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模糊控制器在热连轧微张力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的成果是模糊控制器在微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微张力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和滑模变结构问题。给出了电流检测方法,多机架连轧时微张力控制以及主速度设定自学习方法。使得多机架连轧微张力控制从理论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李超 《江苏冶金》1994,(5):45-45,53
1 前言 连轧工艺理论要求连轧机组中各机架间应保持金属秒流量相等的原则。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钢温变化、工作辊径变化、前滑后滑、控制设备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连轧工艺的理想要求。因此,大多连轧机组采用微张力轧制的办法来处理连轧中的堆拉关系。  相似文献   

3.
万能轧机机组速度张力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速度及张力控制系统在鞍山市轧钢厂万能轧机轧制线上的应用。该系统成功地运用于型钢的双机架可逆连轧,很好地解决了可逆连轧中的速度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速度及张力控制系统在鞍山市轧钢厂万能轧机轧制线上的应用。该系统成功地运于型钢的双机架可逆连轧,很好地解决了可逆连轧中的速度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迪  赵宪明  白光润  邹杰  张贵杰 《钢铁》1998,33(5):42-44
为提高型钢、尤其是复杂断面型钢连轧时机架间张力的控制精度,研究了一种智能化微张力控制系统。当机架间张力或推力大于150N时,该系统即在计算机控制下开始调控主电机的转数以保持秒流量相等,可保证轧年尺寸不受张力的影响。该系统还可根据程序自行确定控制张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钟洪  郭贵云 《钢铁技术》2002,(1):31-34,37
介绍了冷连轧机机架间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冷连轧机机架间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论述了张力设定值及张力极限值的选取原则,描述了速度式调张法和辊缝式调张法的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连轧过程正常进行的条件之一是各机架的“秒流量”完全相等。实际轧制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无张力。本文浅析了张力的产生、控制方法,介绍了鄂钢小型和高线自动控制系统中微张力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力控制系统是双机架平整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简要介绍了双机架平整机工艺控制流程和张力控制在轧制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张力的控制方式、保持恒张力的方法。该套张力控制系统在双机架平整机组运行稳定,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机架间的速度匹配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某大棒厂轧线的微张力控制采用先单调后联调的控制方式,即先通过单调方式调节下游机架的速度,控制这两个机架间的张力,再以新确定的两个机架间的速度关系切换到联调方式控制轧线的速度,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轧件跟踪控制、微张力时序控制、微张力采样控制、参数自适应的微张力PI调节器控制及轧机的速度自适应控制。该控制系统应用于现场后,微张力控制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汽车专用钢棒材连轧线微张力控制的控制思想、控制过程以及微张力计算方法,说明了微张力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棒材连轧55圆钢尺寸因素,根据生产线的微张力控制特点,总结出了55圆钢生产中的断面尺寸控制方法,尤其是微张力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张力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冷连轧机架间张力模糊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机架间张力偏差、下游机架单位宽度轧制力、出口机架速度和上游机架速度修正值,按照所建的模糊控制规则库,调整下游机架辊缝修正量和上下游机架速度修正量,从而实现机架间带钢张力控制功能。控制器在冷连轧生产线成功应用后,机架间张力控制稳定、精确,响应速度快,相对于经典的PID控制,减少了由安全因素而引起的人工干预调整,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秦林 《特钢技术》2012,(2):33-36,55
分析连轧作业区棒材生产线的微张力自动控制过程,并通过对机架出口轧件的型铁面积,轧制表上的主设定等参数的修改,采用中轧区张力封锁等措施,使控制过程得以稳定,成品尺寸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特殊钢信息     
《特殊钢》1998,(4)
X98401连轧生产线工艺的自动控制系统连轧生产应与自动控制系统相配合,其核心环节有3个。(1)连轧机组的级联速度控制。连轧生产工艺要求各机架的金属秒流量须相等,秒流量的控制主要依靠轧机主传动电机全数字可控硅调速系统来实现。利用轧辊工作辊径计算轧辊转数,如秒流量出现波动,主要靠调整与控制主电机转数,如成品尺寸出现波动,首先调整孔型即辊缝高度,但还应相应调整主电机转数,以恢复秒流量相等。通过控制使沿金属前进方向上后架轧机的线速度略大于前架,对金属形成≤3~5MPa的微张力,张力电流一般控制在正常轧制电流的州…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冷轧带钢压下厚度控制和流量厚度控制实现方式的原理,在分析单机架可逆轧机和冷连轧机组的张力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指出单机架可逆轧机以及冷连轧机组采用入口恒张力控制的第1机架需采用压下厚度控制实现方式,采用入口张力极限控制的机架需采用流量厚度控制方式,并从流量厚度控制的角度剖析冷连轧轧制特性,分析、比较了流量厚度控制方式在冷连轧机组常规AGC系统、全秒流量AGC系统、扩展秒流量AGC系统中的不同应用。最后总结出2种厚度控制方式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张力控制是铝带轧机生产过程控制的难点。在双机架铝轧机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机架间的张力大小,可以减少轧机的负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铝带的板型质量。分析了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基于双闭环的动力系统建立了以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张力系统模型。通过自适应模糊PID的智能控制方式对双机架铝冷轧机中的张力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研究表明,自适应模糊PID对张力系统的控制优于常规PID,可减小系统较大幅度的振荡,而且能更快地达到张力控制系统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多机架连轧张力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继前文——连轧张力公式给出多机架连轧张力公式。引用矩阵算法,推导出相似于两机架的各种公式。例如: σ_(t)=σ(I-e~(-(?)~(-1))-t) σ=A~(-1)m~(-1)q 本文与前文除在多机架还是两机架明显区别外,还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单独给出了稳态张力公式的解,提高了稳态张力公式的地位;第二,厚度延时及随机干扰被考  相似文献   

18.
《冶金自动化》2012,36(2):84
近日,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五机架冷连轧机电气控制系统,标志着我国在冷连轧技术国产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单机架冷轧机相比,多机架连轧机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更容易控制的优点,但由于工艺  相似文献   

19.
韩强  潘瑛 《包钢科技》2005,31(1):50-52
在高线连轧系统中,由于是连续轧制,且轧制速度较高,相邻机架间物料所受的张力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保证轧制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得到较好的产品尺寸。而活套控制是一种目前在高线轧制控制中应用较为广泛且较为重要的控制手段。文章重点介绍瑞典ABB轧制控制系统中自动活套控制系统的系统构成及系统控制原理。以帮助解决现场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冷连轧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对机架速度进行调节时易造成机架间张力的波动,针对此问题,通过设置AGC设定值下发单元、前滑补偿单元、速比修正单元以及速度设定单元,并采用逐级优化速度设定值的控制方式,建立了一套冷连轧厚度自动控制的速度修正策略。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速度修正策略既实现了AGC对速度的精确修正,又在调节速度时避免了机架间的张力波动,最终获得较高的产品厚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