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湖南皂市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辨析了"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区别;阐述了大坝建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分析了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子,构建其生态影响因子体系图。得出了皂市水库大坝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子体系图,通过对其因子有效识别,为皂市水库生态系统综合定量化评价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位于澜沧江中游河段的漫湾水电站是云南省至今投资最大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电站建设和运行以来出现了一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将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与水电站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相结合,研究电站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并应用生态足迹法,从区域尺度计算漫湾水电站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以为漫湾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后续干流水电梯级电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关键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  黄思平  杨轩 《人民长江》2010,41(12):7-12
在充分研究和详细总结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及其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等方面的进一步识别,从河流生态系统活力、恢复力、组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管理选择、外部输入减少、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及人类健康影响8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标准,同时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进行河流系统健康评价时增加了生态服务功能指标。通过系统分析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系统,筛选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关键指标,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关键指标分级评价标准,并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总体评价进行了探讨,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水库库容设计和水库调度是以防洪与兴利为主,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观点看,没有涉及生态因素,水库设计和调度应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文中浅析了如何实现生态水库的一些初步设想,井建立了综合评价函数对生态水库运行后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提出生态岸带、生态湿地、生态封育、河流水质保护四位一体的大伙房水库涵养区河流生态修复综合措施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方法,集合防洪排涝、生态功能等五种指标,建立指标体系,提出生态修复效果综合定量评估方法。研究成果对于其他水库涵养区生态修复方式和效果定量评价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库坝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库坝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和自然生态服务功能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库坝建设大大提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而降低了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由于调蓄洪水、供水、水力发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等的需要,继续建设水库和大坝是我国未来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提出了提高我国河流生态服务功能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其服务功能能否正常发挥,直接影响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科学地认识河流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海河流域河流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挑战.分析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对河流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的影响,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河流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提出...  相似文献   

8.
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为了减轻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在考虑水库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兼顾河流生态需求的水库生态调度模型。计算了河流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和生态洪水。本文将建立的生态调度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丹江口水库,采用逐步优化算法求解生态调度模型,分析计算生态目标的加入对水库原有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水库调度满足河流适宜生态流量,尽量不低于最小生态流量的调度方式;探讨通过水库调度模拟“人造洪水”,为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创造适宜的水力条件。计算结果表明,丰水年在满足生态流量的情况下,对水库原有功能影响不大,然而平水年和枯水年在考虑生态需求时,对水库原有功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之间均衡利用水资源,通过水库的生态调度保持河流天然适宜的径流过程,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字:水库生态调度;河流生态需水量;生态洪水  相似文献   

9.
概述国内外现有的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和组成,辨析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内涵,阐述生态系统过程、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从水文水动力、生物生态、生物地球化学、社会服务四大过程出发,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分类体系,具体包括调节、支持、信息和承载功能,实现了河流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服务和产品的有机衔接,为功能评价指标的构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河流的过度开发破坏了河流的生态过程,导致河流严重污染、水量大幅减少,河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退化,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论述关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包括分类方法、价值评估方法,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深入分析影响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驱动因素,提出今后应以下几方面加强研究:①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②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过程的认识,③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异质性;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层次决策分析的河流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在河流水文评估、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和生物评估4个单项评估的基础上,构建以河流生态功能综合指数为目标、4个单项因子为准则、5个等级标度为决策标准的层次递阶模型,应用模型进行了河流综合评价的两种情景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中型综合利用水库调度运行将使下游河道水文情势发生较大改变,为避免河流水生态系统功能遭受无法恢复的破坏,需要合理确定工程下游河段的生态基流。在综合分析某水库坝下河段的生态保护需求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常用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进行整理与比选,采用Tennant法、湿周法、R2-Cross法、7Q10法和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等计算了水库下游河段的生态基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下游湿地的生态需水要求、水厂取水、工农业用水等因素,确定了工程下游河段的生态基流量。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相似文献   

13.
河湖健康评估是河湖生态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介绍全国河湖健康评估工作的技术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构建了包括水文水资源、河湖物理形态、水质、水生生物及河湖社会服务功能五个方面的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5个等级的河湖健康分级标准,形成了系统的河湖健康调查评价方法,采用该标准与方法,在全国36个河湖(库)水体进行了河湖健康评估。实践证明,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提出的河湖健康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能够系统表征我国河湖生态及功能特点,指标总体科学合理,整套技术方法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论河流生态修复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倪晋仁  刘元元 《水利学报》2006,37(9):1029-1037
本文以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从人与河流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出发,探讨了原始自然阶段、工程控制阶段、污染治理阶段和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和改善等四个阶段的河流特点和治理条件,分析了各个阶段河流系统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河流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河流系统健康,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存。河流生态修复主要技术包括:缓冲区修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探讨了河流健康、河流功能、功能要素和生态修复措施四个层次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步骤。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南水北调东线平原水库生态服务效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综合影子工程法、意愿支付法等方法 提出服务价值核算标准;将粗糙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作为权重确定方法,进一步评估平原水库对地区人类福祉的 贡献;以大屯水库为实际案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平原水库具备洪水调蓄、固碳释氧、水源涵养等共计 12 项生态服务功能;以水量供给为纽带,为地区带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促进地区福祉提升;大屯水库具备 8 项 服务功能,2021 年时该水库总服务价值达 2.365 亿元,供给服务价值是其主要构成,该水库为地区提供的经济、生 态和社会效益各占 50%、41% 和 9%。研究成果在指导管理机构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水利工程更好地实现生态价 值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盲数理论的基础上,对河流健康评价中所选取的指标值进行盲数化处理,进而利用盲数运算法则和判别模式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等级判定,得到各指标隶属于各评价等级的可能性。将该方法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构建基于盲数理论的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通榆河健康评价,从物理特征、环境特征、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识别河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通榆河的健康等级为“中”,主要问题为水质较差和生物多样性偏低。  相似文献   

17.
水库生态调度是一种有效的生态补偿手段,通过合理的水库调度方式,可以弥补或减缓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综合考虑开县消落带的生态需求和现行三峡水库的调度运行特点,应用验证后的生态动力学模型,模拟出小江调节坝调度方案。提出适用于小江调度方案优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不同调度方案下调节坝上下游水位、流速和水质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调度方案进行评估分析,确定调节坝的最优调度方案。研究证明,通过对调节坝的合理调度来改变下游河流水动力条件,可以抑制藻类大量繁殖生长以及改变河流营养盐分布。为以生态调度控藻为目的制定合理的小江生态调度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试验性运行期生态调度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骨干型水利枢纽工程,对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深远。三峡水库建成以来,不仅在防御长江洪水威胁方面作用巨大,而且发电、航运等综合经济效益显著。为减轻工程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三峡水库2011—2014年运行期间开展了生态调度试验。为了更好地推进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工作,结合三峡工程设计阶段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结论和试验运行期生态调度目标的监测结果,对已开展的生态调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对未来生态调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