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简述Profibus现场总线的基础上,介绍了Profibus-DP智能断路器总线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SPC3的智能从站接口软、硬件设计,并对主站和从站进行了系统联调。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2.
基于Profibus的粮仓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粮仓的温湿度控制是保证粮食存储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的全数字化粮仓温湿度测量及控制系统,以WinAC作为现场总线主站、S7-200 PLC作为从站,构成Profibus-DP现场总线通信系统.用WinCC设计出粮情测控软件,实现了粮库粮情监测和控制的各个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标准Profibus-DP主站的研究仅局限于单纯硬件或软件的设计,未进行系统研究。对此,在对Profibus主站及其工程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主站功能,提出了由硬件平台、嵌入式程序以及组态软件构成Profibus-DP现场总线主站系统的方案,介绍了硬件平台、嵌入式程序以及组态软件的主要功能,为国产Profibus-DP现场总线主站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低压电气智能终端设备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中(6/10kV)、低(380V)压系统的控制特点,提出了总线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保护、遥控、遥信、通信等基本功能。中压系统智能化设备一般配置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及数字式测控装置。低压系统智能化设备一般配置智能电动机控制器、智能仪表、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或框架断路器智能控制单元等。目前,电厂智能终端设备常用的现场总线类型主要有:基于Modbus-RTU协议的RS-485总线、CAN总线、Profibus-DP、Lonworks等4类,此外,工业以太网的应用日趋广泛。对于控制对象较少的电厂,采用RS-485总线、CAN总线较为经济适用,而对控制对象众多的大、中型电厂,则建议采用Profibus-DP、Lonworks、以太网等通信速率高、节点容量大、传输距离长的总线。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可通信断路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岚岚  戴瑜兴 《低压电器》2004,(8):31-33,46
现场总线在工业控制网络中作为底层的通信网络,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其中的DeviceNet现场总线以其高效性、低成本和高可靠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断路器设备为例,提出了DeviceNet网络从节点的开发方案,设计了硬件电路,对断路器建立了具体对象模型,给出了DeviceNet协议的软件实现方法.使传统断路器具备了可通信的功能,同时对实现其他现场设备的可通信控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军  叶海武  褚云霞 《江苏电器》2013,(3):16-20,36
随着采用Modbus RTU协议的设备越来越多,为能跟上网络自动化的发展,设计了一种Modbus协议与Profibus-DP协议转换装置,通过它实现Modbus网络与Profibus-DP网络互联。介绍Profibus-DP和Modbus两种现场总线的协议模型,分析了两种现场总线协议的转换方法,提出了转换器的电路设计和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转换器数据转换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4路RTD热电阻现场总线智能节点,介绍了热电阻智能节点的硬件结构,包括节点整体结构,信号输入端电路与采样电路和CAN通信电路等,然后介绍了节点的软件设计流程,最后介绍了热电阻测温算法。该节点可与上位机组成分布式测控系统,并已应用到多个工业现场。  相似文献   

8.
基于Profibus的水电厂分布式测控装置研究是在MB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研究基础上,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新课题。文中介绍了新型测控装置的体系结构和Profibus-DP通信机理,详细讨论了Profibus-DP主站研制方案。符合国际标准的Profibus现场总线及嵌入式技术的应用,使系统的开放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9.
针对火电厂现场总线电气控制系统(fieldbus electric control system,FECS)的需求和特点,结合CSC-831低压测控保护装置,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实现DP-V1协议的Profibus-DP从站的软硬件设计。通过搭建典型FECS子系统,以组网试验方式验证了所开发的Profibus-DP的通信性能,分析了FECS合适的通信速率及应用相关问题。采用自主开发的Profibus现场总线主、从站,与装置的应用功能一体化,在性价比和EMC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田爽  郝炜  宋美艳  丁伟 《热力发电》2013,42(1):91-93
结合华电莱州电厂水网控制系统,总结了FF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用于火电厂水网控制的设计要点.该控制系统以美国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的OvationDCS为平台,对FF和Profibus-DP 2种现场总线协议进行了合理配置,实现了对水网的控制.同时,对2种现场总线技术在控制系统调试过程中易出现信号干扰、主站与从站参数设置错误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Profibus—DP的智能断路器总线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主站和从站的实现方法。在带CAN总线接口的智能断路器上增加CAN/Profibus—DP协议转换器,由协议转换器和智能断路器组成Profibus—DP智能从站;主站采用WinCC组态软件实现对从站的监测和控制。该系统满足输配电管理网络化、自动化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真空断路器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合微处理器技术、电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研究了永磁真空断路器的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总体设计结构。分析了智能化低压永磁真空断路器Modbus、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硬件结构和通信原理,探讨了各自的通信命令格式及软件系统设计。实现了智能化永磁真空断路器的可选择性远程通信、监测与控制技术,对于提高智能电网供电水平、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宇  薛太林  吕高  李伯阳 《电力学报》2011,26(6):495-498
提出一种新型断路器智能监控装置的设计方法,整个系统采用DSP和单片机相结合的硬件设计思路.分析了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在断路器监控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DSPTMS320F2812和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器的研制与开发.对系统的硬件设计(测量单元、控制单元、通讯单元、显示单元)以及软件设计进行了阐述.本装置既具有DSP...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以PowerPC为核心处理芯片的海岛微电网智能终端设计。微电网智能终端和上层控制器通信,完成一个间隔内配电变或线路的断路器操作控制和状态监视;通过过程层网络基于SV服务发送模拟量,基于GOOSE服务采集和发布状态信息,接收控制指令驱动操作回路来完成断路器的控制功能;并且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可作为变压器、低压母线和线路的后备保护,数据和命令传输满足IEC61850通讯标准要求,给出了软硬件设计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万能式断路器用智能控制器软、硬件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智能控制器是供电主线路万能式断路器的中枢控制部件。本文主要介绍智能控制器的硬件、软件设计,将控制器分成电源、信号采样电路、环境温度检测电路、显示和键盘扫描电路、控制驱动电路和软件等几部分进行详细论述,并附以详细的插图,最后对控制器试验结果作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制药企业多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开发了基于Profibus-DP的智能从站通信接口.该从站通信接口以单片机和Profibus通信专用芯片SPC3为核心,给出了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本设计通用性好、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永磁智能断路器控制器能可靠、精确地采集电流、电压等实际运行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 DSP芯片的电流、电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比较几种获取电流、电压有效值方法的不同特点,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给出了基于改进型导数法的三点滑动窗口的瞬动保护算法,并借助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以及电流互感器的分组检测策略,最后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实践表明,该系统在采样速度、精度方面能够较好地满足智能断路器对数据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塑壳断路器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基于TI公司MsP430F167微处理器的一种塑壳断路器智能脱扣控制器的硬件模块(包括电流输入、电源,信号调理,单片机系统和工作方式等)和软件设计(包括算法分析、数据采样、频率测量、程序结构等)的原理和技术特点。最后对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特别是智能塑壳断路器进行了技术和市场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模块化思想,设计了一种带Profibus—DP通信接口的智能变频器。该变频器以DSP为变频部分的控制核心,78E516单片机为Profibus—DP接口的控制芯片,双CPU间采用串行口通信,采用智能功率模块PS21865作为逆变器,给出了软硬件设计。本设计可实现变频器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