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全电力线的智能家居系统,并结合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系统,构建了基于低压配电网的,集Internet上网和智能家居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数字小区,为智能家庭网络系统和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耦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压电力线宽带载波是解决配网自动化瓶颈问题的最佳通信方式,高效、可靠的耦合技术是电力线通信高速宽带化发展的基础,它要求信号在很宽的频带上线性传输,传统的窄带耦合已不能满足要求。作者从网络结构和传输特性的角度,分析中压电力线宽带载波对耦合器的要求,指出10 kV配电网阻抗随频率呈不规则变化。进而采用"电磁耦合"与"阻容耦合"相结合的"复合耦合技术",设计了减小阻抗影响的高效宽带低输出阻抗的耦合电路。最后对耦合电路的频率特性及载波信号加载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耦合电路能满足高速宽带的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选择OFDM作为宽带电力线通信中的调制技术.对OFDM的参数进行设计和芯片选择,介绍了TMS320VC5409的功能特点和结构,并以该处理器为核心,同时采用TLC876、AC101LKQT等外围芯片,开发了低压配电网的宽带电力线通信Modem.该Modem可应用于配电网.  相似文献   

4.
正1配电网概述配电网是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者逐级配送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一般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通常所指的配电网为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即从"变电站10(6)千伏开关柜出线端子"到"与客户分界点"。但也有个例存在,如有些发达地区110千伏线路也用于配电网,而有些县域的35千伏线路也用于主网,因此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主要取决于各个城市电网规模或者城市用电量。  相似文献   

5.
电力线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电力线通信 (PLC)技术以及国内的中压与低压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分析 ,提出了PLC技术不但可用于居民宽带接入 ,也可用于配网自动化控制方面的通信。研究了在中压配网自动化系统中PLC技术方案的优势 ,以及低压民用配电网中的PLC宽带接入应用方案 ,并结合具体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与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压配电网是一个用户多、分布广、用户必不可少的动力能源传输网络,同时也是一个日益被看好的、将来可以随时使用的高速数字通信网络。低压配电网被认为是不久的将来“最后一公里”互联网接入的理想解决方案。文章详细阐述了低压配电网作为数据网所固有的特点、技术分类与概况、实际应用与开发现状,同时探讨了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电力线宽带载波可以成为现有的电力通信光纤骨干网络的延伸或补充.文章论述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在配网中的应用,在10 kV配网中压系统中,传输带宽可达到10 M以上,满足配网中各种业务的需求,提供了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快的通信传输速率、更好的抗信道衰弱性能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通信系统对传输效率、自动化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中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是解决配网自动化瓶颈问题的最佳通信方式,其高效、可靠的耦合技术满足通信需求。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测量和分析,通过对中压配电网信道特性及OFDM技术分析了10 kV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型及其耦合特性。通过建立通信耦合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信噪比及误码率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OFDM调制技术能有效克服电力线信道传输的频率选择衰落特性,并增强系统的抗多径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 ,国家电力公司在沈阳对中国电科院和沈阳供电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低压配电网 (380 V/ 2 2 0 V)复合通信方式研究”组织了验收。该项目的成功完成 ,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电力线高速通信的核心技术 ,具备了研制和生产实用化电力线高速通信设备的能力。为国家电力公司开发电力线信息资源奠定了基础。电力线高速通信俗称电力线上网 ,是指利用家庭的 2 2 0 V普通电源插座作为接口 ,通过电力线调制解调器进行宽带互联网访问、 IP电话、视频点播等业务。该技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低压配电网络基础设施 ,具有接入简…  相似文献   

10.
中压配电网载波通信的多径反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中压配电网作为自动化的载波通信媒介,必须测量、研究中压配电网的传输特性,尤其是多径反射问题。由于中压配电网载波通信不能加装波器,因此,分支点所产生的多径反射衰耗是实现中压配电网宽带数字载波通信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针对中压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及由此产生的阻抗不匹配及传输衰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反射模型。该模型仅用很少的参数就可以描述电力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实际测量中测量值与模拟值的良好吻合,表明提出的模型对中压配电网宽带数字载渡通信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