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小方坯高拉速,足辊长度的设计会对铸坯尺寸、质量及生产带来关键影响。基于中冶南方连铸三维蠕变有限元鼓肚计算模型及小方坯高拉速实践结果,给出了确定小方坯足辊长度的具体方法和标准。针对小方坯,足辊长度确定标准为2 m非夹持鼓肚量小于0.87 mm;155 mm×155 mm小方坯要满足5 m/min拉速,足辊结束位置距离结晶器弯月面应为1.18 m,需要二排足辊。现场实践证明,试验确定足辊长度的方法和标准完全可以满足小方坯高拉速的设计和生产。  相似文献   

2.
赵迪  程业  李博  李飞  郭艳芳  石教兴 《连铸》2020,45(2):14-19
针对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250 mm×1 650 mm断面生产的含铝钢表面角部横裂缺陷,从连铸工艺角度分析了含铝钢表面角部横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解决措施。通过优化结晶器振动参数、二冷控制模型、结晶器冷却模型、严控扇形段接弧精度及辊缝开口度、钢种成分控制优化等措施,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板坯角部横裂缺陷得到了改善,铸坯不清理装炉率大幅提高,轧板裂纹缺陷率由14.48%降低至6.24%。  相似文献   

3.
在断面为260 mm×2 050 mm板坯上使用二冷区电磁搅拌后,为改善常用拉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负偏析和更高拉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连续中心偏析及疏松,进行了不同搅拌模式及搅拌位置试验和电磁搅拌参数优化试验。试验得出:拉速0.85或0.95 m/min时,使用单对电搅辊能够减轻电搅产生的负偏析,同时可将中心偏析及疏松都控制在C1.0及以下级别;拉速增加到1.05 m/min时,使用两对电搅辊加强搅拌强度才能改善铸坯中心的连续偏析。  相似文献   

4.
矩形断面铜包铝复合材料的水平连铸直接复合成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断面尺寸为50 mm×30 mm、铜包覆层厚度为3 mm的矩形断面铜包铝复合材料,研究结晶器长度、拉坯速度、芯管长度和一次冷却水流量对矩形断面铜包铝复合材料水平连铸直接复合成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连铸结晶器长度为150 mm、芯管长度为125 mm时,较为合理的拉坯速度范围为75~90 mm/min;当拉坯速度过慢时,铝液的填充不连续,导致芯部铝的收缩或冷隔等缺陷;当拉坯速度过快时,铜铝界面反应严重;当拉坯速度为75 mm/min时,合理的一次冷却水流量为700 L/h,一次冷却水流量大于1 000 L/h导致铝液填充不连续,一次冷却水流量小于400 L/h则导致铜铝界面反应加剧。通过检测芯管出口位置处的石墨内衬温度变化可有效监控铝液的填充行为以及连铸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安玉生  张洪来  张利武 《连铸》2007,(6):37-38,46
介绍了在原设备基础上采用165mm×165mm代替150mm×150mm结晶器、优化拉速、二冷配水、电磁搅拌等工艺参数、稳定生产大断面SWRH82B铸坯的实践.比较了两种铸坯的内部组织,分析了铸坯质量改善的原因,找到提高铸坯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公司350 mm×150 mm断面连铸铸坯生产中易发生卷渣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采用物理模拟和fluent凝固融化模型的方法 ,对结晶器钢液的表面流速、波高、凝固坯壳厚度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倾角为15°、20°、25°时,倾角每增加5°,表面流速平均下降20%左右;浸入式水口的出口和中孔面积比由2.37变化到2.63,结晶器出口的坯壳平均厚度由18 mm减少为15 mm;出口面积比为2.63时坯壳有明显的变薄区域,最小的坯壳厚度区坯壳厚度为11 mm左右。通过一系列分析最终指出断面为350 mm×150 mm的结晶器,应当使用倾角为25°,出口与中孔面积比为2.42的水口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拉速1.5 m/min、过热度30℃以下时,二冷比水量(0.3~1.4 L/kg)和末端电磁搅拌电流强度(220~380 A)对165 mm×165 mm的60Si2Mn A弹簧钢方坯中心碳偏析及等轴晶的影响,并与150 mm×150 mm铸坯的中心碳偏析对比。结果表明,随着二冷比水量增加,铸坯等轴晶率减小,中心碳偏析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且结合射钉结果,确定最佳比水量为1.0 L/kg;末端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增加,等轴晶率增加,中心碳偏析先减小再增加,最佳末端电磁搅拌强度为340 A/6 Hz;150 mm×150 mm铸坯比165 mm×165 mm铸坯的平均中心碳偏析低,分别为1.04、1.06,且小断面铸坯的中心偏析指数波动更小。  相似文献   

8.
《连铸》2014,(5):36-36
<正>2014年8月29日下午,攀钢钒炼钢厂方坯连铸作业区精整乙班班长王宗佩在3号方圆坯连铸机堆场清点铸坯,准备将160mm×160mm断面的铸坯装车外发。今年,炼钢厂对3号方圆坯连铸机实施新增断面技改,在原有2个断面的基础上,新增160 mm×160 mm断面,使铸坯断面规格从2个增加到3个。炼钢厂采取超常规措施,仅用38天完成了常规情况下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程,于6月28日竣工投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320 mm×410 mm断面生产重轨钢宏观偏析较大的问题,在分析该断面生产重轨钢宏观偏析控制工艺难点的基础上,开展了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对比试验、重压下压下总量对比试验以及过热度与拉速匹配对比试验,获得了该断面生产重轨钢宏观偏析控制的最佳连铸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结晶器电搅电流强度600 A、2.4 Hz,凝固末端电搅电流强度330 A、7 Hz,重压下总压下量19~22 mm,过热度控制20~35 ℃、拉速控制0.70~0.72 m/min,生产的重轨钢连铸坯中心等轴晶率平均为41.2%,连铸坯中心偏析≤0.5级的比例达到85%,断面碳偏析指数控制在0.95~1.07,连铸坯质量较好,生产的钢轨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形成了320 mm×410 mm大方坯连铸重轨钢宏观偏析控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连铸》1995,(6)
杭州钢铁厂转炉炼钢分厂有公称容量15t转炉3座,年产钢75万t,现有小方坯连铸机2台,1~#机是德马克机型,2~#是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的MT型,3流,铸坯断面为150×150mm方坯,1994年产坯54万t,达到单流年产9万t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大断面方坯(断面尺寸为320 mm×425 mm)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对基于凸辊的重压下技术冶金性能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重压下工艺后,铸坯中心疏松、缩孔及成分均匀性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纵低倍上中心偏析区域宽度由52降至39 mm,碳元素偏析指数值在铸坯内部最大值由1.174降至1.100,极差值由0.230降至0.174。相应地,直径为90 mm的圆钢轧材产品疏松区域宽度由50降至42 mm,其中心疏松评级比无压下降低了0.5级。  相似文献   

12.
胡永才  李圣海  刘旭  姜盛鑫 《连铸》2020,45(1):71-73
介绍东北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在16.5 m弧形半径圆坯连铸机增加200 mm×(500~850)mm板坯断面的装备情况以及产品质量特点。对于厚度为200 mm的板坯断面而言,铸机半径R是厚度H的82.425倍,远超出常规板坯半径是厚度的40~50倍设计理念,致使连铸坯具有高密度的质量特点。板坯断面生产的Q195系列品种终端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DL166、718H系列不锈钢代替模铸开坯材,大幅度降低锻造成本。  相似文献   

13.
张红  李华  李艳艳  熊玉卿 《金属学报》2004,9(7):792-794
目的: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的克拉霉素血药浓度HPLC测定方法,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 柱(4.6 mm ×150 m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KH2PO4 (pH=3.07)=32∶6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 。结果: 本方法在0.05 ~ 3.2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可定量浓度为0.05mg·L-1(信噪比>3),两制剂间AUC、Cmax、Tmax、t12β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供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10 ±19.40)%。结论: 本HPLC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很好地评价了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4.
以230 mm×1 600 mm板坯连铸机结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建立了VOF模型,研究了连铸水口结瘤对钢渣界面波动与钢液流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口无结瘤时,结晶器内流场为典型的双环流形貌。当水口有结瘤时,结晶器内水口两侧会出现严重的非对称流,结瘤侧流股范围小,非结瘤侧流股范围大。水口不结瘤一侧动能增大导致结晶器下涡心位置下降,会使钢液冲击深度增大;水口结瘤一侧水口因涡心位置较高,加剧了弯月面处的波动和钢渣表面的波动紊乱。结瘤情况下的钢液波动较大,最大波动差为4.03 mm;不结瘤情况下钢液波动较平稳,最大波动差为1.4 mm。  相似文献   

15.
王蒙  周建财  张勇  孙建国  王广基 《金属学报》2012,17(11):1206-1210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治疗慢性心律失常药物HHY-002的大鼠血浆测定法。方法: 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65∶35),流速 0.200 mL/min,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柱(150 mm×2.00 mm,5 μm,5 micron),进样量为 10 μL,柱温 35 ℃,以地西泮为内标。结果: HHY-002在 1.98~1013.50 ng/mL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最低定量限达 1.98 ng/mL,绝对回收率高于80%,日内和日间误差小于10%,方法回收率大于(81.4±4.5)%,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结论: 建立的LC-MS/MS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HHY-002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 SAMe)浓度,并用此法研究静脉给药后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色谱柱:大连依利特Kromasil C18 柱(4.6 mm×200 mm, 5 μm),流动相:甲醇∶0.3%三氟乙酸溶液(含1%磷酸二氢钠盐)=2∶98,等浓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60 nm,流速:0.6 mL/min,柱温:30 ℃。大鼠(n=6)经静脉给予 140 mg/kg SAMe并测定血浆药物浓度,采用DAS 2.0 软件进行药动分析。结果: SAMe能完全分离,线性范围:10~2000 μg/mL,回归方程为Y=30241X+256204,r=0.9991, 日内精密度分别为 2.6%,3.6%,3.9%;日间精密度分别为 6.3%,4.9%,7.9%;回收率分别为107%,101%,98.3%。静脉给予 140 mg/kg SAMe药动学参数,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为(569.52±174.87) mg·L-1·h,半衰期(t1/2)为(2.03±0.96) h,清除率(CL)为(0.21±0.13)L·h-1·kg-1,表观分布容积(Vd)为(0.53±0.31) L/kg。结论: 本实验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可用于SAMe药动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璟  陈阳  李沛  郭海方  刘晓东 《金属学报》2012,17(11):1233-1239
目的: 利用微透析技术为采样平台,以双氯芬酸钠为工具药,建立大鼠膝关节腔透析液中双氯芬酸钠的HPLC-ESI-MS测定方法,满足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靶部位药物采集及测定的需求。方法: 采用HPLC-MS单极四极杆联用技术,通过优化色谱、质谱条件,建立快速灵敏的双氯芬酸钠的液-质测定方法,并将该法应用于大鼠关节腔透析液中双氯芬酸钠浓度的测定。本法所用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C18(dp 5 μm,150 mm×2.1 mm ID),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 (80∶20,V/V)。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大鼠膝关节腔透析液中双氯芬酸钠的HPLC-ESI-MS测定方法的最低定量限为 1.95 ng/mL,在 1.95~125 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介质效应在 99.9%~113.4%之间。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将微透析技术引入到大鼠关节腔部位的取样过程中, 建立的大鼠关节腔透析液中双氯芬酸钠的HPLC-ESI-MS测定方法快速,灵敏。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实现对以双氯芬酸钠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作用靶部位的取样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