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车轮制动系统优化问题,针对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在设计制动力的分配时存在不足,使得各车轮的附着条件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线控制动系统是由电机提供制动力,使得制动压力可以在各个车轮之间进行灵活的分配.为了使各个车轮的附着条件均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出了基于各车轮垂直载荷的线控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策略,并分别在直道与弯道制动的情况下对线控制动车辆与液压制动车辆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线控制动车辆的四个车轮几乎同时发生抱死,且缩短了制动距离,优化效果明显,为线控制动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立井提升机SIEMAG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和特点 ,并从压力调整制动器件、安全制动、蝶形弹簧及闸瓦衬垫磨损检查等方面与JK型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进行了特性比较。实践证明 :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量小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线控技术日趋成熟。目前,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尚未成熟,电子液压制动(EHB)系统成为线控制动系统的主力产品。EHB系统取消了制动踏板与制动总泵推杆之间的硬连接,通过传感器测量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参数并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根据已设定的算法决定助力大小,对驾驶员的制动意图进行识别。基于机械解耦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驾驶员紧急制动意图识别方法。首先,利用NI-PXI的DAQmx采集卡采集制动踏板的位移,将制动踏板位移对时间求导得到制动踏板速度。然后,将制动踏板位移和速度作为模糊模式识别算法的输入,判断是否为紧急制动意图:如果是紧急制动意图,则制动辅助策略介入;否则制动辅助策略不介入,执行常规制动策略。最后,对汽车在典型工况下的紧急制动意图进行硬件在环,通过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制动意图识别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为今后EHB系统的制动意图识别提供一定依据,有利于该e Booster系统的产品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FlexRay总线的嵌入式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FlexRay总线技术的发展特点及克斯菲尔公司生产的FlexRay总线控制器芯片MFR4200,阐述了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主要特点,详细论述了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S3C44B0X的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设计;构建了线控制动系统节点,设计了系统硬件软件,使用FlexRay总线总线数据检测软件检测总线数据;结果表明用FlexRay总线构成的嵌入式汽车线控自动系统较其他的总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传输稳定性及可靠性,同时很好地实现了汽车的制动。  相似文献   

5.
轮毂电动汽车以其独特的线控转向、线控驱动及线控制动设计,实现了整车的机电一体化控制.以前置前驱、前轮转向的轮毂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依据阿克曼转向模型原理,实现轮毂电动汽车前轮独立转向及差速系统的控制;同时,根据ABS控制理论,实现对轮毂电动汽车有效制动的控制.以上控制方法经实验验证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研究汽车智能机电一体化制动系统,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根据制动意图和制动性要求控制电机产生制动力矩,制动实时性和主动安全性高,同时实现系统轻量化.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和方案设计.然后,建立了锥齿轮和行星齿轮传动组成的电机二级减速装置的多变量带约束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以减速器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锥齿轮和行星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条件等为约束,以齿轮齿数、模数、齿宽、传动比等多参数为优化变量.最后,采用带约束多变量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了减速器的七个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所采用优化方法有效最小化减速器体积而保证减速器强度等工作条件,实现线控制动系统的轻量化和最优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轮毂电机再生制动LabView测试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轮毂电机电制动试验是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的前期基础;该研究独立设计了轮毂电机再生制动实验台架,以NI的虚拟仪器系统为平台,基于LabView开发了测控系统软件环境;介绍了该试验台的物理组成结构、台架信号采集硬件和测控系统工作原理;试验台可测试轮毂电机的扭矩、转速等信号,可进行电机性能测试及再生制动等实验;通过该试验台的实验测试,进行了空载滑行与电制动实验,实验表明,该台架设计合理,测控系统控制方式可行,可为今后研究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及电机性能测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鉴于汽车转向系统直接影响着汽车操纵稳定性、驾驶舒适性和主动安全性,引入新一代线控转向系统,并比较了线控转向系统与传统转向系统的特点.从提出概念、原型设计和概念车开发三方面阐述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介绍了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和分类情况,分析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其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空间结构、智能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改善.最后讨论了线控转向系统在未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包括安全可靠问题、成本问题、控制策略问题和动力电源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挖掘机同转系统优化控制问题,由于液压挖掘机回转系统制动时易产生液压冲击和回转马达反转现象,严重影响了挖掘机的使用寿命、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回转马达出油口压力一转速复合控制方法,对回转马达制动腔压力进行分段控制.并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挖掘机回转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可以减小同转系统压力冲击,消除了马达反转现象,提供了改善挖掘机回转系统制动平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可以对前轮进行主动转向控制以增强操纵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通过使前轮线控转向系统的期望横摆角速度跟踪稳态质心侧偏角为0的四轮转向车辆的横摆角速度,设计线控转向系统的变传动比,主动控制前轮转角.通过时域响应、转向增益、开环总方差等指标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时稳态质心侧偏角大大降低,开环总方差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