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热敏材料对NTC厚膜热敏电阻电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波  武明堂 《功能材料》1999,30(1):109-110
从选择热敏材料的角度,阐述了影响NTC厚膜热敏电阻主要电学参数(电阻R,材料常数B)的原因。从Co-Mn-O,Co-Mn-Ni-O,Mn-Ni-Cu-Fe-O,Co-Mn-Ni-Ru-O四个材料系入手,提出作为功能成份的热敏材料对厚膜温敏元件特征参数起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沈波  武明堂 《功能材料》1998,29(6):588-591
较详细地研究了Co-Mn-O,Co-Mn-Ni-O,Mn-NiCu-Fe-O,Co-Mn-Ni-Ru-O四种厚膜热敏电阻材料的烧结过程,确定了各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较全面地测试了文中各材料系列厚膜热敏电阻的特性参数,给出了元件的热老化特性,电阻-温度特性,伏安特性,时间常数,耗散系数等。  相似文献   

3.
纳米级铁酸盐粉体材料合成的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刘辉  魏雨 《功能材料》2000,31(2):124-126
本文综述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有铁酸盐(MFe2O4,M=Mn,Zn,Co,Ni,Cu等)的合成方法,其中包括: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冲击波法以及本文作者最近发展的共沉淀催化相转化法等。这些方法合成的铁酸盐的粒径一般小于100nm,是当今合成的纳米级铁酸盐粉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安白  马莒生 《功能材料》1995,26(5):461-464
用TEM、X-Ray、SEM等技术研究了Ni42Cr6Fe玻封合金在高温湿H2中形成的氧化膜及氧化物晶须的结构。结果表明:氧化膜主要由Cr2O3和(Fe,Mn)Cr2O4两组相成,氧化膜底层是以Cr2O3为主的组织,氧化膜表层是以(Fe,Mn)Cr2O4为主的组织;Si在氧化膜与合金界面分布,Al则在内氧化层中形成内氧化物质点;氧化膜表面生长的氧化物晶须的杆部为(Fe,Mn)Cr2O4单晶,头部为  相似文献   

5.
用TPR、XRD和XPS手段研究了B位二元复合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MyMO3(M、M’=Mn、Fe、Co;y=0.0~1.0)中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能和还原过程·LaMnO3和LaCoO3及富Mn和富Co样品的还原分为两步:第一步对应于高价过渡金属离子的还原,且不破坏钙钛矿的骨架结构,但可使晶体的对称性及缺陷浓度发生改变;第二步还原使钙钛矿结构破坏,还原产物中出现单元氧化物和金属单质如La2O3、MnO、Co.LaFeO3和富铁样品的还原过程比较复杂,温度低于1123K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此温度范围内的还原主要是缺陷浓度的变化和高价金属离子数量的减少,第二种离子的加入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样品的还原温度和氧化还原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与样品的结构有关.Mn、Fe、Co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能的强弱可用如下的反应表示:  相似文献   

6.
Fe(OH)3中微量金属离子对水热合成α—Fe2O3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学忠  刘晓林 《功能材料》1997,28(6):607-608
本文研究了某些金属离子(Al^3+、Mn^2+、Zn^2+、Cr^2+、Ni^2+、Co^2+)Fe(OH)3凝胶经水热法合成的α-Fe2O3微粉颗粒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出现,随着金属离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010-0.050mol·L^-1)的增加,α-Fe2O3颗粒有减小的趋势。其中加入Co^2+(0.050mol·L^-1)、Mn^2+(0.100mol·L^-1)可以得到粒径为75nm  相似文献   

7.
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拉伸实验研究了Fe-15.2Mn-6Si-8.3Cr-7Ni、Fe-16Mn-5Si-9Cr-4Ni和317L不锈钢的应力应谜面工线。结果表明,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存在显著的超弹必  相似文献   

8.
代位原子在Fe3Al亚点阵中的占位与合金的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子衍射法测定了Cr、Mo、Ti、Ni、Mn、Si等代位原子在DO3结构Fe3Al亚点阵中的原子占位,并从解离能角度探讨了原子对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合金室温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MO、Ti都占据了Al原子的次近邻位置,替代Fe原子;Ni、Mn占据Al原子的最近邻位置,(Si+A)当量成分以内的Si原子替代占据Al原子的位置,由于Al-Cr原子对的结合能低于Fe-Al,AL-Mo用Al-Ti对  相似文献   

9.
退火对氧敏CeO2—x薄膜结构及电子组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eO2-x高温氧敏薄膜,用Ce3d的XPS谱计算了Ce^3+浓度,研究了退火条件对氧敏CeO2-x薄膜的晶体结构及电子组态的影响,XRD和AFM分析表明,薄膜经973K至1373退火后,形成了CaF2型结构的CeO2-x其晶粒大小明显依赖于退火条件和膜厚,退火温度在973K至1173K时(200)晶面是择优取向的,在1373退化4h后,可得到热力学稳定的CeO2-x在退火前  相似文献   

10.
液膜分离富集和测定锤液中的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环己基-18-王冠-6(DC-18-C-6)、表面活性剂SPAN80、中性油SIOON-1和溶剂三氯甲烷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Pb^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8min内Pb^2+的迁移率达99.4%以上,相同条件下,许多金属离子(如Ni^2+、Li^+、K^+、Na^+、Ca^2+、Mg^2+、Sr^2+、Ba^2+、Fe^3+、AL^3+、Cu^2+、Zn^2+和Co^2+等)均不被迁移,  相似文献   

11.
祁志美  张耀华 《功能材料》1995,26(5):393-394
采用一种简单的新工艺分别在硅片和氧化铝陶瓷基片上制备了r-Fe2O3薄膜。该工艺分3步完成:首先利用Fe(NO2)3酒精溶液通过浸渍涂布工艺制备a-Fe2O3薄膜,其次a-Fe2O3薄膜在氢气流中、320 ̄350℃之间热处理30min被还原为Fe3O4薄膜,最后Fe3O4薄膜在空气中250℃左右热处理30min被氧化为r-Fe2O3薄膜。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该r-Fe2O3薄膜呈尖晶石物相和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B位二元复下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MyM'1-yO3(M,M'=Mn,Fe,Co;y=0.0 ̄1.0)中过渡金属离子的状态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在Mn-Co复合体系中,富锰区(y〉0.5)Mn^3+-O^2--Mn^4+的铁磁超交换作用对样品的磁性起决定作用。富钴区(y〉0.5)Co^2+和Co^III离子的存在及其浓度是影响磁性和电导性的主要因素。y=0.5时样品的结构决定了样品的强铁磁性质。在  相似文献   

13.
将Fe-M(M=C5SiO2Al2O3)混合物在Ar中高能球磨56g后测量Mosbauer谱,结果表明,(Fe)2-(SiO2)1仍为Fe和SiO2的机械混合物:(Fe)6-(C)3已完全合金化,生成两种Fe3C;(Fe)2-(Al2O3)1则成为Fe(73%),尖晶石型的FeAl2O4)22%),qqntFe的团聚族(5%)和Al2O3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4.
用射频/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iOx/Ni81Fe19和Co/AlOx/Co磁性薄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NiOx对Ni81Fe19耦合交换场Hex与NiOx化学状态的关系以及Co/AlOx/Co磁性薄膜中AlOx对Co膜的覆盖状况。结果表明:Hex的大小只与+2价镍有关,单质镍和+3价镍对Hex没有什么作用;在Co/AlOx/Co磁性薄膜中,Al层将Co膜完全覆盖所需的要最小厚度为2.0n  相似文献   

15.
用TPR、XRD和XPS手段研究了B位二元复合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MyM1'-yO3(M、M'=Mn、Fe、Co;y=0.1-0.1)中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能和还原过程。LaMnO3和LaCoO3及富Mn和富Co样品的还原分为两步:第一步对应于高价过渡金属离子的还原,且不破坏钙钛矿的骨架结构,但可使晶体的对称性及缺陷浓度发生改变;第二步还原使钙钛矿结构破坏,还原产物中出现单元氧化物和金属单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4J33、纯Ni和40Cr钢与ZrO_2的钎焊连接。结果表明:对Ag_(66)Cu_(30)Ti_4活性钎料,4J33与ZrO_2在1183K时能形成连接,而在1103K与1133K时连接失败;纯Ni与ZrO_2在温度升至1273K仍不能形成连接。这是因为纯Ni和4J33所含的Fe、Ni、Co元素扩散到钎料中并与之发生反应形成化合物所致。40Cr钢和ZrO_2的连接钎料中未形成化合物,它们在1133K就能形成连接。  相似文献   

17.
用二环己基-18-王冠-6(DC-18-C-6)、表面活性剂SPAN80、中性油SIOON-1和溶剂三氯甲烷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Pb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8min内Pb2+的迁移率达99.4%以上,相同条件下,许多金属离子(如Ni2+、Li+、K+、Na+、Ca2+、Mg2+、Sr2+、Ba2+、Fe3+、Al2+、Cu2+、Zn2+和Co3+等)均不被迁移,只有Pb2+才能从这些离子中分离出来。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富集和测定电镀液中的微量铅,相对标准偏差在2.3%以下,结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8.
掺杂聚苯胺磁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研究了浓H2SO4掺杂本征态聚苯胺(PAn)、HCl掺杂PAn以及FeCl3掺杂这两种聚安在地的磁化率。通过研究磁化率的变化曲线,我们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浓H2SO4掺杂PAa和HCl掺杂PAn的磁化率变化规律不同;FeCl3掺杂浓H2SO4-PAn材料可以获得比FeCl3掺杂HCl-PAn材料更高的磁化率;FeCl3在掺杂HCl-PAn材料和浓H2SO4-PAn材料时,FeCl3在这两种  相似文献   

19.
用湿化学法合成了Sr4CoxFe6-xO13±δ系列混合导体氧化物,对其相结构与透氧性能进行了研究.钴离子的引入导致材料中钙钛矿型杂相的出现,X=2.0时材料中还产生了CoO杂相,x=2.6时材料呈现钙钛矿型结构.Sr4Fe4Co2O13±δ的相结构还与焙烧温度及环境气氛中的氧浓度密切相关.随着氧浓度的降低,材料从纯相Sr4Fe6O13结构(纯氧气气氛下)转变为Sr4Fe6O13结构、钙钛矿型结构和CoO共存(空气气氛下),直至转变为针镍矿结构、 Sr4Fe6O13结构和 CoO共存. Sr4Fe6Co13±δ导体膜在air/He氧浓差梯度下的透氧量为 1.5×108mol/cm2·s(850℃),在650~850℃范围内透氧活化能为70kJ/mol.  相似文献   

20.
刘行仁  裴轶慧 《功能材料》1994,25(3):206-208,211
利用分步法高温固相反应合成Cd_3Al_2Ge_3O_(12)基质和Cd_3Al_2Ge_3O_(12):Mn石榴石荧光粉,给出立方晶格常数,研究材料的阴极射线发光性质。Cd_3Al_2Ge_3O_(12):Mn石榴石具有较长的黄色余辉特性,是一种抗闪烁材料。微量过渡金属杂质对锗酸盐石榴石发光产生严重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