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卸汽车单缸四杆举升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福祥 《工程机械》1998,29(3):16-18
本文以建造纵深嘬小为优化设计目标,建立自卸汽车单缸四杆举升机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考虑了铰链四杆机构中杆件长度误差和铰链中的问隙,并对铰链四杆机构进行了输出位移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分析。分析过程中使用了与原四杆机构各铰链相对应的转换机构,并用具体算例阐述了该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一榀三层两跨异形柱中框架为原型进行整体结构抗震混合试验。基于试验装置构建的OpenSees-OpenFresco-MTS混合试验系统,分别选取底层十字形截面中柱和T形截面边柱作为试验单元,利用四联杆设备对其进行加载,其余部分作为计算单元基于OpenSees软件进行时程分析。通过观察不同试件的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分别获得试验单元和整体框架的动力反应,对比分析了其滞回特性、累积耗能及刚度退化等,并对震损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十字形中柱和T形边柱试验单元及整体框架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震损柱的前期刚度下降迅速,后期刚度下降平缓,破坏时刚度约为初始平均刚度的30%;基于不同试验单元下整体框架的耗能结果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趋于一致,体现了混合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元统计的数理方法——“聚类分析”为地下水化学分类的研究提供了合理、有效、快捷的手段。本文运用系统聚类法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最短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以及离差平方和法这4种方法对重庆市八一隧道渗漏的19组水样进行了聚类分析,挖掘了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水样间的相关关系,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不同方法的适用对象、应用条件和范围:经分析表明,最短距离法不适用于复杂的实际情况,重心法容易使聚类谱系图逆转,离差平方和法适用于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而类平均法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5.
王宇  许鹏飞  申冠鹏 《山西建筑》2008,34(14):274-275
介绍了灰色关联法,提出了计算关联度的步骤,探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公路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基于层次分析的灰色关联法能客观、精确、动态地分析公路景观系统,以推广灰色关联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四杆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装载机工作装置八杆机构的优化设计。着重讨论了八杆机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运用优化理论求解该模型问题;编制了相应的优化程序;并通过生产实例验证了本优化设计方法正确性和程序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李丽萍 《山西建筑》2003,29(17):69-70
介绍了达成综合楼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概况,分别从报警系统的几种方式及联动系统的消火栓、防排烟、卷帘门等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液压挖掘机斗杆有限元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中的斗杆进行分析,选择斗杆受力最大的工况即斗杆和动臂垂直的位置,进行静力计算,得到斗杆主要铰接点的受力情况;根据计算结果,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斗杆有限元分析,得到斗杆变形云图,确定其变形最大和安全系数最低的部位;提出斗杆改进措施来提高斗杆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截面柱的抗震性能,以1榀3层2跨异形柱中框架为原型,通过拟静力试验预先获得不同轴压比下对比柱的基本受力性能。构建了OpenSees-OpenFresco-MTS抗震混合试验系统,取底层十字形截面中柱作为试验单元,并利用四连杆设备进行加载,其余部分作为计算单元,基于OpenSees软件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作为目标位移进行加载,观察各试件的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获得了试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对比分析了承载力、延性、耗能及刚度退化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各试件的力学特征值均降低,但弹性刚度不变;与拟静力试验中各对比试件相比,地震作用的随机性对混合试验中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导致其某一方向承载力和刚度大大降低;历经混合试验的震后损伤试件仍然具有对比试件75%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罗敖 《山西建筑》2010,36(31):267-268
结合系统论相关知识,分析了影响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交通安全的基本要素,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并阐述其具体步骤,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提出改善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