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机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和分子设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配位化学的角度 ,探讨了有机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和氧化膜表面的配位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释了缓蚀剂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环境中其它因素对缓蚀剂的影响。据此模型探讨了缓蚀剂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2.
从配位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有机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和氧化膜表面的配位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了缓蚀剂间的协同作用以及部其它因素对缓蚀剂的影响。据此模型探讨了缓蚀剂的分子设计 。  相似文献   

3.
从配位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有机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和氧化膜表面的配位模型,并用此模型解解释了缓蚀剂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环境中其它因素对缓蚀剂的影响。据此模型探讨了缓蚀剂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铜电化学机械抛光(ECMP)工艺中,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可与其他水处理剂协同抑制电解并使金属表面光滑,而传统的操作电位低于4 V(vs.SCE)限制了反应过程中的材料去除率。为解决此问题,在较高电位下对铜进行动电位腐蚀、静电位腐蚀和ECMP试验,研究工艺可行性并探索电解液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6 V(vs.SCE)下,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铜片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反应机理推测:从工作电极电离得到的铜离子与两个HEDP分子反应生成配位化合物[CuL2]6-后与K+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KCuL2]5-。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种理论研究方法对2-丁基-四氢噻吩亚砜(BTHTO)及其钯配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发现BHandH/6-31G*法所得构型最优,从理论上研究BTHTO与钯(II)的配合模式及其分子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Pd-O配位的A模式能量最高,Pd-S配位的B模式能量最低最稳定,而混合配位的C模式能量稍高于B.环状亚砜中的氧原子处于分子的外侧,所受位阻较小,配位速度较快;硫原子受环状结构和侧链影响,位阻较大,配位速度较慢.在萃取过程中,萃合物以硫氧混合配位的C模式形成,随时间的增加,氧配位转化为硫配位即B模式,能量达到最低值,为热力学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质子化N,N,N',N'-四(对甲氧基苄基)乙二胺与[Cu Cl4]2-配位形成的有机-金属超分子有机-金属超分子对菲的选择性包结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铸造用CO2硬化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结构以及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CO2硬化的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固化机理是,在吹入CO2后使粘结剂体系的pH值降低,在弱碱性的条件下,硼酸盐的负离子与甲阶酚醛树脂的酚羟基进行了配位交联.研究中发现:羟甲基与硼砂的反应活性比酚羟基与硼砂的反应活性要大得多,在粘结剂的配制过程中,树脂中羟甲基已经参与了与硼砂的反应;在吹入CO2气体硬化后,有大量硼酯键的生成.由于大部分的羟甲基已经发生了反应,在这一阶段发生B-O配位反应的是酚羟基;吹气硬化过程的体系放热反应的热作用对硬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120℃下反应12 h,用乙二胺为溶剂,通过溶解热法制备出六方纤锌矿型的ZnS纳米晶须.ZnS纳米晶须的结构为定向排列的条纹状纹理.ZnS纳米晶须在乙二胺中的生长过程可以用溶剂配位分子模板机理加以解释.并讨论了乙二胺作为样品形态结构导向配位分子模板的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将同时具有可水解烷氧基团和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的二亚胺基团的有机分子先与Ru(II)配位,形成功能化Ru(II)配合物分子,再将该Ru(II)配合物以P123作为结构导向剂,在弱酸催化作用下,与正硅酸乙酯发生水解缩聚反应,成功制备出共价嫁接Ru(II)二亚胺分子片断的KIT-6介孔分子筛。用XRD,红外光谱,寿命衰减曲线和发光强度猝灭Stern-Volmer曲线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传感材料对氧气具有较好的传感灵敏度、可逆的氧传感信号和较高的光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固态一氯三(三苯基膦)合铑(Ⅰ)的室温氧化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嘉骢 《贵金属》2002,23(3):18-22
Rh(Ⅰ)的三苯基膦(Ph3P)配合物RhCl(Ph3P)3(简称TTC)系有机合成的高效催化剂,对固态TTC的红外光谱(IR),热分析(DTA)等研究结果发现,在室温空气中该配合物的Ph3P配位体会发生氧化,导致TTC的组成及各项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氧化的历程中,并未发现氧分子与Rh(Ⅰ)配位或氧在TTC配合物分子内转移,可以认为,其室温氧化机理是氧直接氧化膦配位体,使TTC逐步变为三苯基氧化膦(Ph3PO)配位的Rh(Ⅰ)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CO2焊机的自寻优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建荣  蒋力培  陈璐 《电焊机》2001,31(5):18-21
基于熔滴过液过程性能的综合评判和一元化自寻优控制系统的程序协调模式,研究了智能化CO2焊机的一元化自寻优的模糊协调控制器。试验表明,该控制器及其自寻优协调模式能够反映CO2弧焊过程的本质,克服短路过渡频率或弧压等单指标作为寻优目标函数的不足,明显地改善焊接过程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GB14048.4中与短路保护装置(SCPD)协调配合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叙述SCPD为断路器或熔断器时选配方法。并介绍IEC熔断器委员会有关与熔断器协调配合的选配准则和应用指南。提供了各国的接触器或起动器与熔断器成功地协调配合的实例和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GBl4048.4中与短路保护装置(SCPD)协调配合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叙述SCPD为断路器或熔断器时选配方法。并介绍IEC熔断器委员会有关与熔断器协调配合的选配准则和应用指南。提供了各国的接触器或起动器与熔断器成功地协调配合的实例和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以钛铁矿为原料,经机械活化-盐酸浸出得到水解钛渣和富铁浸出液;用H2O2将水解钛渣中的Ti配位溶出,得到配位浸出液,并以其为反应物制备纳米级片状的过氧钛化合物;该过氧钛化合物经洗涤、煅烧制备得到纳米级片状的TiO2,其纯度高达99.31%(质量分数)。将过氧钛化合物与Li2CO3混合,球磨后煅烧合成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以富铁浸出液为原料,经选择性沉淀制备含少量Al和Ti的FePO4.xH2O,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了Al-Ti掺杂的LiFePO4。该LiFePO4在1C和2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151.3和140.1(mA.h)/g,循环100次之后容量无衰减。该方法也可用于钛白粉副产品硫酸亚铁的回收利用,制备性能优异的LiFePO4。  相似文献   

15.
精密多工位级进模运动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级进模工作过程的分析,以冲裁拉深级进模为例,采用运动仿真技术,结合运动函数对级进模工作过程进行协调设计,从而确保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具的使用寿命。并对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复杂结构运动的协调性是精密级进模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ThebulkamorphousalloysofMg TM Ln ,Ln Al TM ,Zr Al TM ,Hf Al TMandTi Zr TMwerepreparedbyInoueandhisco workerssince 1990 [1] .Thec  相似文献   

17.
在水热合成条件下合成一个新的吡啶-3,5-二羧酸的稀土铽配合物[Tb2(pydc-3,5)3(H2O)9]n3nH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等手段的表征确定该化合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吡啶-3,5-二羧酸(pydc-3,5)配体与稀土金属Tb形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中心稀土金属有两种配位形式,每个金属均与氧原子形成九配位的结构。配体中的羧酸根采用两种配位方式,即单齿配位和双齿配位。同时配合物能发出三价铽离子的特征绿色荧光,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表现出很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