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解常州冬季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于2019年冬季采集PM2.5样品61个,测定了不同元素的含量,评价了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采样期间,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4.51μg·m-3,31.2%的天数超过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浓度限值,说明常州存在一定的大气污染问题;痕量元素仅占所测元素的8.3%,其中,Mn、Zn、Pb和Cu对于成年男性、女性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较低;Ni对于成年男性、女性和儿童不存在致癌风险;而Cr对于三者的致癌风险处于10-6~10-4之间,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问题。选择合肥市滨湖新区、董铺水库、琥珀山庄、高新区四个监测点PM2.5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元素Cu、Ni、Zn、Pb、Mn、Cr、Co、Cd的含量、富集系数、可能来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初夏时节PM2.5中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含量最高的是Zn。滨湖新区、琥珀山庄和高新区的Cu元素污染显著。根据SPSS软件分析推测滨湖新区Cu和Cd可能来自交通领域污染源,董铺水库的Fe和Mn可能来源于自然因素,琥珀山庄的Pb和Cd可能来自交通污染源,高新区的Ni和Cr可能来源于工厂的电镀操作。  相似文献   

3.
应用承重撞击器(DGI)采样系统在南昌某电厂2#锅炉电除尘器前进行颗粒物采集,并同时采集了原煤样和底灰样。对飞灰的质量粒径分布、底灰和飞灰中次量与痕量元素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和PM2.5质量分别占PM10质量的16.0%~17.4%和46.9%~50.6%;Na、Mg、P、S主要富集在亚微米颗粒物中,Al、Si、Ca、Ti、Fe、K主要富集在超微米颗粒物中;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减小,As、Cd、Cr、Pb的浓度逐渐增大,且在亚微米颗粒物中的增幅大于超微米颗粒物,Mn在各级颗粒物中浓度相近;As、Cd、Cr、Pb大量富集于亚微米颗粒物之上,Mn在各级颗粒物中富集特性无明显差异,且各痕量元素挥发特性存在以下规律:As>Cd>Cr>Pb>Mn;文中给出了无控制条件下痕量元素的排放因子,PM1.0中各元素排放比例存在以下规律:As>Cd>Cr>Pb>Mn。  相似文献   

4.
采用稀释采样方法对一台220 MW煤粉炉(锅炉A)及一台300 MW的CFB锅炉(锅炉B)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前后PM2.5进行现场采样。通过ELPI测定PM2.5的粒径分布;采用SEM分析PM2.5的显微结构;采用EDX及ICP-OES分别对分级PM2.5中次量及痕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锅炉A和B除尘前后对应的PM2.5粒数及质量浓度分布均不同;锅炉A和B产生的PM2.5分别以较为光滑球形和不规则形状为主,锅炉A除尘后PM2.5呈表面粗糙球形,锅炉B除尘后PM2.5单颗粒形貌特征不变;锅炉A和锅炉B产生的PM2.5除尘前后在各粒径段中Si、Al、Fe、Ca和Mg含量基本一致,As、Cd和Se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除尘后锅炉A产生PM2.5中As和Se含量增加,且在亚微米PM2.5中As和Se含量的增加更明显,锅炉B除尘后PM2.5中As和Se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许秀兰 《浙江化工》2013,44(2):37-39
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法消解紫菜样品,在优化微波消解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紫菜中Al、As、Ba、Cd、Co、Cr、Cu、Fe、Mn、Ni、Pb和Zn十二种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鄱阳湖17处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Cr、Ni、As、Hg、Co的含量,运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探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17处沉积物中Cu、Zn、Pb、Cr、Ni、Co、Mn、As、Cd均值的生态风险水平为低,沉积物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中等,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大小依次为HgCuCdPbAsCoNiCrZn,鄱阳湖沉积物的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水平属于中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纺织品中重金属元素As、Bi、Cd、Co、Cr、Cu、Fe、Mn、Mo、Ni、Pb、Zn的测定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ICP-OES法测定纺织品中的多种重金属元素,选取了最佳仪器分析条件,加标回收率为96.4%~104.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污染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山市水源保护地的底泥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r、Cu、Cd、As、Hg、Ni、Zn、Pb的浓度,用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SPSS软件进行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Cd和As外,其他重金属元素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其中仅Cd的生态风险影响达到中等。Pb与Cd、As、Zn、Ni元素浓度有着显著正相关,且Cu与Cr、Zn、Ni也有着显著正相关。Cd是底泥沉积物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9.
利用管式炉进行了污泥CO2气化实验,并与N2热解实验进行对比,系统研究了污泥中低温气化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研究发现:热解过程中各可燃气体释放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CO峰 < H2次峰 < CH4峰≈CnHm峰 < H2主峰,气化过程中为CO主峰 < CH4峰≈CnHm峰 < H2主峰 < CO次峰。在450~550℃的区间内,气化和热解的冷煤气效率、样品失重率及残渣含碳量均相近,温度超过550℃冷煤气效率差距逐渐增大,温度超过700℃,样品失重率及残渣含碳量差距逐渐增大。气化温度为850℃时,冷煤气效率达87%。在450~700℃的区间内,气化残渣中Cr、Ni、Cu、Zn、As、Pb的残留率均随温度增加呈缓慢降低的趋势,在700~850℃区间,上述重金属的残留率下降较快。Cd的残留率在450~550℃区间缓慢下降,550~700℃区间快速降低,700~850℃区间缓慢降低。气化残渣中Cr、Ni、Zn、As、Cd的稳定形态所占比例相较于污泥原样明显提高,而Pb、Cu的稳定形态所占比例与污泥原样相近。污泥中温(700℃)气化时,冷煤气效率约为50%,气化残渣中Cr、Ni、Cu、Zn、As的残留率约为高温(850℃)下的1.2倍,Pb约为2.7倍,Cd为7.5倍,残渣中各重金属的稳定形态比例与高温时接近,环境危害性小。  相似文献   

10.
以乳业厂拆迁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2份土壤样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Cd、Hg、As、Pb、Cr、Cu、Ni、Zn 8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从变异系数来看,Cd、Cu、As变异系数较大,同时Cd、Cu、Zn为重污染;As和Pb为中度污染; Hg,Cr,Ni污染较轻; As对儿童存在较强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1.
张莹文 《清洗世界》2023,(2):110-112
为了解云南省文山州南北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2021年1月采集干流7个样点的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Pb、Cd、As、Zn、Cu、Ni、Cr进行实验室检测。通过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南北河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污染因子为As、Cd、Zn、Pb、Cu,Ni和Cr为无污染;以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南北河干流沉积物7种沉积物呈现不同生态风险,其中Cd为低生态风险—极强生态风险,As为低生态风险—中强生态风险,Pb、Zn、 Cu、 Ni、 Cr为低生态风险。As和Cd为南北河干流主要污染和生态风险来源。  相似文献   

12.
廖军敏 《广州化工》2006,34(4):64-66
感光级硝酸银样品经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后,上清液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Bi,Cd,Cr,Cu,Fe,Mn,Ni,Pb,Sb,Sn,Te,Se,Zn元素的含量,本方法测定Bi,Cd,Cr,Cu,Fe,Mn,Ni,Pb,Sb,Sn,Te,Se,Zn各元素均能得到良好的标准曲线,即r=0.99~1;Cu、Cr、Ni、Sb、Sn、Mn、Te、Se的回收率较好,一般可达到95%~110%,Zn、Bi、Cd、Pb的回收率较低,经常只有50%~60%。  相似文献   

13.
黎细华  苏淑珍 《山西化工》2023,(11):257-260
以一典型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城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2016—2020年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2.5)监测数据,分析该城市环境空气中六项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浓度、AQI达标率、各级污染级别的首要污染物占比和年际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5年间,该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表现为O3>PM2.5>NO2>PM10>CO>SO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现波动性改善趋势,但臭氧污染日渐凸显,且O3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最为关键的大气污染物。通过分析该区大气质量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厘清矿物质化合物对含油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规律,以胜利油田罐底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在水平管式炉上分别进行了含油污泥添加CaO、Fe2O3、Al2O3、MgO后的焚烧实验,对获得的焚烧底灰分别进行了重金属总量、浸出特性以及风险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质在焚烧过程中形成的残渣对重金属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CaO对Cu、Cr、Pb和As的吸附效果最好,其中Cu的残留率达到93.40%。不同矿物质化合物对重金属浸出的抑制效果不同,其中Al2O3对Cr、Zn、Pb、As、Cd的浸出特性表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效果,且Zn、Pb和As的浸出率均低于5%。矿物质对重金属风险性影响的规律性不强,CaO和Al2O3对降低Zn和As的风险性效果较为显著,Zn和As生物有效态含量均低于18%。  相似文献   

15.
潘仕城 《广东化工》2016,(15):200-202
为了探讨生活污泥焚烧灰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浸出特征,收集了广州沥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重金属含量;应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GB5086.2-1997),以不同p H的浸提剂,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中Fe的含量最高,达到27378 mg/kg,其次是Mn和Cu,分别为436.5 mg/kg和315.2 mg/kg,Zn、Cr、Pb和Ni的含量较高,依次是721.5、199.2、122.2和110.8 mg/kg,Cd的含量极少,仅有0.33 mg/kg。Cr和Cd金属元素的8小时浸出量分别为62.9 mg/kg、0.96 mg/kg,其余被测的金属元素:Fe、Pb、Cu、Ni、Zn以及Mn,在任何浸提时间下,其浸出量均为0 mg/kg。本实验中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的浸出率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Cr、Ni和Cd的最佳浸提剂p H值均为2。其中Cu和Zn随浸提剂p H变化的浸出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集了莲花山尾矿库的尾矿样本以及周边环境样本,微波消解样本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测定了样本中12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莲花山脚废弃尾矿和污染土壤都含有大量的Al、Mn、Fe、Cu和As元素,并含有一定量的Cr、Ni、Cd和Pb等重金属。渗滤液、小溪及蓄水池中除了Cr、Cd和Pb的含量很低外,其余9种元素均有一定浓度。尾矿的酸性物质使重金属不断溶出,通过渗滤液进入水体,然后污染土壤,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气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大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首要因素,而对重金属的分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重金属对大气环境的危害,将主要取决于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因此对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湖北省黄石市工业边缘区设置PM10大流量采样器,进行连续周期采样,以采样点所采集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样本和研究对象,对其中含有的活性重金属(Pb、Cu、Cd、Cr、Zn)进行浓度检测,将检测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的研究,对黄石市大气环境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自贡市河流表层沉积物中Cd、Hg、As、Pb、Ni、Cu、Cr和Zn 8种重金属含量及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除Cr外均超过全国土壤背景值;重金属来源主要为交通行业污染,且主要集中在威远河; 8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大小为:Cd﹥Hg﹥As﹥Cu﹥Pb﹥Ni﹥Zn﹥Cr,且各元素的风险指数均值都属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仅1个样点为中等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其余样点为轻微综合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原倩文  蒋伟  易可慧 《广东化工》2014,(1):147-148,152
采用湿法消解卤鸭肉样品,ICP-AES测定Cd、Cr、Cu、Fe、Mn、Ni、Pb、Zn 8种元素,对于痕量As,使用HG-ICP-AES测定。优化了ICP-AES的工作条件,探究了氢化物发生最佳条件。As的检出限为0.00027 mg/L。回收率范围为92.5%~108.0%,大部分元素的RSD在5%之内。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惠州市五个县区采集的71个蔬菜样品进行前处理,用ICP-AES测定蔬菜中As、Cd、Cr、Cu、Ni、Pb、Zn等7种元素含量,并对五个县区蔬菜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五县区蔬菜主要受Cd和Zn的污染,As、Cr、Cu、Ni、Pb等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叶菜类蔬菜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瓜果类及卷心类蔬菜重金属含量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