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叙述了以液一液萃取、间歇精馏为手段从四氢呋喃、乙醇、水三元混合物系中分离四氢呋喃的方法。四氢呋喃纯度超过了98%,收率62.2%。  相似文献   

2.
四氢呋喃、丙酮二元混合物系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以液- 液萃取、恒沸精馏、间歇精馏为手段对四氢呋喃、丙酮二元混合物系进行分离的方法。四氢呋喃纯度超过99 .00 % ,收率超过70 .00 % 。丙酮可达工业一级品的纯度,收率超过50 .00 % 。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以液一液萃取,间歇精馏为手段从四氢呋喃,乙醇,水三元混合物系中分离四氢呋喃的方法,四氢呋喃纯度超过了98%,收率62.2%。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以液-液萃取,间歇精馏为手段,从四氢呋喃,甲醇,水三元混合物系中分离四氢呋喃的方法,四氢呋喃纯度超过98%,收率64.8%。  相似文献   

5.
四氢呋喃,丙酮二元混合物系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成  林善良 《沈阳化工》1999,28(3):4-5,54
叙述了以液-液萃取,恒沸精馏,间歇精馏为手段对四氢呋喃,丙酮二元混合物系进行分析离的方法,四氢呋喃纯度超过99.00%,收率超过70.00%。丙酮可达工业一级品的收度,收率超过50.00%。  相似文献   

6.
用途:四氢呋喃是优良的溶剂,对大多数树脂具有溶解能力,得到广泛应用,在格氏反应、聚合反应、Li-AIH4还原缩合反应、酯化反应中作溶剂。四氢呋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丁二烯、锦纶、聚丁二醇醚、r-丁内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氢噻吩等。四氢呋喃自聚及共聚,可以制造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其特点是高回弹性能。  相似文献   

7.
四氢呋喃的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四氢呋喃的生产能力达到了41.1万t/a,BASF和DuPont的四氢呋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5%。世界80%的四氢呋喃用于合成聚亚甲基醚二醇,进一步合成热塑性聚氨酯、共聚酯醚和聚氨酯弹性纤维。聚亚甲基醚二醇的需求增长较快,是四氢呋喃未来的主要消费领域。国内现有四氢呋喃生产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还包括许多面临淘汰的小规模装置,我国四氢呋喃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四氢呋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氢呋喃(THF)是一种高极性,低毒,低沸点,性能优良的溶剂,广泛用作表面涂料,防腐涂料和薄膜涂料的溶剂,印刷油墨的溶剂,反应溶剂和制造磁带的溶剂等。特别适用于溶解PVC,聚偏氯乙烯。用作电镀铝液可任意控制铝层厚度且光亮度较好。THF与1.4-丁二醇(1.4-BDO)缩聚生成聚四氢呋喃醚(PTMG),大量自身缩聚成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也称四氢呋喃均聚醚,用以生产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纤维(氨纶,即SPANDEX纤维),特种橡胶和一些特殊用途涂料的原料。THF也可用来生产四氢噻吩,1.4-二氯乙烷、2.3—二氯四氢呋喃、戊内酯、丁内酯和吡咯烷酮…  相似文献   

9.
1,4-丁二醇气相脱水环化制四氢呋喃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京  段启伟 《化工进展》2002,21(12):934-936
考察了1,4-丁二醇气相脱水环化制四氢呋喃的几种催化剂H-Y分子筛,x- 氧化铝以及汽化和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80-320℃,压力0.1MPa,液时空速≤200h^-1,氢醇摩尔比为0.3。催化剂稳定性试验表明:每克催化剂可处理原料140kg以上,原料转化率可这98.9%,四氢呋喃选择性≥99%。该方法与传统糠醛法相比具有设备投资小,四氢呋喃收率高,质量好,催化剂单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4-丁二醇液相脱水环化制四氢呋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海京  杜泽学  段启伟 《化工进展》2002,21(11):836-838
考察了1,4-丁二醇液相脱水环化制四氢呋喃的催化剂,发现杂多酸或负载型杂多酸及Y、β、ZSM-5型分子筛均具有很高活性,经催化剂稳定性试验,表明每克催化剂可处理原料35000g以上,原料转化率100%(mol),四氢呋喃选择性≥99%(mol)。该方法与传统糖醛法相比,具有设备投资少、四氢呋喃收率高、质量好、催化剂单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型分离法回收制药废液中四氢呋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从制药废液中回收四氢呋喃 ,研究了萃取精馏技术和加盐萃取精馏技术在分离甲醇 四氢呋喃 水体系中的应用 ,选择了萃取精馏及加盐萃取精馏所用溶剂 ,设计了工艺流程 ,确定了操作条件 ,采用以上技术从废液中回收的四氢呋喃 ,纯度可达到 99.5 % (质量 )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四氢呋喃生产消费及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化工技术经济》2006,24(5):27-29,41
分析国内外四氢呋喃的生产消费情况,对未来的需求进行预测,并对我国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四氢呋喃添加剂对丁二烯阴离子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关泰  李天虎 《化工学报》1985,36(2):215-224
本文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以萘-锂和正丁基锂为引发剂,抽余油和环已烷为溶剂,四氢呋喃为极性添加剂,对产物聚丁二烯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本实验结果和分析整理大量文献数据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聚合反应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作者用反应动力学和全概率理论,从不同角度分别推导出产物中1,2-结构含量和四氢呋喃浓度之间的同一定量关系式,最后还采用多组文献数据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采用装有1.5 m高θ丝网填料的玻璃精馏塔对含有四氢呋喃、甲醇和水的制药废液进行了萃取精馏分离研究。以乙二醇为萃取剂,溶剂比为1.75∶1、精馏段高度为1.0 m、回流比为1.5时,四氢呋喃回收率可达99.5%。精馏回收萃取剂乙二醇时,所需填料高度为60 cm,回流比为1.0时乙二醇回收率达99.6%。回收甲醇所需填料高度为0.7 m,回流比为3.0时甲醇回收率为99.7%,甲醇摩尔分数为0.988。研究表明,乙二醇是分离含四氢呋喃、甲醇和水的制药废液的适宜的苹取剂。  相似文献   

15.
王惠媛  许松林 《化工进展》2005,24(Z1):36-39
研究了四氢呋喃(THF)/水混合物的萃取精馏塔的动态特征,分析了主要操纵变量的扰动对该过程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描述了塔在启动过程中的动态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四氢呋喃/水混合物的进料组成对塔顶产品中THF的浓度影响比萃取剂流率的影响大得多.本文的仿真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萃取精馏塔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6.
反应精馏制四氢呋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制的含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 1,4 丁二醇脱水合成四氢呋喃的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较好 ,且比常规离子交换树脂使用温度范围宽 ,可在较高的温度使用 ,但机械稳定性有待改善。进一步对 1,4 丁二醇脱水反应精馏进行初步实验研究 ,发现反应精馏能较好地分离反应产物THF和水 ,塔顶产品THF的纯度可以达到 98%以上。认为用反应精馏方法由 1,4 丁二醇脱水制备四氢呋喃是可进一步开发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用活性炭负载酸性催化剂合成四氢呋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忠 《化学世界》2006,47(6):355-356,370
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对1,4-丁二醇脱水剂制备四氢呋喃的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是1,4-丁二醇质量的3.3%,反应时间30 min,产率可达97.36%。  相似文献   

18.
以茚基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与溶剂配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茚基钠/四氢呋喃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下降;当单体用量一定时,溶剂的量越多,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越低,而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却越大;反应时间在1 h之内,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粘均分子量都增大;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对聚合产物粘均分子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Design and control of an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system for tetrahydrofuran (THF) dehydration with ethylene glycol as entrainer is investigated. The main module is a two‐column system containing an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column, whose top stream is the desired product THF, and an entrainer recovery column. Economic analysis with total annual cost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developed. Two kinds of control strategies are explored for THF dehydration. The responses reveal that the control structure with fixed reflux ratio cannot maintain the bottom liquid level of the entrainer recovery column, while the control scheme with fixed reboiler heat duty/feed flow ratio exhibits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in spite of large deviations in feed flow rate and feed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