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国家政策的响应下.我国村镇住宅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村镇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地域特征正在逐步消失,以江南地区为典型,农村住宅出现一个全国类似的局面。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江南地区村镇住宅特点,归纳了村镇住宅建设模式,提出村镇住宅设计应紧紧结合村镇低成本、绿色住宅建造技术体系开发,并探讨BIM技术在江南村镇住宅设计中的可行性,提高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形成农村住房建设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的村镇住宅节地设计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村镇住宅节约用地设计的必要性,并从村镇住宅的布局结构、住栋构成、住宅单体形态等几方面阐述了村镇住宅节约用地设计策略,以期促进村镇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农村空间聚集整合并向城镇的转型。由于人口随经济要素分布的迁移.农村聚落出现人口聚集、重组与减少的空间分化.土地有向城市形态发展的集约利用趋势。然而。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的村镇的土地利用却出现了极大的浪费。本文以平遥段村镇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入户访谈的社会调查方法,在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处于人口重组区域、以服务设施聚集人口的村镇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用地利用上的特征、问题与原因。针对“人口重组”发展社会活力的定位。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农地流转集中耕种与住房置换集中居住的集约用地方式.在人口聚集的同时引导中心镇向城市形态转化。  相似文献   

4.
孙加凤 《安徽建筑》2014,21(6):10-12
集约发展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得到理论界、规划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之后,小城镇乃至村镇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和实践也开始展开.文章拟对村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做系统的梳理,在对村镇集约发展的理论、方法、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5.
《住宅产业》2008,(10):18-1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精神,充分利用和发挥金融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最近以“银发(2008)214号文件”发出《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对符合国家《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先进节地技术的房地产项目,优先予以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6.
佛山市禅城区地处佛山市中心组团的核心区域,其用地大部分为城市旧区,增量土地资源极其稀缺,这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禅城区目前共有行政村100多个,用地规划庞大,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禅城区区划调整后,加大了全区资源整合力度,全面启动村集体土地的集约发展规划,旨在集约、高效地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对村镇集体自发发展的土地利用方式予以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南方村镇用地普遍存在水源充足,用地平坦的情况,结合沿海乡村自来水和电力方便的特点,以及沿海乡村收入较高,经济方面已不是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本着适用及生态效益明最的原则,设计该款住宅。该款住宅有如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用地适当 每户住宅建筑用地225平方米左右,道路用地175平方米左右,两  相似文献   

8.
西宁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系统是基于G1S与数据库技术,遵循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相关标准、规范,为解决西宁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中评价数据管理、评价计算和成果管理等需求而设计并开发的。该评价系统创新性地将GIS与数据库技术应用到了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中,使得用地信息、评价结果与图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不仅提高了评价的效率,而且直观地表现了评价的结果,同时有利于西宁市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和监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武汉市目前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并为武汉市各级政府下一步制定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我们开展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研究工作。介绍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思路,并重点阐述了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及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等,最后给出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村镇进行"三生空间"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实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缓解城乡用地的供需矛盾,协调引导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共生发展的强大纽带。然而"三生空间"视角下土地适宜性评价存在方法单一、评价指标选取不足的问题,物元模型能更全面地掌握待评价对象在单因子指标上的具体表现,极大提升"三生空间"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精确性。本研究基于物元模型对重庆市永川区村镇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62.5%村镇建设用地处于适宜状态(包括最适宜、高适宜),而吉安镇、何埂镇、仙龙镇和朱沱镇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相对突出。在未来规划和建设中,对于土地利用适宜度低的村镇应引起重视,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利用村镇土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阐述小城镇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小城镇土地优化配置的依据、研究方向和原则,提出了小城镇土地优化配置的模式。指出强调区域规划与发展模式、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用地、对用地结构控制及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小城镇合理用地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茂林 《城市规划》2003,27(7):32-35
以江苏省为例 ,分析了小城镇发展中的用地问题 ,指出 ,小城镇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资源浪费 ;人均用地较多 ,小城镇发展是全省耕地减少的一大原因 ;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 ,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乡镇企业过于分散 ,浪费了土地资源 ,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也不相适应。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江苏省小城镇合理用地的建议 :强化节约用地观念 ;将小城镇宏观布局纳入区域规划体系中 ;充分挖掘小城镇存量土地潜力 ,内涵和外延发展并重 ;优化用地结构 ,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增加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孙明  牟晓梅  刘艳 《工业建筑》2007,37(5):41-44,60
黑龙江林区中心镇是资源再生型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它们因资源而生,但也随着资源枯竭与政策调整、发展日趋陷入困境。研究寒地林区中心镇用地布局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从中心镇大量的用地调查数据入手,调研黑龙江省内的各林业局、林场和与林业相关的建制小城镇。采用统计分析法,对用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69个县市林业局的统计分析表明:林区中心镇所处的自然条件相似,一般以独立形态存在,规模小,分布广,工业布局分散,以国有林工业为主,土地和空间的集约度相当分散。通过调研,对林区中心镇用地规划提出四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用地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小城镇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管理失控的深层原因 ,提出了协调小城镇发展与强化建设用地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拥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者不应该忽视这些元素的存在。城市文化如同城市的灵魂,它指引着城市以不同的面貌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风采与魅力。  相似文献   

16.
城镇内部冲沟坡地是开发和保护难度都较大的区域。本文结合河南中西部丘陵地区城镇规划实践,分析冲沟坡地的规划学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模式。合理规划冲沟坡地,强化防灾规划,提高用地效率,重视城市设计,可使城内冲沟变"废"为"宝",城镇风貌别具一格,因而是丘陵地区城镇建设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城镇合理用地规模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和评价方法,并提出评价中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还处于由专家学者呼吁并提供技术支持,政府主导而民众参与有限的被动保护阶段,切实有效的公共政策成为实现村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目标的关键环节。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政策、经济政策、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传统优秀文化保护和产业引导政策等。  相似文献   

19.
对小城镇住宅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仲琳洁  杨征  王磊 《山西建筑》2006,32(16):13-14
运用“节能省地”的开发理念,从观念、技术、政策三方面推进小城镇住宅合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小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傅悦 《重庆建筑》2015,(2):18-21
西部山地小城镇的建设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核心区的规划设计是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大英县隆盛镇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从城镇核心区空间拓展和空间重塑两个层面入手,用城市设计手段解决西部山地小城镇面临的空间品质低下、土地利用不足、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为西部山地小城镇核心区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