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解决着色剂对废旧棉织物回收利用的影响,以废旧棉织物为研究对象,以连二亚硫酸钠-双氧水为脱色体系,采用还原-氧化法对废旧棉织物的脱色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探讨了脱色剂质量浓度、碱剂质量浓度、脱色时间及轧余率对织物脱色率和织物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旧棉织物最佳脱色工艺为:保险粉质量浓度为20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20g/L,轧余率达100%(一浸一轧),脱色时间30min,后经双氧水15g/L工作液冷处理30min,经此工艺处理的废旧棉织物,织物的脱色效果好,脱色率达97%,白度较好,织物强力损失率较低,适合大部分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脱色处理。该研究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环保,成本较低等优点,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辅助双氧水脱色技术对苹果膳食纤维进行了脱色处理,通过分光测色计测定了脱色后膳食纤维的白度,结果用L值表示.研究了双氧水浓度、碱液浓度、料液比、脱色时间和超声频率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脱色条件为:双氧水浓度1.3%,碱液浓度1.3%,料液比1∶15,脱色时间45min,超声频率60KHz.测得脱色后膳食纤维的L值达80.79,其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分别为13.29g/g、15.10mL/g、2.89g/g,与未经脱色的苹果渣膳食纤维相比,有了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绿色环保的仪纶纤维脱色新方法,通过臭氧-过氧化氢协同对仪纶纤维进行氧化脱色处理,分别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pH值、臭氧浓度、脱色时间、脱色温度、纤维带液率对仪纶纤维白度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并通过拉曼光谱仪与X射线衍射仪考察脱色处理对纤维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O_3-H_2O_2协同对仪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脱色处理使纤维大分子链发生断裂,纤维结晶度降低,破坏了纤维中有色物质的共轭体系,从而使仪纶纤维白度增加;最佳工艺条件为H_2O_2用量110 g/L、pH值为3、臭氧质量浓度为40 mg/L、温度65℃、时间30 min、纤维带液率80%,纤维亨特白度可达90以上,强力损失率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4.
传统棉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是分步进行的,该工艺时间长,操作复杂,劳动量及用水量大,污染严重.通过选择适当的活性染料、练染助剂、双氧水消除剂,控制合适的染色工艺条件,可以得得到棉织物碱氧前处理/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的较佳工艺条件:30%双氧水,质量浓度2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8 g/L、硅酸钠质量浓度2 g/L、平平加O质量浓度1 g/L、精炼剂质量浓度1 g/L,在浴比1∶20,练漂温度95℃条件下练漂45 m in.加入除氧酶0.5%,调残液pH值为7.加活性红3BS于残液中35℃染色30 m in,70℃固色30 m in.该工艺除上染率稍低外,其他性能均能达到传统染色的水平,并具有染色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污水排放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探讨环保型表面活性剂APG-1214(烷基糖苷)对棉织物前处理的影响。通过棉织物前处理的退煮漂一浴一步法,采用表面活性剂APG替代传统的精练剂,测试了APG-1214的浓度、温度、时间、双氧水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对处理后的棉织物的白度、毛效的影响,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APG的用量为4g/L,Na OH的用量为2g/L,双氧水的用量为2g/L,浴比20:1,处理时间为60min,温度为90℃采用一浴法处理的棉坯布白度可达82.5,毛效效果可达11.2cm,断裂强力669N。然后将APG处理织物的效果与普通精练剂DM1116对比,发现APG处理的效果比普通的精练剂DM1116的效果更好。认为:表面活性剂APG-1214在棉织物前处理中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黏土矿物绿色、安全、环保、价廉,近年来已在印染行业中崭露头角,本研究将黏土矿物用于毛巾织物冷轧堆前处理,结果表明,黏土矿物膨润土经过简单酸热改性后用于毛巾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在氢氧化钠质量浓度40g/L、双氧水质量浓度50g/L、改性膨润土质量浓度4g/L、渗透剂DM-1230质量浓度2g/L、室温堆置时间18h条件下,毛巾白度达到70.1%,毛效10.5 cm/30min,强力损失9.6%;效果与传统氧漂助剂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7.
杂色动物纤维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2 + 作催化剂对紫山羊绒、驼绒、卡拉库尔羊毛、牦牛绒进行催化氧化脱色。探讨了脱色前后各纤维的白度、强力变化及失重率。分析了Fe2 + 在各种杂色动物纤维上的吸附性能以及纤维脱色后的表面形态结构与缩绒性能。结果表明, Fe2 + 在杂色动物纤维上的吸附率随纤维色泽的加深而增加, 采用本工艺对这几种动物纤维脱色可以达到较高的白度, 而强力损伤较小, 表面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 缩绒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杂色动物纤维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2+作催化剂对紫山羊,驼绒,卡拉库尔羊毛,牦牛绒进行催化氧化脱色。探讨了脱色前后各纤维的白度,强力变化及失重度。分析了Fe2+在各种杂色动物纤维上的吸附性能以及纤维脱色后的表面形态结构与缩减性能。结果表明,Fe^2+在杂色动物纤维上的吸附率随纤维色泽的加深而增加,采用本工艺对这几种动物纤维脱色可以达到较高的白度,而强力损伤较小,表面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缩绒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9.
将精练剂ZJ-CH58应用于棉织物的低温前处理工艺中,应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探讨了ZJ-CH58、烧碱、双氧水的用量以及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当ZJCH58为2g/L,烧碱7g/L,双氧水1g/L,温度80℃,时间60min时,采用一浴法对棉坯布进行煮练漂,白度可达73.3、毛效9.6cm、失重率16.19%、强力446c N,工艺省时节能。  相似文献   

10.
用氢氧化钠浸泡苎麻代替传统的酸处理工序,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方法对碱量、助剂量和双氧水量与残胶率、纤维白度和断裂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经实验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碱液浓度:1.2(g/L);助剂浓度:7.9(g/L);双氧水浓度:16.0(ml/L).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金属蛋白助剂质量的浓度、过氧化氢质量浓度、硅酸钠等其它助剂质量浓度及漂白温度、漂白时间等因素对大豆蛋白纤维漂白效果的影响,确定出了金属蛋白助剂在过氧化氢漂白大豆蛋白纤维应用中的最佳催化漂白工艺,其为:金属蛋白助剂为2g/L,30%过氧化氢为15ml/L,硅酸钠为6g/L,精练剂为0.13g/L,在75℃下保温处理60min。并评价催化漂白新工艺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适量金属蛋白助剂可以提高过氧化氢对大豆蛋白纤维漂白的白度,并且提高纤维的保水率,但与未处理纤维相比,催化漂白新工艺处理的纤维强力降低了4.25%,断裂伸长率增加17.65%。  相似文献   

12.
Tencel及其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纯Tencel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煮练、漂白、染色、原纤化、纤维素酶处理、交联处理工艺。结果表明,Tencel/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可以采用退煮-浴处理工艺,以双氧水漂白,用多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对于光洁织物来说,要进行两次纤维素酶处理。用超低甲醛树脂整理剂对Tencel及其混纺织物进行交联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进一步发生原纤化,同时可以使织物的抗皱性增加。处理后织物的游离甲醛释放量在75μg/g以内,超低甲醛树脂整理剂的用量以30-70g/L为宜。  相似文献   

13.
过氧乙酸用于短程序TCF漂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兰桉硫酸盐浆短程序TCFP 漂白中过氧乙酸(Pa) 漂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过氧乙酸对后续H2O2 漂白的活化效果.对于经氧脱木素的兰桉硫酸盐浆,过氧乙酸是有效的脱木素剂和漂白剂.纸浆经Pa 漂白后,能明显提高H2O2 漂白效果.采用TCF 二到三段漂白程序,可制备白度高于80 % SBD,粘度大于800 mL/g 的兰桉TCF 浆.  相似文献   

14.
全棉秆低尘埃度漂白化学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漂白对全棉秆漂白化学浆尘埃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棉秆漂白浆的尘埃主要来源于棉秆皮的黑色尘埃。由NaOH-AQ浆经氯化-碱抽提后的补充漂白可以看出,在白度相近的情况下,过氧化氢去除尘埃的能力稍优于次氯酸盐和二氧化氯,但3种漂剂去除尘埃的能力差别较小;漂白流程采用漂刺为氯气较氧气有较好的除尘埃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自制的双氧水活化剂,在低温下对棉织物进行双氧水漂白,用中心旋转法并借助微机对漂白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此工艺是可行的,当漂白在70℃进行时,漂白效果优于常规气蒸漂白,而与常规浸漂相似。中心旋转法和回归分析是寻找染整工艺优化区域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用氧低温等离子体对棉坯布处理,可以使棉坯布从完全的疏水状态,变为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从而使棉织物的前处理简单化。也就是可以不经退浆而直接精练,或者不经退浆、精练而直接双氧水漂白。其效果和常规工艺——退浆、精练、漂白所得的产品一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探索利用双氧水对大豆油进行脱色的工艺操作方法。经对脱色后油脂的各项理化指标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表明,用双氧水对大豆油进行脱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中性亚硫酸盐苇浆的过氧化物漂白。结果表明 ,过氧乙酸 (Pa)的脱木素及漂白效果均优于以钼酸钠为催化剂的酸性过氧化氢漂白。Pa段的适宜工艺条件是 :过氧乙酸用量 1 .2 % ,pH7.0 ,温度 70℃ ,浆浓 1 2 % ,时间 3 0min。后续的碱性H2 O2 漂白 (P)的适宜工艺条件为 :H2 O2 用量 2 % ,Na2 SO31 % ,MgSO4 用量 0 .2 % ,NaOH/H2 O2 =1 .8,浆浓 1 2 % ,温度 70℃ ,时间 1 2 0min。多段漂白的Q Pa P P程序优于Q Pa P Pa,更优于Q P Pa P(Q段工艺条件 :DTPA用量 0 .4 % ,常温 ,时间 3 0min)。Q Pa P P程序可使中性亚硫酸盐苇浆的白度达 81 % (d/o)。  相似文献   

19.
以波特丝纤维针织面料为样品,对其漂白工艺进行了研究.本试验选用H2q作氧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讨论了各个因素对织物的白度、顶破强力及失重率的影响规律.试验得出各个单因素的较优范围是:H2(2用量15~25ml/L(质量分数为30%),NaSiO3用量8~10 g/L,pH值8~10,漂白时间不超过80 min,漂白温度60~80℃,尿素用量8~10 g/L.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螯合剂对脱墨浆过氧化氢漂白的稳定作用以及不同硅酸盐阻垢剂对硅酸盐垢的分散作用.复配出一种既可以稳定过氧化氢漂白又可以抑制硅酸盐结垢的双功能助剂(以质量分数计,DTPMPA 2.25%、DTPA 4.50%、EDTA 4.50%、硅酸盐阻垢剂A 15.00%,蒸馏水73.75%).使用此助剂进行一段过氧化氢漂白,漂浆ISO白度可达到58%,比单独使用DTPMPA,ISO白度提高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