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庄棪 《四川通信技术》2010,(4):75-77,85
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数据包的捕获和拦截效率,是当前网络捕包技术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析Linux系统处理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轮询的NAPI技术的特点、改进途径以及测试情况,提出采用改进后的NAPI机制,能及时有效处理数据包,提高重负载下数据包的捕获率,并减少了系统开销。  相似文献   

2.
在通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无线网络在实际生活中的网络业务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在网络业务需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新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OFDM技术是高级无线网络4G技术,能有效地抗干扰,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可靠地接收,并且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高速数字通信领域。  相似文献   

3.
VoIP技术采用同样的数字网络来实现电话语音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和采用传统的模拟电话线系统不同,VoIP方案能进行语音和数据的服务,能更有效地发挥电话线的能力。连接到LAN的VoIP电话不仅能在电话网络中增添新的特性,而且能进行数据和多媒体服务。因此,采用VoIP能简化电话网络的升级途径,节省了成本。随着VoIP网络语音市场的起飞,芯片厂商也先后提出各自的VoIP解决方案,但如何能在整体成本、研发环境及上市时间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动态环境下扩频信号的载波捕获与跟踪问题,本文分析了多普勒频移对锁相环、锁频环以及环路滤波器设计的影响,以及高动态环境中载波快速捕获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字复合软环的设计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数字复合软环能有效地解决载波快捕与精跟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UDP的无线自相似环境下MPEG-4码率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基于UDP的多媒体流码率自适应控制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网络自相似等相关问题,并借鉴通信原理中的自适应滤波方法,解决网络较平稳时码率收敛问题。通过在实验环境下对理论结果加以测试验证,实现了在自相似、多级分形的无线网络状况下,RTP/UDP/IP协议的多媒体码率自适应控制。该方案能更有效地跟踪实时的网络有效带宽,比传统模型的方案更快速、准确,保证服务质量。特别地,采用带收敛特性的自适应算法后,当网络有效带宽趋于稳定时,媒体流的输出速率也收敛并趋于稳定,有利于server和网络效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量分析表明很多信息源的聚合会产生具有自相似特性的信息流,在自相似环境下分析IP网络的排队性能成为当前热点。文中采用具有Pareto分布的ON/OFF叠加模型作为输入业务,分析IP交换机缓冲区队列溢出概率,得到与实际网络相似的结论:溢出概率并不随缓存长度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下降,其下降速度相对要慢得多。在自相似业务环境下,增加缓存长度并不能有效地降低丢失率。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的一种端到端的H263实时视频流的传输控制方法,它能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发送码率,保持数据传输的TCP友好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拥塞控制,减少了视频传输的分组丢失率,保证了实时视频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8.
无线局域网上一种端到端实时视频传输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的一种端到端的H.263实时视频流的传输控制方法,它能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发送码率,保持数据传输的TCP友好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拥塞控制,减少了视频传输的分组丢失率,保证了实时视频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9.
专用捕包网络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攀勇  王达伟  曾宇  历军 《通信学报》2006,27(2):125-130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长,网络安全系统对网络数据包捕获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网络数据包的捕获能力,降低主机系统的资源消耗,设计实现了基于TOE思想的专用捕包网络适配器,基于高性能的嵌入式硬件平台,采用了零拷贝,自适应半轮询,自适应轮询定时器的关键技术实现系统。测试表明,专用捕包网络适配器显著的提高了系统的捕包性能,大大降低了主机CPU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文献理论的研究,采用与固定电话智能网对比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综合智能网的特点、组成结构和运用前景,并提出了两段式实现设想:第一步,在服务的底层调用应用编程接口(API),将多种电信协议进行映射;第二步,实现业务控制点(SCP)的软件架构向开放服务结构(OSA)过渡。在对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需要一个能有效地利用原有的网络,同时能为多个网络的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解决方案。综合智能网是电信运营商的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无线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使网络寿命最大化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均衡网络能量消耗是延长网络寿命的一个有效方法。在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理论的概念,提出了一种ACO for Fuzzy Theory算法,根据节点剩余能量、通信距离、邻居节点数目和信息素等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下一跳节点的选择。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能量有效蚁群算法(EEABR)进行比较,相同条件下AFT算法有效地减少了网络平均能量消耗,增强了网络节点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交流调压电路在电阻-电感性负载时采用文章介绍的脉冲列触发电路以后,就能有效地消除因移相角调节不当而产生的直流磁化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了直流磁化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脉冲列触发电路的几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赵玲  李跃进 《红外技术》2006,28(1):26-30
研究了一种新型相关双采样CTIA结构的焦平面读出电路,该电路采用光学调制器产生的信号来控制MOS管轮流导通,通过积分电容充放电,实现光电流转化为电压的过程。基于CSMC0.6μm DPDM CMOS工艺的BSIM 3V3 spice模型,采用Spectre对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在5V工作电源下,该读出方式在强背景应用中,不仅能有效地增加图像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而且也能提高输出电压摆幅、减小电路输出噪声。  相似文献   

14.
王帅  杨立军  韩英 《中国新通信》2009,11(17):40-44
在存在恶意攻击存环境条件下,针对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自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连通性校验的安全定位算法。通过对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间的距离和连通性进行分析,获得节点间具有的基本关系并建立相应位置校验规则。从而确定并删除恶意攻击节点,进而重新利用定位算法进行定位。算法以MDS定位设计为参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节点随机部署均匀分布的静态传感器网络,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对攻击点能够获得高于98%的探测率且误探测率低于6%。从而能有效地抵御虫孔、女巫、泛洪和注入错误位置数据等恶意攻击对MDS定位性能的影响,使节点定位系统在恶意攻击存在的条件下,仍能有效地确定节点位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动态业务下,无波长变换的波分复用全光风采用固定选路时的波长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中心式的波长分配算法-最小影响算法。该算法能精确地描述某个波长的分配对全网状态的影响,因而能够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计算机仿真表明,如果用阻塞概率来衡量,该波长分配算法优于文献中已有的典型算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一种TNAPI和PF_RING技术相结合的高性能数据包捕获方式,PF_RING着重解决因为内核开销问题导致的丢包,并充分利用轮训机制来提高数据包捕获速度,结合TNAPI可以充分利用多核CPU的这一优势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包捕获效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与PF_RING和NAPI相结合的方式相比,在配有Gbits高速网卡的单向光闸环境中传输大批量64bytes网络小包时,捕获效率提高了32%。  相似文献   

17.
高动态扩频信号的载波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乃平  任宇飞  吕金飞 《电子学报》2003,31(Z1):2147-2150
针对高动态环境下扩频信号的载波捕获与跟踪问题,本文分析了多普勒频移对锁相环、锁频环以及环路滤波器设计的影响,以及高动态环境中载波快速捕获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字复合软环的设计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数字复合软环能有效地解决载波快捕与精跟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和滞留时间的RED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绪国 《信息技术》2006,30(5):33-37
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和滞留时间的RED算法。这种算法根据平均队列长度和滞留时间计算数据包的丢弃概率,比传统的单纯基于平均队列长度的RED算法相比较,能更有效地实现无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相似文献   

19.
郭稳涛 《移动通信》2016,(12):55-58
为了解决车载移动终端在异构网络环境下无缝切换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简单加权法,分析了垂直切换过程中目标发现、切换决策和切换执行三个关键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垂直切换判决策略。通过实验验证,表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异构网络环境中切换时延和吞吐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TCM.KNN的网络异常检测新方法,并采用遗传算法选择使用少量高质量的训练样本进行建模,从而有效地对入侵进行检测。大量基于著名的KDD Cup 1999数据集的实验表明:其相对于传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在保证较高检测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误报率;并且,在采用选择后的训练集优化处理后,其性能没有明显的削减,因而相对于传统方法更为适用于现实的网络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