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冲锋 《电信科学》2005,21(8):23-26
在IPv6网络上如何开展业务是目前互联网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IPv6支持业务的基本能力和IPv6业务的发展现状,然后从下一代网络的角度探讨了IPv6协议和上层业务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运营商在业务系统中逐渐部署IPv6协议的三种演进思路,即升级现有业务系统逐渐支持IPv6协议,实现不同网络层协议上的业务系统之间的互通,直接建设支持IPV4/IPv6的双栈业务系统,从而实现业务系统向IPv6方向的演进。  相似文献   

2.
IPv4 and IPv6 will coexist for many year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IPv4-based Internet to an IPv6-based Internet.DHTLayer,a novel IPv4/IPv6 transition mechanism based on 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It can fully support IPv4 and IPv6 inter-operation.DHTLayer employs a DHT overlay to maintain the rou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IPv4 and IPv6.It decouples path selection from packet delivery.In DHTLayer,the Looking-Up Route Path is responsible for selecting paths,...  相似文献   

3.
IPv6过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6已被确定为下一代互联网所使用的协议,现有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问题正成为研究热点.由于现有使用IPv4的互联网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如何保护现有投资,使网络平稳过渡到IPv6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对IPv6过渡中的研究问题进行了综述,总结了IPv6过渡中使用的基本技术,对不同过渡场景下IPv6过渡技术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过渡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别从网络拓扑和协议层次角度对IPv6过渡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全球IPv4地址已经耗尽,IPv6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IPv4到IPv6过渡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如何使用各种过渡技术在现有IPv4网络设备资源下进行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平滑过渡已成为当代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因此提出了城域网宽带拨号用户IPv4到IPv6过渡方案,即以双协议栈为基础技术,同时采用6to4/ISATAP Tunnel。并且在此环境下运行WWW、FTP、Http、DNS等网络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5.
由于IPv4地址的短缺,未来网络将向下一代IPv6网络过渡,并且由于IPv4与IPv6的差异,使得这两个网络之间无法互相通信。为在过渡期间,用户能够同时享受IPv4与IPv6两个网络的服务,运营商必须使用IPv4/IPv6网络过渡技术,以达到平滑过渡的目的。文章讨论在教育网中如何通过IPv4/IPv6协议转换技术使IDC机房从IPv4网络平滑过渡到IPv6网络的一个通信场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IPv4向IPv6过渡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IPv4的设计缺陷,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了新一代Internet协议IPv6,但由于IPv4与IPv6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存在众多基于IPv4协议的网络及应用,因此,要用新的IPv6代替旧的IPv4只能采用逐步演进的办法,文章就现存的过渡策略做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面向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春胜  杨家海  陈煜 《电信科学》2004,20(10):37-41
大量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对网络的管理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由于IPv6地址结构、空间的巨大变化以及一些新的协议特性的引入,原有IPv4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对IPv6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从体系结构和管理技术上进行新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管理面临的问题,综述了IPv6网络管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本课题组开发的一个IPv4/IPv6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并深入分析了过渡时期的网络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曾井泉  刘镇 《通信技术》2009,42(3):132-134
IPv6是IP协议的新版本,它最终会取代IPv4成为未来互联网的核心网络协议,然而,过渡时会有一段IPv4与IPv6共存时期。由IETF定义,SIP已成为多媒体通信的最重要技术之一。文中在分析SIP机制和常见的IPv4向IPv6过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协议栈与TURN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蔡晓宇 《电子工程师》2008,34(12):32-36
随着Internet数据业务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Ipv4的Internet已不适应当前应用需求。Ipv6作为一种新型的Internet协议,克服了现有标准Ipv4在地址匮乏、路由表过于庞大和服务安全等方面的不足,Ipv6即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标准并且为未来移动通信提供重要支持。文中概括介绍了IPv6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如何实现IPv4到IPv6的过渡,并且讨论了IPv6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IPv4已经逐渐不能适应这种高速发展的要求,IPv6呼之欲出。通过对比分析IPv4和IPv6得出:经过一个较长的IPv4和IPv6共存的时期,IPv6最终会完全取代IPv4在互连网上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互联网现状的研究,阐述了在边缘网络中实现IPv4向IPv6转化的主要过渡技术,对边缘网络4over6进行了要素研究和分析,并介绍了边缘网络4over6标准化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IPv6将解决制约我国通信业发展的瓶颈,推动我国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的步伐。但是,发展IPv6是一个演进过程,IPv4和IPv6将长期共存。首先提出我国发展IPv6可从网络边缘介入的基本策略,并描绘了发展IPv6分3阶段实施的整体目标。在分析从IPv4向IPv6演进的技术选项后,给出了我国发展IPv6的基础思路。  相似文献   

13.
Because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network technology, Internet usage has become widespread. It allows users with sensing devices to obtain medical data for healthcare, such as physiological signals, voice, and video streams from telemedicine systems, and to send the healthcare data to back-end database systems, creating a ubiquitous healthcare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environment requires a widespread and suitable network.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s the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 that will be the protocol of future networks; it improves many shortcomings of IPv4.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IPv6/IPv4 U-home-care test system and analyze the network's parameters though a series of tests by adjusting network parameters to find the optimal design for applications in the IPv6/IPv4 U-home-care service so as to assure good performance and high quality.  相似文献   

14.
IPv6网络管理与运营支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要真正实现下代网络的可运营。必须建设相应的IPv6网络管理和运营支撑系统。在标准没有正式形成,网络设备接口不完善的现实情况下,文章提出了建设网络层网管系统的方案,以此实现对多厂商设备组网的综合管理,包括对全网资源、拓扑的管理,对网络端到端性能的管理,对网络故障的管理,对客户业务等级协议(SLA)的管理。考虑到虽然网管系统将最终实现纯IPv6网络的管理,但目前还要兼顾对lPv4相关设备的管理,因此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等方式来实现系统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5.
随着IPv4地址耗尽临近,全球对待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更加务实。基于对IPv6网络设备、终端、软件、应用以及网络运营等多个环节的分析,对中国IPv6产业链的成熟度进行了判断总结。在此基础上,还对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演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现在广泛使用的32位IP地址面临被用完的威胁,为此IETF 提出了下一代因特网协议(IPng)即IPv6,用来取代IPv4。本文介绍了IPv4/IPv6过渡技术的机制及过程,对各种IPV4/IPV6过渡技术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探讨了这些过渡机制安全方面的优劣、使用中的限制、应用方式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过渡过程中将出现两种网络协议将共同存在。研究了一种具有分层扫描策略的蠕虫——双栈蠕虫,该蠕虫利用多播扫描策略实现本地IPv6子网内主机的检测,利用IPv4随机地址扫描发现子网外的目标主机。通过在真实网络中进行传播测试和利用仿真程序模拟双栈蠕虫在大规模网络中的传播行为,发现双栈蠕虫可以在IPv4-IPv6双栈网络中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18.
IPv4/IPv6协议过渡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网络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使这一过渡尽可能地平滑,人们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几种主流的过渡机制,并就一个基于隧道代理的过渡方案给出其具体实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该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对现有IPv4网络向IPv6的升级,并保证了IPv6网络与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9.
随着IPv4地址的枯竭,IPv6技术以其充足的地址空间,良好的网络层次划分等技术优势,成为了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作为联系其互联网内两大基础性资源——域名及IP地址的纽带,域名系统在互联网由IPv4向IPv6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对于域名系统为适应IPv6网络所做出的改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分析.并针对IPv4向IPv6过渡阶段域名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域名系统的过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IPV6和物联网     
由于互联网IPv4地址即将用尽,IPv6协议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专家和研究者看成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与IPv4相比。IPv6具备了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可扩展性、更高效的网络传输、更好的安全管理架构和更好的移动支持。除了对传统互联网的网络容量和性能的升级。IPv6在物联网的路由、寻址以及物联网应用基础协议设计之初就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本文一方面将从IPv6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与IPv4的区别,并介绍IPv6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物联网需求的分析,着重介绍IPv6关键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如6LoWPAN,RPL和CoAP协议,以及IPv6在IETF相关工作组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