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红蛋白-硅酸铝凝胶膜制备及其对H2O2的生物传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亚莉  干宁 《传感器世界》2006,12(1):15-19,29
基于血红蛋白-硅酸铝(Hb-AlSiO4)凝胶膜修饰电极,制备了一种非媒介体型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血红蛋白在修饰电极上能给出直接电化学.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对包埋Hb和未包埋Hb的AlSiO4凝胶进行了表征.凝胶层表面化学洁净,具有凝胶固有的多孔结构,形态均一而且粒径分布均匀.得到的AlSiO4凝胶修饰电极能有效地保持酶的活性,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能维持好的稳定性.同时,对于过氧化氢的电化学还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测定了米氏常数Km,该传感器在1×10-6~4×10-4mol/L的过氧化氢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是5×10-7mol/L.该装置具有灵敏、稳定、易于制备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以壳聚糖/nano-TiO2复合膜为基底固载量子点硒化镉(CdSe)和血红蛋白(Hb)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用计时电流法对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3.9×10-6~1.2×10-2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该传感器的米氏常数为1.65m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镍和氧化镍膜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研究了一种新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含镍离子的溶液中用电化学方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修饰一层镍和氧化镍膜(Ni/Ni2O3),在一定电位条件下,该传感器能催化氧化过氧化氢,其响应电流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在1.5×10-7~3.8×10-3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过氧化氢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该传感器制作简单,使用寿命长,在实际试样的回收率测定中,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以聚碳酸酯为模板,采用电沉积法制得金纳米线,并利用胱胺将金纳米线自组装到金电极上,然后通过金纳米线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得新型无电子媒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考察了pH、电位等条件对传感器测定过氧化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90,电位为-0.110 V条件下传感器检测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2.0×10-4~2.8×10-2 mol/L,该传感器稳定性好,制作简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过氧化氢的测定,为过氧化氢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氧化还原聚合物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过氧化氢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将氧化还原聚合物滴在塑料基片上溅射的金薄膜工作电极上形成一层对过氧化氢的敏感膜.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在1.0×10-6-2.0×10-4mol,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n=9),灵敏度为0.6 A/(mol·cm2),检出限为1μM H2O2,稳定性好且批量制备的传感器之间一致性好([CV]=4.2%),因此,该方法能够用于批量制备低成本的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一种以海藻酸钠-石墨烯(SA-GR)为基底的新型过氧化氢电化学酶传感器。利用滴涂法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海藻酸钠-石墨烯复合物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再通过酰胺键将HRP连接在SA-GR复合膜上,从而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过氧化氢电化学酶传感器。该传感器重现性好、灵敏度较高,并且响应速度快(3 s),米氏常数较低(Km=0.663),对H2O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4~1.2×10-3mol/L,检测下限为5.7×10-6mol/L。  相似文献   

7.
将L-半胱氨酸、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纳米金及血红蛋白(Hb)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制成了新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发现,该传感器增加了酶的吸附量,响应快、稳定性好,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响应特性.检测范围为4.2×10-7~3.0×10-3 mol/L,检出限为1.4×10-7 mol/L,并具有抗尿酸、抗坏血酸等干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酶在电极上的固定是酶传感器制备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酶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该文利用静电吸附的自组装法以碳纳米管为载体将酶固定在电极上来制备酶传感器,该酶传感器制备过程简单、稳定性好、组装到电极表面的酶的量多并可保持其生物活性,可检测浓度在1.0×10-6~5.4×10-5mol/L范围内的H2O2,最低检测限为5.3×10-7mol/L.这种制备方法为检测农药残留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MnO2作为适体固定的构建平台,制备了一种用于腺苷灵敏测定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型生物传感器.[Fe(CN)6]3-/4-作为氧化还原探针监测传感器表面电子传递电阻的变化,表面电子传递电阻的变化值与腺苷的浓度在1.0×10-9~1.0×10-7mol/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8.0×10-10 mol/L.传感器显示出高的灵敏度、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无机材料二氧化锆(ZrO2)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直接固定,用交流阻抗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成功的制备了以电聚合ZrO2为载体的无介体第三代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其线性范围为1.00×10-6~1.87×10-3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002 3 c(μmol/L)+2.9324,相关系数r为0.996 8,检测限为2.86×10-7 mol/L.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定义一种从环F2+uF2+u2F2到域F2上新的Gray映射,将环F2+uF2+u2F2上的线性(1+u+u2)—循环码等距映射成域F2的线性循环码;进一步又给出了在码长n=3(mod 4)时环F2+uF2+u2F2上的线性(1+u+u2)—循环码的Gray象的生成多项式,这对构造新的好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ECS PN2 SLI2+     
《个人电脑》2007,13(1)
  相似文献   

13.
构造了一个含有16个元素的有限环,给出了这个有限环上码长为奇数的循环码的必要条件。然后给出了这个有限环上码长为奇数的循环码的一个生成多项式,得到了在这个环上的自对偶码存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R=F2+uF2+u2F2,R1=F2+uF2,定义了从RnF3n2的Gray映射Ф以及从Rn1Rn的映射f。通过对环R上线性码C的生成矩阵的研究,给出了线性码C的对偶码C和Gray像ФC)的生成矩阵,并且ФC)与ФC)是F2上的对偶码。通过映射f将环R1上的线性码与环R上的一类线性码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15.
记R=F2+uF2+u2F2,定义了环R上码字的深度以及R上线性码的深度分布,研究了环R上码字深度的性质,给出了计算环[R]上码字深度的递归算法。利用环R上的线性码C及其生成矩阵,得到了域F2上的线性码C1,Cu,Cu2及相应的生成矩阵。通过域F2上的线性码C1,Cu,Cu2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环R上的线性码的深度谱和深度分布,进而得到R上一类线性码的深度分布。  相似文献   

16.
17.
18.
When using 2-D thresholding to segment images, the used threshold would partition the 2-D histogram into four quadrants, two of which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object and background, while the other two are corresponding to edges and noise. However, unsuccessful segmentation will often happen because many existing 2-D thresholding methods ignore edges and noise quadrants in calcu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a novel 2-D threshold line segment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second threshold point is determined adaptively by considering the information of incorrectly classified pixels. The experiments on typical imag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very competitive segmentation 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representative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