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期,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北省食品安全问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不履行食品安全职责,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市、县、乡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施问责。《办法》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  相似文献   

2.
对卫生部下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进行了全面解读。介绍了《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该规范制定的必要性,规范的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对规范中涉及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适用范围,调查机构权责,调查员制度,调查程序内容和结论,以及调查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关系等具体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根据当前甘肃省食品安全管理现状,结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实践,分析新形势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当下,食品安全监管中缺乏政府问责机制,政府问责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此次研究对政府问责机制的重要性进行明确。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对政府问责机制进行有效的创设,本文对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问责机制的创建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被所有人关注的重点。在这种备受关注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从濮阳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出发,分析了濮阳市的食品安全现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在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濮阳市的形象以及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食品安全事故的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事故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还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基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理论分析,政府受社会公众委托行使公共管理的职能,对食品安全问题负有监管责任。针对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从转变监管模式、健全问责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立法等方面入手承担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机制1.建立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条例》明确,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根据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需要,主动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目前,上海市的食品生产企业中有301家投保了食品安全责任险,占企业总数的19.8%。2.调整食品安全事故中流行病学调查的职责根据上位法的要求,将食品安全事故中流行病学调查的职责由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调整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ISM的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将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层次化。方法 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构建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 并对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层次性分析。结果 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食品标准体系不合理、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存在缺陷、食品污染物监测系统不完善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漏洞; 而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是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不健全, 信息传递不畅、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和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缺乏。结论 针对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概况可知,其中流行病学调查环节存在现场保护力度不足、污染食品样本保存不当等实际问题,且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及执法机构对事故原因调查不全面,导致盲目采样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干扰了事故的调查秩序。针对此,应当深度剖析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因为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公众的健康状况及国家的未来发展,故而若不能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良好监管及安全处理,则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干扰。为此,本文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屡有发生,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对广东省内10个城镇地区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10个地区进行以问卷形式为主的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58份。通过调查,总结出广东省当前在种植和养殖、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最终消费等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结合广东省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及食品安全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善省内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对策,对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的卫生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直接责任和各种技术支撑间接责任。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理解,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责任。建议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食源性疾病处理机构,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地方食品安全评估中心。  相似文献   

12.
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有毒物质及其含量,为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及NY/T 584—2002《西瓜(含无子西瓜)》行业标准,采用多种方法对基层疾控中心送检的 3份可疑西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分别在送检的3份西瓜样品中检测出高浓度的涕灭威及其氧类似物(亚砜、砜)。结论 本次学生食物中毒由涕灭威引起。  相似文献   

13.
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施的政策法规和科技计划进行梳理,对下一步立法及科技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尽快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医疗单位在事故报告中的法律责任;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对科技支撑,研发多元危害物风险评估、非靶向筛查、快速识别与检测、智能化监管、追踪溯源等技术与装备,研究食品掺杂、蓄意攻击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和医疗救治方案,以及针对网络食品、跨境电商、合成生物学、干细胞培育等新兴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应对的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分析,得到应急预案中各影响因素对整体的重要性,为决策和评价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建模,从监测报告、应急保障、应急响应、后期处置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该预案中应急响应的合成权重最高,占到总目标的59.4%,其次是应急保障、监测报告、后期处置,所占比分别为22%、12%、6.6%。结论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可作为餐饮服务环节评价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因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基于市场监督的食品安全法规, 本文对我国食品安全与卫生执行效果监管现状进行阐述, 讨论了食品安全法规执行效果监管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食品安全法规执行效果监管措施以及监管效果, 总结出食品安全法规之效果监管的对策。我国食品安全法规执行效果监管部门较多, 存在重复管理、无人管理的现象, 近年来爆发出的食品安全事故较为严重,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食品安全法规执行效果监管中, 总体水平有待提升, 各个部门的协调不力, 造成互相推责的问题。故我国相关部门需提升执法力度, 构建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强化食品安全法规执行效果监管水平。其次, 明确各部门监管权限与职责, 强化根源管理, 实现各环节的畅通监管。再次, 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 引导全民大众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最后, 加大监管力度与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和查处不合格企业与单位。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一段时间有媒体爆出北京多家超市造假,“育青”、“浦五房”、“天福号”等有着良好声誉、颇受消费者信赖的食品品牌经销人员,居然擅自改变熟食制品保质期,将超过食品保质期的熟食制品“改头换面”,重新摆上柜台,蒙骗消费者。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诘问,供货厂家称是销售员的个人行为,超市方面则承认管理上有疏漏,信誓旦旦的保证将严格加强管理。与往常一样,又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无奈,气愤的消费者不禁要问:超市食品还靠得住吗?超市食品,想说爱你不容易有关调查显示,连锁超市与其他食品销售渠道尤其是与农贸  相似文献   

17.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致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明瑞昌市375人因食用熟制小龙虾中毒的病因,为今后预防类似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毒力(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dh和trh检测。结果本次食物中毒由冰冻小龙虾储存不当和蒸煮时间不充分造成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致。PCR试验结果表明从熟的小龙虾、患者肛拭子和粪便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毒力基因。结论本次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警示,小龙虾加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食品贮存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小龙虾的储存,要高度重视加工时的食品安全,控制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同时,针对参与人数众多的群体性就餐活动应充分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提高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梳理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状况,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针对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及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等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与风险总是协调统一、动态存在的。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更侧重于风险监测,只有正确识别、监测、评估和预防风险,才能将食品安全事件扼制在初始状态。本文通过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识别出我国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因素,找到可能引起风险的责任主体,并将责任主体划分为人、物和管理3个方面。从分析中可以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风险,人的因素是第一责任主体。最后列举出我国辨析食品安全责任主体的3处难点:责任主体及责任大小较难界定、监管权限分工不明和掺杂感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