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石油基资源持续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各国科技工作者和工业界共同关注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特别是在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生物质基材料及性能改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研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在利用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制备酚醛树脂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生物基酚醛胶黏剂、生物基酚醛模塑材料、生物基酚醛泡沫材料和生物基酚醛碳纤维材料。对利用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制备酚醛树脂材料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复合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中,细胞与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的主要课题.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对细胞的生物调控作用更为重要.纳米材料因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如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和功能表达,因而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特别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用于生物医用研究的纳米材料主要有无机纳米材料、高分子纳米材料以及复合纳米材料等.仿生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一代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镁合金用作骨修复材料时,可以有效避免应力遮挡效应,有利于促进骨愈合;用作血管支架材料时,可以在狭窄的血管内经过一段时间支架支撑和药物治疗完成正性重构后,自行降解消失,从而降低再狭窄的风险。因此镁合金作为可降解医用材料具有很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在骨内植物器械和血管支架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镁合金作为可降解医用材料所具有的优点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然后分别阐述了镁合金在骨内植物器械和血管支架领域临床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有关可降解医用镁合金的最新进展,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沙生灌木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以其抗旱、抗寒、生长快等优点在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方面对生态保护与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围绕沙生灌木资源的生物质资源属性,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生物质活性炭材料、木质资源液化物和生物质炭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现状。结果表明,现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已充分证实了沙生灌木资源在上述生物质材料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然而在纳米纤维素、生物质炭材料等领域尚存在研究成果不够丰富、研发技术不够成熟,相关技术水平不够先进的现实问题。最后,在拓宽沙生灌木资源种类、提升沙生灌木基生物质材料附加值以及加大沙生灌木基生物质材料高附加值关键科学技术转化进程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沙生灌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龙  余强  庄新姝  亓伟  王忠铭  袁振宏 《材料导报》2018,32(Z2):223-228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不仅可以转化为能源及化工品,还可以合成相关的生物基材料。本文综述了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各组分为原料合成的生物基材料的种类、方法和应用,发现生物质是很好的化石材料替代品。直接将生物质各组分进行生物基材料合成会缩小其应用范围,运用化学改性方法对生物质各组分进行化学改性后再合成生物基材料,可以优化材料的一些性能,其中,基于生物质绿色、可降解和无污染的天然特性,在污水处理和替代相关石油基材料的原料方面其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了生物质碳材料各种维度的碳结构,综述了生物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对生物质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和离子电池两个方向的应用与开发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原子掺杂对生物质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改良,并就原子掺杂的种类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生物质碳材料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合成类发泡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不可降解和易燃性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基于植物纤维的发泡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可回收性和丰富性,有潜力替代传统的塑料类似物。生物质发泡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也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质资源的不同改性方法对生物质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生物质纤维素和木质素不同的改性方法及其发泡材料的应用,并对生物质发泡材料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炭材料作为重要的电极材料在电化学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是目前电化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生物质材料是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为炭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丰富的碳源。综述了生物质炭材料的性质、制备所需的植物原料、制备方法以及生物质炭材料在电化学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崔淑芹  王丹  商士斌  徐徐 《材料导报》2011,25(19):85-89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生物质资源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淀粉、植物油、松香等生物质原料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生物质改性水性聚氨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生物质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二维材料通常具有层状、片状、或是条带状的独特微观结构,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使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电学等性能。生物质炭材料因其具有高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且环保、廉价等优点成为储能器件研究方向的热点。基于生物质二维炭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生物质二维炭材料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多孔碳是一种绿色、廉价、来源广泛、理化性质易于调控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与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前景。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于制备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主要方法、活化方法以及掺杂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在多相催化、超级电容器、吸附、电极材料以及微波吸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展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凝胶是一类具有超高吸水、保水性、生物安全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质的高分子材料,在医学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从水凝胶材料在口腔防护、医学美容、骨组织工程以及医用敷料4个方面应用进行综述,为下一步的研究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林废弃生物质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等组成,来源广泛、可再生,通过对其进行精深加工,可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是一种潜在的化石资源替代品,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生物质资源化产品中,生物质炭材料可通过热解和水热两种炭化方法获得,功能性炭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生物质合成气可通过气化、热解、水热气化等方法获得,主要含有H2、CO等气体,可直接作为燃料,或者作为合成生物质油及其他化学品的原料,目前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生物质合成气的产率和质量.生物质油则可通过热解、水热液化等方法得到,或以生物质合成气为原料经费托合成获得,生物质油主要含有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通过精炼可作为汽油、柴油的替代品,提高生物油的产率及选择性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本文根据生物质深加工产物形态的不同,将生物质精深加工技术分为固相、气相、液相等三类,从生物质利用技术的原理、工艺条件、最新进展等角度,对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的精深加工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系统总结,列举了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旨在进一步理解生物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精深加工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前景与潜力,为探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工程化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泡沫材料与传统石油泡沫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保优势,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生物质泡沫材料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以植物油脂、木质纤维素、松香、淀粉为生物质原料的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物理、热力学及力学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国内外生物质泡沫材料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激光成形制备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成形技术能够实现生物医用材料、人造肢体及医用植入体的个性化设计和生产,并且具有很少的工序环节和很短的加工周期,因此在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目前适合于生物医用材料制备的激光成形技术主要有立体光刻(SL),分层实体制造(LOM),选择性激光烧结/熔化(SLS/SLM)和激光立体成形(LSF)技术。基于各种激光成形制备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激光成形制备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认为中国在激光成形的各个单项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的差别并不大,但综合集成和产业化的差距却非常大。因此,形成包含完整产业链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是激光成形技术在中国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科技发展和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先进的装备技术是任何一种技术充分发展和应用的必要基础,也是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用于医用植入体制造的专用激光立体成形制备系统,形成具有市场化前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工程化技术和工艺流程,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以显著提升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及医用植入体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医用植入及组织工程领域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艳  李智  冉瑞龙  李康 《材料导报》2018,32(1):86-92, 101
蚕丝既是优质的天然蛋白纤维,也是优质的高分子蛋白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随着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各学科的交叉融合,蚕丝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已展示出很强的竞争力,其在该领域的应用潜力已逐渐展现。介绍了蚕丝的构成和特点,总结了蚕丝丝素及丝胶提取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蚕丝及蚕丝蛋白在组织工程、载药、敷料等方面的应用,并客观分析了蚕丝及蚕丝蛋白在这些具体应用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各种蚕丝材料的优缺点,最后就蚕丝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石墨烯基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介绍了石墨烯基材料及其生物特性,讨论了石墨烯材料产生毒性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对石墨烯基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如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器、光热治疗和组织工程材料)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并对石墨烯基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的前身是创建于1994年的"四川大学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先后成为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4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和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09年)。工程实验室在环境友好材料领域,特别是在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制备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无卤阻燃剂与阻燃材料、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建筑节能材料等领域开展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开发实用技术。近年在其他功能与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领域也开展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资源保障为基础,包括土地资源、林地资源、秸秆资源、农林剩余物,以及有机废弃物资源等,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资源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综述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主要生物能源产品及其转化技术,介绍了我国对各种生物质能源产品从目前到2050年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且从政策、技术、环保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丝素蛋白在生物材料上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和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指明了丝素蛋白在固定化载体材料、生物传感器、手术缝合线、生物酶防护剂、功能性细胞培养基质、抗血凝物质、人工器官等生物材料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