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针对嵌入式系统的触摸屏驱动的特点,以Intel PXA255处理器为核心,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基于多线程的触摸屏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开发完成后,测试结果证明驱动程序工作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实时嵌入式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其设计复杂度不断加大,在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并发程序设计方法。但目前在基于实时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开发以及测试的过程中,由于中断和线程的相互交叠,始终缺乏有效的针对实时嵌入式系统的并发程序测试方法。本文设计了面向实时嵌入式系统并发程序动态测试的算法,提出以标记迁移系统作为并发程序的系统模型,对常见的并发错误给出了形式化定义,使用偏序化简算法缩减程序的状态空间,实现了对多线程、多重中断的并发程序错误检测。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嵌入式系统的键盘驱动的特点,以Intel PXA255处理器为核心,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基于行列扫描的键盘驱动程序,解决了防抖动及重键问题。驱动开发完成后,通过测试,结果证明驱动程序工作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使泊车更加安全可靠,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系统利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位,通过LPC1114处理器分析其反馈结果,并用来控制电机和舵机实现智能泊车的仿真模拟。测试结果证明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构造了一种基于ARM S3C4510B和uC linux的嵌入式系统;分析了ARM S3C4510B的性能特点和uC linux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设计了以太网接口模块、基于USB主机接口的无线接入模块;并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实现过程,包括在宿主机上建立ARM的交叉编译环境、uC linux源代码修改、内核编译、无线网卡的激活和配置等,这样,通过无线网卡使得嵌入式系统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使用人脸类Haar特征进行人脸检测,采用2DPCA与Fisher结合的降维算法得到人脸特征子空间,将经过PC机得到的样本特征子空间文件通过网络传输到嵌入式平台,结合最近邻算法识别人脸,实现了一种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由于图像处理数据巨大而造成处理效率低的难点。基于EELiod270嵌入式开发平台实现了该系统,结合实际图片进行了人脸识别测试,实践结果表明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基于PC和嵌入式系统的关键安全性分布嵌入式汽车控制系统的测试平台的设计开发.针对不同软、硬件架构的分布嵌入式系统在其关键安全性能上的仿真实验, 探索构架安全性系统的最优化体系结构. 以具有自容错功能的汽车自适应巡航定速系统为例, 分析本测试平台对关键安全性系统的研究及评估. 开发了汽车的动态仿真模型、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模型和汽车驾驶员模型, 且进行了相应的仿真验证确保所开发的系统模型能较接近实际运用系统及应用环境. 通过所开发的集成仿真环境可进行不同的设置, 能有效模拟外界不确定因素对测试系统的干扰及其交通流量情况, 反映被测试的关键安全性系统的可靠性能. 该测试平台能为无法进行实际测试运行的关键安全性系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仿真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WinCE是一种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源码开放的占先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是目前操作系统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其重点与难点是驱动程序的开发。开发嵌入式WinCE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更好地利用新硬件特性,提高系统访问硬件的效率,改善整个应用系统的性能。驱动程序修改非常方便,使应用系统非常灵活。本文简要论述了基于S3C2440嵌入式ARM处理器芯片的嵌入式WinCE的GPIO驱动程序的开发流程,并应用该驱动编写了测试程序。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可靠度优化方法一直存在优化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嵌入式电子信息系统可靠度优化方法.通过分析嵌入式电子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分别对嵌入式电子信息系统故障密度函数、失效率、平均寿命、可用度进行优化,建立嵌入式电子信息系统可靠度约束模型,计算出最优状态下的可靠度参数.测试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提出的可靠度优化方法对嵌入式系统进行优化,系统的使用寿命、建模准确度、可用度均有一定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速度和检测率,基于肤色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特征提取与识别,给出嵌入式平台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完整设计方案.基于TQ2440嵌入式开发平台实现该系统,结合现场采集的图片进行人脸识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速度快,检测率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纤白光干涉测量系统的温度补偿方法,在白光干涉测试光路、光程解调部分的温度屏蔽和隔离的前提下,采用多路温度传感器对光纤光路、光程匹配光纤、解调机箱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建立线性回归温度补偿模型,实现测量系统的温度补偿.实验研究表明:解调系统主要受光路温度、匹配光纤温度和机箱内部温度的影响,利用该补偿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温度对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补偿后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降低为原来的1/16.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以TP801单板机为核心的自适应控温系统。文中阐述了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辐射吸收理论提出了火焰温度的红外光谱诊断技术.同时,在介绍分子光谱辐射吸收指数宽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火焰组分浓度的红外光谱诊断原理和计算方法.实现了火焰温度和组分浓度的同步诊断.据此提出了红外光谱诊断系统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诊断值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电阻炉温控系统受时滞长、惯性大和非线性等因素影响而普遍存在超调量大和调节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PID自适应控制器对温度进行准确控制,提出了模糊Smith预估补偿控制方法来消除纯滞后系统的超调并提高稳定性,并将该方法与传统PID和模糊PID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电阻炉温度的快速和准确控制.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该方法在系统超调和调节时间方面有极大提高,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糊辨识的方法建立了电厂主汽温系统的T-S模糊逆模型.该模型的前提结构采用模糊均值聚类方法辨识,结论参数由最小二乘法辨识,并结合最小均方根算法在线调节逆模型,将其作为系统控制器,以解决电厂主汽温系统的大惯性、大延迟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电厂主汽温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平面磨削力和磨削温度信号的特点,本文研制了可同时自动对磨削力及温度进行在线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微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对几种材料的实际磨削过程测量表明,测量简便快速,结果稳定准确,消除了人工繁琐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新型智能温度精确控制方法,与传统的P ID控制相比较,具有系统构建简单、控制精度较高、适应性较强等许多优点,并避开了P,I,D参数整定这个复杂过程。通过实验证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新型智能温度精确控制方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模糊PID在中频弯管机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频弯管机在温度控制过程中测量精度低、温度波动范围较大、干扰源多等问题,设计了一套中频弯管机温度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技术,利用双色红外测温法,并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技术引入弯管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中频弯管机温度控制范围最大波动为20℃,对温度进行每次1 ms的采集,测量误差小于1%,增强了系统的调节精度,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得到反应釜温度良好的控制效果,需克服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大惯性、时变与非线性特性.以常规模糊控制为基础,结合插值算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反应釜目标温度优化方案.采用离线计算、在线查表的方式,使计算简便、控制简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控制精确度高、动态性能好以及跟踪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涡轮叶片在高温和高速旋转状态下,用常规方法测量其叶片温度有一定的困难.介绍了一种采用非接触式辐射高温计法测量叶片温度的原理,并详细设计了温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为了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使用峰值采样方法,完成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硬件电路的调试及软件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峰值采样,极大地减少了数据处理量,峰值检测准确,该采集卡还可用于其他峰值采样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