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JG237-20lO《秒表》检定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于2010年9月6日发布,并自2011年3月6日起实施。下面对新规程的主要内容作些说明。一、修订背景在我国的时间频率计量史中.出现的第一个检定规程就是《秒表》检定规程。早期只有机械秒表,测量时所用的主振源来自金属游丝的机械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2.
石英晶体负载谐振频率的计算法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英晶体负载谐振频率是石英晶体测试参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试方法主要有三种,模拟测试法、实体电容法以及计算法.针对石英晶体负载谐振频率的计算法测量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同时,在IEC-444标准所规定的测量石英晶体电参数的方法-π网络零相位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计算法测量负载谐振频率的测量系统,实验表明,在1 MHz~125 MHz的频率范围内,通过该系统由计算法测量得到的石英晶体负载谐振频率的精度能达到±3×10-6,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频率稳定度优于0.3Hz的石英晶体微量天平,在微量天平的电路中采用了高稳定度(5×10-9/d)的时基振荡器,探头采用热丝或半导体致冷器件恒温结构,频率稳定度优于0.3Hz。用此天平成功地测量了三元盐氧化物阴极和钪酸盐阴极的蒸发率,并对真空镀铝膜厚度进行了精确监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AT切型石英晶体谐振器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振动状态,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6.0分析了石英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沿x方向振动位移分布情况,直观地观察了寄生模态的振动位移,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电极区能量占比以及品质因数,并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温度下AT切型石英晶体品质因数及温频效应。仿真结果表明,随温度变化,AT切型石英晶体表面始终存在典型的能陷效应,未加剧模态间的耦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AT切型石英晶体频率随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一致,实验数据与仿真计算的品质因数随温度改变均无明显变化。研究成果证明AT切型石英晶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QCM)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敏感元件,对高温环境下敏感器件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MgO—B2O3—SiO2—Al2O3—CaO中含硼组分析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玻璃形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MgO-B2O3-SiO2-Al2O3-CaO渣系中含硼组分2MgO·B2O3的成核速度(I)和晶体长大速度(U),获得了2MgO·B2O3晶体形成的最佳温度.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热分析(DTA)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MgO—B2O3—SiO2—Al2O3—CaO渣系硼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硼渣最佳热处理温度与2MgO·B2O3晶体形成最佳温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石英晶体网络分析仪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石英晶体元件参数测旦的原理以及一种测量频率可达200MHz的嵌入式石英晶体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和设计,并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高精度的授时信号作为频率校准信号,  相似文献   

7.
轻型结构石英反射镜光学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φ200mm及φ410mm轻型结构球面石英反射镜的光学稳定性。φ200mm轻型石英反射镜经两次高温200℃,低温-40℃实验及两年时效研究,用ZYGOMarkⅣ干涉仪测量均方根误差及变化。对φ410mm轻型熔石英反射镜进行高温150℃、低温-35℃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均方根值变化均小于0.01λ(λ:632.8nm),具有满足要求的光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YCOB晶体生长与激光倍频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坩埚下降法沿<010>和<001>方向生长了直径达到25mm的完整透明的Ca4YO(BO3)3 (YCOB)晶体.化学腐蚀结果表明,所生长晶体无孪晶或亚晶界等缺陷,晶体尾部的位错密度 不超过1800/cm2测量了YCOB的透射光谱,其截止波长为200nm进行了YCOB晶体对 Nd:YAG激光的二次倍频实验.通过与KDP晶体对比,计算出YCOB晶体的有效非线性系数 在Ⅰ型相位匹配方向(θ,φ)=(66.3°,143.5°)和(65.9°,36.5°)上分别为1.45pm/V和0.91pm/V; 大于KDP和 LBO晶体.在脉冲宽度10ns的 Nd:YAG激光单脉冲辐射下YCOB晶体出现体 损伤的激光损伤阈值不低于85GW/cm2.  相似文献   

9.
一、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的历史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前身是帝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R),于1887年3月28日始建于柏林,距今已125年。1887年正是德意志电工设备和机床制造行业起步时期。当时,德意志学习英国的机械制造,但他的机床产品质量赶不上英国。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德意志发展相关测量技  相似文献   

10.
硫氰酸锌镉(ZnCd(SCN)4),简称ZCTC,是自行研发的一种蓝紫光倍频晶体。通过恒温蒸发溶液来生长ZCTC晶体,测量了KSCN和ZCTC溶液的透过率曲线,发现SCN^-基因是影响ZCTC晶体紫外截止波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还发现ZCTC晶体(100)面的透过度更高于(001)面,通过化学镀膜可以减少晶体表面反射损耗。ZCTC晶体经180℃,24h烘烤后,在300-800nm之间透过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测试》2016,(5):28-32
为提高药品包衣效果和包衣质量,针对包衣厚度在线监测问题,提出基于石英晶体谐振原理的包衣厚度测量方法。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原理分析石英晶体谐振片厚度剪切振动的谐振频率与包衣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使用等效密度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分析石英晶体谐振器在不同膜厚情况下的模态和谐振频率,理论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均表明晶片的谐振频率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呈近似的线性关系,检测灵敏度约为12 k Hz/μm。使用石英晶体微天平系统进行包衣厚度的测量实验,实测厚度和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石英晶体谐振的膜厚测量法可以应用于制药包衣厚度的实时测量。  相似文献   

12.
测量了用Stockbager方法生长的纯CsI晶体的光学透射、X射线激发的发射谱、能谱特性和衰减时间特性.该晶体有二个闪烁分量,峰值位于310nm的发光分量是快分量(<40ns),450um处的发光分量是慢分量(~2.4μs).慢分量的发光强度不稳定,并受晶体中缺陷I-空位的影响较大.文中还给出快、慢发光强度比值91.8%.  相似文献   

13.
光纤薄膜厚度监测仪NRYCaranto等1.前言在溅射淀积涂膜过程中,当使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之类的常规仪器进行膜的)丰度监测时,会出现几个实际的问题。例如若使测量有效,晶体在基座上的实际位置应很精确,并且,与等离于体相关的强烈的电磁场能限制溅射处理的...  相似文献   

14.
赵若江 《中国计量》2005,(10):39-39,42
四、计量确认过程举例 在ISO10012附录A中列举了一例: 例:“对于一个关键操作,要求反应堆中的压力控制在200kPa~250kPa之间.这个要求必须转换并表达成压力测量的计量要求CMR.这可能得出需要一台压力测量范围为150kPa~300kPa,最大允许误差为2kPa,测量不确定度为0.3kPa(不包括与时间有关的影响)和在每个规定的时间周期的漂移不大于0.1kPa的测量设备。顾客将CMR与设备制造者规定的特性(明显的或隐含的)比较并选择与CMR匹配最好的测量设备和程序。顾客可规定一个准确度等级为0.5%级、量程为0kPa-400kPa的特定供方的压力计。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石英谐振器(简称晶体)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器件之一。石英谐振器中晶片的切型不同,频率温度特性也大不一样,其中频率温度系数大且线性好者,便可用来测量温度,这类晶体称为测温晶体。石英晶体温度计是通过测量测温晶体的谐振频率来测量温度。与电压、电流等模拟量相比,频率计量最容易实现高精度,所以,石英晶体温度计具有稳定度高,重现性好,牢固可靠,可远距离隔测,便于实现数字化等优点。因此,国外在六十年代已出现数字式石英晶体温度计。测温晶体所采用的晶片切型有一次转角的Y0°、Y+5o、Y+26°、Y-30°等,两次转角的有所谓“LC”(Lienear Coefncient)切型。在摄氏上百度的温度范围内,它们的频率温度  相似文献   

16.
粉尘浓度测量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林雄 《计量技术》1996,(10):24-27
本文介绍了利用压电晶体差频法测量粉尘浓度的粉尘浓度测量仪的硬件组成及软件框图,该测量仪的核心是8031单片机,通过测量石英晶体谐振频率,气体流量和气室气温,计算出粉尘浓度。并对加热器,抽气电机,高压等控制来满足测量条件,保证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交换机不能满足网络化测试应用实时性要求的问题,以及目前网络闭环时间传递方法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设计了一种具有时间传递、时间检测、时钟再生功能的同步介质访问控制器(SMAC,Synchronized Medium Access Controller).同时设计了用于测量网络链路时延的SMAC时间帧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交换机结构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基于SMAC的以太网交换机结构设计方案,同时分析了基于SMAC的时间链路组成结构,提出了基于SMAC的开环时间传递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了链路时延的测量过程.最后构建了实验平台,验证了基于SMAC的开环时间传递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经过一级SMAC交换设备的以太网环境中实现了25ns的时间传递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高温低湿环境下温度漂移对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基频4 MHz的石英晶体为基片,使用滴注法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沉积在基片上,研制出一种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的湿度传感器。AT切石英晶片以及氧化石墨烯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温度漂移现象显著,导致传感器的频率输出发生漂移,因此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温度漂移进行修正,在不同的绝对湿度条件下,测试了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修正模型对QCM湿度传感器的适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得到的修正模型能够有效提高QCM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以及响应速度,对于研究温湿度耦合条件下的QCM湿度传感器的频率修正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下设的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CCTF),于2006年9月14—15日在巴黎召开第17次会议。会议鉴于: (1)近年来,飞秒激光光学频率梳实现了微波一光学频率的直接准确测量; (2)几种候选辐射标准频率的不确定度持续减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垂直Bridgman法生长了In掺杂Cd0.3Mn0.2Te晶体(CdMnTe:In)和本征的Cd0.8Mn0.2Te晶体(CdMnTe)。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双晶摇摆曲线和位错密度测试表明,所生长晶体均为立方闪锌矿结构,半峰宽为40~80arc Sec,位错密度为100~100cm^-2,结晶质量良好.In掺杂不影响晶体的结构和结晶质量。电流.电压(I-V)测试表明,CdMnTe:In晶体的电阻率为1~3×10^9Ω·cm,与CdMnTe晶体相比上升了3个数量级.近红外光透过光谱(IR transmission)研究发现In掺杂后CdMnTe晶体红外透过率降低,在波数范围4000~1000cm^-1,CdMnTe晶体红外透过率为51.2%~56.4%,而CdMnTe:In的红外透光率为15.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