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钐、铕、钆分离是综合利用稀土的关键。环烷酸还原萃取制成高纯氧化铕研究成功所得到的钐、钆富集物,需进一步回收,以充分发挥环烷酸还原萃取制取纯铕的优越性。本研究以上述钐、钆富集物为原料、用氨化P_(507)在盐酸体系中萃取分离钐钆,获得大于99.5%Sm_2O_3和99%Gd_2O_3产品,收率98%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Cl—P_(507)萃淋树脂分析测定钐铕钆中各元素含量,快速价廉,可用于稀土分组分离的中间控制和产品自检。本文研究了淋洗酸度、温度、流动相速及料液中其它稀土元素含量对分析计价元素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方混合轻稀土矿占比2%的中重稀土,研究铝含量、溶液浓度、沉淀方式等对钐铕钆碳酸盐的晶核形成及长大过程的影响。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稀土浓度200g/L、铝含量0.018g/L的钐铕钆溶液加入50%晶种、正液沉淀。沉淀由Sm2(CO3)3·2.85H2O、Eu2(CO3)3·3H2O、Gd2(CO3)3·3H2O组成的非晶型钐铕钆碳酸盐,铝含量低于0.02g/L可消除铝水解的影响,得到的钐铕钆碳酸盐晶粒尺寸大、晶化程度高,易于过滤。  相似文献   

4.
在P_(507)(煤油)/盐酸体系中,测定了三价钐、铕、钆及二价铕的分配比。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分配比略有增加;在不太低的稀土浓度范围内,分配比随水相起始浓度增大而减小;酸度是影响分配比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logD随pH直线上升。斜率近似为稀土离子的价数。三价稀土离子与二价铕的分离系数达10~4~10~5。  相似文献   

5.
曾清 《稀土》2000,21(6):30-32
本文研究了以P507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在盐酸介质中对钐铕钆连续分离工艺流程[1]。在分离过程中,采用了“三出口”技术富集氧化铕[2、3、4],三出口位置是由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快速测定铕的含量确定其出口位置,该方法简便、快捷,为钐铕钆分离及时反馈槽体内铕的变化,根据该数据调整工艺参数,确保槽体正常运转,稳定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用CL-P204萃淋树脂作为萃取床对氧化衫中轻重稀土尤其是钕、铕的分离进行了盐酸浓度、稀土负载量和温度的影响试验。当柱径为20毫米、长径比为49、稀土载量为饱和量的0.87%、温度为40℃时,用1N盐酸溶液淋洗,使钕-钐和钐-铕获得了满意的分离。试验了富集样中钐含量以及非稀土硅、钙、铝和铁对谱线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色谱分离-控制气氛光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钐中从镧到铒和钇等杂质的分析方法。各被测元素的测定回收率为74~105%。测定下限达0.0n~0.nppm。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7%。本方法可满足99.999%纯度氧化钐中+一种稀土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寻乌稀土公司引进安徽冶金研究所P_(507)还原萃取一步提取荧光级氧化铕新工艺,投资60万元,建成一条年产1000公斤荧光级氧化铕生产线。经过三个月的调试,各项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锌柱代替经典的锌汞齐法还原Eu~(3+)为Eu~(2+)的各种条件(如锌粒粒度的大小,还原时的酸度、流速,洗脱液及其用量等),然后用FeCl_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Eu~(2+)以测定铕的含量。用此法测定了钐、铕、钆富集物以及由稀土离子矿所提取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中的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高纯稀土氧化物中钴的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pH3左右,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络合钴,MIBK萃取分离,有机相与水相之比1∶6时,萃取率最高,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钐和氧化铕中钴。主要共存离子不干扰,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0%和9.3%,氧化钐和氧化铕中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100%和95%~108%。  相似文献   

10.
《稀土》1983,(1)
我公司生产的荧光级氧化铕,八一年获省局优质产品和八二年获国家有色总局优质产品称号。 本产品是用氯化稀土液为原料,经P204萃取得钐、铕、钆富集物,再采用锌粉还原,硫酸亚铕自沉淀——硫酸共沉淀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计委立项、甘肃省计委组织实施、甘肃稀土集团公司投资 4 830万元建设的我国第一条高纯氧化铕产化示范工程项目 ,2 0 0 2年 8月下旬通过了甘肃省有关部门和专家组织的竣工验收。该项目是国家计委授牌的百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之一 ,工艺采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甘肃稀土集团公司联合开发的“铕 (Ⅲ )膜电解还原”技术 ,可年新增高纯氧化铕 (99 999%~ 99 99999% ) 15t ,99 9%以上的氧化钐 65 3t ,填补了国内这一档次产品的生产空白首条高纯氧化铕项目告竣…  相似文献   

12.
被国家计委列为重点技改工程项目的甘肃稀土集团高纯氧化铕产业化示范项目近日正式通过了甘肃省计委验收。该项目采用“铕 (Ⅲ )膜电解还原”技术 ,工艺新颖、实用 ,用廉价的膜电解还原及特殊氧化工艺 ,替代成本高、引入杂质多的锌还原—双氧水氧化工艺 ,而且独创了一套操作简单、产品品级达到超高纯的氧化铕生产高纯化新技术。其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实施后 ,新增高纯氧化铕 15t/年 ,99 9%以上的氧化钐 6 5 3t/年。甘肃稀土集团高纯氧化铕项目通过验收@刘扬  相似文献   

13.
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纯氧化钐中十四个稀土元素已有报导,检测限仅达ΣRxOy 0.045%,不能满足高纯氧化钐产品的分析。化学光谱法可大大降低检测限,目前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而选用可靠并有效的化学分离和浓缩方法是建立化学光谱分析方法的关键。本方法采用北京五所合成的P_(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以0.25N盐酸为淋洗液,反相色层法分离和浓缩高纯氧化钐中十四个稀土杂质元素,所得氧化物经光谱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P_(507)萃淋树脂与以α—羟基异丁酸为淋洗液—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的分离手段相比较,具有淋洗体积小、分离迅速快等优点。在同类产品中,P_(507)萃淋树脂与浸渍P_(507)硅球相比较,它具有萃取剂含量较高,饱和容量较大,萃取剂流失少,洗提峰形窄及后处理容易、省时等优点。它做为稀土分离的新试剂,已有研究报告发表。本方法浓缩倍数为35—100倍,合稀土氧化物的检测限均<5ppm,回收率70—130%,波动系数8—24%。  相似文献   

14.
《稀土》1974,(1)
本文探讨了用示踪原子法在NH_4SCN—HCL体系中以P_(350)为萃取剂、以锌粉为还原剂、从Sm、Eu、Gd富集物中萃取Sm、Gd从而使Eu得到分离的一些基本条件。初步讨论了萃合反应及萃合物的组成,在一些条件下它可能是R~( )(SCN~-)_3·2P_(350)。讨论了影响提高Eu收率的主要因素及其矛盾地位依条件的变化。在某些条件下,单级萃取铕的收率在86.6%~95.57%之间;铕可以富集到3.8~6.7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P204为萃取剂,同时建立外回流萃取技术及采用“一分三”萃取分离技术,形成了一套新的钐铕钇萃取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从定义上讲稀土市场不仅包括稀土元素,还包括钇。它们可以被进一步分为一个大的轻稀土组(占稀土消费总重量的95%),这个组主要由铈与镧组成,另外一个小的组(单位重量具有相对更高的价值)由高纯稀土氧化物或元素如钇、铕、钐,钕等组成。CRA估计西方世界1986年的稀土和钇  相似文献   

17.
Naval 研究实验室的 T.Donohue 成功地应用了在紫外区域内有效的激光■从水溶液分离稀土。激光■籍光化作用还原铕,然后铕同硫酸盐离子形成相对地不溶的盐并且能容易地被回收、Danohue 相信这种方法也可使用于钐、镱及铜类元素。  相似文献   

18.
随稀土市场销售总量的稳定,世界混合稀土生产量基本稳定,新用途的开拓,促使市场销售略有上升(主要指中重稀土),尤其是市场紧俏的钇、铕、钐、铽、钕等单一稀土消量增长率达15%以上。如日本总耗量由1982年的2572吨,增加到1985年的4840吨,增长88%,其中钐消费量增长3倍,氧化钇和氧化铕增长130%。由于市场60%以上的催化剂,冶金用量受到影响,新的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详尽的介绍了P_(204)萃取分离中钇富铕型稀土的~α二段分馏萃取和一段半逆流反萃相结合的分组”新流程及其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晶型钐、铕、钆、铽碳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了钐、铕、钆、铽晶型碳酸盐,并对其进行了化学组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确定其化合物组成为RE_2(CO_3)_3·xH_2O,(RE=Sm、Eu、Gd、Tb、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