直接编程加工。本例中采用宏编程和加工,首先解决了曲线平移后的坐标转换问题,并编写了完整的程序。该实例的坐标转换方法和程序编写方法同样适合其它非圆曲线轮廓的加工。  相似文献   

20.
连杆曲线轨迹综合的特征图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詹葵华  黄锡坤 《机械传动》2005,29(5):26-28,45
提出了连杆曲线轨迹综合的特征图谱。该方法通过对连杆平面上所有连杆曲线的类别和尺度特征分析,建立了连杆曲线特征图谱。其方法是,用尖点曲线、自切点曲线及凹凸分界线把连杆平面划分出若干个区域,不同区域内的连杆曲线具有各自的类别特征。而尺寸特征则使用如L、W、J、J1、J2等外形参数来描述,并用绘制等值线的方法建立连杆曲线特征图谱。特征图谱不仅有利于轨迹综合,利用它也可预知任意位置的连杆点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