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在氟硅酸钠氨解制备白炭黑过程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四丁基溴化铵(TBAB)或聚乙二醇(PEG200)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改变晶种的形貌,成功制得了纳米级白炭黑。用扫描电镜分析、吸油值和比表面积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CTAB作为模板剂合成的白炭黑性能最优。还考察了晶种合成条件、氨水加入速度、反应陈化时间对白炭黑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白炭黑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燃烧法制备纳米ZnO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甘氨酸和柠檬酸为燃料,Zn(NO3)2为氧化剂,采用燃烧法制备纳米ZnO粉体并采用模拟太阳光进行甲基橙光催化降解研究。XRD和SEM表征样品表明,燃烧法能简单、快速制备纳米ZnO粉体。研究表明,燃烧剂和氧化剂的配比以及反应温度对制备的纳米ZnO降解甲基橙效果有较大影响。Zn(NO3)2与甘氨酸之比为0.2~0.5(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为5000C;Zn(NO3)2与柠檬酸之比为1.5,反应温度为600℃进行反应制备得到的纳米ZnO降解甲基橙效果较好。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纳米ZnO能有效地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以柠檬酸为燃料制备的ZnO样品,在1h内对10mg·L^-1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为90%。  相似文献   

3.
以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为原料,氨水为中和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改性剂,在水-醇-氨体系中利用液相鼓泡法制备纳米白炭黑,并采用IR、XRD、SEM、TEM对纳米白炭黑晶体结构、形貌、分散性及粒径进行表征。研究了醇水比、氨水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双氧水加入量等因素对纳米白炭黑分散性及粒径的影响。纳米白炭黑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体系总体积为70 mL,V(水)∶V(醇)∶V(氨)=38∶15∶12,六偏磷酸钠加入量为1.5%(质量分数),双氧水用量为5 mL。IR、XRD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无定形二氧化硅;SEM、TEM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白炭黑粒径约100 nm且分散较好。  相似文献   

4.
纳米Si3N4粉体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选择含羧基(-COOH)和腈基(-CN)的聚合物作为表面改性剂,研究了对纳米Si3N4粉体湿法改性工艺的影响因素,采用TGA对纳米Si3N4粉体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改性时间(120min左右)、改性温度(60℃左右)和改性剂用量(5%左右)。把在此工艺条件下表面改性后的纳米Si3N4粉体加入橡胶中,当改性纳米Si3N4粉体的用量为生胶的0.5%(质量比)时,所制备的Si3N4/NBR复合材料的撕裂强度、拉伸强度、耐油性能均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香  孙健  范学运  余熙 《中国陶瓷》2007,43(11):31-33,37
以Zn(NO3)2·6H2O和ZnSO4·7H2O为锌源,以Na2CO3、(NH4)2CO3、NH3·H2O、NaOH作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粉体。采用XRD和TEM测试手段对纳米氧化锌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淀剂为Na2CO3时制备的纳米氧化锌粉体的晶体尺寸约为I5nm~40nm,浓度对纳米氧化锌粉体的粒径基本没有影响。在500℃煅烧2h后得到纳米氧化锌粉体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以(NH4)2CO3作沉淀剂,返滴定法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粉晶形完整、颗粒粒度分布较窄且粒径较小、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6.
纳米α-Al_2O_3的制备及其对RDX撞击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Al(OH)3为原料,用沉淀法制备出纳米Al2O3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分析(TEM)和粒径分析,对实验所得粉末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纳米α-Al2O3对RDX撞击感度的影响,通过比较RDX和混合炸药(RDX/纳米Al2O3)落锤撞击实验结果,探讨了纳米Al2O3在混合炸药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粒径为59.3nm的α-Al2O3粉体的分散好、粒径均匀;同时,混合炸药的撞击感度随纳米α-Al2O3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中国搪瓷》2003,24(3):45-49
利用纳米Al2O3粉体作密着剂的搪瓷底釉及制备方法,将按配比组成的氧化锑.氧化钼或氧化镍底釉用坩埚熔制后粉碎,与磨加物进行球磨制成料浆。再将纳米Al2O3粉体分散在水溶液中,制成重量百分比为10%~25%的乳状液,将它按重量百分比为0.5%~2.5%加入底釉料浆即成。本发明利用纳米Al2O3粉体的尺寸效应,通过在以氧化锑.氧化钼或氧化镍为密着剂的搪瓷底釉中添加纳米Al2O3粉体,使上述两种底釉的密着性能与氧化钴底釉相当。从而可替代氧化钴底釉,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以TiCl3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掺杂过渡族元素锰进入TiO2晶体中,制成掺杂纳米TiO2粉体:采用XRD、SEM、EDS对TiO2粉体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型物,考察了TiO2粉体作为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制备纳米TiO2的煅烧温度高于450℃,产品的粒度可达到纳米级;纳米Ti...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气相法制备纳米白炭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利用粉煤灰与氟化钙等反应,用气相法直接制备纳米级S iO2.xH2O的工艺条件。通过控制酸解和水解的速度,并在水解过程中加入乙醇作为分散剂,制备纳米白炭黑,借助红外光谱、XRD、TE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使用乙醇作为分散剂可以有效防止对纳米颗粒的团聚,制备出的白炭黑粒径可控制在10~20 nm,纯度高达99.95%。  相似文献   

10.
以水玻璃为原料,采用硫酸制备纳米白炭黑,并利用硅烷偶联剂S i-75对纳米白炭黑进行疏水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纳米白炭黑进行表征。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白炭黑为非晶态二氧化硅;通过透射电镜(TEM)分析可知,改性后的纳米白炭黑分散性更好,团聚降低,白炭黑一次粒径在20 nm-40 nm,粒子之间相互连接形成链枝结构附聚体;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显示,硅烷偶联剂S i-75成功地接枝到纳米白炭黑。活化指数(99.6%)的测定表明,合成的纳米白炭黑具有超疏水性。  相似文献   

11.
负载纳米TiO2降解室内甲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勤  郝丽香 《化工时刊》2009,23(10):17-20
主要研究负载纳米TiO2对室内甲醛的降解情况。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和粉体负载法来制备纳米TiO2,利用吸附床装置在紫外灯、日光灯照射下测定不同制备条件下的负载纳米TiO2的穿透时间(最长可达8h)和吸附容量(最高可达0.7193mg/g),结果表明粉体负载法制备的负载纳米TiO2吸附甲醛效果比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吸附效果好。因此确定了750℃负载纳米TiO2为最佳吸附剂。  相似文献   

12.
以异丙醇铝(Al(C3H7O)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Al2O3粉体,通过液相色谱法检测纳米Al2O3吸附后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并着重比较研究了pH值、时间对纳米Al2O3吸附有机磷农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溶胶-凝胶法制得SnO2纳米晶粉体,在制得的材料中加入多种掺杂剂后涂敷于旁热式陶瓷管表面制成元件进行测试,发现加入10%TiO2、1%Sb2O3和1.5%AgNO(3质量分数)的材料制成的元件在加热电流为120mA(约250℃)时对10×10^-6(V/V)的乙烯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选择性和较快的响应恢复特性。  相似文献   

14.
用Al(NO3)3.9H2O、ZrOCl2.8H2O及NH4OH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Al2O3–40%(质量分数)ZrO2纳米复合粉体。并以此粉体为原料,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Al2O3–40%ZrO2纳米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粉体及涂层的物相及微观结...  相似文献   

15.
以乳酸与氢氧化钙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乳酸钙,研究了影响所制备乳酸钙粒径的因素,采用粒度分析仪、分光光度计、XRD及TEM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乳酸钙需在乳酸钙溶液接近饱和时,过滤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抑制目标产物二次成核;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促进成核,抑制晶体的生长,并提高纳米粉体的分散性;采用化学沉淀法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备乳酸钙粉体平均粒径分别可达52.3nm,粒度分布窄,乳酸钙纯度达到99%以上,质量符合食品级乳酸钙的国家标准(GB6226-86中砷及重金属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控制碳化反应条件加入晶形控制剂,采用特定的表面处理配方,经过压滤、烘干粉碎,制得纳米碳酸钙,讨论了比表面积、晶形控制剂、表面处理剂的改性等对纳米碳酸钙在橡胶中的影响,并与白炭黑、炭黑及复配的粉体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表明本技术制备的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大,同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提高炭黑和白炭黑的分散性,有较好的强度和伸长率,可取代部分炭黑和白炭黑,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纳米Fe2O3的制备与气敏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工艺,采用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α-Fe2O3、γ-Fe2O3粉体,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二次粒度分布对粒子进行表征,并制作了气体敏感元件。讨论了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工艺对气敏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NH4)2CO3为沉淀剂,并采用一种高分子分散剂,研制出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新工艺。制备出球形纳米氧化铝粉体,在800℃煅烧得到的颗粒尺寸为5-6nm,在1100℃煅烧得到的颗粒尺寸约为8nm。研究了沉淀pH、溶液浓度、煅烧温度和分散剂用量对纳米氧化铝粉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激光加热法制备TiO2和Pt/TiO2纳米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和金属/氧化钛(M/TiO2)复合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实验用CO2连续激光直接加热法制备TiO2纳米颗粒和铂/氧化钛(Pt/TiO2)复台纳米颗粒.并用TEM.XRD.和HRTEM等技术对所制备的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用平均粒径为1.0μm的金红石相TiO2粉体压制成的细圆棒料为前驱物.制备的纳米TiO2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nm.96.2%为锐钛矿相。用TiO2/PtCl2混合物制成的细圆棒料为前驱物,制备的Pt/TiO2纳米复台颗粒平均粒径约为40nm,Pt颗粒被TiO2包裹,并和TiO2分离形成粒径为2~3nm的颗粒.复合粉体内的TiO2有95%以上属锐钛矿相。  相似文献   

20.
张兵兵  李俊峰 《广州化工》2013,(23):69-70,81
以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间产物偏钛酸为原料,采用微乳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研究表面活性剂加入量、沉淀剂加入量对颗粒粒径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对颗粒的形貌进行表征,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颗粒的晶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二氧化钛粉体晶型良好,粉体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20-6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