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在伦 《数字通信》1996,23(2):9-11
接入网是本地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信网的发展,对接入网的提出了数字化、宽带化的要求。本文结合四川省本地电话目标规划,对接入网数字化与宽带化发展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面向综合与宽带业务,优化建设本地网,是’98中国电信发展的重中之重接入网对优化建设本地网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接入网,原邮电部电信总局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3.
《电信科学》1998,14(3):54-55
综合业务接入网在四川华为技术截止1996年底,四川省的本地网电话普及率为1.82%,农话普及率仅达0.34%。本地网交换局所多、容量小、机型种类多,造成网络拓扑结构复杂,维护管理困难,本地网的优化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提高电话普及率,适应未来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运营商在接入网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4大问题入手,结合接入网工程建设4个特点,提出了如何从5个方面加强接入网工程建设,强化本地网内部工程管理,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度,增强内控风险防范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电信部门按照原邮电部对我国本地网建设提出的“少局所,大容量”的指导意见,积极进行光纤接入网的建设,扩大交换机的覆盖面积,优化本地网。文章介绍了江西省接入网的网络现状、网络规划的一般原则,技术选用策略,以及网络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中,用户接入网对整个通信网的影响和用户接入网规划的基础;本地网建设与有线电视网建设的关系及我国实现光纤到户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世界电信》1999,12(5):51-52
从1996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基于V5接口的接入网试验,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接入网试验、测试,1998年进行接入网的推广使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相当多的建设和发展经验。目前,我国的接入网建设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如何更好地运用接入网技术优化本地网的建设,是当前一个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国际通信信息技术将发生巨大变革,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宽带化,综合化、分布化、大众化和个人化,未来的通信信息网络结构将由于线同多/本地网的结构模式转变干线网/接入网,接入网的变革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铁路本地网用户的分布特点、接入网的业务范围,以及采用光缆作为接入网的传输形式;分析了铁路本地接入网的几种组网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汪红霞 《通信世界》2002,(22):16-16
本刊讯 浙江移动建设的C4传输接入网工程是移动本地网的外围接入部分,绍兴和金华两个C4传输接入网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移动两个重要地区的传输平台。烽火通信在浙江移动C4传输接入网招标中获得绍兴、金华两地市的C4网工程承建权,将提供大量FONST2500和FONST600设备,分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接入网实施方案中存在的远端AN侧设备供电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传统供电方式的弊病,提出了采用远端供电给AN侧设备的方案,并且作了技术、经济及安全方面的分析。一、 引  言目前我国的长途、本地交换已经实现了程控数字化,长途干线传输、本地网局间实现了光缆化,但是用户接入网仍以传统的模拟铜缆为主要传输手段,几乎几十年不变的落后接入技术,使得以铜缆为主要传输媒体的用户接入网已经难以适应邮电通信的高速发展,成为电信网向宽带化建设的发展瓶颈。在当前进行的优化本地网网路建设中,使得本地网更加简化、高效,符合现代电信…  相似文献   

12.
一、数字化、光纤化是我国接入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1.我国接入网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通信业务的需求增长。我国大部分沿海开放城市和大、中型城市的本地网以及扩大的本地网,都基本建成了以数字传输系统为主的局间中继传输网,局间交换网也大部分实现了数字程控化。由于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具有传输衰减小,通信容量大的特点,在长途网和局间中继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唯有接入网,大部分还是模拟方式。众所周知,接入网是整个电信网的窗口,也是电信网的  相似文献   

13.
1现用接入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式 接入网设备间、远端模块局(以下简称设备间)是本地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业务的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为解决设备间的监控维护问题,各分局建立了告警系统。总的来看,现阶段广州市接入网监控系统主要有下列几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哈尔滨扩大本地网的交换网、传送网及接入网的网路组织规划,阐明了过渡时期的策略,分折了目前制约接入网发展进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立勇 《电信技术》2004,(10):23-25
以往,各运营商在建设本地传输与接入网时,均首选以光技术为基础的解决方案。但是,新兴运营商在光网络暂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建设好骨干网,怎样尽快地开展业务使投资得到一定的回报。因此,不妨先考虑建设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传输和接入网络,使业务先运行起来,再从容地规划和建设以光通信技术为主的本地传输与接入网。我们可以构想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手段来解决本地网中的传输和接入问题,建设一个无线固定本地网。  相似文献   

16.
引言接入网机房点多面广,大多分布在各种民用建筑物楼内,采用民用市电作为工作电源。民用市电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它将直接影响接入网的网络运行质量。因此,对接入网的市电、开关电源和直流电压的监控就现得由为重要。接入网机房监控,是各本地网目标局、模块局动力环境监控  相似文献   

17.
《世界电信》1999,12(2):50-51
目前中国的铁路通信网结构设计为三层网络:第一层为干线网,利用四根光纤开通STM-4 SDH系统;第二层为局线网,利用二根光纤开通一个STM-1 SDH系统;第三层为本地网,采用二根光纤开通光纤接入网,第二层与第三层应构成保护。第三层用户接入网应为铁路  相似文献   

18.
孙曙和 《通讯世界》2002,8(10):30-32
我们描述公用电信网络或通信基础设施,一般采用ITU-T网络分割的技术观点和相应的术语表示,随着网络的演变其表述也在不断变化:网路+环路、长途网+本地网(中继网+接入网)、核心网+接入网。本文试图从边缘网络——一个非技术性描述的网络划分,谈谈其建设思路和对运营商的价值。边缘网络的概念我们先看ITU-T 1995年在G.902中对接入网的界定:接入网是业务节点接口SNI与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传送实体。人们公认接入网是网络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我国九十年代后期,发展接入网被提到非常高的地位上,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的积极推…  相似文献   

19.
远端无人值守机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斌 《现代通信》2002,(2):25-26
随着接入网的迅速发展,各本地网的接入网机房数量越来越多。其中一些规模较小的机房一般平时无人值守。如何确保这些无人值守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摆在运维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电信设备的正常运转,首要条件就是要求电力供给正常,环境温湿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要实时、动态地掌握、了解这些电力和环境等的数据变化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远端机房电力与环境监测系统。 建立该系统的原则是投资少、实用性强,能向网管中心提供24小时整个本地网所有远端机房电力与环境的信息情况,如遇远端机房停电或空调故障,则在网管中心应有声…  相似文献   

20.
根据桂平市农话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说明“三网合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就关于接入网与CATV技术经济分析,提出适合于我市本地网发展合网方案;最后就如何发展桂平市“三网合一”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