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信阳地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淮河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分析信阳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以期为制定信阳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游客在信阳的旅游出行提供参考。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建立缓冲半径不等的点缓冲区和线缓冲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地区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局部集聚;沿主要交通干线呈带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5,(Z1)
研究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结合Arc GIS软件,从资源的丰度、品质、集聚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清远市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清远市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资源品质一般、特品级旅游资源相对缺乏、地域空间分布不均衡。研究根据清远市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和分析评价,对清远市旅游资源的概念规划提出设想,提出构建3条旅游交通轴和3个旅游区,并给出各旅游区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0)
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工具,运用最邻近指数、连接度、通达度、紧密度等分析方法从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结构两方面对秦皇岛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秦皇岛市A级景区呈现集聚型空间分布;β指数为1.786、γ指数为0.694,旅游景区间交通网络的通达度较低,交通网络联系程度较弱,尚未形成稠密的旅游交通网络,旅游资源整合水平较低;紧密度指数C为0.68,紧凑程度处于中等,为提高区内旅游资源网络连通性、通达性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四川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部100个创建区县为样本,并基于ArcMap10.2与SPSS19.0等工具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总体分布特征为省域"西部为主、中部集中"、经济区差异明显;空间集聚特征与集中化程度为整体离散、局部凝聚,呈现核心轴带和组团圈层分布态势。通过成因分析,笔者发现空间分布和空间集聚度存在耦合关系,包括旅游资源数量及分布密度、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旅游总人数及收入等。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提升A级景区数量与等级、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探索全域旅游不同发展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9)
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研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密度最高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川黔渝交界地区及闽南地区的分布密度也较高。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市场、人口、交通、地形地貌。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研究的基础内容。通过统计分析保山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种类,结合旅游资源的要素结构、区域旅游线路组织、旅游集散地空间分布等内容,将保山市旅游资源规划为以下四个主要区域:腾冲南部火山地热区、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区、滇西南古丝绸之路游览区、中缅边境边贸旅游区。根据四个主要区域资源及景观特点,探讨适宜的开发方式及途径。并结合旅游商品与旅游地之间的紧密关系,针对保山市旅游商品开发与研制,提出相关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研究的基础内容。通过统计分析保山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种类,结合旅游资源的要素结构、区域旅游线路组织、旅游集散地空间分布等内容,将保山市旅游资源规划为以下四个主要区域:腾冲南部火山地热区、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区、滇西南古丝绸之路游览区、中缅边境边贸旅游区。根据四个主要区域资源及景观特点,探讨适宜的开发方式及途径。并结合旅游商品与旅游地之间的紧密关系,针对保山市旅游商品开发与研制,提出相关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韩全 《中州建设》2009,(2):78-78
1南阳丹江风景区的功能组织与宋岗码头功能定位 1.1丹江风景区的功能组织根据丹江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的设计,综合考虑丹江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交通线及未来建设规划、旅游中心地分布特点,按照囊括大多数旅游资源,使旅游格局形成点线连缀、中心辐射、互相衔接、线路合理的环状旅游网络空间结构的目的,将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为“一心、两带、三组团、五景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6)
在济南市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首次对济南市重要地质遗迹类型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共划分出3大类,10类,20亚类,研究其分布规律,为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济南市重要地质遗迹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以性别为分析点,通过不同性别的旅游者之间的行为差异,分析其原因,从而对济南市旅游市场的开拓和稳固有所帮助。运用偏好度指数量化分析了济南市部分知名景区内游客对各个项目的选择偏向性,再运用差异度指数量化分析了男女游客针对某个项目的选择差异性。根据结果,以性别为细分原则,对济南市旅游景区或各部门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风景道对于推动交旅融合发 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 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为乡村风景道的规划与构建提供重 要支持和机遇。以福州市路网数据、自驾游客数字足迹点和 158个乡村旅游地数据为基础,利用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 等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叠加分析,筛选出乡村风景道节 点;结合福州市多元数据,从5个维度构建乡村风景道选线适 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绘制选线适宜区;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福 州市乡村风景道规划方案与具体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 1)福州市乡村区域共筛选出20个乡村风景道节点;2)福州市 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区以福州市中心城区的边缘区域为核心 区,呈现出由核心区向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区域梯度递减的趋 势;3)根据乡村风景道节点和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性空间分 布,最终构建形成“三主二副三支”纵横交错的福州市乡村 风景道网络布局。基于多元数据的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研 究对于市域乡村风景道的构建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借 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鸿雁 《华中建筑》2011,29(12):95-97
随着许多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数量的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日益严重,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往往与城市旅游资源的保护发生矛盾。城市旅游交通低碳化转型将成为实现城市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如何在城市交通中落实低碳化理念,如何引导城市旅游交通向绿色环保交通转变,是旅游交通规划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蓬莱市城市旅游交通规划的实践,提出了适应低碳交通发展的规划策略框架,探索一条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旅游交通发展的新道路,为低碳交通的构建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德清城市旅游交通网络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德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构建了德清旅游交通网络规划的框架,从下渚湖旅游区的外部交通、内部交通以及中继交通三个方面分别研究,涉及城市旅游线路布设、旅游公交开辟和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规划了一个服务于德清城市的旅游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Z3)
This paper analyze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Ji'an City,and carried ou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ocal tourism resources based on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resources,connectivity analysis,and accessibilit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ity has poor loop of tourism network,major scenic areas(spots) have moderate network accessibility,in view of this,suggestions for the optimum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industry we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5.
程建  崔舒怡 《中国园林》2004,20(12):60-62
济南城与山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泉就没有济南,其城池的选址和布局,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哲学思想.以泉水为构图中心的生活居住空间妩媚动人,形成了济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经过世世代代苦心经营,造就了人工化的自然山水园林,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吴闯  孔胃 《城市勘测》2012,(4):24-27
主要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征地数据库设计和建设,讨论了系统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本项目实施后,在济南市国土资源局系统内实现了征地数据共享,为征地业务网上审批提供集中统一的数据源,在征地批后业务实施全过程监管中提供数据支持,为实现国土资源"一张图"管地和精细化管理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B/S结构的济南市三维影像浏览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吸收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B/S结构构建济南市三维影像浏览系统的总体架构;根据济南市实际情况及需要进行数据库及功能模块的设计;在三维软件平台VRMap下用VRMap IMS发布三维场景,利用VRMap SDK进行系统的开发,完成三维环境浏览、查询定位、距离量测等功能;最后总结了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业随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且近年来,紧张的城市生活让人们更加向往乡村,追求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乡村游也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此,以韶关小坑玉龙湖旅游规划为例进行研究,探讨如何依托区域、整合资源营造休闲度假旅游生态环境,打造特色名镇,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读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基础上,根据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业务管理、旅游经营、公众服务、决策支持的需要,探讨了智慧景区的内涵;然后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提出了智慧景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共享服务设施3个平台,资源保护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旅游经营系统、公众服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五大系统,以及管理政策、运行机制、资金投入、信息技术、规范标准、人才队伍和安全保障7项保障.同时,构建了智慧景区涵盖网络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决策层5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构建智慧景区的3个突出优势.对于我国智慧景区的规划与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nduced urbanisation in China, especially in most of China's karst geological mountain regions. Jinan City belongs to the karst geological mountain region of north China and is well known for its fractured karst spring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its land use has been profoundly transformed by rapid urbanisation, and the urban hills are facing changes in the city. Although the urban area of Jinan City keeps enlarging and the dwelling conditions are increasingly improving, the destruction of Jinan's urban hills occurs owing to the mass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 housing and excessiv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the karst mountainous region within the city, thereby resulting in the degradation of the urban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and threatening the settlement safety of Jinan's resi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