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压缩感知(CS)是一种能同时进行数据采集和压缩的新理论,为简化编码算法提供了依据,同时,分布式视频编码(DVC)为低复杂度的视频编码提供了思路。因此,通过整合DVC和CS各自的特性以构建编码简单的视频编码框架,并采用残差技术来提高系统性能,最终提出了一种残差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RDCVS)算法:对关键帧进行传统的帧内编、解码;而对非关键帧,编码端采用一种基于残差联合稀疏模型的随机观测,解码端利用边信息和改进的梯度投影重建(GPSR)算法进行优化重构。由于将运动估计和变换编码等复杂度较高的运算转移到解码端进行,因而RDCVS保持了低复杂度的编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DCVS算法比参考方案的恢复质量提高了2~3 dB。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到视频序列本身的不同特性以及时空相关性, 将传统视频编码中的多假设预测运动估计思想引入到分布式压缩感知视频编码系统中,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时空相关性的分布式压缩感知多假设预测重构算法。在编码端增加CS帧的块模式判别, 在解码端CS帧根据模式判别进行相应的基于块的多假设预测估计和残差稀疏重构。仿真实验表明, 与传统的分布式压缩感知多假设预测重构算法相比, 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较好地改善视频序列的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建  苏凯雄  王卫星  兰诚栋 《自动化学报》2014,40(10):2316-2323
压缩感知(CS)是在低于奈奎斯特率条件下获取和重构稀疏信号的新兴技术,在图像和视频获取和处理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有效提高被测信号的稀疏性和重构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边信息的残差分布式压缩视频感知(RDCVS-DSI)编解码模型.该模型利用了图像自身的频域特性和邻近帧之间的相关性,以低质量的视频帧作为编解码的第一边信息,解码端利用关键帧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技术生成非关键帧的第二边信息.通过性能分析和仿真测试表明,该RDCVS-DSI模型能够在较低复杂度条件下,高保真地重建视频序列.与以前的压缩视频感知工作对比,重构帧的平均峰值性噪比达到1-5dB的增益,重构速度接近于复杂度最低的DCVS.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Distributed Compressed Video Sensing,DCVS)多假设重构算法将传统视频编码中的多假设预测运动估计思想引入到分布式压缩感知视频编码系统中,改善了对视频序列的重构质量。在该算法中,大变化块采用本帧邻域块信息作为参考,而当本帧邻域块含有较多纹理和细节时,算法性能有待提高。为此,对非局部相似性的思想进行改进,提出基于加权非局部相似性的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多假设重构算法。在该算法中,对大变化块中的纹理块采用加权非局部相似性在相邻已重构帧中寻找自相似块,最终生成辅助重构信息块;对于非纹理块,则简单利用加权非局部相似性生成相似块。对不同特点的视频序列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有效改善了视频序列的重构质量,具有较优的重构SSIM,PSNR指标,其中PSNR约提高1dB。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视频压缩感知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帧分类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视频联合重构算法。依据视频数据的联合稀疏模型将视频帧分为关键帧和非关键帧。对于压缩感知重构中欠定线性方程组,可利用关键帧和非关键帧之间的相关边信息进行重构初始化,同时运用有界约束二次规划对其进行求解。从仿真结果可知,相对于传统的视频压缩感知算法而言,在保证视频重构质量的前提下,所提方法在重构算法复杂度上不但能有效降低,同时,在视频重构上能提高其实时性。  相似文献   

6.
视频压缩可以降低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信息量。传统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案采用区域统一编码,可能导致运动剧烈区域解码估计的失真。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算法。该算法基于图像梯度场,针对Wyner-Ziv帧不能准确编解码的区域,通过ROI判定准则提取该区域并基于熵编码压缩,图像其他区域则基于LDPC实现分布式编解码,进而实现视频的优化传输。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可增强运动剧烈区域的编码效率,在降低码率的同时提高解码图像质量,最终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  相似文献   

7.
袁静 《测控技术》2016,35(2):58-61
WZ视频编码系统中的虚拟信道会因信道模型参数估计的不稳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为了克服该问题,提出不带有虚拟信道的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重建算法,仅靠解码端获得的压缩感知观测值对非关键帧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利用平滑投影Landweber迭代求解联合重建模型.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算法获得了更好的率失真性能和更低的重建时间.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压缩感知视频编解码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针对视频信号处理的两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高效编解码和如何抵抗信道误码。结合压缩感知和字典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于字典学习的压缩感知视频编解码模型。模型整体采用压缩感知理论以降低编码端复杂度,提高系统抗误码性。编码端应用差分编码和跳帧模式大大减少了信道传输数据量;解码端采用字典学习算法增强图像的稀疏表示能力,从而提高视频重构精度。本模型在实现高效编码的同时将计算复杂度从编码端转移到解码端,从而满足编码端资源受限的应用场合。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行并且有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内插结构无反馈分布式视频压缩(DVC)在大图像组条件下存在严重解码延时问题,研究了外推结构的无反馈DVC系统。在编码端,提出一种不等保护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在编码端利用快速运动估计外推产生较高质量的边信息估计,根据比特平面误码率和比特平面重要性,实现比特平面级的码率控制;在解码端提出基于外推内插边信息更新的迭代解码优化,利用更新的边信息对每一分布式帧进行二次解码,在不增加传输码率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解码视频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无反馈码率分配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更精确地分配码率,率失真性能提升0.6~1.8 dB,且解码视频图像的主观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视频编码与压缩感知技术都有助于将计算复杂度从编码端向解码端迁移,已有研究显示两者的结合可能提高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的性能.基于传统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借助多观测矢量稀疏重建技术,设计了一种混合压缩感知和LDPCA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首先根据稀疏度对频带数据进行划分,再分模式进行编码表示,其中非零系数较多的低频频带使用LDPCA技术进行压缩;而对稀疏度较高的高频频带,使用多观测矢量的压缩感知技术以求进一步利用频带间的相关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性能优于LDPCA的变换域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中,视频帧的解码通常采用内插或外推的方法,然而对于运动剧烈视频帧的解码效果却并不理想,会产生重影、鬼脸等现象.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ROI运动区域的分布式视频编码解决方案,通过在编码端提取ROI辅助信息,然后在解码端将其与边信息做融合处理来得到更加准确的边信息,从而提高视频解码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相比,基于ROI运动区域的分布式视频编码解决方案在性能上平均有3.1db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压缩感知视频复原算法因过平滑效应难以保留视频帧的边缘与细节信息,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稀疏性测量的压缩采样视频复原算法。编码端将视频序列分为关键帧与非关键帧,并使用相同的感知矩阵对帧的每块进行采样。解码端则设计了考虑局部稀疏性与全局稀疏性的混合稀疏性测量方案,并将其作为压缩感知视频复原问题的正则项;然后,通过分裂Bregman迭代算法对关键帧进行解码,并考虑视频帧间的时间相关性对非关键帧进行细化处理。基于多组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本算法获得了较好的视频复原精度,并具有理想的计算时间性能。  相似文献   

13.
庄燕滨  桂源  肖贤建 《计算机应用》2013,33(9):2577-2579
为了解决传统视频压缩传感方法中对视频逐帧单独重构所产生的图像模糊,将压缩传感理论与MPEG标准视频编码的相关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的视频压缩传感方法,以消除视频信号在空域和时域上的冗余。该方法在充分考虑视频序列时域相关性的同时,首先对视频图像进行前、后向和双向预测和补偿,然后采用回溯自适应正交匹配追踪(BAOMP)算法,对运动预测残差进行重构,最后实现当前帧的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逐帧重构的视频图像质量有较大改善,且可获得更高的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图像加密算法安全性能差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S和DNA编码相结合的图像压缩加密算法。首先,采用CS对待加密图像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过程中由克罗内克积KP构造测量矩阵并按比例缩小原始图像。接着,利用超混沌Bao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动态控制DNA编码、解码和运算方式,对压缩图像进行加密和解密。最后,通过重构算法得到重构图像。该算法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超混沌Bao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通过将生成的混沌序列整数化,对原始图像进行DNA扩散操作。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的关键帧在无线信道中传输受到噪声污染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无线噪声信道的编码端码率控制算法。首先对解码端边信息携带的无线信道噪声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建立了边信息中无线信道噪声的分布模型;然后结合相关噪声模型推导出编码端的噪声联合模型,并根据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率失真理论,提出了在无线信道下WZ帧不同系数带的码率控制算法,同时将新的码率控制算法引入基于无线噪声信道的Wyner-Ziv编码器中。实验表明,与现有的编码端码率控制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在不同无线信道噪声下可使解码重构视频的PSNR值平均提高约0.1~1.8 dB,且未增加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
Distributed compressed video sensing scheme combines advantages of compressive sensing and distributed video coding to get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meantime, adapts to the limited-resource 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 However, in the conventional distributed compressed video sensing schemes, self-similarity and high sampling rate of the key frame have not been sufficiently utilized, and the overall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crea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chemes. To solve the aforementioned problems, we propose a novel distributed compressed video sensing scheme. A new key frame secondary reconstruction scheme is proposed, which further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key frame and decrease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 key frame’s initial reconstruction value is deeply exploited to assist the key frame secondary reconstruction. Then, a hypotheses set acquis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otion estimatio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ypotheses set by optimizing the searching window under low complex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outperforms that of the state-of-the-art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于视频编解码中,给出了视频图像帧内和帧间编码的CS采样图像编码与重构新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在图像编解码系统中,与传统视频编码方法相比,结合CS理论的方法能得到更高质量的重构图像,PSNR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