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MBFA9的絮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筛选得到的硅酸盐芽孢杆菌产生的絮凝剂MPFA9具有用量少、絮凝效果好等特点。絮凝剂MBFA9为阴离子多糖类絮凝剂,其絮凝机理为吸附架桥。该絮凝剂絮凝效果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量较大,含有适宜的羧基,使絮凝剂 分子能够充分伸展,较好地发挥吸附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2.
聚硅酸铝铁作为絮凝剂应用于污水处理,因其优越的絮凝能力及宽泛的使用条件,已被广泛关注.聚硅酸铝铁在污水浊度、色度以及COD的去除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主要从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制备方法、絮凝机理及絮凝处理效果进行阐述.制备的重要方式包括:复合法、共聚法、酸溶液中和法.絮凝的机理包含压缩双电层理论、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作用,在絮凝进程中多种作用协同发挥,聚硅酸铝铁具有优于其他絮凝剂的水处理能力.影响其絮凝能力的主要因素有Al/Fe/Si摩尔比、絮凝剂投加量和处理絮凝剂pH值等.最后简述了当前研究存在的困难及对聚硅酸铝铁絮凝剂今后的发展前景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酰胺(PAM)型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水处理和造纸等工业工程中。本文探讨了聚丙烯酰胺(PAM)型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其机理作用类型可以分为吸附架桥作用、吸附-典型中和作用、网铺-卷扫作用。从作用机理出发可以探讨其分子设计的基本条件,并分析了应用PAM絮凝剂对于环境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磷矿酸解渣与聚丙烯酰胺絮凝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激光粒度仪在线监测搅拌槽内聚丙烯酰胺与磷矿酸解料浆的絮凝过程 ,研究了絮凝剂加入量、絮凝温度、搅拌速度和酸解渣原始平均粒径对絮凝动力学的影响 .用电泳试验测定酸解渣的表面电性 ,合成不同荷电类型的絮凝剂及通过絮凝剂加入量对絮凝过程的影响实验可以判定磷矿酸解渣与聚丙烯酰胺的絮凝过程符合架桥机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制备温度(T)、碱度(B)对聚合氯化铝性能的影响和壳聚糖含量(C值)对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影响,以活性蓝19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T、B对絮凝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Al-Ferron法分析优选聚合氯化铝制备条件为B=2.0、T=50℃;PAC投加量为400 mg/L,pH在中性时,聚合氯化铝絮凝性能最好;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主要依靠其附加的架桥作用使脱色效果比PAC强;XRD和TEM的表征更好地印证了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水解沉淀物和废水中污染物的Zeta电位、絮体粒径及不同絮凝阶段的絮体显微照片,并结合絮凝剂的形貌结构和混凝性能探讨了其混凝机理.结果表明,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作用是铁离子、铝离子、聚硅酸、铝铁离子的水解聚合物以及它们和硫酸根离子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废水中胶体悬浮物颗粒的电中和、吸附架桥及粘附卷扫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混凝机理实际上是表面络合及表面沉淀过程,即絮凝剂投入水体后,其最佳混凝形态及其聚集体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而保持其原有形态,并很快吸附在颗粒物表面,吸附过程先于水解过程,因带电荷及分子量较高而同时发挥电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金属与硅的摩尔比决定了以何种作用为主,当硅含量高时,吸附架桥作用占主导地位;当金属含量高时,以电中和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PAC-PAM)对含乳化油废水的絮凝效果,并与使用单一絮凝剂的效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pH值、PAC:PAM配比、溶液温度和沉降时间等操作条件对PAC-PAM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到PAC-PAM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最优条件及絮凝机理。结果表明:PAC-PAM复合絮凝剂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AC为30mg/L、PAM为6mg/L、溶液温度40℃、溶液pH值为7和沉降时间30min。以COD去除率代表絮凝效果的好坏,最优条件下的COD去除率达到84.57%。复合絮凝剂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的絮凝机理主要是:电中和破乳及高分子链的架桥综合作用。与使用单一絮凝剂PAC或PAM相比,PAC-PAM复合絮凝剂对含乳化油废水的絮凝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阮新潮  杜予民 《现代化工》2003,23(Z1):100-102
评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吸附剂、絮凝剂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吸附和絮凝机理.阐明小粒径、高脱乙酰度及珠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低温、低pH值下对染料的吸附效果较好,但其吸附机理尚难用单一模型解释.脱乙酰度大的水溶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染料的絮凝效果较好,其絮凝机理主要是电荷中和以及分子架桥作用.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开发价格低廉、水溶性以及稳定性高的壳聚糖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9.
结合比较分析传统铝盐与无机高分子聚铝的絮凝效率差异,讨论了水解产物形态、絮凝剂投加量、环境pH值和颗粒物浓度等因素对絮凝沉降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他们与絮凝沉降机理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聚铝中Al13在电中和脱稳絮凝机理中的独特吸附优势使其成为混凝过程中最主要的絮凝剂,传统铝盐在卷扫沉降絮凝机理中良好表现使其可以作为絮凝沉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以廉价的高岭土为原料来制备高效聚合絮凝剂的方法,并利用该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铝对废水进行混凝处理,来研究絮凝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该絮凝剂具有吸附架桥作用,制备工艺简单,絮凝效果好,价格便宜,处理后水中残余的铝含量低,能生成高密度的絮凝物,沉降迅速,对设备腐蚀性小。经过实验研究,优选出了合理工艺条件,确定了絮凝剂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絮凝剂处理废水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产生和组成(多糖、蛋白质、DNA、腐殖酸等);通过对影响EPS的因素研究发现:基质类型、溶解氧(DO)、污泥停留时间(SRT)和有机负荷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胞外聚合物在污泥处理系统中对污泥的絮凝性能、沉降性能、脱水性能及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其本身的生物降解性。胞外聚合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0):1442-144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recipitant additives, i.e., calcium hydroxide (Ca(OH)2), calcium carbonate (CaCO3) and recycled sludge (RS), on the settling and compacting performance of sludg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heavy me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bio-polymer ferric sulfate (BPF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CO3 is the most suitable additive since heavy metal removal, sludge settling performance, and compacting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by 20%, 83.3%, 23.5%,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were measured for contrasting the sludge morphology and crystallin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aCO3 acted as seeding material produces the largest flocs. Moreover, the flocculation theory combined with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sludge form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proposed as charge neutralization by BPFS, sweep flocculation by amorphous precipitate, and bridging flocculation by polyacrylamide (PAM) in sequence. The improvement of sludge properties by adding CaCO3 benefits from the enhancement of sweep flocculation. In summary,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precipitant additives and sludge performance is well understood, thus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adding precipitant additives to improve both the sludge settling propertie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reated water during the heavy me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水处理絮凝剂的优势,探讨了其絮凝机理,并总结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絮凝剂在饮用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以及污泥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絮凝剂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胞外多聚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春  刘名  陈惠民  简美鹏  衷诚 《化工进展》2014,33(6):1576-1581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和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EPS普遍存在于生物聚集体内,是生物聚集体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性物质,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归纳总结了EPS的组分、结构特性、可生物降解性及其吸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从EPS的主要组成物质胞外蛋白(extracellular protein,PN)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PS)以及结构特性中紧密附着型EPS(tightly bound EPS,TB-EPS)和松散附着型EPS(loosely bound EPS,LB-EPS)的研究出发,论述了EPS对生物聚集体的影响,适当升高PN和PS的含量有助于污泥絮凝,然而过多的PS含量将可能对污泥的沉降与脱水性能起负面影响。文章还分析了其影响机理,PN和PS能够有效促进污泥絮凝可能是由于PN表面电负性和高疏水性的影响以及PS的生物凝胶特性和吸附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验采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上海市低浓度城市污水,分析不同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探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反应实质。平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一种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深度集成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在相同加药量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在总水力停留时间2h,污泥回流比33%,聚丙烯酰胺(PAM)投加质量浓度0.5mg/L,化学生物絮凝池各廊道的DO值分别为1.9.3.2mg/L、1.3~2.5mg/L和0.3-1.5mg/L的条件下,液体PAFC投加质量浓度为70mg/L(Al2O3 10.8%.Fe2O31.8%)时,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出水CODcrTP、SS和NH3浓度满足城市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厌氧工艺是硫酸盐有机废水处理中最具竞争力的技术,厌氧颗粒污泥则是其核心,开展该类废水厌氧处理颗粒污泥特性的研究,对提高其厌氧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颗粒污泥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形态及粒径、孔隙、通道及沉降速度、胞外沉积物等)及颗粒污泥的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微生物形态、组成及分布),并分析了此方面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颗粒污泥活性抑制机理的研究以及从本质上解除这种抑制措施的提出,将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电絮凝法在水处理过程中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絮凝过程是一种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可溶物等各类形态污染物,具有去除率高、对环境影响小、污泥产率低、操作简单、化学药品投加量小等优势。介绍了电絮凝的主要作用机理,综述了电絮凝反应过程中影响处理效率的各类重要因素,如电源、电极材料、极板间距、p H、共存离子等,并提出目前电絮凝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炼油废水生化污泥含水率高、脱水困难等问题,进行了污泥絮凝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炼油废水生化污泥处理的理想絮凝剂。生化污泥经絮凝处理后,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过滤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从94%~99.8%降低到70%~85%,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和体积,便于运输和最终处置。  相似文献   

19.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湿法脱硫工艺是现阶段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硫工艺,在湿法脱硫工艺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定量的废水。文章结合烟气脱硫废水的水质特征,简要综述了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中中和、沉淀、混凝以及污泥脱水等各步骤的处理方法和研究进展等,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在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研究和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