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研制生产出专为发电厂、变电站及高压送电线路进行保护监控的成套微机产品。发电厂变电站设计调试运行的快速化简单化智能化和习惯性的问题,为电力系统实现综合自动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装置的组成、人机界面、I2C总线接口系统、脉冲信号测量电路、输入输出控制电路、通信接口、系统的抗干扰设计、系统软件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终实现了分散式微机线路保护监控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WLZB-II型微机线路保护教学实验台为监控对象,VB6.0为开发软件,通过利用RS422总线通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对多台WLZB-II型微机线路保护教学实验台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及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的上位实时监测和监控保护。监控系统界面友好,可实时监测实验平台数据,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 ,电网的日趋庞大 ,电力系统的运行 ,调度和管理工作的日益复杂 ,要做到安全、经济、多供、少损 ,除要求具备灵活可靠的一次主网系统外 ,还须建立一个能对电网主要设备进行监视、测量调整、控制及管理的调动自动化系统。本文提到的微机监控系统是利用单片机对车间配电用变压器二次侧三相回路故障等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判断 ,并能控制继电保护装置对线路进行过流速断保护 ,及时切断故障元件 ,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并能对系统线路正常运行实时监控。1 监控系统1.1 系统概述我们根据设计要求及所涉及到的内容 ,可以…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电站输电线路保护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处理器的智能化保护系统.对信号处理、差动保护、微机通信、人机交互等集成模块进行设计与研究.现场运行结果令人满意,运行稳定,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化微机保护产品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微机保护产品在继承常规保护技术的基础上,其智能化特点日益突出。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从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辅助功能、用户接口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终实现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要实现对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调度通信等综合自动化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在电力系统和厂矿企业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实际的生产运行表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矿区35 kV电网线路继电保护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护定值整定、上下时限配合困难,容易引起保护拒动、越级跳闸等故障;提出了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采用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增加低电压闭锁保护、加装故障录波装置等线路继电保护改进措施,并通过GPRS分布式故障录波报警系统在矿区电网线路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可提高矿区电网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继电保护技术高速发展,大量微机保护已陆续投入到电网运行中,给变电站二次回路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技术革新,也像给电网公司的经济效益给予了保障,而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故我们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任务也将迫在眉睫.本文作者分析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及总结,介绍了它的特点及优势,而后,对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及处理系统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我国井下低压电网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远距离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系统采用先进的微机继电保护算法自动判断系统的短路和漏电故障,最后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在保护距离和可靠性等方面都较以往的保护系统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贵阳地区电网运行现状的分析,针对其110kV线路保护的配置情况和整定计算,提出了优化方案。方案中,通过对110kV线路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整定原则,能够进一步提高110kV线路保护可靠性,有效地减轻维护工作难度,提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工作效率,对运行方式的安排也提高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平衡电力资源的输送并发挥出电网调配电能的优势,对电网特征的全貌分析尤为关键。而目前电力大数据在运检维修等面向用户的研究居多,但面向设备特性的输电线路分析的研究上存在空白,而输电线路设备的状态又与用户、经济和环境等外部数据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本文综合考虑了输电线路设备内、外部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结合了外部因素的输电线路画像模型构建的理论框架并得到了相应的画像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各因素与线路状态的影响程度并构建相关性矩阵,并利用多元因素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最后通过画像分析技术将其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进行具象化,形成可视化的输电线路设备画像,为电网规划、运维管理和决策服务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支撑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时态统一电网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网生产过程中对电网资源的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亟需建成国网公司电网横向和纵向的"一张网".以电网图数一体化建模为基础,从多时态统一版本角度出发,分析灵活的设备、拓扑以及图形版本管理的机制,为电网资源的图数一致性与完整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电网均缺乏大规模应用直流融冰装置的实践经验,随着大量融冰装置的应用,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已经不能忽略,在电网遭受到大面积严重覆冰灾害时,由于大量线路覆冰严重,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需要同步进行融冰操作。在考虑电网安全约束、分区分层原则、线路分类以及气象因素等多约束条件下,以对更多线路进行不同类型的融冰。通过研究对实时运行系统中的可投运的融冰装置节点进行电压稳定性分析,给出现有实时融冰装置节点的电压强弱排序,为下一步研究直流融冰装置的优化调度策略打下基础,提高电压水平,改善电能质量,为已投运的直流融冰装置的无功管理提供具体策略,对构建坚强的智能电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冰雪天气是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会造成输电线路覆冰,危害电网安全运行。本文围绕线路融冰方案编制的流程展开,针对流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步骤,研究辅助决策的智能技术,以提高电网调控中心融冰方案编制质量和实效性。具体内容如下:针对实际电网运行数据和覆冰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基于深度优先算法进行可停电融冰线路分析;采用加权均值综合评判的方法,基于多指标对融冰线路进行优先级排序和组合;基于直流潮流支路开断分布因子的评估方法,对融冰方案进行快速校核;基于多机多任务并行处理技术,对融冰方案进行详细校核,以此来提高输电线路融冰方案安排效率,保证电网在冰雪天气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集中式变流器的结构已无法满足井下通风机应急供电需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充放电为一体的双级式井下局部通风机储能型变流器,该储能型变流器既能在系统停电时作为应急电源使用,又能实现电网正常运行时的无功补偿功能。提出了双级式储能型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当局部通风机的双回供电线路正常工作时,储能型变流器处于在线运行模式,PWM逆变器采用P/Q控制策略,此时主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并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当局部通风机的双回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储能型变流器处于应急供电模式,PWM逆变器采用V/f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共电流内环的平滑切换控制策略,将V/f控制器状态与P/Q控制器的输出反馈至输入,用以解决储能型变流器在应急供电和在线运行时2种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产生的电流冲击问题,实现储能型变流器的平滑切换。仿真结果表明:在2种运行模式下,该控制策略可使变流器实现稳定运行,并能够实现平滑切换,具有较好的稳态与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以配售电市场放开”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路径,同时强调了市场公平竞争。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网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如何合理合规、有效高效地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性业务值得关注。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我国配售电市场改革进展;根据对配电和售电市场发展情况,针对现阶段电网企业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参与竞争性业务,提出了适应性策略;为适应未来市场发展需要,从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两个维度提出了电网企业在增强电力用户粘性的增值业务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因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变电设备成为智能电网中故障频率最高的装置之一,易发生设备接地故障、保险熔断故障、绝缘材料老化等问题,为提高电网变电设备三维自动化运检精度,提出基于轮廓线与特征融合的电网变电设备三维自动化运检方法研究。采集电网变电设备三维图像,获取电网变电设备三维图像初始轮廓点,筛选变电设备轮廓点,依照顺序连接提取出的关键轮廓点,得到变电设备三维图像轮廓线,结合形态学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开、闭运算,依据轮廓线的闭合情况,分割出目标图像与背景图像,提取包括HOG特征与LBP特征的变电设备目标图像特征,经过特征融合后,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制定电网变电设备三维自动化运检规则,判定变电设备运维情况,最终实现变电设备的三维自动化运检。实验数据显示:该方法识别出变电设备的正常与异常状态,在不同实验工况背景下,应用提出方法获得的变电设备运检精度达到了96%。提高了变电设备的自动化运检的识别及运检精度,满足现今变电设备的运检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电网操作的自动控制能力,需要进行操作指令自动识别,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电网操作指令自动识别方法,构建电网操作指令传输信号模型,采用相关性检测方法进行电网操作指令的集成传输和调度,结合模糊加权学习方法进行电网操作指令的自动跟踪和程序加载,采用贝叶斯方法进行电网操作指令的输出转换控制,提高电网操作指令的指向性和识别能力。在Visual DSP++环境下进行电网操作指令识别系统的开发设计,构建指令的读写模块、指令加载模块和指令传输模块,结合嵌入式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电网操作指令自动识别系统的模块化开发设计,利用C/C++编写电网操作指令程序,实现电网操作的自动控制和指令混合加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实现电网操作指令的自动识别,在DSP硬件运行程序上指令调度性能较好,提高了电网操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因输电线路覆冰造成的电网瘫痪是近年来常见的电网灾害之一,进而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可控性以及电网灾害预警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谱聚类的输电线路覆冰过程特征提取模型,对覆冰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该模型通过对影响覆冰过程的微气象因素进行特征提取(聚类),较为准确地对输电线覆冰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离,并对微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气象倾向率作为参考量,获得了严重覆冰、覆冰脱落等过程发生的气象条件,最后通过云南电网提供的相关数据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为电网部门输电线路覆冰灾害的预警提供气象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推进,配网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用户智能电表的覆盖率逐年提升,利用用户智能电表每十五分钟一次采集形成的海量数据,辅以公变终端运行数据,从低压台区线损、故障、网架分析三个视角入手开展台区运行态势分析和应用。通过精益化线损分析,研判线损异常的原因,对配网变户一致性进行研判,对智能装置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价;通过低压台区回路阻抗模型计算,利用阻抗值实现了配网异常情况的预判和网架阻抗评估;通过配网故障研究分析,及时实现不同类型故障的准确主动研判,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服务效率。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智能电网领域大数据价值,促进业务创新、绩效提升,细化客户分类,满足智能化、多样化用电需要,提升配电网感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