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通过以太网远程监控基于 CAN 总线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了一个 CAN-以太网协议转换器。TCP/IP 传输层的协议选择 UDP 协议,用单片机实现 CAN 与 UDP 协议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lwIP的CAN/Ethernet嵌入式网关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控制中心的以太网和生产现场CAN总线的互联,完成对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控,设计了CAN/Ethernet嵌入式网关。通过移植轻量级的TCP/IP协议栈(lwIP)实现了以太网通信所需的TCP/IP协议栈,通过对CAN2.0B数据扩展帧报文标志符的重定义提出并实现了CAN应用层协议,提出了一种转换协议来完成两种协议的转换和对通信的控制,实现了CAN节点和以太网服务器及不同网关下CAN节点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3.
王钦玉  马维华 《计算机应用》2007,27(6):1334-1336
为了在不改变原有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改造为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研发了基于ARM体系结构的STR912FW44嵌入式微控制器的低成本嵌入式CAN-Ethernet网关。STR912FW44采用ARM966E-STM内核,集成了以太网控制器和CAN总线控制器。该嵌入式CAN-Ethernet网关采用嵌入式TCP/IP协议栈与以太网中的设备进行通信,并利用STR912FW44集成的CAN控制器与CAN总线上的终端进行通信。在通信过程中,STR912FW44进行TCP/IP协议和CAN协议之间的转换。经现场验证,该网关较好地完成了两种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和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4.
CAN总线和工业以太网越来越多地使用在矿山建设上。在矿山数据管理层,基于标准TCP/IP协议的工业以太网得到了巨大的应用,因此研究CAN总线与以太网之间的互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以太网和CAN总线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以太网关的具体功能,提出工业以太网和CAN总线的协议互转解决方案。针对煤矿监控系统的特.量设计一种应用层的信息规范,统一了各种煤矿监控设备的数据格式,并研究出了详细的CAN网络与以太网协议的转换,有利于管理层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CAN总线的光电经纬仪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网络的光电经纬仪与以太网连接的系统方案,在分析原光电经纬仪内部通信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CAN总线网络通信系统,并进一步实现了CAN网络与Internet的连接,采用MC68HCO5X16微处理器与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设计了用于CAN协议与TCP/IP协议相互转换的嵌入式网关,从而实现光电经纬仪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渗透到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AN总线作为一种优秀的现场总线.和以太网连接起来即可大大提高控制系统的分布式特性。本文以高速的ARM处理器LPC2290为核心,设计了一套基于以太网和CAN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研究了TCP/IP协议栈的组成和内部实现原理,完成了μC/OS—Ⅱ操作系统下CAN—TCP/IP应用程序,实现CAN数据和以太网数据的双向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W7100A网络微处理器+CAN控制器SJA1000的CAN-以太网协议转换器设计方案,阐述了具体的硬件设计与通信软件设计。采用W7100A不需要TCP/IP协议集的编写,降低了开发难度并能缩短开发周期,CAN总线电路采用磁隔离技术(icoupler)。模块能自动更新目标IP地址,设置以太网配置参数,实现CAN网络与以太网网络双向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8.
针对钢铁冶金控制系统中现场控制设备多分散、数据传输信息量大,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9处理器的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的远程测控系统,对CAN与以太网TCP数据包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阐述了CAN与TCP协议转换的软件设计思路,以及CAN控制器在Linux系统下的驱动编写方案,实现了由CAN网络与以太网构建的设备互联信息网,通过CAN网络和以太网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现场总线数据的远程传输,构建了一个大中型的远程测控/数据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9.
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变电所检测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高压开关综合保护器将煤矿井下变电所各种保护检测信号转换成CAN总线数据,每个变电所设置1个或多个监控分站;监控分站采用基于PIC18F4680单片机和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开发的CAN总线-以太网协议转换器将CAN总线数据转换成以太网数据帧,并通过以太网传输;地面监控中心的上位机采用多线程技术将以太网数据帧转换为Modbus协议数据,实现对井下变电所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功能。实际应用表明,采用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网络结构可以较好地满足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CAN与以太网数据交换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将CAN现场总线以协议中的标准模式接入以太网的方法,实现CAN网络中的数据和以太网中的数据进行简单交换;给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原理以及重点难点说明。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N总线的实时DSP应用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控制局域网络(CAN)的特点及应用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动态调度协议(DSP),通过动态选择时间间隙调度信息,同时考虑实时数据的重传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于CAN总线的实时DSP应用算法,该算法不仅能满足CAN网络中实时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还能充分利用CAN网络带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传输请求程序的平均信号延迟,同时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在对CAN协议及TCP/IP协议栈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太网与CAN总线互联网关,该设计可以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与基于CAN总线协议的底层现场网络互联。通过Visual C++6.0编写了网关上的程序使用了MSComm和WinSock控件提供串口通信和TCP/IP通信功能,通过数据包发送和接收实验表明Can-Ethernet网关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陈俊华  王平  何文 《自动化与仪表》2006,21(6):32-35,79
LIN是一种低成蕾、高效率的汽车网络协议,作为CAN总线的辅助网络被大量使用。本文在分析LIN总线通讯模式的基础上,根据CAN、LIN网络的接口特点,以长安公司SC6350车型为对象,设计了一个简单、通用、高效的可用于CAN/LIN混合网的LIN应用层协议.给出了协议实现的框架结构,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协议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nbus的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梯和微机之间实时高速通讯的特点,结合现场总线技术尤其是CAN总线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是基于微机作为上位监控计算机,Pc1-841CAN卡等作为下位机的遵循CAN通信规程的通信系统。对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
整车控制器BootLoader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艳  鲍可进 《计算机工程》2011,37(12):233-235
针对传统BDM工具下载或升级应用程序比较麻烦的问题,采用CCP在线更新应用程序,设计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专用BootLoader。介绍BootLoader的设计及CCP在整车控制器端和PC端的实现。实车实验结果证明,BootLoader能够正确引导程序的运行,准确、方便地实现应用程序的下载和升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LIN总线的汽车车身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LIN(LocalInterconnectNetwork)协议是面向车辆低端分布式应用的一类串行通信协议。LIN设计目标作为CAN(Con-trollerAreaNetwork)的下层网络,同CAN相结合可构成车辆应用中的分层网络结构。本文对LIN总线进行了介绍,设计了LIN总线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对LIN节点的软硬件(主要是硬件)进行了设计调试,最后连接车身电器试验台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周学文 《测控技术》2014,33(8):99-102
对CAN总线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CAN总线控制器在设计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PIC16F876A处理器与MCP2510的连接管理和利用CAN控制器的不同工作模式进行初始化、自动通信检验,同时设计了RS232转CAN总线的电路,并给出了电路图,列举了MCP2510 CAN总线控制器、82C250总线收发器的在线故障判断和检修策略。  相似文献   

18.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is very popular in networked embedded systems. On the other hand, intranets are now ubiquitous in office, home, and factory environments. Namely, the Internet Protocol (IP) is the glue that permits any kind of information to be exchanged between devices in heterogeneous systems.In this paper, a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seamlessly integrate CAN busses in intranets is described.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 were the key design requirements to conceive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hat suits both inexpensive and very complex applications. A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has been tested to confirm architecture feasibility and assess the performance it can achieve.  相似文献   

19.
RS232通信网络与CAN总线通信网络互联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CAN总线原理,结合CAN控制器SJA1000、CAN收发器CTM和ATmega128的特性,针对CAN总线和RS232互联问题,提出了RS232-CAN接口模块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硬软件设计模块以及本设计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