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染料在染色织物上不耐光的因素较多,有染料分子本身化学结构的因素,也有纤维分子和外界条件的因素。在外界条件中,除染色因素外,影响染色织物耐光牢度的主要是光源、空气中湿度。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与染料分子的结构和染色工艺有关.掌握染料的染色性能并有效地控制其染色时上染速度,可以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织物湿摩擦牢度,分析了影响湿摩擦牢度的主要因素,即染料、染色工艺和织物品种,介绍了传统固色剂的固色原理和作用方向,阐述了湿摩固色剂E-8的设计思路、基本性能和应用情况。得出活性染料染色后通过湿摩固色剂E-8固色后的效果与染料品种、织物类别、染色工艺有关,其固色工艺应尽量选用轧吸法,既提高原料利用率,又可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自制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棉织物,并对改性前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了织物表面染色深度K/S值、固色效率、耐摩擦牢度和匀染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K/S值的情况下,改性棉织物采用无盐低碱染色工艺比传统染色工艺能节约染料用量3%,同时可改进织物的干、湿耐摩擦色牢度,提高染料的固色效率而不影响织物的匀染性。  相似文献   

4.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弱酸性染料染深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雪玲 《染整技术》2007,29(3):14-16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能用活性、酸性、中性、直接、分散等染料染色,染色生产中,一般中、浅色大部分采用经济的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染色均匀、遮盖性良好,透染性优异,但存在染深色性差的问题。酸性染料因上染率高而具有较好的染深色性能,且染色工艺简单,但耐洗牢度欠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固色处理来提高色牢度,利用固色剂能在织物表面形成薄膜,或与染料、纤维交联,从而起到固色效果,使牢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改性竹原纤维织物的苏木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丹实  崔永珠  吴坚 《印染助剂》2006,23(12):16-19
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优化了竹纤维织物阳离子改性、直接染色和不同媒染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处理对提高天然苏木染料在竹纤维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有明显效果,同时媒染固色后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印花厂织物印花的主要要求是底子白、牢度好。由于未固色染料会导致湿牢度降低和未去除的增稠剂会引起手感硬,因此,染料固色后洗涤工艺的质最很重要。固色后,固色物质在织物上的分布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纤维表面或纤维内部有:固色染料、未固色染料、添加剂; 2.在增稠剂涂层中有:未固色染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α-溴丙烯酰胺型毛用活性德龙素染料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性能,研究了pH值、温度、固色时间对染料上染的影响,分析了染料的配伍性和各项牢度指标.结果表明:该类染料在pH值4~5时具有良好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并且对温度的敏感程度相对较小,在85、98、105 ℃时都可以进行染色.此种染料染色工艺简单,染料三原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在拼色上染过程中,染料在织物上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并且染料的各项牢度指标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棉用活性染料诺维克隆蓝FN-G和弱酸性染料蓝纳洒脱蓝2R对混纺比为70/30的羊毛/莫代尔混纺织物进行两浴法染色,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莫代尔染色环节各工艺参数对混纺织物的K/S值及断裂强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染色工艺:当染料用量为1%(owf)时,碳酸钠质量浓度8 g/L,元明粉质量浓度20 g/L,固色温度55℃,固色时间50 min,按照最佳工艺对羊毛/莫代尔混纺织物染色后,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和耐皂洗牢度均为4级以上,完全可以满足服用要求,文章对企业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尤克非 《丝绸》2004,(4):29-31
经壳聚糖处理与未处理的真丝织物用KE型活性染料染色,研究了pH值、温度、壳聚糖脱乙酰度、浓度等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值4.6、温度85℃时,染料上染真丝的固色率较高.提高处理液中壳聚糖的浓度或脱乙酰度能增加活性染料对织物的固色率,壳聚糖处理对皂洗牢度及摩擦牢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植物固色剂ZF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植物榨出液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植物固色剂ZF,通过全元素检测分析,证实ZF不含重金属离子.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植物染料染色,从正交试验得到了ZF用于植物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用该工艺固色,织物皂洗牢度可提高1~2级,摩擦牢度提高0.5~1级;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分析,证实ZF的固色机理是以固色剂在纤维表面交联成膜为主,以ZF与染料纤维交联作用及氢键分子间力为辅,同时可能存在Mg、Al金属离子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固色剂CF-C在提高活性染料耐氯牢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信建伟  顾志安  何瑾馨  缪雪忠 《印染》2003,29(10):33-35
采用研制的固色剂CF—C对染色织物进行固色处理。通过优化工艺条件,经试验和大生产应用表明,固色剂CF—C能提升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耐氯牢度和湿牢度,效果良好,且对染色织物的色光、吸水性和日晒牢度等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洪海  林明穗  钟建生 《印染》2013,(24):19-22
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汽蒸两相法染色工艺中,无机盐浓度高,染料利用率低,故对棉织物改性后再进行活性染料无盐轧染汽蒸染色;试验分析棉织物改性后对染料亲和力和染料在固色液中解吸程度的影响,以及碱剂用量、汽蒸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无盐轧染汽蒸染色工艺,其K/S值和染料固色效率提高,耐洗色牢度、干摩擦牢度与传统染色工艺一致,湿摩擦牢度相对稍低。染色时,应选择亲和力略低的活性染料,改性剂色媒体用量应控制使染料比移值为0.55~0.75为宜,纯碱用量为30g/L,汽蒸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比研究常规条件和超声波条件下活性染料染棉织物上染百分率的差异.得出2种条件下活性艳蓝KN—R染棉织物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染色过程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达到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织物皂洗牢度和固色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7,(17)
通过对红、黄、蓝三组染料的筛选,以及对分散染料焙烘固色温度、活性染料浸碱浓度、活性染料汽蒸固色时间等因素的探讨,依据织物得色量与染色牢度,在染料总质量浓度为30 g/L时,得出涤棉织物分散/活性染料短流程轧染最佳工艺为:分散染料焙烘固色温度220℃,焙烘时间1.5 min,活性染料浸碱用Na2CO3质量浓度25 g/L,汽蒸固色温度120℃,汽蒸时间3 min。结果表明,双拼色染色织物的K/S值均在10以上,耐摩擦和皂洗色牢度都在4级以上;三拼色织物的K/S值略低,湿摩擦牢度为3~4级,其余牢度为4~5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红、黄、蓝三组染料的筛选,以及对分散染料焙烘固色温度、活性染料浸碱浓度、活性染料汽蒸固色时间等因素的探讨,依据织物得色量与染色牢度,在染料总质量浓度为30 g/L时,得出涤棉织物分散/活性染料短流程轧染最佳工艺为:分散染料焙烘固色温度220℃,焙烘时间1.5 min,活性染料浸碱用Na2CO3质量浓度25 g/L,汽蒸固色温度120℃,汽蒸时间3 min。结果表明,双拼色染色织物的K/S值均在10以上,耐摩擦和皂洗色牢度都在4级以上;三拼色织物的K/S值略低,湿摩擦牢度为3~4级,其余牢度为4~5级。  相似文献   

16.
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汽蒸两相法染色无机盐浓度高,染料利用率低,因此对棉织物改性后再进行活性染料无盐轧染汽蒸染色。分析棉织物改性后对染料亲和力和染料在固色液中解吸程度的影响,以及碱剂用量、汽蒸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无盐轧染汽蒸染色工艺,K/S值和染料固色效率提高,耐洗色牢度、干摩擦牢度与传统染色工艺一致,湿摩擦牢度相对稍低。染色时,应选择亲和力略低的活性染料,改性剂色媒体用量应控制在使染料比移值在0.55~0.75间为宜,纯碱用量为30 g/L,汽蒸时间为3 min。  相似文献   

17.
Sol-Gel法用于直接黑GF固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敏  王伟锋  陈水林 《染整技术》2003,25(6):8-9,19
采用不同的溶胶和不同的整理工艺对直接黑GF染色织物进行固色处理,均有良好的固色效果。用溶胶A整理,在170℃焙烘3min得到的织物,其皂洗牢度、湿熨烫牢度和湿摩擦牢度都有明显的提高,但干摩擦牢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低温L型活性染料为例,介绍了活性染料低温染色工艺。实践表明,在达到相同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的条件下.此工艺可节省染料用量约40%左右:采用复合碱(纯碱与片碱)进行固色,在固色温度40℃、固色时间60min和固色pH值11.7~12.2条件下,可得到最佳的上染率;且固色时染料上染率增加较为平缓利于匀染:成本分析显示,低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相比常规中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可节省总成本约859元/t左右。产能提高约10%左右;但此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中浅色质量不好控制、当单只染料用量〉6%时水洗牢度较难保证等。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在锦纶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玲  张小溪 《印染》2005,31(8):5-7
根据壳聚糖在阴离子染料染色时,可起到使颜色增深的作用特性,先用一定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对锦纶织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再用弱酸性染料进行染色,以提高其湿处理牢度。试验结果表明:锦纶织物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时,染浴pH值对染色性能影响显著;经壳聚糖处理以后的锦纶织物,用弱酸性染料进行染色,其染色深度K/S值较未经壳聚糖处理的织物提高90 %左右,即K/S值由1. 946增加到3. 706;染色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均达到5级;皂洗牢度原样褪色达4~5级,白布沾色达到4级。  相似文献   

20.
天然染料苏木采用环氧交联剂固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天然染料苏木直接染色采用环氧交联剂固色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浸渍、焙烘和汽蒸三种固色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优选了工艺条件,使染料得色量显著提高,并改善了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耐酸碱牢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