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反应性乳化剂对苯丙乳液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羟丙磺酸钠(HPMAS)]的作用下,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性单体,合成了性能优异的无皂苯丙乳液。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链转移剂和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无皂苯丙乳液的适宜条件(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是:w(HPMAS)=4%,w(引发剂)=0.8%,w(链转移剂)=2%且前期加入。  相似文献   

2.
以苯乙烯(St)、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制备了无皂苯丙乳液;然后以AA含量、中和度、引发剂含量和软/硬单体配比等为试验因素,以乳液稳定性和粒径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无皂苯丙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1.2%和w(AA)=4.5%(均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中和度为0.8、m(BA)∶m(St+MMA)=4∶6和反应温度为78℃时,可制得粒径为纳米级的高固含量稳定乳液。  相似文献   

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和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不同的反应性乳化剂合成了固含量为50%~60%的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讨论了反应性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无皂乳液性能及粒径等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性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铵(DNS-86)且w(DNS-86)=4%~5%时,无皂乳液的固含量高达60%左右、凝胶率几乎为零且粒径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酯类无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刘旭  杨金明 《粘接》2012,(8):57-60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功能性单体,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成功制备了一种高稳定性、高固含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BA/MMA))无皂乳液。讨论了AMPS用量、BA与MMA配比、KPS用量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并研究了乳液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作为亲水单体,制备丙烯酸酯共聚物无皂乳液。结果表明,当丙烯酸羟乙酯(HEA)用量和丙烯酸(AA)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16%和4%时,乳液粒径为57 nm,乳液稳定性好,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9.56 MPa。  相似文献   

6.
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种子乳液和预乳化工艺,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混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探讨了乳化剂、引发剂、丙烯酸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合适的反应条件为:MMA∶BA∶St∶AA=14∶25∶16∶2,乳化剂用量为3.2%,引发剂用量0.35%~0.42%,温度80℃。  相似文献   

7.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稳定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系统地研究了CMC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及配比对乳液聚合过程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MC用量为0.7%~0.8%,引发剂用量为0.2%~0.35%,AA用量为1%~2%,主单体总量为40%,MMA/BA质量比为1/1~9/7时,聚合反应的稳定性及乳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韩君  沈跃  侯仁阳  黎昌辉  魏勰 《粘接》2011,(12):52-55
以过硫酸铵( 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可聚合乳化剂(WE-9)为乳化剂,采用预乳化法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讨论了聚合温度,预乳化液滴加时间,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80 ℃,WE-9质量分数为1 5%,滴加时...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为混合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制备了苯丙乳液.结果表明,当m(St):m(MMA):m(BA):m(AA)=9∶26∶61∶4,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时能够得到乳液粒径较小,稳定性较好的乳液.将制备的一系列乳液应用于瓦楞纸的抄纸试验,并讨论了苯丙乳液各影响因素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3%、SDS与OP-10配比约为1:1,引发剂用量0.4%时制备的丙烯酸预乳液胶粘剂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张晓亮  许戈文  黄毅萍 《陕西化工》2012,(10):1769-1773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富马酸二丁酯(DBF)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合成了固含量为30%的共聚物乳液。探讨了单体配比、SDS用量、KPS用量对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粒子有核壳结构,当DBF/MMA比例为1/1.5,SDS为单体总质量的3%,KPS为0.4%时,乳液涂料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涂膜光泽度、附着力良好,力学性能及耐化学试剂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黄丽立  卓猛  金珊  孙杰 《化工科技》2012,20(3):21-2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α-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在78 ℃C条件下,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油溶性三元共聚破乳剂.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溶剂种类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溶剂以及引发剂均存在最佳用量,即m(单体)=36 g,单体质量比m(MMA)∶m(BA)∶m(MAA)=1∶9∶2,m(乙酸乙酯)=15.4 g,m(引发剂)=0.6g为最佳合成条件,得到的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大,破乳效果好.在ρ(破乳剂)=300mg/L时,脱水率可达95.75%.  相似文献   

13.
崔金海  陶颖 《上海涂料》2011,49(10):7-12
采用连续滴加的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作为纯丙乳液氧化还原聚合的引发剂,以AES和K12作为高效乳化剂,制得了微胶囊粒径约6μm的水性纯丙香味乳液。研究了微胶裳的颗粒大小和壁厚对香味乳液放香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m(BA):m(MMA):m(MAA)=33:17:1时,香味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香精在微胶囊纯丙乳液中的缓释时间可达9个月。  相似文献   

14.
张明月  张炎  黄毅萍 《粘接》2012,(1):40-42
在水解抑制剂(YZ-1)的作用下,通过乳液聚合实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共聚,合成了硅丙乳液。研究了YZ-1和KH570用量对聚合过程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YZ-1用量2%,硅单体质量分数9%时,聚合过程稳定,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乳胶膜的吸水性由8.33%降至2.64%。  相似文献   

15.
柴多里  陈新华 《广州化工》2011,39(20):77-79
在微波辐照条件下,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的共聚物,考察一定条件下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微波辐射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形状、大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控制在0.1%~0.5%,VMMA∶VAA控制在(10∶1)~(5∶1),微波辐射时间为45 min时,可以得到单体转化率较高、均一稳定的乳胶粒子;并且粒径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AA所占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董桂兰  李志能 《广州化工》2012,40(11):79-80,86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的方式,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cty-flon-Go4)、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制备了壳层含氟的核壳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引发体系和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FTIR、示差扫描量热(DSC)对共聚物乳胶粒径、形态及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阴-非复合表面活性剂(WE-9)为乳化剂,采用预乳化法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讨论了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WE-9)=0.6%,w(APS)=0.5%,该无皂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分别考察了主单体配比、功能性单体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与反应温度对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实验聚合条件。结果表明:在St∶MMA(质量比)为1.0,复合型乳化剂用量为5%,SDS∶OP-10(质量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0.5%,丙烯酸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75℃,油水比为1的最佳乳液聚合条件下,可得到黏度和颗粒尺寸均匀适中、涂膜性能优良的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为反应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按质量比2:1组成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对乳液型压敏胶进行了粒度分布、初粘性、180°剥离强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3±2℃、反应时间为6h、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0.8%、单体质量比BA:MMA:St:HEA:AA为80:5:10:2:3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小、初粘性好、剥离强度高的乳液型压敏胶。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固含量(不挥发物质量分数≥50%)丙烯酸酯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仪(LPA)、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乳化剂的用量及复配比、引发剂、交联剂以及核单体中软单体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发生了共聚反应;乳液粒径分布较窄,核层聚合时适当加入少量BA,乳液的稳定性能明显提高,复合乳化剂m(SDS)∶m(OP-10)为2∶1且质量分数为3%,引发剂KPS质量分数为0.5%,交联剂EGDMA质量分数为2%时可制得性能较好的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