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升城市高密度地区绿色碳汇效能是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反映城市高密度地区空间和人口特征以及绿地发展特征为基础,构建城市高密度地区绿色碳汇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上海市黄浦区为研究空间范畴,以城市公共空间的绿地为具体评价对象,进行中微观层面的深化实证研究。最后,通过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城市绿色碳汇效能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汪辉  任静  赵康兵 《中国园林》2020,36(2):48-52
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绿色发展理念趋于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也引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模式必然要从高速化的发展转向高质量化发展。融合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绿色绿地"的概念,即在绿地建设与维护的全寿命周期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节约型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及低碳要求为基本原则,以提升动态适应性及韧性为发展愿景,在绿色管控的方式下保护、营造、修复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打造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绿地。从人、生态系统、生境、地域、城市韧性5个维度阐述了"绿色绿地"的内涵,通过"绿色绿地"与"生态绿地""低碳绿地""节约型绿地"等相关绿地概念的辨析,总结了"绿色绿地"的生态性、节约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初步提出了"绿色绿地"评估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绿色绿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居住区绿地结构分析和生态效能评价为切入点,借助Fragstats、CITY green等软件分析不同居住区绿地结构与生态效能的特点与差异及绿地结构与生态效能的相关性,为居住区绿地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居住区绿地生态效能同绿化覆盖率、三层盖度和、最大斑块面积指数、乔灌草绿地比例、绿地斑块连接度、平均绿地斑块面积呈现正相关性;与景观破碎化程度、绿地斑块平均最近距离呈负相关;并且,良好的树种构成与种植结构有助于提高绿地生态效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城市更新运动的开展,废弃地、闲置地等存量空间向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变被认为是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此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绿色绅士化为城市建设带来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逐渐成为全球学者关注的课题。文章围绕新建绿地引发的绅士化现象,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12—2023年的50篇国外文献进行分析,从绿色绅士化的表征、形成机制、影响绿色绅士化程度的绿地特征及应对策略4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因地制宜提出未来我国绿色绅士化研究应关注的问题,为我国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及其周边地段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胡楠  王宇泓  李雄 《风景园林》2018,25(3):25-31
绿色校园建设是推进校园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教育开展的校园重要建设工作之一。校园绿地是校园环境营造与教育功能表现的重要载体,也是绿色校园建设的直接体现。在分析《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中对校园绿地建设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将校园绿地建设现状与指标要求进行对比。认为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建设在校园绿地总体规划、校园绿地营造、校园植物配置3个层面不仅满足指标要求,也形成了自身校园绿地建设特点,包括以植物观赏型绿地为基底、结合互动参与型与科教示范型绿地的建设体系,与科教场所相得益彰、与生活空间相互渗透、与实习基地相辅相成的3种特色绿地营造形式,以及植物与地形、道路结合形成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空间。通过以上研究,希望对当前绿色校园视角下的校园绿地建设提供借鉴,同时提出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未来的建设愿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云才  杨眉 《住宅科技》2013,(11):37-39
高密度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群发展的重要特征.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等几个最重要的城镇群地区,正面临进一步巨型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这种高密度特征带来了各个层面的空间问题,环境与生态已严重透支,必须通过提高综合承载力以适应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需求.空间效能优化是促进高密度地区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绿地生态效能优化是空间效能优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分析绿地生态效能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总结高密度语境下绿地生态效能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准确实时的城市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是绿地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但实际却面临空间信息延误、绿地属性信息缺失的难题,严重制约了绿地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在分析城市绿地空间和结构的特点之上,基于GIS提出了一套城市绿地资源空属一体化信息库构建和维护的实用方法。研究基于GIS建立了一套空间信息获取和校核的方法流程,包括基于遥感的绿色信息提取方法、空间信息核准的校核单元、核准内容、核准方法等;提出了基于绿地分类的属性数据库构建的方法流程,包括数据库字段设计和调查方法等。该空属一体化的建库和维护方法能够为各地园林绿化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实用的方法支撑,可以有效解决由于信息更新滞后带来的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夭折"问题。  相似文献   

8.
绿色屋顶与下凹式绿地串联对洪峰的削减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考察绿色屋顶与下凹式绿地这两种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的雨洪控制效果,对二者的产汇流模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InfoWorks CS软件建立了天津某大学生活区的雨水系统排洪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降雨频率、两种排洪模式下二者对城市雨洪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屋面与绿地各自排洪(屋顶径流不接入绿地)时,将不透水平屋面改为绿色屋顶、平式绿地改为下凹式绿地后,洪峰流量的降低幅度高达41.1%,径流系数降低至0.279,降低幅度高达49.9%,峰现时刻有效延迟,显著降低了城市化开发对水文效应的影响;当绿色屋顶与下凹式绿地串联(绿色屋顶径流接入下凹式绿地)时,与二者各自排洪相比,削峰和滞留效果更加显著,且随着降雨频率的增大,串联的优势越加明显。可见,绿色屋顶与下凹式绿地串联使用能更大限度发挥这两种LID措施的削峰效应,实现低影响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对于公园绿地绩效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提高城市生态格局和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武汉市主要公园绿地资源目录》,结合2016年Google卫星遥感影像与实地调研,建设了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现状数据库,同时使用GIS软件对其空间布局特征完成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对武汉市总体公园绿地布局特征、绿地面积占比和人均绿地面积的研究得出若干发现。  相似文献   

10.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导致城市内绿地面积迅速减少,绿地所具有的拦截、渗透和存储降雨径流的滞蓄功能逐渐被削弱。城市内部绿地的滞蓄能力大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计算了绿地的滞蓄能力,并根据相关标准中50年一遇的降雨量评估了沈阳市绿地的滞蓄效能,得出绿地滞蓄能力对滞蓄效能有显著影响。然后分析了不同绿地滞蓄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剩余的滞蓄潜力。最终结合沈阳市绿地滞蓄潜力的空间格局提出了绿地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存量背景下高密度建成区“无缝插绿”的困境,对目前关注较少的非正式绿地的概念、类型、价值和更新设计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对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的63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非正式绿地具有无人管理及覆盖自发生长植被的特征,可分为面状、线性及点状绿地,具有增强绿色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绿地公平性、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营造居民安全健康社区环境等重要价值,居民对非正式绿地喜好存在偏差,研究表明该偏差与受访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密切相关。非正式绿地是城市绿地(广义)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用地转变、低扰提质、界面融合三种更新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原理,结合绿色建筑小区的下垫面特征,开发了一种用于控制绿色建筑小区径流的阶梯式绿地。以完全水量平衡的方法为基础,分别提出了渗透型、半渗透型、非渗透型阶梯式绿地的设计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了该设施的运行维护原理,并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某绿色建筑小区进行了实际应用与验证,可为阶梯式绿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丽  刘子奕  麻欣瑶  卢山 《园林》2023,(4):125-134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范围内具有固碳作用的主要生态资源,具有不可或缺的生态价值,在缓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影响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碳汇效能的关键特征因子,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碳汇绩效,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共选取72个样地,对植物群落特征因子(落叶树种占比、平均径级、平均冠幅、平均固碳能力和样地密度)与碳汇效能之间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对植物群落碳汇效能的贡献能力相当;(2)当径级范围在10~20 cm时,平均径级对植物群落碳汇效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平均冠幅对植物群落碳汇效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平均固碳能力对植物群落碳汇效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植物群落中高碳汇树种的比例越高,碳汇效能越高;(5)群落密度虽然是实现高碳汇效能的基础条件,对碳汇效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具备高密度,并不一定具备高碳汇效能,低密度植物群落通过合理配置也能具备高碳汇效能。最后提出了城市公园绿地高碳汇植物群落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后续城市公园绿地碳汇能力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提升城市绿地碳汇对中国206...  相似文献   

14.
结合乌鲁木齐市绿地信息数据库建设,阐述了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和航空摄影资料,进行绿地实地调查的城市绿地调查的技术与方法,并探讨了基于GIS平台建立城市绿地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多研究已表明,工作场所的绿色环境对员工身心 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当前传统的以绿地率等为核心 指标的静态绿地评估和规划方法,难以有效评估个体移动视角 下的绿化暴露水平。在此背景下,基于使用者在工作场所周边 日常绿地使用行为及其动态绿化暴露的量化分析,探索动态、 实时的绿化暴露计算方法,挖掘静态绿化暴露量指标对不同主 观行为特征的绿地使用者动态绿化暴露量的影响差异。结果显 示,处在高度绿色环境工作场所的人也会保持更高的动态绿色 接触,除此之外其每日总体动态绿化暴露量水平高低不仅受到 静态绿色环境(绿地可达性、可获得性和可视性)的限制,同时 也受到使用者绿地使用行为目的和出行时段偏好的影响。研究 结果探索了基于使用者个体行为视角的绿化暴露量测算方法, 为进行人本尺度下城市绿地的评估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肇嘉浜路进入式中心绿地宁静的都市绿色港湾襄阳路服饰市场绿地上海体育场绿地景观衡山路休闲街一景聂耳绿蛐漕溪北路新建街头小游园美罗城侧旁绿地蕴含浓郁的都市文明——美罗城前绿地 时尚与自然的交融——太平洋广场绿地徐家汇传承历史文脉演绎绿色文明@陈奕 @刘天池  相似文献   

17.
黄宇飞  曾昱璇  孙迪  章莉  陈艳 《园林》2023,(4):76-85
全面梳理绿地研究中大数据的应用情况,为深入开展绿地系统的科学研究提供经验与技术支持。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20年应用大数据中绿地研究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图谱分析,梳理绿地研究中大数据类型及研究热点,总结其分析方法和研究特点,探讨未来研究方向。结果显示,绿地研究中大数据分为3大类9小类,数据有效反映了绿地游人行为、游人体验以及城市空间信息。基于这些数据信息重点开展绿地使用及管理、绿地布局、绿地健康作用、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以及绿地景观偏好等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的引入有效推动了绿地多维量化研究,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为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李相鈗 《城乡建设》2009,(10):77-78
一、水原市公园绿地的概念 以建设绿色城市为目标,水原市正在有系统地进行公园绿地建设管理,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促进市民情操涵养的培养。以低碳排放、绿色成长为基础,为建设所有人都愿意在此生活的清洁环境绿色城市,水原市正在构筑民间、官方、学界共同努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绿地体系,大力推进动植物自由栖息生活的公园化事业。  相似文献   

19.
陈烨  杨冰慧 《中国园林》2023,39(4):91-96
15min生活圈能够提升老年人群健康安全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群与城市绿地的连接既依赖道路体系,又面临空气污染隐患。基于大数据与ArcGIS平台,从绿地可达性视角展开对南京市中心城区“绿-居-人”体系的空间分布研究。从健康出行视角综合判断绿地规划、可达便利与老年人群的呼吸健康。研究发现如下。1)老城区中5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4.23%)高于新城区(2.86%),1997年及之前的老旧小区面积占比高达64%。2)老城区有67%的居住区在绿地15min步行范围内,是新城区的2倍多。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绿地对老年人群的服务效能逐级降低。3)老城区绿地受到的道路空气污染压力约为新城区的2倍。可达性高的绿地,所受道路污染源影响也更大。主干道对绿地空气污染压力的源头供给占40%,对绿地可达性的支持达33%。提倡为老年人群出行构建健康绿色路网,满足绿地15min可达和低空气污染。研究成果对城市更新中统筹绿地、路网、居住区布局,优化生活圈适老化环境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5,(Z2)
"绿地+"理念借鉴"互联网+"关于跨界融合的思想,促进绿地建设与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深度融合,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道、生态维育等的复合发展。文章基于"绿地+"理念,重点分析了防城港市绿地生态格局,进行了绿地系统结构规划、绿地分类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构建了防城港市绿地生态系统新格局,并确定了实施与保障措施,以期能为其他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