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普光气田储层具有“三高一深”(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及埋藏深)的特点,单井产量高(平均单井65×104m3/d)。获取地层压力、表皮系数等地层参数是分析气藏动态分析、气井合理工作制度优化、实现气田科学高效开发的基础。常规压力恢复试井关井时间长(一般100h),已不能适应普光气田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对现场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变流量试井方法[1]可以获取与关井压力恢复试井等效的测试结果,基本满足现场工程计算和动态分析工作要求,解决了普光气田目前因产量紧张而难以全面进行关井测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现场广泛采用关井测压试井方法获得地层压力及地层参数,但在气井中往往遇到困难,有些超高压气井关井后井口压力很高,其井内管柱和井口装置都难以承受这样高的压力;对于低渗透气层关井常常需要数周的时间,才能获得满意的压力恢复曲线资料,对产能影响较大。针对这些问题,雅克拉采气厂通过不关井,只改变工作制度的方法来改变产量,测取井底(或井口)压力的数据变化,运用多孔介质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得出基本方程,通过计算并拟合确定油气藏的目前平均地层压力、地层有效渗透率和表皮系数等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压力恢复关井时间的问题,本文通过供气边界影响的关井时间确定方法、常规的关井时间确定方法和结合曲线形态确定合理关井时间的方法,计算汪家屯气田动态监测的气井关井时间,最终确定出合理的关井时间。结果表明:汪家屯气田合理关井时间平均为22天。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气藏气井压裂完井生产一段时间后,裂缝导流能力逐渐下降,往往需要重新进行压裂。本文分析了影响重复压裂选井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重复压裂选井原则及主要工艺措施。影响压裂选井的主要因素为动储量、渗透率、地层压力和裂缝半长。现场一般通过不稳定试井计算这些参数,但目前由于天然气供不应求,为保证产量,长庆榆林气田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关井压力恢复测试。而气井长期的生产历史数据包含了气藏动态的重要信息,文章利用定容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和产量递减曲线联合分析生产数据的方法,对达到拟稳态流动的气井通过拟合变流量和井底压力的生产数据,达到不关井测试计算动储量、渗透率和裂缝半长的目的。重复压裂应优先选取动储量大、地层能量充足并且裂缝半长短的井。  相似文献   

5.
页岩气藏为致密的非均一性气藏,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工艺进行开发,气藏具有"一井一藏"的特点,改造后的地层压力主要受到地质条件及压裂改造效果影响。评价页岩气井生产后的压裂对评价气井产能的重要意义,目前获取地层压力的方式为静压测试和压力恢复试井外推。由于页岩气井达到拟稳态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同时存在压力恢复试井周期长、测试费用高的困难。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气井压力递减特征分析,利用生产动态数据判断气井流动阶段,并利用流动物质平衡方程计算气井任意时刻的地层压力。实例证明,在页岩气井应用该方法计算页岩气田地层压力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井筒积液判识对低渗气藏提高气井生产能力和气藏采收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多种基于常规动态监测资料的气井井筒积判识方法,并明确界定了各种方法在低渗气藏现场适应性。首先,根据压恢试井资料建立压力、压力导数与拟时间双对数曲线,利用井筒储集段后期压力导数曲线的"驼峰效应"判识井筒积液;该方法适合具有压恢试井资料且生产能力相对较好气井。其次,根据压力梯度测试资料绘制静压梯度曲线,利用曲线偏转特征判识井筒积液;该方法准确性高,但要求气井具有压力梯度测试资料,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再次,根据油压、套压、产量测试资料绘制生产曲线,利用油、套压"剪刀腿"形态及产量锯齿形特征判识井筒积液;该方法现场应用广泛,但对积液判识相对滞后。最后,根据气井井口压力、产量等常规生产数据,建立单井渗流模型,通过对比理论计算井底流压及井口压力折算井底流压判识井筒积液;该方法要求对气井动储量及储层特征有较准确认识。研究成果为气井临界携液流量评价及排水采气措施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牛地气田属低渗透封闭气藏,且储层非均质性强,认识气藏地层参数,预测气井产能,评价生产状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矿场应用中,试井常常需要关井,影响产量导致测试难以开展;同时积液严重的气井,由于关井测试会造成井底积液,严重时会造成测试后无法生产,需要依靠排液措施才能恢复生产。面对大量气井无法从事试井的问题,利用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成功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并在大牛地气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前言气井产能试井又称气井稳定试井,是以气体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目的是确定气井的产能及合理的生产制度,并求得气井的生产方程,预测气井产量随气藏衰竭而下降的原因。产能试井在关井求得稳定气藏压力PR,然后采用3-5种工作制度,而改变井的回压,依次测得每种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  相似文献   

9.
目前气井分析地层能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直接测量地层压力的方法;②采用试井分析的方法外推确定地层压力;③采用渗流力学理论和试井分析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基于气井生产动态数据的地层压力不关井评价方法。对于气田生产实际而言,第一和第二种方法在气藏开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气藏动态监测的手段,但是由于生产任务重的原因,使许多气井不能进行流压和静压测试,也不能关很多的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地层压力不关井评价是根据气田储层特征和气井特点,建立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计算井控范围内地层静压,它是采用渗流理论和试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在单井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基础上,分析计算井控制范围内的平均地层静压。  相似文献   

10.
气井试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通过由小到大更换孔板,改变气井工作制度测取稳定的井口压力,利用气井压力计算方程式计算井底压力,优选出四个流量进行改进等时试井分析法中的霍纳法、变流量叠加法、双对数拟合法、进行资料整理,确定气藏的重要地层参数、储量、二项式方程、无阻流量、渗透率及表皮因子等。  相似文献   

11.
艾池  高见  冯福平  黄芮  郑惠峰  王远航 《当代化工》2016,(12):2845-2847
针对注水后低渗裂缝性储层地层压力和注水井泄压时间难以确定,影响调整井安全钻井的问题。结合低渗裂缝储层渗流特点,运用变形双重介质渗流理论,建立泄压后储层动态地层压力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关井泄压和溢流泄压方式下泄压区地层压力分布随泄压时间变化规律。应用预测泄压过程中泄压区地层压力分布变化规律得出不同泄压方式注水井的钻关时间,制定注水井的钻关方案。研究表明,泄压区内裂缝连通低压处起提高泄压效率的作用;关井和溢流泄压过程,注水井井底压力不应作为衡量待钻点处地层压力的指标;应用对泄压区地层压力预测指导注水井进行钻关,满足安全调整井钻井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驱气藏在己投入开发的气田中占很大的比重,对水驱气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水驱气藏合理产量的研究是从单井研究出发,首先介绍了常规气井配产方法,并在掌握气藏地下、地面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气井积液,气液对管壁的冲蚀作用,底水锥进,地层气流的速敏效应和计划产量众多因素的综合配产模型,然后,根据气井的动、静态资料确定了解气井合理的生产压差。最后,利用实例气井资料进行计算,并验证该模型,认为该模型在这类气井配产中是适用的。能为现场配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19,(10):113-114
多层合采砂岩油藏中分部的含水率过高的话,那么多层合采沙岩油藏的干扰系数直线的上升。但是随着多层合采砂岩油藏生产压差增大其中低含水期也会随之减小,那么相反随着生产压差增大高含水期也会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随着降低。从我国油井卡层及周边注水井分层调配后产生的动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油井含水率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使周边注水井继续的进行分层调配。  相似文献   

14.
王晓娟  杨硕  董文魁 《辽宁化工》2012,41(9):956-959
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水力压裂实时监测及解释技术是确保压裂施工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性手段,也是水力压裂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压裂井裂缝参数是决定压裂效果最主要的因素,优选压裂参数可以提高效益,节约成本[2].本文主要讲了通过地层闭合应力分析、施工摩阻分析和净压力拟合分析来进行进行裂缝参数解释,从而得出储层的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15.
靖边气田新增探明储量区块实测地层压力资料与气层中部海拔进行拟合回归相关性较好,其压力梯度与气田本部压力梯度值很接近.新增储量区块内无论是天然气组份,还是相对密度与靖边气田本部都有明显的一致性,表现了同一气藏的特征.通过气藏流体性质和试气结果的分析,按照气井不同产量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井分别进行评价.对比本次新增探明储量区块与已探明面积内投产井配产指标发现,二者不同类型气井井数比例一致,单井平均无阻流量及平均配产产量也接近.  相似文献   

16.
X区纯油区二、三次井主要开采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表内薄差储层和表外储层,岩芯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有效孔隙度18.12%,平均有效渗透率74.0×10^3μm2从试井解释统计结果看,关井时间72h内出现径向流的井仅占11。05%。根据X区纯油区二、三次井开发现状,应用目前采用的试井解释方法,对出径向流直线段的井应用水驱平均压力进行地层压力水平分析,受解释参数的影响,地层压力偏低0.61MPa,采用合理参数计算的地层压力值与注采比的关系符合油田开发规律。建议今后应用产液剖面综合分析出液厚度,并考虑砂体发育情况编制软件精确计算单井的实际供油面积,提高地层压力的解释精度;不出径向流直线段井采用关井末点压力分析地层压力水平,在关井时间短的条件下,该压力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地层压力水平。由于受产量任务影响,不能无限延长关井时间,因此有必要针对薄差油层和表外储层试井资料出径向流直线段井数比例低的现状,探索压力恢复有效测试时间,并研究应用试井早期资料进行试井解释的方法,以更好地进行储层评价和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7.
气藏中可流动天然气的总量就是气藏动储量,它可以将气藏的动态特征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更好地为地质储量起到贡献作用。从现阶段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的气藏动储量的研究方式主要有压降法、弹性二相法、压力恢复法、产量递减法和数值模拟法等等。就根据目前国内外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技术上根据气藏特征变化参数建立了新的储量计算方式,希望可以为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松南气田开采层位为火山岩储层,受构造和火山活动的双重控制,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而且有边底水,现有的经验难以满足开发需要。目前松南气田已投入开发,如何确保火山岩储层气藏高效开发,首先要解决气井合理产量确定问题。针对松南气田火山岩储层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气井开展试井工作,利用试井成果确定气井的产能方程。松南气田火山岩储层气井在生产上表现为产气量差别大、压力下降快慢不同,因此,在单井合理产量模式确定上,主要是以气井产能方程为基础,考虑气井的边底水特征、井筒积液、稳产期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气井分别建立了合理产量模式。  相似文献   

19.
A general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analyzing pressure buildup data from a well located in a system with both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wells in a closed, bounded two-phase flow reservoir. The proposed method enables one to calculate the total mobility or permeability-thickness product, the skin factor, the average drainage-area pressure and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ratio (at the instant of shut-in) with accuracy from pressure buildup (or falloff) data dominated by a linear trend of reservoir pressure. Out of thousands of well tests, several typical field examples have been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analyzing pressure transient data from a well located in a water-injection multiwell reservoir. And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to heterogeneous systems such as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is also discussed. Approaches to aid practicing engineers in verifying the buildup interpretation (or recognizing the interference of offset wells) are presented. Extension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to a gas well located in a multiwell gas reservoir is also suggested  相似文献   

20.
刘羿  王继波  胥元刚 《辽宁化工》2009,38(12):882-884,894
根据大牛地气田气井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与其适应的产能方程及井底压力的计算方法。应用节点分析方法,对大牛地气田生产气井进行IPR计算、井简流动计算、气嘴流动计算、节点分析计算、敏感参数分析等,对气井生产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和预测,确定生产系统中各参数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优化了气井实际生产的生产参数。为选择合理的气井工作制度、确定油藏压力保持水平、优化采气方式提供了决策依据。加快了大牛地气田的开发进程,提高了气田开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