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了分析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以深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为研究对象,选取基坑开挖时间、开挖深度、围护桩内力、支撑轴力、地表温度等为基坑变形影响变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影响变量评价及优选,基于优选的影响变量建立深基坑桩顶水平位移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选影响变量后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训练速度快,稳健性能好,对样本数据容错能力强,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优化基坑支护设计,完善安全监控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围护墙顶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立柱垂直位移、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以及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等进行跟踪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在工程中的支护方案效果良好,满足设计和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大型深基坑工程实例,着重介绍与总结临时围护结构在逆作法工程中几种关键技术的应用。运用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对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的数值模拟,得出临时围护桩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同时,通过对围护桩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出桩身水平位移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基本一致。在桩顶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可以得出,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值及其增长速率均小于规范规定的警戒值,可对指导类似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地铁深基坑工程事故易发的现状,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昆明路站深基坑监测方案,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对基坑的围护体结构定向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墙体变形及钢支撑轴力变化的原因.通过监测分析表明:围护结构随着支撑的架设,水平位移部位下移;钢支撑内力变化不是单调递增,呈现反复变化的现象,底板浇注完成后,基坑变形趋于稳定.昆明路站基坑工程的现场施工监测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可为类似城市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厦门市某快速路下穿通道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基坑施工过程中桩顶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周边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初期,桩顶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和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呈线性增大,施加钢管支撑后,桩顶水平位移和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逐渐稳定,而深层水平位移最大值开始下移;钢管支撑架设后,支撑轴力逐渐变大,并最终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6.
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东区施工中围护桩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实测表明:桩体水平位移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桩体的侧向变形主要是由土方开挖所引起,与开挖后墙面暴露时间长短相关;钢支撑的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变化与开挖方式、开挖速度、气温以及下层支撑的拆除有关;基坑东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抛物线形分布,基坑南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三角形分布;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反映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姜浩亮  汪仁和  白蓉 《山西建筑》2007,33(8):101-102
结合桩锚支护的工程实例,选用合适的土体模型和接触面,运用预应力锚索施工过程的简化模拟方法,对预应力锚索和围护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得到该基坑施工过程的地表位移,沉降,围护桩位移,受力和锚索轴力,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该基坑支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的平面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对厦门市普达广场深基坑使用围护桩与预应力长锚索作为支挡结构的开挖、支护施工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据此分析了土体的位移、塑性区、主应力分布、围护桩及锚索受力状态,并比较了基坑顶部边缘计算与实测的位移值,两者水平位移较为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围护桩加预应力锚索的支护效果要比单用围护桩支护好得多。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监测结果,通过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水平位移,桩项冠梁位移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实测结果对比,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基坑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天津某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天津铜锣湾广场深基坑工程开挖实例。通过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内力、坑周土体水平位移等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的特点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到基坑周边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为考虑施工因素的深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分析表明:土方开挖对基坑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两倍的开挖深度;开挖过程中土体及围护桩最大位移位置基本上都处于基坑开挖面附近;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小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加快底板浇注,防止因土体流变而产生过大的位移;对于环梁支撑体系,如果支撑布置不规则,会造成受力不均,容易产生较大的弯矩值,会对环梁支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及了解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受力、变形特点,对某人防工程深基坑进行了安全监测,共设置了水平位移、沉降、测斜、支撑轴力、钢筋应力和地下水位等监测项目。根据现场测试数据发现,基坑围护体系及周边环境的受力、变形在土方开挖期间变化较为显著,而在非开挖期间则相对稳定,钢筋混凝土支撑一般截面面积较大,控制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的效果比钢支撑好。现场监测是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验证设计理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以某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介绍了该工程周边环境、结构形式及拟建场区的地质条件;根据工程特点分为4个典型工况,并根据各个工况结束时测得的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结果,分析了该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变形规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到基坑整个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土方开挖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3.
李松  杨小平  刘庭金  黄俊光 《施工技术》2012,41(18):102-105
通过结合两紧邻深基坑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特点,进行了基于现行设计方案的风险分析。并结合数值分析手段,模拟了紧邻深基坑工序交错施工、角撑区域有无新增锚索及坑间局部带状软弱层加固与不加固对深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进度是影响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的重要因素;角撑区域新增锚索及坑间局部带状软弱层的加固均可有效减小基坑围护桩的水平位移。最后提出了经济、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为两紧邻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值分析与现场监测两种方式,对深圳地铁前海湾区交通枢纽工程深基坑围护桩体的水平位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桩体水平变形值不大,但桩顶会出现偏离基坑的水平位移,从而造成第一层钢支撑轴力降为零,并容易引起钢支撑的脱落。  相似文献   

15.
韩磊  孙旻  黄沛林  陈华  王强 《建筑结构》2021,51(23):95-102
新型H型钢支撑体系由H型钢支撑、钢围檩、系杆、千斤顶、立柱和托梁等组成,单根H型钢支撑通过系杆连接,系杆与H型钢支撑位于同一水平面,形成平面桁架体系.与传统钢支撑体系相比,新型H型钢支撑采用全螺栓装配连接,可以任意组合、拼装,施工便捷.为了研究新型H型钢支撑体系的安全性能及其在深大基坑工程中的适用性,以上海静安府项目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基坑围护桩变形和H型钢支撑轴力进行现场监测,分析基坑围护桩顶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和新型H型钢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基坑围护桩顶位移和桩体变形与基坑开挖工况和基坑底板浇筑速度密切相关;新型H型钢支撑轴力受气温影响比较明显,且气温越高,单位温度变化对其轴力的影响越明显.通过对新型H型钢支撑区域与钢筋混凝土支撑区域围护桩变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型H型钢支撑区域围护桩顶和桩体位移的变化规律及最终变形值均与钢筋混凝土支撑区域基本一致,且所有监测数据都在安全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6.
塘东基地基坑是一个采用框架逆作法施工超大型深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基于工程特点,在基坑开挖期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围护桩的侧移,桩后土体侧移,围护桩沉降,立柱回弹以及支撑轴力。监测数据表明:框架梁支撑与临时圆环支撑的结合很好的限制了围护桩体的水平位移,而土体的流变性对基坑的位移影响很大;底板的浇筑对围护桩和立柱的竖向位移有很好的限制作用,立柱回弹具有空间效应;临时圆环支撑结构形式有利于承担外力;框架逆作法变形略大于常规逆作法,但远小于常规顺作法基坑的变形。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交通中心工程第三合同段基坑"盖挖逆作法"的施工过程,通过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内力、坑周土体水平及竖向位移等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的特点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到基坑周边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土方开挖对基坑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两倍的开挖深度;开挖过程中土体及围护桩最大位移位置基本上都处于基坑开挖面附近;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小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加快底板浇筑,防止因土体流变而产生过大的位移。  相似文献   

18.
蒋文勇 《土工基础》2016,(5):572-575
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了开挖过程的模拟,并对围护桩水平位移及锚索内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内力都处于可控状态,桩锚支护结构用于宽大深基坑是可行的;围护桩水平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变形曲线基本一致,锚索内力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通过Plaxis进行的基坑开挖模拟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探讨监测技术在某商业楼深基坑施工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基坑监测方案,结合监测结果分析桩身水平位移及内力、锚索轴力、四周建筑物沉降的数据,总结一般变形规律。结果显示,基坑施工的各项指标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翟文琦  吕明喜 《砖瓦》2024,(2):132-134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大面积淤泥质软土深基坑工程的支护变形问题,以山东省东营市某高层住宅小区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测的手段,研究基坑不同开挖过程中地表的沉降变形、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和混凝土支撑的轴力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开挖阶段,地表沉降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勺”状,地表沉降峰值随着基坑工程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向远离基坑的方向偏移,施工至基坑底部时地表最大沉降为9.8mm;不同开挖深度时,围护桩水平向变形均呈现“弓”字形,其水平向位移峰值出现在基坑开挖面附近,并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施工至基坑底部时地表最大沉降为10.2mm;在基坑开挖较浅时,基坑围护结构的轴力主要由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承受,随后施作了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道支撑的轴力逐步增大并趋于稳定,而第一道支撑的轴力则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