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消息,随着南美大豆出口步伐加快,2013年第三季度(7月-9月)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明显上升,并超过此前市场预期。根据船期统计,预计6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达700~750万吨,将创下月度进口量历史最高水平,7月份到港量预计也在600万吨以上,但8、9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将再度降至500万吨左右,远低于前两个月的到港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 1 大豆油短期内仍很难走出低谷 由于国内制油厂持续停工限产、市场经销商提前进入“两节”备货及大豆粕市场价格趋跌利多支持,促使国内大豆油市场价格趋稳,局部地区还略有上调。但目前国内大豆油市场仍处于供旺需淡局面,而近期进口毛豆油到港量集中增长,加上外盘大豆和大豆油期价继续振荡趋跌不利影响,大豆油市场经历7月下  相似文献   

3.
受政策因素影响,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得到稳定,由于气候条件好于往年,预计单产 和总产都将有所提高。受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政策因素和国内大豆供大于求因素影 响,上半年大豆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大豆粕出口猛增,大豆油进出口量都有一定增加。 国内市场库存大幅度减少,仍呈供大于求格局,但是东北以及沿海中小企业面临原料短 缺问题。世界油脂减产,大豆供求关系趋紧,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持续走高。7月份受国 际市场价格拉动,国内大豆、大豆油价格大幅上涨,大豆粕价格止跌回升,进口大豆工厂 采购价比国产大豆价格高约100元/吨。预计7~9月大豆进口速度将加快,进口量将 取决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大豆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国产新大豆处于收购上市时期,往年此时,由于季节性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国产大豆及其产品价格将节节下挫,而各地油厂及贸易商多会尽量减少陈货库存,以规避经营风险。然而,今年形势却大不相同,从10月中旬初开始,我国大豆、大豆油、色拉油、大豆粕市场价格飞速上扬。大豆升价速度相当惊人,国内主产区黑龙江大豆站台发货价由10日2,400~2,520元/吨涨至14日2,600元/吨左右,致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区国产、进口大豆价格在2,800~3,250元/吨,各地港口几乎没有进口大豆分销。食用油一天一个价,半个月内,每吨大豆油价格飙升2,000元左右。大豆粕在9月中旬有过一次大幅上涨后,再次大幅飚  相似文献   

5.
<正> 1 大豆市场分析1.1 2003年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回顾2003年国内大豆市场延续2002年下半年牛势,继续一路高歌,涨至近几年来历史最高点。具体分析如下:图1 2003年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级大豆均价走势图1.1.1 1~4月延续2002年年末走势,继续振荡上扬首先,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少,国产大豆有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6月份,美国CBOT大豆和大豆油期货走势有所好转,给国内大豆油市场带来利好性指引。由于大豆粕价格持续下探,国内大豆制油业始终面临亏损压力,因此,6月上旬,国内大豆油市场持续高位“跟盘”整理。然而好景不长,近期,由于国际原油期价下挫,美盘大豆油合约振荡回落,对国内大豆油价格上涨形成阻力。目前,国内大豆油市场行情止涨回落,各地厂商相关报价有所走低,终端用户入市采购仍显平淡。  相似文献   

7.
<正>受国内库存偏紧、进口原料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从8月初开始,国内大豆油市场掀起一轮上涨浪潮,并呈现"北高南低"态势。大豆制油企业四级大豆油挂牌价普遍上涨200~250元/吨,黑龙江东部地区四级大豆油价最高达9,000元/吨以上;南方各地涨幅虽不及北方,但也平均上涨250~300元/吨,四级大豆油价格普遍在8,400~8,500元/吨之间。1近期国内大豆油市场行情上升因素分析1.1大豆粕销售迟缓,油厂提高大豆油价格维持利润自6月份以来,国内猪病频繁发生,各地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到打击,生猪养殖规模增长缓慢;加之南方水灾,水产养殖业启动步伐受阻,使国内大豆粕销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彦坤  武戈 《中国油脂》2007,32(3):7-10
探究分析了影响我国大豆进口量的诸多因素,包括国内大豆产量、大豆油及豆粕的需求量、国内市场价格等,据此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了多重共线性的诊断与处理,自相关与异方差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豆产量与大豆进口量呈高度的负相关,即国内大豆产量增产1%,进口量就会减少0.93%;大豆油与豆粕的产量与大豆进口量呈高度正相关,即大豆油与豆粕的产量每上升1%,我国大豆进口量将上升1.23%。对如何扭转我国大豆进口量剧增的局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10月份以来我国大豆涨价的问题为焦点,分析了国内外大豆供应偏紧但供求关系基本正常的实际情况,指出大豆加工能力过度膨胀、大豆进口断档是造成大豆价格短时期内迅速上涨的直接原因,并就我国大豆进口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世承诺对大豆及其油脂加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中国大豆与制品的入世承诺,分析中国大豆进口的基本态势。研究表明,兑现入世承诺使中国大豆的生产效益下降、产量滑坡,对东北和黄淮两个大豆主产区影响甚大,其他油料受此影响其生产也将出现徘徊;大豆大量进口的态势将持续存在;大豆油的进口配额极有可能成为实际进口量;充分发挥中国大豆的特色优势并积极扶持大豆生产,是保证其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应有地位的基本思路;兑现入世承诺使中国大型油脂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及养殖业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实施转型发展战略,避开进口大豆冲击。由油脂加工向食品加工和销售食品豆转变;重点建设优质大豆基地,增加食品豆出口;由大豆油、饲料粕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变,重点发展浓缩蛋白、磷脂、膳食纤维等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大国,由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的大豆油成为进入消费者生活的食用油,判定食用的大豆油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是国家监管部门和公众消费者密切关心、关注的问题。大豆油在制备精炼过程中破坏了大豆的DNA,造成检验时DNA富集难度增加,严重影响了大豆油转基因成分检测的准确度。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颁布的标准中没有涉及转基因大豆油的检测标准。本研究利用高灵敏度、精确度的数字PCR技术,并通过优化大豆毛油DNA提取方法和PCR反应体系,对大豆毛油样品进行外源转基因成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大豆毛油外源转基因成分被成功检测到。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大豆毛油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粮油加工》2006,(8):31-37
2006年6月份,国内粮油市场行情稳中略升。在托市收购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基本平稳;稻米市场季节性特征逐渐明显,价格呈现出品种、品质的差异化走势;进口大豆到港数量激增,下游产品需求萎靡,大豆价格稳中有跌;油脂油料市场行情同比有所上扬,除棕榈油外,其他油脂需求仍较为疲软。  相似文献   

14.
王新 《粮油加工》2003,(4):12-14
1  2 0 0 2年国内大豆市场回顾2 0 0 2年国内大豆市场可谓风云变幻 ,但整体趋势一直向上 ,价格在波动中不断创出新高 ,涨幅巨大 ,年底又以高位稳步走进 2 0 0 3年 ,下面就 2 0 0 2年走势简单回顾如下 :1 1 国产大豆走势分析以黑龙江哈尔滨大豆收购价格走势为例 ,见图 1 ,上半年国产大豆价格一路缓慢上行 ,1月份止跌回升 ,2、3月份平稳运行 ,3月 2 0日后 ,随着转基因政策的实施 ,进口大豆断档、国内库存逐渐减少 ,4、5月份国 产大豆价格小幅上扬 ;随着 6月 1 2日进口大豆到港卸货 ,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有所回落 ,但幅度不深 ;下半年国内大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豆工业当前形势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叙述了中国大豆资源情况。由于国内需求的迅速增长 ,必须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 ,并且增加国外进口数量。中国传统大豆制品业历史悠久 ,大豆工业经过 5 0多年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 ,文章对中国大豆工业的现状进行了叙述。预计未来 5年 ,中国大豆加工量将迅速增长 ;大豆油厂的规模和布局将逐渐趋于合理 ;将更加注重大豆蛋白产品的功能特性 ,积极采用功能特性修饰技术 ,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功能性、专用性大豆蛋白产品 ;同时将更加注重大豆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制油和生产大豆蛋白产品的同时 ,从大豆所含植物化学成分中开发出附加值更高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正>在经历10月份国产新季大豆收购价表现出低开弱走、低位盘整现象后,进入11月份,国内大豆市场开始起动。笔者认为,后市虽仍面临着美豆丰收,国内禽流感可能偶发等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国内大豆市场整体仍以上升为主。在经11月份小幅上涨后,与近几年同期相比,国内大豆收购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是较好入市点,经销商和企业应适时出手。  相似文献   

17.
<正> 1 大豆 自2月中旬末起,经过二十多天连续上涨,目前国内大豆市场无论是产区收购价还是进厂价,均达到或超过去年10月份粮油价格爆涨后国内大豆最高价。3月上旬国内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级大豆平均价为3,120元/吨;比去年10月份后最高价3,044元/吨上涨76元/吨,涨幅为2.50%,比2004年1月上旬全国平均价3,045元/吨上涨75元/吨,涨幅为2.46%。 大豆粕价格大幅反弹后,大豆加工厂加工利润有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国大豆市场回顾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2007年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回顾2007年上半年,国内大豆市场基本呈慢牛行情;下半年,在东北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主产区大豆生长关键期出现几十年难得一遇干旱,大豆主产国中国和美国大豆明显减产,国际海运费不断调高,下游产品大豆油和大豆粕价格先后创历史新高,大豆制  相似文献   

19.
在大宗农产品中,大豆产业链最长,涉及种植、加工、食用油供应、饲料、养殖、肉类生产、菜篮子工程等方方面面。我国加入WTO以来,大豆产业经历了巨大变化。一是国内大豆生产萎缩,自给率下降至20%以下,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2001年~2012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豆主产地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以每年1000多万亩的速度缩减,全国大豆产量从1541万吨降至约1300万吨;而同期大豆进口量由1394万吨增加到近5800万吨,大豆进口量占国内大豆消费量的比重由48%上升到82%,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附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0.
左青  王波  吕瑞  徐红闯  程水银  孙勤  左晖 《中国油脂》2023,48(8):146-148
进口巴西大豆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损,为明确热损大豆在生产加工时所增加的成本和带来的多项问题,对热损大豆加工大豆脱胶油和精炼大豆油的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热损大豆生产大豆脱胶油的成本比正常大豆增加6.2元/t,精炼成本增加14.33元/t。热损大豆加工制备精炼大豆油,油脂得率下降,所得油脂品质和豆粕品质下降,皂脚和脱臭馏出物等副产品产量增加。可通过将热损大豆和正常大豆按一定比例混合,或保障所购大豆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大豆品质,还可在采购、海运、保险合同中签订相关条款,以降低热损大豆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