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EBJ-120TP型掘进机是我国煤矿中型断面煤及半煤岩巷掘进机理想的换代产品,该机在总体设计、适应性和可靠性上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EBZ260型悬臂式井下岩巷掘进机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该机在岩巷掘进中能连续切割、装载和运输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性能稳定,截深大,可有效降低作业过程中粉尘量,截割硬度系数f≤12的煤或岩石。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鹤煤公司一直采用爆破掘进岩巷,耙岩机装矸,工人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不高,制约着煤矿岩巷掘进技术发展,影响着煤矿岩巷单进水平的提高。为此,鹤煤公司六矿引进了EBZ230掘进机,使巷道施工的单进、工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巷道掘进速度比原来提高300%以上,解决了矿井持续性生产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介绍了该掘进机的技术参数、巷道施工掘进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组织。  相似文献   

4.
王佩勋 《煤》1995,4(6):28-29
介绍了使用ELM系列掘进机、转载机掘进煤巷和半煤岩巷,并形成技术先进、配套合理的掘进机械化作业线的经验和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5.
张利军 《山东煤炭科技》2014,(2):116-117,111
EBZ-135是适用于煤及半煤岩巷的悬臂式掘进机,其截割头的转矩和功率是通过行星减速器传递的,因此受行星减速器性能、体积等各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其行星减速器安全系数比较大,所选模数偏大,可以进行优化。EBZ-135原齿轮模数为8,计算后分析后改为5.5,径向尺寸缩小了5%,冲动冲击也可以大大减小,提高平稳性的同时方便安装和维修。  相似文献   

6.
EBZ200悬臂式远控掘进机是一种针对煤矸粉尘和瓦斯问题突出严重的煤矿综采及高档普采工作面采掘巷道、半煤岩巷道的掘进以及类似的其他矿山巷道开拓掘进而设计的新型远距离控制和自动截割成形的掘进设备,第一输送机能够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自动实现煤矿井下工作面掘进时煤矸等散状物料的快速转运。主要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重点介绍了各个主要部件的设计和物料输送原理。  相似文献   

7.
平宝煤业有限公司首山一矿使用悬臂式掘进机掘进岩巷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粉尘大,颗粒小,吸水性差,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通过安装和使用新型高压降尘装置——GC50/12型掘进机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克服了这一问题。试用表明,该新型降尘装置能有效降低掘进机切割过程中的粉尘浓度,提高工作面能见度,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煤矿综掘工作面装备未来中短期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磊 《煤炭技术》2014,(5):8-11
分析了当前煤矿煤巷、半煤岩巷和岩巷综掘机械化发展现状和面临的诸多挑战,结合我国煤矿地质复杂多变的实际,提出了切合我国煤矿综掘工作面装备发展的建议,希望对行业同仁和行业技术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淮南煤机厂生产的AM—50型悬臂式半煤岩巷掘进机在我国煤矿机械化掘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由切割臂、转台、装载部、刮板输送机等部分组成。自1994年以来,我厂聘请淮南煤机厂人员技术指导,开展了掘进机大修业务,先后对五阳、漳村等矿的数台掘进机进行了大修。根据对其机械部分的维修经验,我们总结了掘进机存在的问题及维修方法,提供给有关人员参考。1常见故障及处理(1)联接螺栓的故障1)螺纹联接的失效煤巷掘进机在切割过程中,由于受到煤体截割阻抗的周期作用,切割臂经常处于振动受力状态,冲击振动力由切割臂传给转台及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煤巷掘进机在应用于掘进半煤岩巷道的试验研究中,通过加装激振装置,增强了截割性能,并对振动式煤巷掘进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伍云霞  张宏 《煤炭学报》2017,42(5):1331-1338
针对小波难以表达煤岩图像的边缘曲线特征,影响识别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波变换的方法,对煤岩图像边缘进行稀疏表示。该方法通过曲波变换对煤岩图像进行曲波分解,得到各尺度层曲波系数,保留图像变换后的Coarse层低频系数,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利用随机高斯矩阵对高频系数进行测量,实现高维系数降维,Coarse层低频系数与降维后的高频系数通过级联构成煤岩图像特征向量,最后结合支持向量机对煤岩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通过曲波分解提取的特征能够有效地表达煤岩图像边缘的曲线特征,所提出方法煤岩的分类准确率达93.75%,比Haar小波方法提高了4.37%,所用降维方法比线性降维方法提取的特征向量更加有利于煤岩图像的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岩巷掘进工程资料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辅助设计和专家系统技术的系统模型。系统设计包括爆破参数的设计、爆破图表的绘制以及掘进作业规程的编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岩巷掘进爆破工程中,对于提高爆破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适应岩巷快速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光面爆破是井巷掘进中的一种先进爆破技术,它是控制爆破中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使爆破后留下的井巷围岩形状规则,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表面平整,损伤小,稳定性好。光面爆破只限于断面周边一层岩石(主要是顶部和两帮),所以又称为轮廓爆破或周边爆破。它具有减少超挖、成形好、围岩稳定性好、提高井巷施工进度、降低巷道支护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张释如  张艳花 《煤炭工程》2022,54(1):128-132
由于矿井的环境复杂、煤岩赋存条件不同,使得煤岩界面识别成为国际上的一大难题。文章从煤炭开采对煤岩界面识别的需求出发,简述了基于图像的煤岩界面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类方法的适应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将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方法和关注煤与岩石不同介电特性的方法相结合,对煤岩界面进行纵向可视化,从而更加高效地控制采煤机头的运动。最后,探讨了煤岩界面识别技术的潜在应用,并指出摄像头安装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岩质地基、边坡与地下岩体工程扰动与失稳、煤岩扰动与突出等实际问题,需要对岩体工程受扰动后的响应规律与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通过定义煤岩类准脆性岩石材料的相对完整状态、完全调整状态,从理论上给出了扰动函数公式,建立了煤岩类准脆性岩石扰动本构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参数解析式。通过煤岩和砂岩三轴压缩试验,所建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证明所建本构模型可以确定煤岩等准脆性岩石在扰动状态结构微调整过程中,任一状态下的扰动函数和应力-应变情况,为研究煤岩类准脆性工程材料受扰动后的力学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宫凤强  叶豪  罗勇 《煤炭学报》2017,42(11):2852-2560
以煤岩组合体为研究对象,进行4种不同量级下的低加载率(10-3~100MPa/s)单轴压缩试验,以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冲击能量指数、弹性能量指数、归一化动态破坏时间为参量,考察加载率对煤岩组合体冲击倾向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率的提高,煤岩组合体的承载失效结构由煤体转化为煤岩组合体,并存在明显的临界加载率现象。煤岩组合体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临界加载率以下保持在较低值,在临界加载率以上保持在较高值;冲击能量指数随着加载率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小,在临界加载率附近出现最大值;弹性能量指数随着加载率增加而提高;修正动态破坏时间在临界加载率之前降低幅度较快,在临界加载率之后缓慢下降然后趋于平稳;综合判断煤岩组合体的冲击倾向性随加载率的增加划分为两个比较明显的水平,并且在临界加载率附近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冲击倾向性突变。临界加载率效应可为现场条件下确定合适的工作面推进速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煤岩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韶杰  刘建功 《煤炭学报》2015,40(Z2):576-582
根据煤矿工作面煤与岩石的性状不同,基于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高斯混合模型、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工作面的煤岩界面图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算法的煤岩识别技术。应用过程为通过布置工作面采集装置、采集工作面煤岩数据,应用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手段分析工作面煤岩数据、计算工作面煤岩分界数据。经测实验证,高斯混合聚类算法的技术手段能够为部分煤矿工作面煤岩界面识别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字典学习的煤岩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伍云霞  田一民 《煤炭学报》2016,41(12):3190-3196
现今的煤岩图像识别方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了挖掘新的煤岩图像识别方法,研究了基于字典学习的煤岩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提出用字典学习算法提取煤岩图像特征。字典学习算法采用随机选择的方法对字典进行初始化和更新。结合分类算法对煤岩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通过字典学习,能简单有效表达煤岩图像的特征信息,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且该特征提取方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研究结果可为煤岩界面的自动识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立 《煤炭工程》2020,52(3):157-162
采用分形理论对煤岩裂隙的长度和数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考虑层理和裂隙在煤岩中的分布特征,建立了层理与水平面呈0°、30°、60°、90°夹角时的煤岩三维模型,应用动态仿真模拟软件ANSYS/LS-DYNA分别对镐型截齿截割均质煤岩和不同工况下的含层理和裂隙煤岩进行动态仿真模拟,研究表明,镐型截齿破煤时所受到的截割力随截割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镐型截齿截割含层理和裂隙煤岩时所受到截割力的平均值、最大值和均方差均小于镐型截割均质煤岩时的截割力,这与煤岩层理和裂隙有助于镐型截齿破煤的实际情况相符;当层理与水平面呈0°夹角时,镐型截齿受到的截割最小,随着层理与水平面角度的增加,截割力平均值均有所增加,说明煤岩中层理和裂隙的分布情况对镐型截齿破煤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煤岩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存在很多引起误差的因素。通过对煤岩渗透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过程的理论分析,指出实验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和数据处理过程中选用参数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煤岩渗透率测定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两种因素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证。针对这两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对煤岩渗透率相关规律研究的实验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