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灭活疫苗(L-A-1株)接种恒河猴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将效价为640和1 280 EL.U/mL两个剂量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L-A-1株)与进口疫苗(1 440 EL.U/mL)分别经后肢肌肉注射恒河猴,每组5只,首免后4周加强免疫1次。接种后每天观察动物接种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等异常反应;于免疫前、首免后1~10周定时采血,检测血清抗-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于初次免疫后第2天连续收集粪便1周,检测粪便中HAV含量;于免疫前及加强免疫后4周分别进行肝穿刺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接种疫苗后各组恒河猴均未见异常反应;血清ALT水平未见异常升高;于首免后2周抗-HAV抗体阳转率达100%,加强免疫后血清抗-HAV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持续升高,均在首免后7周达到峰值,随后略有下降,9~10周抗体滴度又略升高,甲型肝炎灭活疫苗(640 EL.U/mL)组抗体滴度峰值略低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1 280 EL.U/mL)组和进口疫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恒河猴粪便中未检测到有HAV排出;肝组织未见病理学改变。结论甲型肝炎灭活疫苗(L-A-1株)接种恒河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方法对内蒙古和黑龙江2个观察区共3 134名志愿者接种森林脑炎灭活疫苗,观察接种后志愿者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采用森林脑炎病毒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并计算抗体阳转率。结果接种疫苗后,在整个观察期间,所有志愿者均未发生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仅4例,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13%。内蒙古观察区志愿者免疫后血清抗体GMT在1∶83.2~1∶117.5之间,总体血清抗体阳转率达88.1%;黑龙江观察区志愿者血清抗体GMT在1∶71.2~1∶84.6之间,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6.2%。2个观察区接种疫苗后总体GMT为1∶80.4,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6.8%。结论森林脑炎灭活疫苗接种反应轻微、免疫原性良好,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Oka株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用病毒滴度为5.46和4.9 lg PFU/ml的Oka株HZ减毒活疫苗,于恒河猴右侧上臂三角肌皮下进行免疫,观察免疫后恒河猴的一般状态,并于免疫后2、4、8、12周及6、9、12月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荧光抗体膜抗原(fluorescent antibody to membrane antigen,FAMA)法检测血清中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抗体水平。结果疫苗接种后无不良反应发生。免疫后2周,5.46和4.9 lg PFU/ml疫苗组抗体阳转率均为10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7和27.9;免疫后4周,GMT达到峰值,分别为168.8和84.4;免疫后12个月,抗VZV抗体滴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Oka株HZ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猴体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新型佐剂——壳聚糖增强免疫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检测壳聚糖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佐剂的效果。方法 将壳聚糖与疫苗混合经腹腔免疫BALB c小鼠 ,间隔 3周 ,免疫 2次。免疫后取血清 ,检测血清中所产生的IgG、IgG1、IgG2a等抗体水平 ,同时 ,取小鼠鼻洗液检测IgA抗体 ;加强免疫后 1周 ,用致死性 (40LD50 )流感病毒A PR 8 34(H1N1)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和保护作用。结果 壳聚糖作佐剂能显著增强血清抗体含量 ,并提高小鼠抗病毒攻击的能力。结论 壳聚糖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新型佐剂 ,可以增强疫苗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3种品系小鼠评价新型抗胃泌素疫苗的体液免疫原性,为该疫苗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将疫苗(500μg/m L)肌肉注射免疫3种不同品系(BALB/c、NIH、C57BL/6)小鼠,0.1 m L/只,阴性对照给予等体积疫苗佐剂,每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分别于首次免疫后第2、4、6、8周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胃泌素Ig G抗体滴度。结果首次免疫后第2周,50%NIH小鼠血清可检测到抗体滴度,第4、6周,100%NIH小鼠血清可检测到抗体滴度,第8周67%NIH小鼠血清可检测到抗体滴度,第6、8周与其第4周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6、8周,100%BALB/c和C57BL/6小鼠血清均可检测到抗体滴度,第6、8周分别与其第4周抗体滴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免疫后第4周,NIH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BALB/c和C57BL/6小鼠(P0.05),分别较其高356%和465%;首次免疫后第6周,NIH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BALB/c和C57BL/6小鼠(P0.05),分别较其高506%和413%。结论 NIH小鼠对该疫苗的体液免疫反应活性较BALB/c、C57BL/6小鼠更敏感,可用NIH小鼠评价该疫苗的体液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国产恒河猴作为甲型肝炎病毒 (HAV)的动物模型做出全面评估。方法 用HAV野型株和H2株减毒HAV感染恒河猴 ,检测分析猴体的各种反应。结果  14只恒河猴经 4株野型病毒感染后 ,全部血清抗体阳转 ,效价为 1∶2~ 1∶12 80 ,13只猴 ( 92 .9% )的血清酶异常升高和粪便排毒 ,2只猴 ( 14 .3% )有肝脏组织病理学极轻度改变 ;35 2只恒河猴分组接种 6 8批H2株及其子代病毒后 ,血清抗体阳转率为 99.7% ,血清酶异常升高率为2 .8% ,粪便排毒率为 5 8.3% ( 14 / 2 4 ) ,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国产恒河猴是HAV的敏感动物 ,其ALT等血清酶指标能有效反映HAV的强毒或弱毒性质 ,可作为实验动物用于监测甲肝减毒活疫苗株的残余毒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IPV)和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Wild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wIPV)在恒河猴体内不同免疫方案的免疫原性。方法将25只恒河猴随机分为5组:sIPV组(免疫3剂sIPV)、sIPV/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attenuated poliovirus vaccine,OPV)组(免疫2剂sIPV后,再免疫2剂OPV)、wIPV组(免疫3剂wIPV)、wIPV/OPV组(免疫2剂wIPV后,再免疫2剂OPV)和对照组(免疫3次稀释液M199),每组5只。OPV口服接种,IPV和M199经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2剂间免疫间隔时间为1个月。首次免疫前和每剂免疫后1个月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测定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效价。结果除对照组外的4个试验组全程免疫结束后,恒河猴血清中均可检出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且所有恒河猴血清中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全部阳转。Ⅰ型和Ⅲ型抗体免疫应答中,接种sIPV的2个试验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接种wIPV的2个试验组(P<0.05);Ⅱ型免疫应答中,接种wIPV的2个试验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接种sIPV的2个试验组(P<0.05)。采用wIPV/OPV序贯免疫,Ⅰ、Ⅱ、Ⅲ型抗体免疫应答均可获得与单独接种wIPV同样的效果;而采用sIPV/OPV序贯免疫,Ⅰ型抗体免疫应答效果低于单独接种sIPV,Ⅱ型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抗体第4剂免疫后水平也有所上升。结论 sIPV和wIPV在恒河猴体内均可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初步证实了IPV/OPV序贯免疫的可行性,为今后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GP5、M蛋白基因核酸疫苗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用RT-PCR法扩增PRRSV的GP5和M蛋白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IRES-G和pIRES-M,制备核酸疫苗,以其单独或联合免疫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真核表达质粒pIRES-G和pIRES-M经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第1次免疫后4周,各重组质粒免疫组小鼠血清ELISA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pIRES-G + pIRES-M组抗体水平最高;第1次免疫后9周,pIRES-G + pIRES-M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1∶16)高于pIRES-G组(1∶8)和pIRES-M组(1∶4),但均低于灭活疫苗组(1∶64);第1次免疫后9周,与pIRES-neo组相比,各组免疫小鼠脾细胞经特异性(PRRSV)和非特异性(ConA)抗原刺激后,均有明显的增殖,对非特异性刺激反应比特异性刺激反应略强。结论已成功构建PRRSV GP5、M蛋白基因核酸疫苗表达质粒,二者联合免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人用禽流感疫苗免疫原性检测方法。方法用禽流感病毒R1203株制备疫苗,以不同剂量免疫家兔,检测血清中的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并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交叉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R1203株疫苗接种家兔1针后14 d,中和抗体和血抑抗体滴度均较低;第2针后14 d均明显升高。血抑抗体量-效反应不明显,而中和抗体量-效反应明显。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显示,异型之间普遍有交叉反应,滴度大部分不低于1∶40。单向免疫扩散试验显示异型之间无交叉反应。禽流感疫苗抗血清不能中和人流感病毒,但能中和同型病毒(R1194),滴度可达1∶240。结论中和抗体能正确反映疫苗的免疫原性;检测中和抗体的方法可用于禽流感疫苗的效力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JY佐剂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型L1蛋白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黏膜免疫效果的影响,并观察鼻腔反复免疫后与HPV58、11和6型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用含或不含JY佐剂的HPV18 L1 VLP分别经肌肉和鼻腔免疫BALB/c小鼠,并设PBS对照组,于第0、3、6周各免疫1次,免疫后第2、5、8周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IgG抗体滴度;于第8周分离脾淋巴细胞并收集呼吸道灌洗液,采用IFNγELISPOT试剂盒检测细胞免疫效果,ELISA法检测黏膜免疫效果;鼻腔免疫各组取5只小鼠,继续免疫10次,每次间隔3周,收集第14、20、26、32和38周的血清,ELISA法检测HPV18 L1蛋白与HPV58、11和6型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免疫3次后,不含或含有佐剂的HPV18 L1蛋白经肌肉免疫后的血清IgG抗体滴度(均为104.6)高于经鼻腔免疫后的血清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01.9和102.8)。含有佐剂的HPV18 L1蛋白经鼻腔免疫后呼吸道灌洗液中sIgA抗体浓度(30.06μg/ml)明显高于不含佐剂的HPV18 L1蛋白鼻腔免疫组(23.47μg/ml)(P<0.01),但肌肉免疫组未检测到sIgA抗体。含有佐剂的HPV18 L1蛋白经鼻腔免疫诱导的细胞斑点数明显高于不含佐剂的HPV18 L1蛋白鼻腔免疫组(P<0.01),不含佐剂与含佐剂的HPV18 L1蛋白肌肉免疫组诱导的细胞斑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8 L1免疫小鼠后的血清与HPV58、11和6型之间均有交叉反应,在第32周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最高。结论 HPV18 L1 VLP经肌肉免疫后,其血清抗体水平高于鼻腔免疫组,但该蛋白鼻腔免疫后细胞免疫反应和黏膜sIgA抗体水平均高于肌肉免疫组;JY佐剂能增强HPV18 L1蛋白经鼻腔免疫后的小鼠细胞反应及黏膜sIgA抗体应答,但肌肉免疫组佐剂作用不明显;HPV18 L1蛋白反复鼻腔免疫后,可拓宽抗原保护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免疫原性2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假病毒中和(pseudovirion-based neutralization assay,PBNS)法对26份阴性血清样本、34份自然感染HPV16或HPV18的血清样本及30份接种HPV16/18型双价疫苗后7个月的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滴度检测,并采用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样本的抗HPV16型和HPV18型抗体滴度的2次检测结果比值显示,试验室内重复性较好;2种方法检测血清样本抗HPV16型抗体滴度的总体相关系数为0.826,抗HPV18型为0.921;自然感染HPV的血清样本抗HPV16型抗体滴度的相关系数为0.519,抗HPV18型为0.613;接种HPV16/18型双价疫苗后的血清样本抗HPV16型抗体滴度的相关系数为0.671,抗HPV18型为0.879。结论间接ELISA法和PBNS法在检测血清样本中抗HPV16/18型抗体滴度时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其中以接种疫苗后的血清样本中抗体滴度相关性最佳,为HPV疫苗免疫原性的检测及剂量探索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在中国婴儿中的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11个乡(镇)的372名健康婴儿,随机分为2组:176名婴儿分别于2、3、4月龄接种1剂IPV疫苗,196名婴儿分别于2、3、4月龄口服1粒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两组均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及18月龄时采集静脉血,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抗Ⅰ、Ⅱ、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滴度。结果两组婴儿接种疫苗后18月龄时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均明显低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18月龄时IPV组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阳性率明显低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OP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IPV组部分婴儿在18月龄时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滴度小于1︰8,比例分别为11.4%、17.1%和18.2%。结论 IPV基础免疫后至18月龄时,婴儿抗脊灰病毒抗体保护水平下降,需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咪喹莫特作为透皮佐剂,研究HBV亚单位抗原、HAV灭活疫苗与抗原以及HBsAg DNA疫苗的透皮免疫效果。方法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硫酸钠和苯基哌嗪混合之后,溶于等体积PBS缓冲液和无水乙醇混合液中,制成透皮剂。将其分别与HBV亚单位抗原、HBsAg DNA疫苗和HAV灭活抗原及疫苗混合后,涂抹于小鼠脱毛的背部皮肤表面,同时涂抹咪喹莫特佐剂,分别在2、4、6、8、12、20周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在透皮免疫2周时,即可在加咪喹莫特佐剂的HBV亚单位抗原组和HBsAg DNA疫苗组中检测到血清抗体,8周时抗体滴度达到最高水平;无佐剂的2组在4周才检测到抗体,但加佐剂的HAV灭活抗原透皮免疫无明显佐剂作用。结论咪喹莫特对HBV亚单位抗原和HBsAg DNA疫苗透皮免疫具有明显的佐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乙脑低发区黑龙江省肇源县8月龄~10岁常住健康儿童为观察对象,按照免疫程序分别接种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A组∶水针剂型;B组:冻干剂型)和市售乙脑灭活疫苗(对照组),观察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并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法检测血清乙脑中和抗体。结果A、B组疫苗的总不良反应率为2.81%,对照组为6.63%,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热反应以轻度为主,局部不良反应较轻微,72h后全部消失。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A组为93.3%,B组为90.4%,对照组为81.8%;GMTA组为1∶24.0,B组为1∶21.8,对照组为1∶15.4。A组、B组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和G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中和抗体滴度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不良反应率低,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病毒终点法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及Westernblot等方法对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体外中和NS1SARS病毒株的中和指数、中和效价、抗体滴度以及与NS1SARS病毒株灭活疫苗的反应性进行研究。结果8份用于生产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恢复期病人血清的中和指数均在186~112200之间;8份混合原料浆和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200和1∶1000;ELISA效价分别为1∶8和1∶64;与NS1SARS灭活疫苗的Westernblot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10000、120000和47000处有明显的条带。结论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能有效中和SARS病毒,且与灭活SARS疫苗具有强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灭活人55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55,HAdV-55)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方法将HAdV-55(SF04/SC/2016)毒株经0. 1%甲醛60℃热灭活12 h。将灭活HAdV-55与弗氏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充分乳化,皮下注射BALB/c小鼠,200μL/只;2周后,将灭活HAdV-55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充分乳化,加强免疫2次,间隔2周,同时设PBS对照组。每次免疫1周后经小鼠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抗HAdV-55特异性抗体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法、ELISA法和体外中和试验检测末次免疫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灭活HAdV-55免疫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HAdV-55抗体,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抗体滴度增大。灭活HAdV-55免疫小鼠血清可与HEp-2细胞内HAdV-55蛋白反应,产生荧光;总IgG水平均高于PBS对照组小鼠;可在HEp-2细胞上中和HAdV-55的感染,中和效价为1∶640~1∶1 280。结论灭活HAdV-55可作为免疫原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乳鼠模型、健康婴幼儿和疫苗免疫后目标人群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抗体效价,为确定EV71疫苗保护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6份不同EV71病毒株免疫血清经中和抗体准确定量后,分别通过两个EV71乳鼠攻毒模型,检测EV71中和抗体保护水平。采用标准化的中和抗体检测法和EV71中和抗体定值标准品,分别对健康婴幼儿及疫苗免疫后血清进行中和抗体准确定量。结果在2个乳鼠攻毒模型中,6份免疫血清的中和抗体保护水平接近,ED50分别为10~50 U和6.1~54.2 U;婴幼儿人群7、12和24月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0%、48.8%和56.8%,阳性人群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13.8、120.3和330.6U/m(l均值为173.2 U/m)l,母亲抗体阳性率和效价分别为86.7%和114.3 U/ml;中、高剂量疫苗2针免疫后,婴幼儿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效价为356.0和1 136.2 U/ml,较婴幼儿人群自然感染水平高2.1~6.6倍。结论应用标准化的中和抗体检测法和EV71中和抗体定值标准品,确定了以U/ml为单位的乳鼠攻毒抗体保护水平及婴幼儿人群抗体水平和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为EV71疫苗免疫人群中和抗体保护水平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