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混凝土结构缺陷的雷达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探地雷达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原理,针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干扰下缺陷雷达图像识别这一难点,制作了无钢筋和有钢筋的缺陷混凝土板,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到了孔洞、裂缝、不密实等缺陷在无钢筋和有钢筋情况下的雷达波图像典型特征并做出识别,同时对注水后裂缝进行针对性试验.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缺陷查找中,经取芯验证,雷达图像异常特征与缺陷实际位置吻合较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桥梁病害中,由于桥梁施工等原因许多现浇箱梁桥在底板、腹板等混凝土不容易振捣均匀的地方,形成空洞和混凝土不密实等缺陷;对桥梁施工质量检测,主梁钢筋数量、钢筋间距可进行无损检测。地质雷达对于检测桥梁混凝土空洞、不密实以及钢筋数量、钢筋间距等情况有着其他探测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文章对地质雷达对桥梁的缺陷检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的检测方法,设计制作了含有不同类型缺陷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叠合构件,并对试件内部缺陷进行了基于阵列超声和电磁波雷达的无损检测方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阵列超声法检测得到的结果与试件内部缺陷设计情况吻合度较高,通过不同二维断面成像的分析,可有效识别混凝土内部孔洞、夹杂及脱空等缺陷;当缺陷与测试面间不存在钢筋或钢筋处于内部缺陷边缘且缺陷尺寸较大时,采用电磁波雷达法可有效地定位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但对于非金属类夹杂或孔洞可能会出现漏检情况。与阵列超声法相比,水平投影定位精度偏差较大,通过后处理软件得到的水平二维图像内部缺陷位置及大小的准确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可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和验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制作三块钢筋混凝土试验板,采用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测试混凝土板的内部状态.对雷达波成像图形进行分析,得出钢筋、孔洞、异物及分层等在雷达波成像图形中的特征并做出识别,研究各种模拟情况的雷达波形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板中的钢筋、孔洞、木块、聚苯乙烯泡沫等的雷达波成像图形均为开口向下的反射弧,钢筋对其下部孔洞或异物的反射弧形状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状态的无损检测和质量评价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雷达波在混凝土无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雷达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衰减特性,建立了雷达信号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和衰减的数学模型;基于探地雷达的工作机理,提出了对被接收的雷达反射波信号的衰减进行补偿,并且给出了衰减补偿公式。采用该方法对存在裂缝、孔洞和混凝土不密实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进行雷达无损检测,经过对雷达信号数据进行衰减补偿后,再对数据进行成像处理以获得雷达扫描图像。结果表明,扫描图像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混凝土构件深部中的缺陷,与工程实际情况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应用地质雷达进行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时,浅埋钢筋会对层下钢筋及目标物的探测造成干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去除干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计算设计了检测试验方案,在沙槽中埋设不同埋深钢筋模拟混凝土中钢筋的检测,运用多种偏移手段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浅层钢筋对深层钢筋检测的干扰,与地质雷达探测区域覆盖的浅层钢筋的长度有关;相较于绕射叠加偏移、Kirchoff偏移、F-K域偏移等方法,Tau-p域偏移能够更好地对钢筋检测信号进行偏移处理,钢筋的位置被更为准确地识别,偏移后的地质雷达三维图像变得平坦、干净。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了偏移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准确地发现施工及运营阶段常见的洞内渗漏水、衬砌背后脱空、衬砌不密实、衬砌裂缝及衬砌厚度不足等缺陷,采用探地雷达进行检测。对城市隧道常见缺陷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雷达图像进行研究,为城市隧道雷达检测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小军  毛长国  傅旭  包东存  黄伟 《建筑技术》2012,(11):1029-1031
调度通讯楼工程型钢混凝土结构,钢骨体型大、钢筋配置多、节点连接复杂。为确保在钢筋和钢骨密集的区域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出现蜂窝、孔洞,主楼竖向构件采用C60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通过采取模拟试验、检验原材料、调整配合比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检测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雷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透视雷达对混凝土结构中孔洞和裂缝等缺陷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用雷达法探测这类缺陷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雷达图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不同物体的雷达反射波在图像上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试验模拟,对雷达反射波信号进行了2D切片分析和3D透视成像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表面波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分析结果表明,更清晰地得到了孔洞和裂缝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图像解释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判断混凝土柱浇捣密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浇结构施工的外观质量问题有蜂窝、露筋、孔洞、酥松和连接部位缺陷等通病。柱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缺陷反映在上述五点更加突出,因为柱混凝土施工既受柱高的影响,又受柱梁钢筋交叉布置的影响。混凝土下落不顺,振捣密实难以判断,所以,掌握柱混凝土施工必要的操作技巧、规范管理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判断柱混凝土浇捣密实呢?  相似文献   

11.
隧道二衬的缺陷关系到隧道安全与运营期限,隧道施工过程中二衬的质量检测至关重要,目前的检测方法存在低效、破坏性和不准确等问题,研究无损高效准确的缺陷探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900 MHz中心频率的探地雷达天线,采用数值模拟、F-K偏移处理和解译标志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二衬中几种典型缺陷的无损探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二衬缺陷的识别难度不同,钢筋的缺失、单双层和数量不足问题较容易识别,与单层钢筋网相比,双层钢筋网的屏蔽作用更强,会对钢筋网之下的区域缺陷识别造成干扰,识别难度增加。不同形状的空洞和脱空通过图像特征即可加以区分,但是当脱空区较小时,二者很难区分。二衬厚度不足的检测结果表明,二衬与初衬的交界面的识别追踪较为容易,厚度的估算精度较高,为2%。探地雷达对不密实区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差,只能做到定性推断,无法准确判断其边界;F-K偏移处理能从一定程度上还原出缺陷的实际形态,降低了二衬缺陷解译的难度和检测的误判率。  相似文献   

12.
郭煜 《建筑技术》2006,37(4):298-300
某8层商住楼主要结构构件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个别构件钢筋锈蚀情况较严重。通过进行钢筋锈蚀情况普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混凝土施工质量及缺陷检查、混凝土碳化深度和Cl^-含量检测,发现主要原因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小及混凝土中存在蜂窝孔洞。按锈蚀情况的不同分别对构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陈炜  费伟 《建筑施工》2012,34(12):1169-1170
为了提高对隐蔽工程内部构造识别及工程量复核的准确性,利用探地雷达进行实际探测。在阐述探地雷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混凝土地面厚度及钢筋分布等的测定,以此作为隐蔽工程工程量复核的依据。结果显示探地雷达为工程量的准确复核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相关工程开拓了新的检测道路。  相似文献   

14.
依据雷达仪的工作原理,对NJJ-95A钢筋混凝土雷达仪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梁中的钢筋检测性能进行了试验,探讨了NJJ-95A钢筋混凝土雷达仪检测梁中钢筋的位置的精确性,为NJJ-95A钢筋混凝土雷达仪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钢管混凝土承载能力高、施工方便、塑性性能较好,广泛应用于桥梁、大型工业厂房、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钢管混凝土存在蜂窝、不密实、孔洞和粘结不良等缺陷,对钢管混凝土结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常见缺陷形式,以及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展望了钢管混凝土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雷达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制作了模拟空洞、裂缝、不密实缺陷的混凝土试件,得到了缺陷的雷达图像典型特征。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雷达图像的后处理中,形态学腐蚀、膨胀处理后图像的主要特征得到体现,次要因素得以忽略,为雷达图像的判读、解释起到良好的区分作用。边缘检测结合腐蚀、膨胀能快速而准确地得到图像的边缘骨架曲线。研究成果为准确判读雷达图像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某一高层建筑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分布较为密集,节点连接复杂。在混凝土施工中,为了避免钢筋密集区域造成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等问题,决定采用C60自密实混凝土进行竖向构件的施工。本文重点阐述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施工过程,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是一种新型水电工程洞室衬砌施工质量检测技术,有无损、可靠、高效和费用低等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实测波图像反映隧道衬砌厚度、空洞、不密实带等情况。结果表明,从探地雷达波形特征分析隧道衬砌质量缺陷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为探地雷达在类似隧道检测工作中提供借鉴,并结合金沙江一级支流渔泡江上铁川桥水电站引水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工作,重点介绍了探地雷达在检测隧洞衬砌拱顶脱空缺陷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超声波传播的特性得出超声波在灌浆料密实的钢筋套筒内是径向传播,当超声波通过灌浆料具有脱空缺陷的钢筋套筒时,其传播路径是沿着钢筋套筒外壁传播,并通过试验验证其传播路径。根据其传播路径的不同,利用首波声时法检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套筒的灌浆料密实性,并借助于超声波幅值对其脱空缺陷进行定性判断。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的超声波探伤法是通过弹性波与混凝土介质相互作用时传播参数的变化,来查明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估计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有依据地预测结构的工作能力。考虑到混凝土缺陷产生及发展的各种原因,我们引入缺陷形成因素这一概念,以便研究施工(不密实,搅拌不匀,分层,水泥石与骨料或钢筋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