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斯是气态地质体,是地质成因的产物,地质构造和含煤地层的历史演化控制了煤层瓦斯的生成条件和保存条件。文章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郭二庄矿瓦斯地质特征,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及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初步总结了煤层瓦斯地质规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目前的低瓦斯矿井极可能升级为高瓦斯矿井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对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矿井生产揭露的、预测的瓦斯地质资料和地质勘探资料,研究了平朔矿区某矿的瓦斯地质规律;综合分析了煤层埋深、构造演化、地质构造、煤变质程度等对矿井煤层瓦斯赋存情况的影响;得出了煤层埋深是该矿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瓦斯含量具有随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在研究阜康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基础上,结合大量瓦斯地质资料、瓦斯测试参数,分析了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和赋存规律,并指出发生瓦斯突出的主要原因是成层发育的构造煤和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4.
该文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区域构造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总结了十矿戊组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邻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影响因素,找出了同一煤层突出危险性差异的地质控制因素,为矿井采取针对性的瓦斯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对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云盖山煤矿二矿瓦斯地质特征,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及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指出了煤层瓦斯和构造煤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同时指出该矿深部含高能瓦斯的构造煤发育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目前的低瓦斯矿井极可能升级为高瓦斯矿井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对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云煤一矿区域构造特征和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以及矿井瓦斯地质特征和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因素,同时指出该矿深部含高能瓦斯的构造煤发育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对该矿深部的瓦斯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子垭南井瓦斯地质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和区域构造演化理论,研究了李子垭南井所在的华蓥山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李子垭南井大量的瓦斯地质资料和瓦斯测试参数,分析了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赋存规律,并指出成层发育的构造煤和地质构造是造成发生瓦斯突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郭寿松 《煤炭工程》2014,46(2):89-91
在收集整理乌兰煤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井田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态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2号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等参数,得出了矿井2号瓦斯地质规律;同时,对矿井2号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区域预测。研究表明,断裂构造引起的构造煤变化和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乌兰煤矿2号煤层瓦斯赋存和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依据龙山矿实际瓦斯地质资料,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特征和矿井瓦斯涌出特征,并分析了地质构造、埋深和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对该矿瓦斯防治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平煤四矿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明  钟福平 《煤炭技术》2015,34(6):128-130
为研究平煤四矿瓦斯地质规律,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大量瓦斯地质资料研究了矿区、矿井地质构造。分析井田内断裂构造、顶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构造煤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梁山南矿是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该矿井实测的瓦斯地质资料为依据,运用瓦斯地质和构造演化理论,研究了区域和井田构造控制特征.统计分析了该矿突出资料,认为该矿突出类型主要以中小型突出和倾出为主;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突出强度增大;突出大多发生在石门和工作面平巷;断层影响带是突出点易发区域;K1及K1o煤突出严重;矿井西翼煤层突出危险性较大.通过分析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煤厚及其变化、软分层、地质构造等因素对该矿突出的影响,认为断层构造和煤层厚度及其变化程度为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2.
双鸭山煤田东部矿井包括七星矿、双阳矿和新安矿,通过对矿井地质勘探期间和实际开采中瓦斯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东部矿井8#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均有很强的瓦斯地质规律性。矿井地质构造和岩浆侵入作用是矿井瓦斯分区、分带的主要地质因素,为深入研究矿井瓦斯赋存规律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地质控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以平顶山矿区八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构造对区域、矿区和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三级构造对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特征。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将平顶山矿区划分为东西2个瓦斯赋存单元,瓦斯赋存以李口向斜呈轴对称分布;井田构造控制着矿井突出煤层的瓦斯赋存和构造煤分布,造成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呈条带分布,合理划分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4.
在对井田瓦斯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演化、地质构造、煤系地层岩性及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演化是影响区域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在井田内,煤层埋深是影响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地质构造、煤系地层岩性是影响瓦斯赋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永法  唐振伟 《中州煤炭》2010,(2):83-85,90
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从煤田区域构造、矿井地质构造、构造煤、煤层埋深、围岩特征等地质角度分析研究鹤煤六矿煤层瓦斯赋存、涌出及煤与瓦斯突出的自然规律,通过掌握这一规律,为瓦斯预测预报及瓦斯灾害技术防范提供依据,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及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收集整理马泰壕煤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井田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态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3-1煤层瓦斯含量等参数,得出了矿井3-1煤层瓦斯地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马泰壕煤矿3-1煤层瓦斯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青龙矿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演化对瓦斯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防和防止青龙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在系统整理、分析青龙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探讨了青龙矿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演化特征,阐述了矿井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作用,并对瓦斯突出危险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青龙矿构造定型于燕山期,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逆断层发育,瓦斯含量较高,各煤层瓦斯含量几乎都大于10 m3/t;结合煤层埋深和构造煤分布规律分析认为井田西南部构造复杂区为瓦斯突出危险区,东部(浅部)为瓦斯突出威胁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淮南煤田地质构造演化背景、朱集矿井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从瓦斯地质角度出发,根据其构造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瓦斯地质单元,自西向东分别为西部紧密背向斜区、宽缓背斜Ⅰ区、宽缓背斜Ⅱ区、东部单斜构造区,并结合矿井实测瓦斯数据进行验证,对划分的4个瓦斯地质单元内瓦斯地质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朱集煤矿13-1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19.
龙山矿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山矿是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矿共发生过111次突出,依据实际瓦斯地质资料,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研究了区域、矿区和井田构造控制特征,对突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了龙山矿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并分析了褶皱、断层、顶底板岩性和构造煤等地质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与控制,认为褶皱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有重要影响,而断层构造和煤层顶板岩性控制着突出的发生和分布规律,为主控因素,为有的放矢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磴槽煤矿瓦斯地质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和区域地质演化理论,研究了磴槽煤矿所在的登封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并结合磴槽煤矿的大量瓦斯地质资料和瓦斯测试参数,分析了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赋存规律.受豫西滑动构造的影响,磴槽煤矿二1煤层成层发育构造煤,构造煤的放散初速度高、比表面积高、强度低、透气性低,这造成了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值达不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的临界值,因而导致瓦斯突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