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非线性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市场情绪、豆油期货价格和豆油现货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豆油期货价格与市场情绪相互产生正向响应;市场情绪对现货价格产生正向效应,现货价格对市场情绪产生负向效应;豆油现货和期货价格间存在均值溢出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5年5月到2018年5月的数据,从非线性的角度实证检验市场情绪、豆粕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间的均值溢出关系。结果表明:豆粕期货价格与市场情绪之间相互产生正向响应;市场情绪对豆粕现货价格的响应为负向,豆粕现货价格会对市场情绪的变动产生正向响应;豆粕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具有双向均值溢出关系,这表明豆粕期货价格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市场情绪是豆粕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发生关系的中间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供需2个方面,构建了MSIH(3)-VAR(4)模型,从非线性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豆油价格波动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大豆价格和豆油价格在低迷、高涨和平稳状态下均产生正向效应,且在豆油市场低迷时,大豆价格对豆油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菜籽油价格对豆油价格在3种状态下也产生正向效应,在豆油市场高涨时影响最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论为稳定豆油市场价格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发挥的程度以及对现货市场的影响,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以大豆、玉米、小麦为对象,对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的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它们之间表现出以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传导为主的单向传导关系,现货价格向期货价格的传递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滞。其中,大豆和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传导速率为1阶滞后,玉米为3阶滞后;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传导的内在动力主要在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以充分实现,期货价格信息标准规范,并能够借用现代网络技术有效畅通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中;而粮食现货市场因交易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下、市场信息标准不规范等因素,制约了现货市场信息向期货市场的传递。  相似文献   

5.
自2004年6月1日我国棉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以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影响棉花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因素存在差异,期货价格有时会明显高于或低于现货价格,从而形成期现跨市套利的机会。而标准仓单的制做和流通,正是棉花企业进行跨市套利,以规避现货市场变化风险、锁定经营利润的必经环节。  相似文献   

6.
海荣 《中国纤检》2011,(19):10-2
收储抛储制度的成本与收益充满不确定性,对农民和产业链后续环节群体的影响尤其不容小视。政府稳定市场常用的“法宝”是收储抛储制度.这一次应用的是棉花市场。经历了最近一年过山车般的波动后.棉花现货价格近期持续低迷。随着既定的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实施时间的到来,国内棉花价格逐渐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7.
1月上旬,棉花价格出现分化,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小幅回调,其中,美国棉花现货价格从2006年12月下旬的55.77美分/磅,下降至2007年1月上旬的54.91美分/磅:美国棉花期货价格从59.55美分/磅回调至59.13美分/磅。与此同时,国内市场棉花价格运行稳健,其中江苏棉花328级价格从去年12月下旬的12972元/吨上升至今年1月上句的12975元/吨:江苏棉花229级价格从13467元/吨上升至13470元/吨,由此可见,国内棉花价格维持相对稳健走势。  相似文献   

8.
在纽约棉花期货交易所推出棉花期货以前,国际现货市场棉花价格波动很大,供求关系的突然失衡会造成价格的剧烈波动并严重冲击棉花的生产和贸易。为了克服现货市场固有的风险,1870年纽约棉花交易所应运而生,并于当年推出棉花期货交易。随着棉花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棉花期货价格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最近交割月期货价格与孟菲斯地区的现货价格走势非常一致。现在纽约棉花期货价格已成为美国政府制定有关棉花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除中国外其他主要产棉国棉农和涉棉企业套期保值的…  相似文献   

9.
陈贝贝 《中国纤检》2010,(21):68-69
<正>9月份以来,棉花期货、电子撮合、抛储棉和棉花现货价格均大幅上涨,国内新棉籽棉收购价大都超过8元/公斤,有的甚至超过10元/公斤。9月25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突破2万元/吨大关,达到20236元/吨,刷新了10年来的最高纪录。纽约期货价格也达到近15年来的高位。  相似文献   

10.
对于国内棉花市场来说,除了面对低廉的棉花市场价格、低迷的棉花购销行情与国家陆续进行收储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关于新棉种植面积这个重要也是敏感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棉花信息网信息:2001年棉花期货价格跌入近30年低谷、现货价格下跌29美分之后,棉花业界人士都十分关心2002年的国际棉花走势,并纷纷做出预测.国际棉商保罗·赖因哈特公司认为以下因素将会对2002年的国际棉花市场产生影响: 看涨因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加拿大油菜籽价格的传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佳辰 《中国油脂》2021,46(7):7-13
基于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中国和加拿大油菜籽现货和期货价格的周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约翰森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以国内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的预期目标为出发点,分析我国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前后中国与加拿大油菜籽价格的传递关系变化。结果表明: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之前,中国与加拿大油菜籽现货、期货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之后,加拿大油菜籽期货和现货价格对国内油菜籽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传递关系愈加明朗。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利用好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同时建立国内油菜籽价格预警信息联动机制;发挥国产油菜籽在国际市场中的品质优势和时间优势;尽快完善我国油菜籽期货合约以提高油菜籽期货市场的活跃度。  相似文献   

13.
《粮油加工》2007,(8):43-48
总评 本月,国内小麦收购进程逐渐加快,产区新早稻也陆续收割上市.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主导下,新小麦和早籼稻市场价格稳步上行,陈麦价格走势平稳略跌;受低迷的养殖需求拖累,玉米现货市场供给压力依然沉重,价格区间整体下行;大豆市场行情总体稳定,在产量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下,现货价格相对坚挺;受期货市场带动,国内食用油市场行情振荡上行.  相似文献   

14.
《纺织指导》2006,(4):55-55
点评:本周以来,国内棉花现货市场的成交情况仍然不见好转,部分地区仍存在恐慌性抛售行为,也有部分地区棉企进入“主动”或“被动”的等待之中,但价格基本趋于稳定。由于市场纷传很多棉纺厂进口棉配额已经用尽,再加上关税外配额进口棉成本接近国内现货价格,市场信心渐有回缓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同舟 《中国纤检》2007,(11):62-64
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是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的商品,是全国一亿多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棉花的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与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纺织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棉花价格一直频繁波动,实际上,棉花这一特殊的商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是一种"后知后觉"滞后效应性,当我们以现货市场价格指导和配置资源,棉花生产就会脱离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国际纺织导报》2009,(5):18-18
在稳定的现货价格和强大的实物价格面前,巴基斯坦卡拉奇棉花市场对优质皮棉的需求再掀热潮,交易量增长,价格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进口木浆现货市场价格维持稳中上扬走势,其中针叶木浆、阔叶木浆价格上扬50 元/t,化机浆报盘上扬150 元/t,另外各浆种个别品牌价格窄幅整理。影响价格走势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纸浆期货价格在2019 年8 月26 日大幅上扬后,维持区间整理态势,对现货市场形成支撑;第二,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存,增加木浆进口成本,加之新一轮针叶木浆外盘已有成交;第三,下游文化纸、白卡纸涨价函发布,而造纸厂对文化纸涨价预期良好,间接支撑浆市行情。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2008/09棉花年度,中国棉花实际总产量更是达到800万吨。但新棉上市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纺织业产销低迷,出口受阻,产品积压,需求减弱,使棉纺织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恶化。棉花收购企业则产生了恐慌情绪,不敢积极收购,使棉花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棉价的下跌又导致棉花种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五金科技》2006,(4):36-37
高铜价抑制国内需求、铜矿企业惜售现货铜、交割日现货铜价仍旧贴水。 “自7月1日以来,江西铜业已经连续两周没有在现货市场抛铜了。”一位上海的铜贸易商表示。虽然现货市场中断了江铜的供给,但7月17日(上海即期铜7月合约的交割日)却首次出现了2004年期铜这波牛市以来的罕见情况——交割日当天现货铜价格仍旧呈贴水价(即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上半年中国的浆纸市场总体来说十分不景气,表现在需求不旺、价格低迷。中国造纸行业市场受需求低迷的困境程度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严重。纸浆市场除一季度阔叶木浆一度出现紧俏、价格快速上调外,整个浆市现货与期货价格倒挂严重,出现先扬后抑的局面。应该说,上半年浆纸市场变化的情况完全出乎业内众多专业人士的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