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dsorbed di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a P)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确定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aximum valid dilution,MVD),并将两个厂家的鲎试剂(λ=0.25 EU/ml)进行灵敏度复核试验后,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附录Ⅻ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采用稀释法进行供试品干扰试验,确定无干扰稀释倍数;采用凝胶限量试验对13批DTa P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并采用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其中6批DTa P细菌内毒素含量。结果供试品MVD为800倍;两个厂家鲎试剂灵敏度均在0.125~0.5(0.5~2λ)范围内,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的标准。将DTa P稀释400倍可排除干扰。13批DTa P凝胶限量试验结果均12 EU/剂,其中6批DTa P动态显色法结果均2.5 EU/剂,相同6批疫苗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凝胶限量试验与动态显色法均可用于DTa P细菌内毒素检查,但凝胶限量试验更经济,操作更简便,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甘油果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应用指导原则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样品按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稀释后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甘油果糖注射液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人新鲜全血体外热原检测方法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不同厂家的10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9批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以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IL-6为检测指标,采用加样回收干扰试验考察供试品对人新鲜全血体外热原检测法是否存在干扰,同时采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显色测定法检测供试品,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疫苗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内,干扰试验的回收率均在50%~200%,且热原物质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均为合格样品,与细菌内毒素动态显色测定法结果一致。结论以IL-1β及IL-6为检测指标的人新鲜全血体外热原检测方法适用于两种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的合理性,为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407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凝胶半定量试验结果,评价《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结果 407批样品的内毒素检验结果中,符合规定404批(99.26%),不符合规定1批(0.25%),共有2批次出现无法判断情况,占0.49%。结论建议将《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修订为:系列溶液A中每一系列平行管的终点稀释倍数乘以λ,为每个系列的反应终点浓度;若每一系列内毒素浓度均小于规定的限值,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供试品不符合规定。修订后的判断模式不存在无法判断的情况,更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卡巴他赛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将卡巴赛注射液用其注射用溶剂振摇混匀后,稀释40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所以卡巴他赛注射液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鲎试剂法与家兔法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α2b内毒素结果的相关性,并参照家兔热原试验的阈值量,来确定本制品质量标准中内毒素的限量标准。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溶液和含不同浓度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家兔热原质试验,确定供试品内毒素限值,并在此限值下进行内毒素检测,方法均参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和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进行。结果在含不同浓度内毒素溶液的家兔热原质试验中,致热阈值小于5.0EUml。在含不同浓度内毒素供试品溶液的家兔热原质试验中,致热阈值小于1.25EUml。以此确定本品内毒素限值,检测该制品的内毒素含量,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本品在内毒素含量小于3.5EU500万单位dose的范围内,根据具体的对照实验及制品的用途来规定细菌内毒素限值,可用鲎试剂法代替家兔法检测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冻干制剂的热原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蛋黄卵磷脂辅料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 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通过干扰试验,确定蛋黄卵磷脂最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蛋黄卵磷脂浓度稀释到5 mg/mL及乙醇浓度稀释到5%以下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测无干扰。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蛋黄卵磷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依地酸二钠辅料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通过预干扰试验与正式干扰试验,确定依地酸二钠最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依地酸二钠浓度稀释到5.2 mg/mL以下对细菌内毒素检测无干扰。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检查依地酸二钠。  相似文献   

9.
通过干扰试验探讨土霉素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试验的干扰情况和干扰性质,采用凝胶鲎试验对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土霉素注射液在使用λ值为0.25EU·ml-1的鲎试剂时,其最大无干扰浓度为0.625 mg·ml-1,最小无干扰稀释倍数为320倍.所建立方法检查土霉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肿节风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时四批样品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对样品进行15 稀释,用0.25 Eu.ml-1鲎试剂进行试验可消除干扰.结论 可以应用细菌内毒紊检查法对肿节风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盐酸诺拉曲塞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样品进行干扰预试验和干扰试验。结果:盐酸诺拉曲塞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为2.0 EU·mg-1,最小有效稀释浓度为0.125 mg·m L-1,用灵敏度为0.25 EU·m L-1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Es在0.5~2λ范围内,且Et在0.5~2 Es范围内,供试品无干扰作用。结论:本法适用于盐酸诺拉曲塞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新型胃癌治疗性疫苗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使用细菌内毒素分散剂消除供试品的干扰作用,检测新型胃癌治疗性疫苗的细菌内毒素含量。结果新型胃癌治疗性疫苗在使用细菌内毒素分散剂稀释2倍后,对细菌内毒素实验无干扰作用,其细菌内毒素限值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该新型胃癌治疗性疫苗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该方法对同类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黄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与热原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其细菌内毒素的限度。用稀释16倍的黄芪注射液配成含不同浓度梯度的细菌内毒素系列样品,分别用动态浊度法和家兔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和家兔最大升温值。结果表明,细菌内毒素方法建立中,黄芪注射液在稀释8~64倍后测定无干扰;细菌内毒素浓度与家兔体温升高值有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0.448+e3.221 X(r2=0.997);进一步考虑热原检查法的偏差,黄芪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度应不超过2.31EU/mL。因此,采用动态浊度法可对黄芪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进行测定并建立可靠的限度标准。对中药无菌制剂采用细菌内毒素测定法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同时为快速反映中药无菌制剂的热原情况提供一种有效的转换方法,尤其有利于中药无菌制剂中间体热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侯小康  李彦红 《河北化工》2014,(2):70-71,76
建立药用中间体7-ACA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E进行试验并判定结果。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浓度为1.25 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因此可用此方法进行药用中间体7-AC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建立药用辅料苯甲醇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试验,同时利用凝胶半定量方法测定苯甲醇细菌内毒素的含量。结果:当鲎试剂灵敏度为0.125EU/m L时,苯甲醇的最低不干扰浓度为4.188 mg/m L,此时苯甲醇稀释了250倍;利用凝胶半定量法测得苯甲醇的细菌内毒素0.06EU/mg。苯甲醇可以通过直接稀释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且最低不干扰浓度为4.188 mg/m L。  相似文献   

16.
依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4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三氟甘露糖进行干扰试验,建立了三氟甘露糖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无水乙腈溶解三氟甘露糖,当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至浓度不超过1 mg/m L时,细菌内毒素检查显示无干扰作用。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适用于三氟甘露糖,其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 EU/mg。  相似文献   

17.
郭倩  董新明  李颖  陈丽 《河北化工》2013,(8):100-103
建立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保证检测结果符合质量标准要求。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将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稀释至0.5 mg/mL,用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做干扰试验,无干扰影响;确定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为5.0 EU/mg,应用鲎试剂可以进行细菌内毒素法的检查。  相似文献   

18.
建立布比卡因碱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实验,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布比卡因碱进行干扰实验。结果:当布比卡因碱稀释浓度为2 mg/mL时可消除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凝集反应的干扰。结论:布比卡因碱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安全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超纯水(体积比1∶1);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进样量:5μl。对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检测限、准确性、精密性验证。用验证后的方法检测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的苯酚残留量。结果供试品溶液中加入60μg/ml的苯酚对照品溶液和间甲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为99.9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139 3%;在1~60μg/ml范围内,苯酚对照品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869 19 X+1.082 34 e-1,r=0.999 96;按照信噪比(S/N)≥3确定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苯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5%和97.03%,RSD分别为0.025%和0.796%;供试品溶液5次检测结果的RSD为1.485 9%。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的苯酚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890μg/ml的要求。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快速、简便,且专属性、线性、准确性、精密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头孢孟多酯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第2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规定,用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其分别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采用0.5 EU/mL的鲎试剂并将样品质量浓度稀释至3.33 mg/mL时,对该实验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15 EU/mg。头孢孟多酯钠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进行检验,方法灵敏、可靠、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