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海军地面武器中心、白奥克试验室对5—硝基四氮杂茂汞的合成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有希望的取代叠氮化铅的起爆药。叠氮化铅是用于雷管装药的最普通的起爆药之一。在过去五十年间,不仅广泛用于美国,而且用于全世界。尽管用途广泛,但由于存在水分及二氧化碳而易于水解,使用寿命常常缩短。水解付产物之一是叠氮化氧,在铜和铜合金存在的情况下,它能生成各种叠氮化铜,有的叠氮化铜的感度特别是静电感度比叠氮化铅还高。认为弹药处置和贮存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故是生成的叠氮化铜引起的;叠氮化铜也是弹药早炸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含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和叠氮化铅的无汞击发药的测定方法。通过条件试验、对比试验以及实样分析,证明了用光度比色—络合滴定联合测定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和叠氮化铅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叠氮化铅动态载荷下的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研究了叠氮化铅动态载荷下的损伤特性、受力特点.研究表明:动态载荷下叠氮化铅受压缩作用明显,出现了装药结构破损、碎片厚度减小且密度最大增幅达10%的试验现象.通过分析透射波,可见叠氮化铅药片依次经历了应力增长、平衡、下降3个过程,试样表现出了弹性行为和脆性断裂特征.入射波并没有伞部加...  相似文献   

4.
LAN系共沉淀起爆药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叠氮化铅和NTO铅组成的LAN系共沉淀起爆药的制备方法、感度和热分解性能,探索了该类共沉淀物用作起爆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D·E共沉淀起爆药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叠氮化铅与2,4-二硝基间苯二酚铅共沉淀起爆药的理化和爆炸性能以及在8号工业纸雷管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微尺寸叠氮化铅驱动飞片的重要结构参数与飞片速度和能量的关系,进行微装药驱动飞片的仿真研究。根据叠氮化铅的爆速与密度关系,拟合出基于γ律方程的叠氮化铅Jones-Wilkins-Lee状态方程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UTODYN建立叠氮化铅驱动飞片的仿真模型,并使用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测得飞片速度-位移关系曲线,仿真与试验曲线的一致性好。使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分析装药直径、装药高度、加速膛孔径、飞片厚度与飞片速度和能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装药直径和高度的增加,飞片速度、能量增长速率减小,装药直径变化对飞片速度、能量的影响更显著;随着飞片厚度增大,飞片速度呈指数下降,飞片能量先增后减,存在着使飞片能量最大的飞片厚度;加速膛孔径小于装药直径时,飞片速度、能量略有下降;加速膛孔径大于装药直径时,飞片速度、能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京煤化工有限公司先后主要使用过的DDNP、K·D复盐、GTG和球型糊精叠氮化铅4种起爆药的性能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和探讨,详细介绍了推广使用的球型糊精叠氮化铅起爆药,从生产工艺、性能特点、废水处理、远程运输几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安全、环保、高能低感的起爆药是企业安全的根本,企业应进一步尝试起爆药的集约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鹏  朱顺官  张垒  徐禄 《含能材料》2010,18(1):72-75
半导体桥产生的等离子体起爆火工药剂时,存在起爆难易问题,即不同起爆药对等离子体的感度不同。通过研究示波器采集半导体桥引爆起爆药时的信号,获取了半导体桥释放能量、电压-时间曲线中二次峰持续时间、光信号出现时间以及电压断开时间等数据,并利用D最优化法程序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斯蒂芬酸铅、叠氮肼镍、硼/铅丹由半导体桥产生的焦耳热引燃;苦味酸铅,叠氮化铅,硝酸肼镍,斯蒂芬酸钡由等离子体引燃,其感度顺序是:苦味酸铅叠氮化铅斯蒂芬酸钡硝酸肼镍。  相似文献   

9.
火工药剂静电积累量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测试常见火工药剂的静电积累量,探讨测试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静电积累量的影响。选取420~840 μm的石英砂为标准试样,在不同环境温湿度、滑槽材质、滑槽长度及倾斜角度、试样粒度和用量等条件下,对其静电积累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试样量越多,积累的电荷量越大; 静电积累量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温度越高静电积累量越大,湿度越大静电积累量越少; 静电积累量随粒度的增大而减小,可拟合成指数变化关系; 滑槽的材质,长度和倾斜角度对于静电积累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斯蒂芬酸铅、叠氮化铅、苦味酸钾以及高氯酸碳酰肼系列火工药剂的电阻率与静电积累量进行了测试。表明,这几种火工药剂均属于高电阻率的物体; 在所测药剂中,斯蒂芬酸铅的静电积累量最高; 添加了晶型控制剂糊精与聚乙烯醇的叠氮化铅静电积累值明显小于纯叠氮化铅,糊精与聚乙烯醇可以作为良好的抗静电剂使用。   相似文献   

10.
叠氮化铅和斯蒂芬酸铅作为最常用的起爆药,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对环境和人体有严重危害.因此,开发新型绿色起爆药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围绕四唑、呋咱、稠环、配位化合物、叠氮化铜以及纳米铝热剂六类新型起爆药的合成和性能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六类起爆药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四唑类爆轰性能优异但安全性能较低;呋咱类具有较高的密度,同时氧平衡较好;稠环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高感度低,安全性好;配位化合物通过改变金属离子,配体以及阴离子能够实现感度与能量的调控;叠氮化铜起爆能力很强,但静电感度极高;纳米铝热剂能量密度高,合成简单,绿色环保,但难以实现快速燃烧转爆轰;除叠氮化铜和纳米铝热剂外,其余四类起爆药合成工艺复杂,产率较低.因此,在确保起爆能力强的前提下,降低感度和简化工艺是起爆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火工品》2018,(5)
为获得高产率的叠氮化铵,并缩短反应时间以及保证实验安全性,提出以叠氮化钡和硫酸铵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催化剂制备叠氮化铵的新方法。通过测定叠氮化铵在水中溶解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该特性以及硫酸钡在水中的不溶特点从反应体系中提取高纯度叠氮化铵产物。采用缓慢降温法培养叠氮化铵晶体,通过测定叠氮化铵晶体的分子结构以及晶胞堆积结构表征了产物。同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5min。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两种不同结构纳米叠氮化铜(三维多孔结构以及一维阵列结构)开展含能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热性能以及电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铜的不同纳米结构影响其热性能及电爆性能。当采用镍铬换能元起爆叠氮化铜时,相比于三维多孔结构叠氮化铜,一维阵列结构叠氮化铜对热更敏感,同时可以释放出更多能量。当采用半导体桥换能元起爆叠氮化铜时,不同于三维多孔结构叠氮化铜的热引发机理,一维阵列结构叠氮化铜的50%发火电压更大,作用时间更长,引发机理为等离子引发。  相似文献   

13.
叶欣 《火工情报》1999,(3):112-1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无铅底缘发火击发药,它使用了叠氮化铜这一高敏感度的化学物质来替代斯蒂酚酸铅作击发药。当将叠氮化铜与精心挑选出来的硝化棉、特曲拉辛、玻璃细料以及粘合剂-通常是黄著树胶-按正确的比例混合后,就会产生敏感度、稳定度和不吸水性均能满足要求的常规工业底缘发火弹药用击发药。特曲拉辛在这里不是作为敏化物而是发火助剂。各成份最佳重量百分比的范围是10-36%的叠氮化铜,5-10%的特曲拉辛,15-30%的硝化棉,20-50%的玻璃,1-2%的合适的树胶。  相似文献   

14.
闫振展  李龙  杨利  韩纪旻 《兵工学报》2022,43(2):279-286
叠氮化铜的高静电感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碳纤维作为框架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其静电安全性.以便宜易得的乙酸铜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碳化、叠氮化制备了碳基叠氮化铜起爆薄膜.制备的叠氮化铜复合薄膜具有一定的柔性,叠氮化铜纳米片均匀生长在碳纤维表面,碳纤维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降低其静电感度.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  相似文献   

15.
秦剑  迟殿鹏  杨利  韩纪旻  佟文超 《兵工学报》2022,43(6):1295-1303
原位合成是解决微小火工品装药问题的关键技术。为探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孔径对原位合成叠氮化铜的影响,采用普通溶液法制备得到3种不同孔径的含铜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高温碳化后进行叠氮化反应,最终得到叠氮化铜-碳复合起爆药。利用氮气吸附脱、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表征手段,对各阶段产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孔径大小会影响到骨架中铜的叠氮化程度,孔径越大,叠氮化反应越充分。  相似文献   

16.
以40%乙二醛水溶液和盐酸羟胺为原料,通过取代、氯化、叠氮化反应制备了二叠氮基乙二肟(DAG),并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二叠氮基乙二肟的性能,撞击感度H50为17.5 cm,摩擦感度为36%。研究了反应介质、温度对叠氮化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叠氮化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反应温度0℃,叠氮化收率为81.3%。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航天火工分离装置中火工药剂耐高温的要求,开展了CMC叠氮化铅、碱式斯蒂芬酸铅、高氯酸胺盐共晶化合物SY的高温贮存试验,并对其高温贮存后的性能进行表征及试验。经耐温性试验评估,3种药剂可在165~180℃/1h条件下安全、可靠工作,具备航天火工分离工程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多孔铜叠氮化物的原位合成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气泡模版法,以金属钛飞片为电极,在飞片上直接沉积多孔铜膜,通过与叠氮酸气体之间的原位叠氮化反应生成多孔铜叠氮化物,对其形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氢气泡模版法可制得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多孔铜膜,原位叠氮化后的产物为叠氮化亚铜,叠氮化亚铜薄膜仍为多孔金属铜的三维孔状结构,晶粒尺寸约为20~100nm;叠氮化产物的热分解峰为211.76℃,活化能为180k J/mol;采用制备的多孔铜叠氮化物驱动钛飞片,可引爆CL-20。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Prins Maurits Laboratorium TNO近期为确立单质炸药激光起爆研究所进行的工作的综述报告。文章对此项研究的目的进行了简短描述以后,将对用快速分光镜技术研究炸药激光起爆的实验装置进行描述。将对为什么选用激光器激发物为起爆源和如何用发射光谱学监控起爆过程的第一个相位进行说明。其次,还介绍了若干种起爆药的感应时间和临界能量密度。获得了叠氮化铅,叠氮化银,斯蒂酚酸铅,雷汞和二硝基重氮酚的结果。观察到起爆药在时间分划上有明显差别。感应时间分布在从叠氮化物的亚微秒到雷汞的微秒范围内。这种明显的差别表明,在起爆药的激光起爆中不仅仅是热反应起作用。最后证明:用发射光谱学就能够跟踪起爆过程的第一步骤并可以鉴别起爆过程的分解产物。雷汞的分解产物中有CN,C2,OH和汞原子。对斯蒂酚酸铅来说,在起爆的第一相位形成的铅与氧快速反应面形成PbO。  相似文献   

20.
绿色四唑类起爆药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光全 《含能材料》2011,19(4):473-478
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叠氮化铅和斯蒂芬酸铅作起爆药,对炮场和射击场造成了铅污染;因此在军事和民用炸药中,含铅起爆药的运用对环境和健康都会造成危害.因此,近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绿色环保起爆药,本文综述了四唑类起爆药的研究进展,发现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对环境几乎无污染的硝基四唑阴离子亚铁配合物、硝基四唑亚铜适宜于取代含铅类起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