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蒋闻  孙新旺 《建筑与文化》2016,(10):248-249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乡村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背景,以江苏省盱眙县黄庄村为例,提出了乡村环境整治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对"美丽乡村"环境整治规划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建设是南平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快建设成小康社会进程、建设"田园都市区、生态之城"和美丽南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到"显山露水透绿",打造生态绿廊千里示范工程、城乡环境卫生万人清洁整治工程,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苏南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华 《城乡建设》2013,(1):30-32,4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村庄整治工作要与乡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沟通和协调,完善村庄功能,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脏、乱、差"的农村环境风貌,构建和谐的适宜人居的新农村.本文针对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观庄村观庄居民点整治规划的项目概况、规划思路和整治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述.通过规划整治,改善观庄村的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树立美丽乡村的良好风貌,构建城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北省内丘县美丽乡村建设如何从"整治"到"美丽",文章以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10个村为例,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不应仅仅是外貌的涂脂抹粉,而是由内而外,深入挖掘乡村原真灵魂后对乡村的重塑。本文从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美"目标与内丘县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提出"育特色富民产业、营乡村花园社区、享村中开放空间、留乡村人文之魂"的规划策略,并结合实践给出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常态后,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实践不断深入,继美丽乡村、美丽城市建设后,2016年浙江省重磅推进小城镇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期"不把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和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对此,浙江省提出小城镇"一加强三整治"要求,即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和乡容镇貌。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小城镇环境整治规划以此为要求编制,就枫树岭镇区及周边乡村的整治规划理念和方法处理,探索小城镇综合整治的新思维。重点在目标定位、产业体系、乡容镇貌、城镇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和综合实力,促进特色发展。既整治外部硬件环境,也关注文化内涵、文明素养等软实力,全方位改善枫树岭镇整体环境,提升城镇形象和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城郊村整治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下,城乡之间日益交融,城郊村不仅要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更要积极主动融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只有统筹兼顾,发挥自身优势,才能防止发展不被边缘化.本文以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潘巷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探讨在城乡统筹的理念下城郊村整治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村庄规划从理念、路径到方法都面临转型,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综合的空间整治和地域特色的传承逐渐成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是近几年村庄规划整治中凸显出的一个典型。文章通过分析郝堂村的规划设计、整治措施、运行管理,总结小规模渐进式村庄整治的特点,并提出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塑造、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山西省永济市太峪口村规划为例,从村庄"基本概况、现状问题、规划综述、产业规划、民居整改、道路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公共环境整治、街道风貌改造"等方面,提出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探讨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实用性规划。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实现"实用",既要有战略性眼光进行全村统筹,也要有局部可操行性的实施性措施,在分期建设中,更需要具体的行动计划支撑规划逐步实施。基于多层次需求出发,提出美丽乡村规划"五维方法论",建立"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整治措施、行动计划"的四级规划层次,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乡村体系(用地)规划、相关配套设施规划、乡村风貌规划以及乡风文明建立"等内容体系,由此构建乡村供给体系和通道,实现乡村供需平衡,以期指导当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双重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面临严重挑战。特别是南方水网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农村环境本底较差。近年来福建省结合"美丽福建·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由国家试点示范向常规化、规范化转变,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在项目规划、治理模式选取、设施后期运行维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基于现场调研工作,总结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建设和运行的经验做法,同时也对当前一些地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方向建议,为其他地区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与农村连接时,重要纽带即为集镇,它不仅在城市基础建设发挥相应的作用,且促进公共服务延伸向农村,带动农村地区发展。集镇建设后,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良好的开展,并顺势发展新城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埠镇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其中心工作即为美丽集镇建设,本研究探讨了苏埠镇美丽集镇的建设整治及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海南省政府27日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公布今年关于大气污染、土壤环境、城乡环境、违法建筑、城镇河湖及山林湿地等六项专项整治和修复保护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作,力促"美丽海南"建设提质增效。此次会议还公布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三  相似文献   

13.
村庄整治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的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并使其顺利进行成为规划工作者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村庄为例,创新性的提出"显性"特征的概念,组合成村庄整治规划模型,提出一种全面的村庄整治规划新思路,使得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整治过程中操作中的问题,利于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着力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文章从景观设计的视角出发,遵循绿色、共享、生态的设计理念,分析湖南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成因、现状、治理瓶颈,并以湖南湘乡市浒州村污水整治实际案例深入研究,提出适合农村低成本污水治理生态净化景观设计模式与策略,为乡村污水治理提出一个新思路,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美丽乡镇整治规划改善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的镇容镇貌,从"两治一加强"的基本整治规划到镇区风貌提升整治规划,一方面提出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建设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对街道景观、沙河节点、洪林老街提出了具体整治措施,力争将洪林镇建设为独具特色、惠及群众的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6.
各地动态     
正河北沧州市"百日攻坚"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日前,《沧州市乡村容貌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出台,从6月中旬开始到9月底,全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百日攻坚",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整体面貌,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百日攻坚"行动目标包括:全市所有农村长期积存的垃圾得到彻底清理、房屋周边没有任何杂物堆积、残垣断壁等得到拆除、坑塘河道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道路畅通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继美丽乡村、美丽县城之后浙江省"两美"建设的又一重点。运河古镇作为众多小城镇中特殊的一类,由于镇区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老旧、功能严重退缩等原因,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本研究基于问题导向,重点解决"运河古镇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该如何做"一大问题,协调好"古镇与新区""面子与里子""保护与利用"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鑫华 《城市住宅》2021,28(5):193-194
乡村振兴战略是有利于当前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事关农民的根本福祉与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不到位,缺乏科学发展规划.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状入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心村"建设是乡村重构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设"中心村",提高农村居民点人口集聚规模,实现集中居住,使土地利用率达到最优,完善基础设施和居民点的生活服务功能,是农村居民点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中心村"的定位与建设目标,针对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南垟村进行了相关规划和环境整治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宝 《山西建筑》2013,(7):135-136
针对武清区污水整治工程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从管线调查的要求、污水整治方式、管理维护的要求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今后同类污水治理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