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通道电位自动采集装置,测试了多种金属材料在青岛和舟山海水中为期120 d的腐蚀电位,对其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变化规律及其稳定电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材料在天然海水中浸泡初期变化较快,同种类金属材料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不同种类金属材料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变化规律不同;金属材料在不同海域(青岛和舟山)天然海水中的稳定电偶序大致相同,腐蚀电位从低到高为:镁阳极、铝阳极、铝合金、铸铁、碳钢、低合金钢、铜合金、不锈钢和镍合金。  相似文献   

2.
金属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获得了38种金属在天然海水中浸泡180d的腐蚀电位数据,列出了它们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序,讨论了金属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特性,分析了它们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与耐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钝化能力强的金属,其腐蚀电位随浸泡时间变化较大,电位稳定时间较长,非钝化金属和钝化能力弱的金属则相反,对铝合金来说,初始电位,稳定电位较负,其耐蚀性较好,反之则较差。对不锈钢来说,稳定电位较正,其耐蚀性较好,反之则较差。  相似文献   

3.
通过给水中掺入一定比例的厂区海水,采用静态高压釜真实模拟凝汽器海水泄漏后的SG二次侧水质,研究了不同海水污染程度下SG二次侧内部构件金属材料的均匀腐蚀、点蚀和应力腐蚀性能.海水泄漏加剧了SG内碳钢和低碳钢部件的腐蚀,抑制了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钝化膜的生长,加剧了镍基合金表面氧化物的沉积,为核电厂治理凝汽器海水泄漏事件的...  相似文献   

4.
前言 根据金相组织的不同,习惯上将不锈钢划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就在恶劣环境下的抗腐蚀性能而言,一般认为奥氏体不锈钢最好。在相对较轻一些的腐蚀环境,铁素体不锈钢可以有足够的抗腐蚀能力。马氏体不锈钢被认为在轻度腐蚀环境以及要求较高强度或硬度的场合很有用。  相似文献   

5.
《铸造》2015,(8)
通过海水暴露腐蚀试验,获得了4种铸造双相不锈钢在青岛和三亚海域全浸区和潮汐区的腐蚀结果,分析了它们的腐蚀行为。同种铸造双相不锈钢在全浸区的腐蚀比潮汐区严重;试验的4种铸造双相不锈钢在青岛潮汐区均未发生缝隙腐蚀;CE3MN和ZG06Cr25Ni7Mo2N在青岛海水环境中具有优异的耐蚀性;CE3MN在三亚海水环境中具有优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6.
电脉冲对不锈钢形变马氏体及其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后产生形变诱发马氏体,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对打磨后的亚稳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阳极60s~280s 阴极30s~280s,9h电脉冲处理,用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硬度测量、自腐蚀电位测量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分析处理前后的马氏体含量、表面硬度、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处理后表面马氏体均减少.随脉冲宽度的不同。电脉冲处理可以诱发电化学退火,也可以导致马氏体优先腐蚀,当发生电化学诱导退火时,不锈钢不仅在马氏体减少后仍可以保持高硬度,而且在含Cl^-介质中的耐蚀性也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通道电位自动采集装置,测试了铸铁、碳钢和低合金钢等黑色金属材料在青岛和舟山海水中为期120d的腐蚀电位,对其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变化规律及其稳定腐蚀电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水中黑色金属的腐蚀电位随时间经历"减小-增大-稳定"的变化过程,初始电位大于稳定电位;合金元素含量高的稳定腐蚀电位正,合金元素含量低的稳定腐蚀电位负,钢的纯净化和晶粒细化对其腐蚀电位无明显影响;黑色金属在青岛和舟山海域中的稳定腐蚀电位次序大致相同,但数值不同。  相似文献   

8.
碳钢/Ti和碳钢/Ti/海军黄铜在海水中电偶腐蚀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及失重法研究Q235B碳钢/TA2钛和Q235B碳钢/TA2钛/海军黄铜在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规律.测定了Q235B碳钢、TA2钛和海军黄铜在海水中的自然腐蚀电位、腐蚀速率和稳态极化曲线,测定了不同面积比时电偶对电偶电流的大小、方向,电偶电位以及电偶对阳极和阴极的失重速率,由电偶对不同面积比的数据得到Q235B碳钢被Ti电偶极化的动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阳极的腐蚀速率随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阳极腐蚀速率随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大有一个极限值,即当阴/阳极面积比大于这个极限值时,阳极腐蚀速率不再增加.这三种金属构成的电偶对,海军黄铜是这个系统的阴极,受到碳钢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金属材料在模拟地热水环境中的腐蚀与结垢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地热水的腐蚀和结垢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研究几种常见金属材料在地热水中的腐蚀和结垢规律,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动态挂片试验、极化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对比研究紫铜、304不锈钢和20#碳钢在模拟地热水溶液中的腐蚀和结垢情况。结果 3种金属材料表面的结垢产物均为Ca CO3,20#碳钢表面的Ca CO3均为方解石相,304不锈钢和紫铜表面的Ca CO3包含方解石相和少量文石相,304不锈钢表面的Ca CO3分布较紫铜疏松,且含垢量较小。20#碳钢表面腐蚀产物的内层主要是黑色的Fe3O4,外层主要是黄色的Fe2O3;紫铜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是铜的氧化物;304不锈钢表面无腐蚀产物。浸泡期间,304不锈钢未发生腐蚀且腐蚀电流密度最小;紫铜的整体耐蚀性能不及304不锈钢,但耐点蚀性能最佳;20#碳钢腐蚀严重,腐蚀电流密度较大。结论在模拟地热水溶液中,304不锈钢拥有比紫铜和20#碳钢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铝合金在青岛海域海水全浸区暴露16年的腐蚀结果,防锈铝LF2Y2,LF6M(BL),F21M,180YS在海水全浸区有好的耐蚀性,工业纯铝L4M,锻铝LD2CS的耐蚀性较差,无包铝层的硬铝LY12CZ和超硬铝LC4CS在海水中的耐蚀性很差,硬铝,超硬铝的包铝层起牺牲阳极作用,使基体受到保护,海生物污损对铝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有明显影响,镁、锰能提高铝的耐海水腐蚀性,硅明显降低铝的耐蚀性,铜严重损害铝的耐蚀性,腐蚀电位较负的铝合金耐海水腐蚀性较好,腐蚀电位较正的铝合金耐海水腐蚀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丝束电极测试(WBE)、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挂片失重法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碳钢在模拟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RO)产水和海水中的腐蚀形态及其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碳钢在模拟一级RO产水和海水中腐蚀电位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在模拟一级RO产水15d的试验中,碳钢表面微阴极、微阳极的最大电位差始终大于110mV,腐蚀过程中阴极、阳极区域位置基本不变,腐蚀始终在局部区域进行,阻抗谱显示一个时间常数;在模拟海水中2d后碳钢表面微阴极、微阳极的最大电位差小于10mV,微阴极、微阳极区域位置在不断变化,发生全面腐蚀,随着腐蚀的进行碳钢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上出现Warburg阻抗,腐蚀过程逐渐发展为扩散控制,表面生成的致密腐蚀产物对碳钢的进一步腐蚀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碳钢腐蚀速率下降。碳钢在模拟一级RO产水中的表观腐蚀速率略大于模拟海水,因其实际腐蚀部位面积小而局部区域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更大。  相似文献   

12.
结构材料是制约铅冷快堆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原因是其组成元素在液态Pb-Bi共晶(LBE)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影响结构安全。候选结构材料铁素体/马氏体钢T91与不锈钢316在550℃饱和氧LBE环境中发生快速氧化腐蚀;溶解氧浓度降至1.26×10-6%(质量分数)可减轻T91的液态LBE腐蚀,但低于1×10-6%时,T91与316钢发生溶解腐蚀;T91液态LBE脆化敏感性高,导致其在350℃液态LBE中腐蚀疲劳寿命显著降低。与商用的(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和316型奥氏体不锈钢相比,经微合金化的Si增强型铁素体/马氏体钢(9Cr-Si和12Cr-Si)和奥氏体不锈钢(ASS-Si),具有较好的组织稳定性和综合力学性能,且在液态LBE中形成的富Si氧化物提高了氧化膜的致密性,改善了其耐腐蚀性能,在550℃下静态饱和氧和动态控氧LBE环境中的溶解腐蚀受到抑制,有望满足铅冷快堆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3.
《表面工程资讯》2009,9(3):56-57
盐酸溶液中N-烷基苯并咪唑阳离子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超音速微粒轰击粘结层对热障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纯铁在流动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碳后的腐蚀行为;铝及铝合金表面直接电镀铅工艺;  相似文献   

14.
黄桂桥 《腐蚀与防护》2002,23(1):18-20,23
总结了铝合金在青岛海域海水潮汐区暴露16年的腐蚀试验结果,防锈铝LF2Y2、LF6M(BL)、F21M、180YS在海水潮汐区有好的耐蚀性,工业纯铝L4M、锻铝LD2CS的耐蚀性较差,硬铝LY11CZ(BL)、LY12CZ(BL)和超硬铝LC4CS(BL)的包铝层起着牺牲阳极作用,使基体受到保护,海生物污损对铝合金的腐蚀有明显影响,镁,锰能提高铝在海水潮汐区的耐蚀性,硅明显降低铝的耐蚀性,铜严重损害铝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海水潮汐区16年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青岛、厦门和榆林3个试验站的潮汐区对5种不锈钢暴露16年,总结其腐蚀行为和规律。在潮汐区暴露的不锈钢受点蚀和缝隙腐蚀破坏。不锈钢在潮汐区暴露1至4年的点蚀速度较大,以后点蚀速度减慢。耐点蚀性能较好的不锈钢,耐缝隙腐蚀性能也较好。不锈钢在潮汐区的腐蚀随暴露地点的海水温度升高而加重。增加Cr含量、添加Mo能明显提高不锈钢在潮汐区的耐蚀性。Ni对提高的耐蚀性有效,但影响效果较小。海生物污损能引起不锈钢的局部腐蚀,它对不锈钢在潮汐区的腐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Q345碳钢/316不锈钢复合板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热处理;通过组织观察、晶间腐蚀试验和应力腐蚀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316L不锈钢焊缝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焊缝组织均为奥氏体+条状铁素体;随热处理次数增加,奥氏体晶界变宽,二次热处理后在316L不锈钢焊缝奥氏体晶界处有明显Cr23C6析出,并形成了贫铬区,容易发生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降低了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7.
某电站上充泵马氏体不锈钢转轴在化学清洗后表面出现局部腐蚀,为了查明局部腐蚀发生的原因,开展了现场检查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马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易发生缝隙腐蚀;在模拟酸性溶液中,马氏体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远远低于奥氏体不锈钢的,存在严重的电偶腐蚀倾向。在缝隙腐蚀和电偶腐蚀的共同作用下,马氏体不锈钢的泵轴出现了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DR双相不锈钢在人工海水中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HDR双相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较正,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特性;与常用材料组成电偶对时,因HDR钢与碳钢、铸铁、黄铜等材料电位相差较大,会发生严重的电偶腐蚀。解决HDR不锈钢海水管路系统的腐蚀,关键是将HDR双相不锈钢与其它金属件之间进行有效的、完全的电绝缘隔离,才能防止电偶腐蚀。  相似文献   

19.
均匀化处理对高镁铝合金牺牲阳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浸泡法、动电位线性极化、恒电流极化等方法测定了均匀化处理对高镁铝阳极在w(NaCl)=3.5%的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处理对铝阳极开路电位影响不大,但可以缩短阳极达到稳定工作电位的时间,同时减小铝阳极的极化,使合金铝阳极的稳定电极电位变得更负;均匀化处理还可以改善铝阳极的腐蚀均匀性,降低自腐蚀速率,提高阳极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不锈钢在海水中的耐蚀性与腐蚀电位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7种不锈钢在4个试验站的海水中浸泡180天的腐蚀电位特征,其中5种不锈钢还进行了长达4年的暴露试验。钝化能力强的不锈钢的海水腐蚀电位阴浸泡时间向正变化,其腐蚀电位趋于稳定的时间较长,稳态腐蚀电位的波动较大,钝化能力较弱的不锈钢则相反不同钢种的不锈钢在海水中的稳态腐蚀可以相差很双,在青岛、舟山和榆林,2Cr13和HRS-3间的稳态电位相差0.8V以上。不锈钢在海水中的稳态腐蚀电位较正,其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