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分析氧气高炉条件对炼铁系统还原过程的影响,建立高炉气固换热-化学反应耦合数学模型,对高炉软熔带以上区域进行分区,获得氧气高炉和传统高炉不同区域的升温制度和气氛变化规律;通过球团矿还原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高炉条件,氧气高炉条件下球团矿还原性有大幅度提高,边缘区域更为明显;由于还原势的提高以及H2的增加,氧气高炉条件下炉料还原速率比传统高炉更快,生成金属铁的量更多,有利于改善炉料的软熔行为。研究为氧气高炉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烧结矿在不同的MgO含量条件下对烧结性能的影响,并对高炉炉渣镁铝比的降低进行了实践。实现了中大型高炉炉渣镁铝比在0.37~0.46理论最低条件下的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及指标优化,高炉炉渣镁铝比控制水平在行业内同级别高炉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开发了高炉复杂料面(V型、M型)及中心装焦条件下的煤气流场和压力场解析模型、高炉固态炉料流场和势函数解析模型;分析了中心装焦条件下的高炉炉况  相似文献   

4.
周善平  谭岩  戴方钦  董焰 《炼铁》2005,24(2):18-20
对高效能陶瓷燃烧器在萍钢350m^3高炉上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在纯烧高炉煤气的条件下,萍钢高炉热风温度可达到1100℃,为实现高炉高产、低耗、高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是一种全新的炼铁新工艺,它可以有效提高煤比、减少CO2的排放.但是其复杂的燃烧条件将使煤粉在回旋区内的燃烧及高炉下部的行为发生很大变化.为了了解氧气高炉炼铁新工艺条件下喷吹煤粉的复杂现象,建立了一个氧气高炉条件下的氧煤枪-直吹管-风口-回旋区-焦炭床的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氧气高炉下部的温度场、浓度场及煤粉的流动和燃烧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氧气高炉条件下的回旋区温度显著升高、高温区面积扩大,CO2含量提高,焦炭床内CO含量显著增加.此外,与传统高炉相比,氧气高炉回旋区表面的煤粉燃尽率增加了10.24%.   相似文献   

6.
高炉炉缸顺利出铁是高炉稳定而经济作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西西伯利亚钢铁公司高炉车间就出现了必须在不同冶炼强度下优化出铁制度的情况。高炉大修、炼钢工序处理生产铁水的条件、钢材销售市场的状况,均都是影响高炉冶炼操作制度的原因,而结果影响到出铁制度。鉴于此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在高炉各种强度条件下最佳的出铁制度参数。  相似文献   

7.
高炉中心装集时煤气,炉料流场的有限元法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国友  杨乃伏 《钢铁》1999,34(7):5-11
开发了高炉复杂料面(V型、M型)及中心装焦条件下的煤气流场和压力场角析模型,高炉固态炉料流场和势函数解析模型;分析了中心装焦条件下的高炉炉况。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预还原度的块矿及块矿与烧结矿的混合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单颗粒荷重软化试验装置,考察了氧气高炉及传统高炉还原气氛对块矿及混合炉料软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还原势的氧气高炉条件下,含铁炉料还原度的提高导致其颗粒内部铁相数量增加,低熔点渣相数量减少,块矿的软熔性能与传统高炉条件相比有所改善。同时,通过对软熔过程相关数据及炉料颗粒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氧气高炉条件下,块矿-烧结矿混合炉料在界面上发生了交互作用;由于铁相数量的增加及渣相的减少,不同渣相的接触时间被推迟,接触的渣量也减少,导致相对于传统高炉条件,氧气高炉条件下发生交互作用的温度升高,其作用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首钢高炉在大喷煤条件下对原燃料性能的改进方向及提高高炉煤比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低品质原燃料条件下保持高炉顺行的合理热制度,推导出红钢3号高炉新的理论燃烧温度经验公式。对新旧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原燃料条件改变时风温、富氧率、煤比、鼓风湿度对高炉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燃料条件不同,保持高炉顺行需要的理论燃烧温度不同;当原燃料条件变差时,保持高炉顺行的理论燃烧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高炉高煤比操作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万仁  朱仁良  张龙来  朱锦明 《钢铁》2005,40(9):9-12,29
从理论上解析了宝钢高煤比操作的实践成果。实践表明:在1.5%左右较低的鼓风富氧率下煤比可达到200kg/t以上,煤比165kg/t以下可以不富氧;煤比超过200kg/t时焦炭劣化加剧,高炉透气性明显下降,高煤比操作需要高质量原燃料特别是高热强度的焦炭作支撑,要更加重视焦炭在炉内粉化状况和焦炭热性能指标(CRI、CSR)的跟踪分析;宝钢根据自己的操作理念控制气流合理分布,增强了大喷煤的接受能力和炉况稳定性,从而实现长期高煤比操作。  相似文献   

12.
首钢高炉高温合金喷煤枪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合金-陶瓷弯头单体自冷却喷煤抢具有耐磨蚀、抗氧化和抗烧损等优点,枪体的热强度高。与普通不锈钢喷煤枪相比,喷枪使用寿命长,可以有助于增加喷煤量、缓解风口磨蚀、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首钢5座高炉自1998年8月起开始使用高温合金喷煤抢,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炉喷煤工艺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我国高炉喷煤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直接喷煤,一次布袋收粉,总管加分配器为主要特征的喷煤短流程,浓相喷吹技术,中速磨制粉,烟煤喷吹,喷吹计算机自动控制以及高风温低富氧大喷煤量等,已成为我国高炉喷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朱仁良  刘振均 《炼铁》1997,16(5):5-8
荷兰霍戈文高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比保持在180 ̄200kg/t,今年以来煤比又进一步提高到210kg/t,霍戈文高炉能保持这么高的煤比生产,除了喷煤工艺及设备先进合理外,关键还在于先进的生产操作技术,诸如: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加强炉顶布料,降低渣比,高富氧(富氧率为6% ̄8%),低风速(鼓风速度控制在190 ̄200m/s);开发实用的数学模型,指导高炉操作。  相似文献   

15.
Manystudiesonlowsiliconironmakinghavebeencarriedout .Theresultsaboutthemigrationofsilicondioxideembodiedincokearesimilar ,buttherelationbetweenhighcoalinjectionratio (especiallyover 2 0 0kgforeachtonhotmetal)andlowsiliconcontenthasseldombeenmentioned ,soitisneces sarytostudythemechanismofhighcoalinjectionandlowsiliconcontentinironmakingprocess .Theo retically ,thefollowingconclusioncanbeobtained .Themajorityofcoalpowderburntinthecombustionzoneandtheatmospherearechangedbyoxide .Therefore ,it′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高富氧喷煤后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及炉内冶炼参数的变化,在富氧、喷煤、风温、装料制度、上下部调剂等方面合理配合条件下,可提高煤粉燃烧率,维持较高的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减少炉腹煤气量,提高生产效率。高富氧喷煤达到焦比和煤比各占一半时,焦炭量能够满足直接还原和渗碳需求。为了满足焦炭骨架作用,需要使用反应性差和耐磨性好的焦炭。  相似文献   

17.
富氧大喷煤高炉操作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炉富氧大喷煤时,必须考虑煤气中的氢元素、煤的预热及挥发分的分解热。作者对不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和绘制方法进行修正,推导出富氧大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可预测富氧大喷煤条件下高炉内煤气成分、煤气量、热量分布和化学反应等的变化,以便控制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18.
宝钢高炉高煤比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锦明 《炼铁》2004,23(6):20-24
宝钢高炉自1992年喷煤以来,从优化喷吹煤种、控制混合煤成分、改善喷煤设备性能和操作参数、制订原燃料质量标准和重新设计高炉操作制度等方面着手,通过多年的科学探索和生产实践,从1998年6月份起,高炉喷煤比已连续5年多的时间稳定在200kg/t的水平,最高曾达到260kg/t,并且高煤比是在高产能、低燃料消耗下取得的。  相似文献   

19.
徐矩良  刘应书 《钢铁》1996,31(10):6-10
为了适应高炉大量喷吹煤粉,必须对高炉喷煤工艺及设备进行改造,方向是:煤场要增加储煤能力,实现自动配煤;制粉采用中速磨制粉和一次布袋收粉的全负压流程,喷吹采用串罐或并罐全流化上出料总管加分配器浓相输送工艺,喷吹烟煤和混合煤时,应采取安全防爆措施;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提高喷煤自动化水平,采用氧煤枪及炉前供氧与安全控制技术,经济有效安全地实现120kg/t以上的煤比,此外还要发展高风湿和廉价制氧技术等配套  相似文献   

20.
济钢第一炼铁厂针对原喷煤系统存在的制粉设备产能低、耗能大,设备故障多,不能进行烟煤、无烟煤混喷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改造措施:扩建煤场,实现了原煤储备量充足、给料快、达标;引进高产能中速磨煤机,并对其分离器结构和气流喷嘴的导流方式及收粉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保证了煤粉的产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改用卧筒式烟气发生炉,确保系统压力、温度、流量符合混喷工艺要求;完善煤粉输送系统配置等,实现了煤粉的平稳均匀输送,实现了高炉高煤比喷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