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08年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调查显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达400亿元,从业人口达33万人。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面向高效检索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关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空间信息往往包含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文本描述信息,这些信息之间通常相互联系.如何快速、全面检索和定位这些相关联的信息,是地理空间信息应用中的新需求.为提高地理空间数据检索和分析的性能,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高效检索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关联模型MSGCM.该模型通过提取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空间信息、语义描述信息、内容描述信息及其关联关系,构建特征要素图,并基于关联模式将多源地理空间对象融合到统一空间中.通过计算不同对象之间的关联强度,构建类似图的关联模型.为提高模型构建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索引的分块构建方法.与已有方式相比,MSGCM模型可以有效支持多源地理空间信息的关联,进而能够支持地理空间信息查询、分析及综合展现等多种地理空间应用.实验及分析表明,MSGCM可以有效提高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关联检索结果的多样性,并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理信息服务广泛应用,地理信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已成为服务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如何合理评价地理信息服务QoS是一个复杂问题。在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服务QoS研究成果基础上,以3种不同的视角对地理信息服务QoS进行分类;建立了一种可以扩展QoS属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根据需求定义新的评价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量化了QoS的主观评判因子,从而实现了从主观、客观角度全面综合地评价地理信息服务QoS。对地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的发展思路和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Agent结构的地理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全球分布的地理信息的需求使在Internet上的地理信息服务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了地理信息服务之后,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结构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型,最后结合GML讨论了系统的构建问题。该模型可以为Internet上分布式的地理信息服务提供灵活、可变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课程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认知的要求,又营造了符合现代信息意识的教学环境与氛围,有利于地理课程的教与学。实践证明,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是地理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主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地理信息传播模型在互联网虚拟计算环境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档数据库的全栈式地理信息传播模型。该模型以多粒度地理特征的映射规约分析计算和文档数据库的多版本并发控制为框架,用统一的内建域指定语言作为传播媒介描述载体,结合数据的运行时元编程和地理服务的REST风格部署,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动态开放式传播,证明非结构化地理空间数据的传播模型能满足逻辑语义和物理存储双重易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对文科综合中地理学科的要求主要是两项能力,一个是信息处理的能力,指图上信息、文字信息的处理能力;另一个是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二者往往又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必须注意、提高的。每幅图都提供了相应题目的“地图语言信息”,着重考查考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考查考生利用地图进行判断的能力,能够根据地图进行分析,得出地理事物时空、变化等特点;能够把地图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笔者用200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一…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崛起为地理信息更新检索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实时性强、成本低的优势。文中从实际出发,针对现有爬虫算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链接回溯的地理信息更新主题爬虫方法。首先,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找出一个网站中最有可能包含主题相关内容的链接方向;然后,回溯到这些链接后继续进行爬取,并通过地理信息变化要素知识库确定主题内容,从而优化爬取路径,减少低效率的爬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找出最有可能包含地理信息的链接方向,大幅提高主题爬取效率,在其他主题方向也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收集与处理研究机构,是与国际地理(?)合会下设的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委员会(主席为D.F.Marble)相对应的研究机构。该研究机构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以下问题:(1)地理信息的获取方法,例如遥感、自动统计信息收集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等数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机辅助下如何快速的对整景高分辨率SAR影像进行信息提取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将这一问题构建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考虑解决。在SAR影像中, 许多目标例如河流、湖泊、主要道路、街区和居民地等地理属性信息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 因此可将这些地理数据集作为先验信息存于数据库中, 在随后对SAR影像的信息处理中, 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地理索引调用相应的地理信息来指导信息提取过程, 从而加快整个系统的处理进度, 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Understanding user needs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usability of such information in diverse user context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user centre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products. There is relatively little existing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design and usability of information products in general.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earch approach based on 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people working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n a day to day basis, to establish a reference base of qualitative data on user needs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with respect to context of use. From this reference data nine key categorie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usability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limited existing research concerned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usability.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描述电力地理信息时数据格式的多样化,造成的数据间传递、展示的不便,基于IEC61968标准提出了使用GML规范的电力地理信息传输与共享。依照IEC61968提供的展示消息,使用Web Service进行GML数据的传输,并实现了在客户端接收后将GML转换格式,使得使用浏览器可以查看展示的电力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技术在空管系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作用也来越突出。Gmap(Google Maps)作为Google公司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产品,其产品强大功能和良好的开源性能为地理信息技术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开发平台,利用Gmap的地理信息技术在空管系统中的运用,实现空管数字化与地理信息的结合。从满足民航业务需求出发,描述了Gmap在空管系统中的运用,实现了空管系统与Gmap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结合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成果,充分利用鄱阳湖地形、水文、植被等要素信息,探讨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据库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设计开发鄱阳湖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鄱阳湖区域各类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展示、查询和专题分析,为各部门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鄱阳湖提供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公安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一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4):139-141,144
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和服务管理社会的工作职责以及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的工作特点决定了需要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本文阐述建设公安地理信息系统的思想,并对系统设计、功能作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7.
Disaster response systems are designed to facilitate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large amounts of heterogeneou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Mos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s) use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manipulate information efficiently. However, they suffer from interoperability issues because they need to expend significant effort mapping heterogeneou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which may have complicated structures, into relational data models, and vice versa.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is regarded as a standard for expressing, storing, and exchanging geospatial data, and has been applied to help solve interoperability problems. Interestingly, no GIS has been built on native XML/GML technologies so far. There are two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current XML processors are incapable of processing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nd they are inefficient in manipulating large XML documents. In this paper, we resolve these two difficulties and move forward to realizing GML-native web-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在Ad Hoc网络中,利用位置信息可以提高路由协议的性能,但目前的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主要是在单信道模型下设计的。为了利用多信道的优势,给出了一个综合利用位置信息和多信道模型的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主要思想是用一个信道接收数据,另外一个信道发送数据,减少包传递时延迟。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路由协议在平均传包率、平均端到端时延以及汇聚吞吐量方面均优于基于单信道和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9.
大量纸质试卷的使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C语言在线考试系统采用ASP和Access技术,采用B/S模式开发,应用结果表明,不仅大大提高效率,而且在分数统计准确性和阅卷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