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杜新存  李方正 《风景园林》2022,29(10):26-31
绿色暴露与健康服务联系紧密,是促进健康服务的重要一环。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健康服务中环境服务与个体健康为研究重点,总结绿色暴露相关指标,研究其促进健康服务的机制,讨论绿色暴露影响健康服务的现实指导意义。不仅总结了绿色暴露促进健康服务的静态指标,还关注了绿色暴露的动态指标,更精细化地反映人在一定时间内绿色暴露状态的动态变化,更充分地表达绿色暴露与人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的作用及其意义,并对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体系的构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建成环境使用者行为评估的现实意义和评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创造出尽可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朱逊  张雅倩  赵巍 《风景园林》2021,28(9):90-95
城市绿地环境质量评估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探究空间特征与体力活动的关系,成为城市规划、公共健康、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文献计量法、荟萃分析法,梳理了9项城市绿地环境质量评估工具,总结了评估工具的应用方式、适用范围及优劣异同。首先,城市绿地环境质量评估工具的开发始于21世纪初期,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活跃期,工具评估范围涵盖城市公园、步道空间和邻里绿地,主要评估方法包括系统性观察、远程评估和主观感知法;其次,基于尺度差异归纳了普遍使用的8项一级指标和58项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交通环境、周边环境、娱乐设施、便利设施、自然品质、维护管理、艺术审美以及安全保障;最后,探讨了常见工具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多学科的互相借鉴与融合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汪辉  任静  赵康兵 《中国园林》2020,36(2):48-52
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绿色发展理念趋于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也引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模式必然要从高速化的发展转向高质量化发展。融合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绿色绿地"的概念,即在绿地建设与维护的全寿命周期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节约型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及低碳要求为基本原则,以提升动态适应性及韧性为发展愿景,在绿色管控的方式下保护、营造、修复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打造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绿地。从人、生态系统、生境、地域、城市韧性5个维度阐述了"绿色绿地"的内涵,通过"绿色绿地"与"生态绿地""低碳绿地""节约型绿地"等相关绿地概念的辨析,总结了"绿色绿地"的生态性、节约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初步提出了"绿色绿地"评估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绿色绿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生态绿地碳汇评估的研究与应用中,一直存在着未考虑三维地形、统计方法不够直观、评估效率较低、缺乏适合城乡规划行业特征的评估模型等问题。对此,本文发展了一个三层级的城乡绿色碳汇评估清单,提出了基于三维视角的生态绿地表面积统计方法,构建和实现了基于参数化技术的评估系统,并由此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城乡绿色碳汇评估模型。最后通过两个案例的实证研究,详细阐述了该模型在低碳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方法,并说明了基于三维视角的必要性和模型应用于多方案对比的可行性,为低碳城乡规划研究、应用与管理提供了一个定量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将社区绿地、空间感知与活动行为三者关联化,揭示社区绿地空间属性、居民感知属性与活动行为响应的内在关系,为深入了解居民空间体验和行为需求、科学评价城市绿地质量、促进社区绿地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以社区绿地及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感知因子识别、绿色暴露指数分析、空间感知评价与活动行为调查,揭示绿色暴露指数对空间感知与活动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关联。结果显示,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空间感知和活动使用评价高于其他类型社区,其中兴隆苑社区(GVI=32.3%、NDVI=0.382)居民空间感知因子评价最高;绿色暴露指数与空间感知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GVI与感知因子的相关性更强;绿色暴露指数与空间感知因子和活动行为存在“倒U形”关系;较小面积的社区绿地可能对居民空间感知与活动行为的积极影响更直接;人类偏好30%~50%GVI或0.30~0.50NDVI的社区绿地,绿化程度过高会负面影响空间感知;GVI因最迅速直接地反映绿地总体特性与感官体验,对空间感知评价和活动行为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胡楠  王宇泓  李雄 《风景园林》2018,25(3):25-31
绿色校园建设是推进校园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教育开展的校园重要建设工作之一。校园绿地是校园环境营造与教育功能表现的重要载体,也是绿色校园建设的直接体现。在分析《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中对校园绿地建设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将校园绿地建设现状与指标要求进行对比。认为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建设在校园绿地总体规划、校园绿地营造、校园植物配置3个层面不仅满足指标要求,也形成了自身校园绿地建设特点,包括以植物观赏型绿地为基底、结合互动参与型与科教示范型绿地的建设体系,与科教场所相得益彰、与生活空间相互渗透、与实习基地相辅相成的3种特色绿地营造形式,以及植物与地形、道路结合形成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空间。通过以上研究,希望对当前绿色校园视角下的校园绿地建设提供借鉴,同时提出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未来的建设愿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嘉维 《华中建筑》2020,38(3):46-48
传统采光评价指标主要有静态和动态两类评价体系组成,静态体系以采光系数为代表,动态体系则以全自然采光百分比和有效天然采光照度百分比为代表,这两个评价体系基于以水平面为主传统办公模式可以进行采光性能测试评价,然而现代办公模式下大量使用计算机以后,使用者对于天然采光的要求也将发生了很大改变,该文试图从人眼视觉角度出发,对办公人员基于大量使用计算机屏幕这一背景下进行充分调研及数据搜集,探索出了一套以亮度指标为基准的新型采光舒适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绿化指标是评价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时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对环境重视程度的一个反映,能够有效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其中,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三大指标因其直观性和统计方面的易操作性,目前被广泛使用和认可。简述了中国现行园林绿化指标的发展及现状,结合工作经验对现行指标中存在的口径不一,指标不客观,数据有失科学性、严肃性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就城市园林绿化应把控的核心和重点指标从指标选定、统计方法、评价标准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应尽快统一绿地指标的统计口径;增加"人均游憩绿地面积"作为辅助指标以便于构建内外一体的游憩绿地体系;统一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的计算方式以促进公园绿地的均好性布局水平等园林绿化指标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3)
居住小区景观的绿化设计主要是指居住小区内的绿地或植被等绿色景观设计。居住小区的绿地是供人们观赏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具有调节温度、湿度和改善微气候环境等实用功能。因此,居住小区绿化配置应该从生态的角度进行设计,以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等学科为基础,应用群落式绿化模式,选取和开发乡土树种,创造既满足生态需求又满足审美和精神需求的生态型绿色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或户外空间进行评价,适用于公共空间、公园绿地等方面的评估。使用后评价(POE)能以老年人的视角评估慢行空间及设施的使用情况,并为其适老化更新提供相关依据。文章以POE为主要研究理论,结合使用者行为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场地考察法对居住区慢行空间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了适老化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绿色空间从数量化 发展向质量化发展的模式转变,其效能评 估及优化亟需有针对性的数据库的建设与 应用。同济大学数字景观实验室通过跨学 科的合作平台,结合公园绿地、街旁绿地、 立体绿化的效能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绿色空 间信息数据库,并开展了其在高密度环境中 的效能评估与分析尝试。  相似文献   

13.
王洪羿  张玲  周博 《建筑技艺》2020,26(8):115-117
当前老年人居环境与行为学研究多局限于老年人的动态行为活动分析,而研究视角及内容应该进一步向老年人的静态空间定位等问题拓展创新。老年人静态空间定位反映了建筑空间环境对老年人停留场所、身体朝向与定位选择的影响状况,老年人也会通过静态空间定位对所在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认知体验与控制。围绕影响老年人静态空间定位的物理规定要因、行为活动要因、空间位置要因三个层面对机构型养老建筑展开实证调查,分析老年人静态空间定位的类型、场所分布与视角关系等特征,进而提出满足老年人静态空间定位特征的空间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绿视率为城市公园环境评估的重要指标,其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效应有待深入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及优化提供参考。基于城市公园实景影像,通过VR技术、利用POMS量表与语义分析量表评分作为心理评估指标,皮电信号值作为生理评估指标,探究基于绿视率的城市公园环境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绿色空间静态VR体验能使个体精神放松,增加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2)在实验条件下(绿视率范围10%~66%),随着场景绿视率的增加,个体心理、生理恢复愈加显著;(3)当环境绿视率低于35%时,其对个体的身心恢复受多因素协同影响,如水体面积、空间开敞度、硬质场地面积等;当绿视率值高于35%时,绿视率为环境对个体身心影响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与其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且严重依赖绿地自身及周边建成环境。针对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可达性分析的局限性,从可达性和吸引力双重视角出发,结合大连市老年人绿地活动调查数据,深入探究建成环境与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的统计学关联性。研究发现:与空间临近性相比,绿地实际可达性对老年人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不同绿地类型影响老年人的使用频率,社区公园和游园是高频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高品质的绿地环境、与居住用地相混合、临近生活性街道,以及周边多样化网点布局,均可正向调节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为营造老年友好型绿地,从空间配置、场所塑造、路径可达和功能诱发4个方面,提出结构化的建成环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绿色城市设计兴起的背景下,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作为城市空间精细化感知品质的指征日益受到重视。探索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与现行规划管控所使用的鸟瞰视角绿化覆盖率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绿化覆盖率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街道绿视率水平,旨在为将街道绿视率指标纳入绿色城市设计导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街景大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运用深度学习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定性的四象限分析、定量的逻辑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索中国8个城市的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情况。【结果】发现一线、新一线城市的街道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往往具有一致性,而二线城市大概率不一致。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除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受经济水平的显著正向影响;街道绿视率除受绿化覆盖率和经济水平的正向影响,还受街块面积的负向影响。【结论】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并非必然,有必要将街道绿视率作为导控要素纳入绿色城市设计中进行分析。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以及街道绿视率指标自身的高低并不单纯由自然气候条件决定,适度的财政投入能有效提升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小街密路的城市形态特征则能有效提升街道绿视率。  相似文献   

17.
干靓  杨伟光  王兰 《风景园林》2020,27(4):95-100
基于文献梳理,从减少健康风险暴露、促进健康行为活动和提高心理恢复能力3方面讨论城市绿地与公共健康关联的基本路径,针对不同健康影响路径归纳总结分布格局特征、周边联系特征、内部环境特征3类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和实证变量指标,分析各项空间特征的健康促进效益。从规划设计实践需求角度提出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权衡主导风险影响、构建高线指标要求、深化微观促进机制、优化指标度量视角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为健康导向的绿地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推进健康绿地循证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个体建成环境暴露对健康的影响 是健康城市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对于建 成环境暴露的测度方法,近年相关研究多用 GIS数据测度建成环境特征,基于5D理论指 标来衡量建成环境暴露情况,以居住地附近 作为个体全天建成环境暴露的测度范围。现 有方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暴露的测 度指标和测度数据方面,较少关注影像数据 评估所能反映的人本尺度建成环境特征;二 是暴露的测度空间方面,由于较少考虑人的 移动性而存在显著的暴露估计误差。而基于 影像数据的建成环境暴露研究还没有考虑 人的移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成环 境暴露测度可用的工具方法越来越丰富,呼 吁今后的建成环境暴露研究中,在测度数据上关注可反映人本尺度建成环境品质的影像数据,在测度范围上考虑个体的移动性。提出基于 个体移动性和影像数据的两种建成环境暴露测度方法,一是通过个体时空轨迹叠加街景图片 空间分布底图,二是通过个体佩戴穿戴相机的方法测度建成环境暴露。建成环境暴露测度新方 法的将助力健康城市新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体系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是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已经获得了明确的法定地位,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评估理念、评估对象和评估技术3个维度,构建立体的实施评估方法体系,对中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众多方法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和分类总结。评估理念维度的方法分为静态评估方法和动态评估方法,评估对象维度的方法分为实施结果评估方法和实施过程评估方法,评估技术维度的方法分为定量评估方法和定性评估方法。通过分类综述,认为静态分析与动态监测、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定量和定性不同维度方法的结合与交互使用,更为多元复合的方法体系的发展是全面、客观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小月  杨东峰 《规划师》2022,38(1):56-63
文章针对绿地建成环境与老年使用者间交互影响的复杂性和嵌套性难题,从组态视角出发,构建了定量统计和定性比较相结合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基于大连市绿地环境数据,在识别核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条件变量的案例比较研究,探寻支持老年人开展高水平绿地活动的环境要素集合.最后,针对大连市绿地建成环境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绿地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